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瓦斯隧道施工技术交底瓦斯监测仪器位置不当;
2、坚持瓦斯浓度按0.8%断电管理制度。
3、优化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4、通风设施可靠,主要风门安装开关传感器。
CJ/T 535-2018 物联网水表5、采用大功率通风机和大直径风筒。
1.4瓦斯隧道施工控制要点
1、瓦斯地段施工前,要根据勘测设计文件提供的瓦斯最大涌出量、里程段落、投入机械设备及人员数量等因素,考虑一定富裕系数,提前做好通风设计计算,确定施工通风风量、风速(不下于1m/s),科学选配通风设备。确保地段中的瓦斯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0.5%)。
2、瓦斯地段施工通风设计计算选配通风机械设备要考虑设备故障因素,配备足够的备用设备,防止设备故障造成洞内瓦斯积聚与超限。
3、要选用防爆型风机、阻燃型防静电风管,风机距洞口20米布设。
4、施工过程中加强瓦斯地段施工通风管理,对通风机械设备、通风管路要做到经常性维护保养和检查,降低通风系统的故障率、减少通风管路的漏风量,确保施工通风系统正常和通风效果。
5、瓦斯地段施工通风机必须设两路供电系统,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路电源应在15min内启动,保证风机的运转。注意保证施工通风供电线路的维护、管理和检修,必须配置自发电及备用供电系统,避免因停电或供电线路故障时造成洞内瓦斯积聚或超限。
6、因停电、通风机械设备故障等因素造成的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在恢复正常通风后,对地段上部、坍塌洞穴、避车洞等通风不良、瓦斯易积聚的地点,瓦斯不得超过2%,当检查超过此浓度时,应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切断电流,停止电动机运转或开启电器开关,待进行局部充分通风处理后,由瓦斯检测员进行再次专项检测,证实瓦斯浓度低于规定允许浓度,确保安全后方可恢复施工。
7、工作面若采用局扇通风,由于局扇或供电故障造成局扇停风时,在恢复局扇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证实爆破工作面附近20米范围内的CH4浓度不超过1%,且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米风流中,CH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启动局扇通风。否则,必须先采取相应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
8、因工序衔接、施工组织等临时停工的施工地点不得停风,不得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进行机械施工作业。
9、对施工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等出与异常时,如通风风筒脱节或破坏等,必须及时组织修复,尽快恢复正常通风。
10、发生瓦斯涌出、喷出的异常状况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首先考虑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源、断电、加强通风,同时尽快撤出施工人员,对地段进行警戒,进一步研究采取抽排瓦斯的具体安全措施。
1.5瓦斯隧道安全技术措施
1、对瓦斯地段施工必须制订并实施相应的瓦斯检测制度。
2、瓦斯地段内一般地段瓦斯浓度不宜超过0.5%,否则应加强通风和检测;在地段开挖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当浓度超过1%时,应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停止电动机运转或开启电器开关,待采取措施处理后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3、要指派3名专职瓦斯检测员,实行“三班制”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测。
4、低瓦斯地段要配置便携式瓦斯检测仪;高瓦斯或可能瓦斯突出的地段还要配置高浓度瓦斯检测仪和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5、对瓦斯检测仪器、装置要经常性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有效性。
6、加强对洞内死角,尤其是地段上部、坍塌洞穴、避人(车)洞等各个凹陷处通风不良、瓦斯易积聚的地点,严格进行浓度检测,如瓦斯浓度超过2%以上时,应立即采取局部加强通风措施进行处理。
7、瓦斯检查人员要详细做好瓦斯检测记录,履行交接签字手续,瓦斯检测员、技术员、施工员(工班长)接班时要有检测记录,并向经理部安全质量部交记录表。
9、专职安全员每天应审阅通风瓦斯日报表,进洞时必须携带瓦斯检查仪进行瓦斯检查。
1.6瓦斯地段机电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不准在洞内拆卸和修理设备。
2、瓦斯工区使用的光电测距仪及其他有电源的议器设备,均应采用防爆型,当采用非防爆型时,在仪器设备20m范围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
3、安装后的机电设备,必须经过外观、防爆性能、操作性能的检查,合格后方可投放使用。
4、机电设备重点检查专用供电线、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瓦斯浓度超限与供电的闭锁情况。供电线路应无明接头,接头连接应牢固、紧密不松散,有漏电保护及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防护装置齐全。
5、瓦斯地段使用的机电设备,在使用期间,要经常检查。
6、固定敷设的照明、通信、信号和控制用的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或矿用塑料电缆。
7、电缆不应与风、水管敷设在同一侧,当受条件限制时,必须敷设在管子的上方,其间距应大于0.3m。
8、所有洞内照明一律采用防爆型照明灯具。
9、为防止洞内施工机械摩擦火花和机械摩擦、冲击热源引起的瓦斯隐患,洞内施工机械应采取如下措施:
⑴在机械摩擦发热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和温度检测报警装置;
⑵对机械动力传动部位或机构可能产生摩擦热处,要及时润滑、保养、清除污泥,严防异物进入;
⑶在机械摩擦部件金属表面,溶敷活性低的金属层,使之表面形成的摩擦火花难以引燃瓦斯;
⑷在铝合金表面涂丙烯酸甲基酯等涂料,以防摩擦火花的发生。
1.7瓦斯地段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措施
1、消防(防火)设施:
⑴必须在洞外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用砂,水池中经常保持不小于200m储水量,保持一定的水压;
⑵设置灭火器等灭火设备或设施,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⑴必须严格执行“严禁烟火进入地段”的安全规定,作业人员进洞前,必须经洞口值班人员检查,严格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化纤衣服进入洞内;
⑵洞内严禁使用等灯泡和电炉等,不得从事电、气焊等工作;
⑶洞口值班房、通风机房等洞口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
⑷出渣运输车辆要安装尾气排放净化器,防止排放尾气带有火花。
瓦斯地段洞内及洞口附近不得存放各种油类,废油及时运出洞外;加强油料运输管理,严禁在瓦斯地段洞内及洞口附近发生油料的“滴、漏、跑、冒”现象,留下隐患。
1.8预防瓦斯突出或煤突出的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瓦斯突出可采用“探、排、引、堵”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如下:
1、超前探明地质结构。瓦斯地段施工,在掘进工作面前方和两侧钻孔,探明是否存在含有大量瓦斯的断层、裂隙,以及他们的位置、范围和瓦斯情况。
2、排放瓦斯。在探明地质构造后。若断层、裂隙范围不大,或瓦斯不多时,则让其自然排放,若范围较大或瓦斯较多时,喷出持续时间可能较长,就不能让其自然排放,应将钻孔封堵,接入抽放瓦斯管进行抽放。
3、将瓦斯引至回风流,排除洞外。若喷出的瓦斯裂隙范围小和瓦斯量不大时,可用金属罩或帆布罩将喷瓦斯的裂隙盖住,然后在罩上接风筒或管子将瓦斯引至回风流排出洞外。
4、封堵裂隙。喷瓦斯的裂隙较小,瓦斯量较少时,可用黄泥或其他材料封堵裂隙,阻止瓦斯的喷出。
5、对有瓦斯喷出可能的地段地段,应适当加大施工通风量,保证瓦斯不超限。
6、对开挖工作面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按设计文件规定打超前探测孔和检查孔,预测和判定瓦斯突出的的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超前地质钻孔探测,量测记录钻孔取芯溢出气体浓度压力及成份,确定可能溢出的瓦斯气体成份和含量。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
瓦斯爆炸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还受温度、压力以及煤尘、其它可燃性气体、惰性气体的混入等因素的影响。
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但因受瓦斯的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当瓦斯含量在7%一8%时,最易引燃;当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燃温度即降低;在引火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越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
高温火源的存在,是引起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井下抽烟、电气火花、违章放炮、煤炭自燃、明火作业等都易引起瓦斯爆炸。所以,在有瓦斯的矿井中作业,必须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实践证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气浓度减少到12%以下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这一性质对井下密闭的火区有很大影响,在密闭的火区内往往积存大量瓦斯,且有火源存在,但因氧的浓度低,并不会发生爆炸。如果有新鲜空气进入,氧气浓度达到12%以上,就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对火区应严加管理,在启封火区时更应格外慎重,必须在火熄灭后才能启封。
3、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
预防瓦斯爆炸的有效措施,主要从防止瓦斯积聚和消除火源两方面着手。
公路挖方边坡防护施工方案3.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1)加强通风。使瓦斯浓度降低到规定的浓度以下,即工作面的进风风流中不超过0.5%,回风风流不超过1%。
(2)加强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各用风地点的通风状况和瓦斯浓度,查明隐患进行处理,是日常进行瓦斯管理的重要内容。90年代以后使用比较先进的便携式气体监测仪等。
(3)对瓦斯含量大的煤层,进行瓦斯抽放,降低煤层的瓦斯涌出量。
3.2、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1)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淮阴三站挡洪闸及引河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3)严格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管理工作,局部通风机要设有风电闭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