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C2-1电力变压器安装技术交底3.4.6变压器的安装应采取抗地震措施。
3.5.1气体继电器安装:
3.5.1.1气体继电器安装前应经检验鉴定:
3.5.1.2气体继电器应水平安装,观察窗应装在便于检查的一侧,箭头方向应指向油枕,与连通管的连接应密封良好。截油阀应位于油枕和气体继电器之间。
3.5.1.3打开放气嘴,放出空气JGT 355-2012 天然石材用水泥基胶粘剂.pdf,直到有油溢出时将放气嘴关上,以免有空气使继电保护器误动作。
3.5.1.4当操作电源为直流时,必须将电源正极接到水银侧的接点上,以免接点断开时产生飞弧。
3.5.1.5事故喷油管的安装方位,应注意到事故排油时不致危及其它电器设备;喷油管口应换为割划有“十”宇线的玻璃,以便发生故障时气流能顺利冲破玻璃。
3.5.2防潮呼吸器的安装:
3.5.2.1防潮呼吸器安装前,应检查硅胶是否失效,如已失效,应在115~120°温度烘烤8小时,使其复原或更新。浅蓝色硅胶变为浅红色,即已失效;白色硅胶,不加鉴定一律烘烤。
3.5.2.2防潮呼吸器安装时,必须将呼吸器盖子上橡皮垫去掉,使其通畅,并在下方隔离器具中装适量变压器油,起滤尘作用。
3.5.3温度计的安装:
3.5.3.1套管温度计安装,应直接安装在变压器上盖的预留孔内,并在孔内加以适当变压器油。刻度方向应便于检查。
3.5.3.2电接点温度计安装前应进行校验,油浸变压器一次元件应安装在变压器顶盖上的温度计套筒内,并加适当变压器油;二次仪表挂在变压器一侧的预留板上。干式变压器一次元件应按厂家说明书位置安装,二次仪表安装在便于观侧的变压器护网栏上。软管不得有压扁或死弯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mm,富余部分应盘圈并固定在温度计附近。
3.5.3.3干式变压器的电阻温度计,一次元件应预埋在变压器内,二次仪表应安装值班室或操作台上,导线应符合仪表要求,并加以适当的附加电阻校验调试后方可使用。
3.5.4电压切换装置的安装:
3.5.4.1变压器电压切换装置各分接点与线圈的联线应紧固正确,且接触紧密良好。转动点应正确停留在各个位置上,并与指示位置一致。
3.5.4.2电压切换装置的拉杆、分接头的凸轮、小轴销子等应完整无损;转动盘应动作灵活,密封良好。
3.5.4.3电压切换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有载调压装置)的固定应牢靠,传动机构的摩擦部分应有足够的润滑油。
3.5.4.4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调换开关的触头及铜辫子软线应完整无损,触头间应有足够的压力(一般为8~10kg)。
3.5.4.5有载调压切换装置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应装有机械联锁与带有限位开关的电气联锁。
3.5.4.6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控制箱一般应安装在值班室或操作台上,联线应正确无误,并应调整好,手动、自动工作正常,档位指示正确。
3.5.5变压器联线:
3.5.5.1变压器的一、二次联线、地线、控制管线均应符合相应各章的规定。
3.5.5.2变压器一、二次引线的施工,不应使变压器的套管直接承受应力。
3.5.5.3变压器工作零线与中性点接地线,应分别敷设。工作零线宜用绝缘导线。
3.5.5.4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回路中,靠近变压器处,宜做一个可拆卸的连接点。
3.5.5.5油浸变压器附件的控制导线,应采用具有耐油性能的绝缘导线。靠近箱壁的导线,应用金属软管保护,并排列整齐,接线盒应密封良好。
3.6变压器检查及交接试验:
3.6.1变压器的交接试验:
3.6.1.1变压器的交接试验应由当地供电部门许可的试验室进行。试验标准应符合规范要求、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及产品技术资料的要求。
3.6.1.2变压器交接试验的内容:
a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b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
c检查变压器的三相结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d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e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
f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g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h绕组连同套管的局部放电试验;
i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l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m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3.7变压器送电前的检查:
3.7.1变压器试运行前应做全面检查,确认符合试运行条件时方可投入运行。
3.7.2变压器试运行前,必须由质量监督部门检查合格。
3.7.3变压器试运行前的检查内容:
3.7.3.1各种交接试验单据齐全,数据符合要求。
3.7.3.2变压器应清理、擦拭干净,顶盖上无遗留杂物,本体及附件无缺损,且不渗油。
3.7.3.3变压器一、二次引线相位正确,绝缘良好。
3.7.3.4接地线良好。
3.7.3.5通风设施安装完毕,工作正常,事故排油设施完好;消防设施齐备。
3.7.3.6油浸变压器油系统油门应打开,油门指示正确,油位正常。
3.7.3.7油浸变压器的电压切换装置及干式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放置正常电压档位。
3.7.3.8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要求;操作及联动试验正常。
3.8变压器送电试运行验收:
3.8.1送电试运行:
3.8.1.1变压器第一次投入时,可全压冲击台闸,冲击合闸时一般可由高压侧投入。
3.8.1.2变压器第一次受电后,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min,无异常情况。
3.8.1.3变压器应进行3~5次全压冲击合闸,并无异常情况,励磁涌流不应引起保护装置误动作。
3.8.1.4油浸变压器带电后,检查油系统本应有渗油现象。
3.8.1.5变压器试运行要注意冲击电流、空载电流、一、二次电压、温度。并做好详细记录。
3.8.1.6变压器并列运行前,应核对好相位。
3.8.1.7变压器空载运行24h,无异常情况,方可投入负荷运行。
3.8.2.1变压器开始带电起,24h后无异常情况,应办理验收手续。
3.8.2.2验收时,应移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b)产品说明书、试验报告牟、合格证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c)安装检查及调整记录。
4.1.1电力变压器及其附件的试验调整和器身检查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安装和调试记录。
4.1.2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必须符合并列条件。
检验方法:实测或检查定相记录。
4.1.3高低压瓷件表面严禁有裂纹缺损和瓷釉损坏等缺陷。
4.2.1变压器本体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4.2.1.1位置准确,注油量、油号准确,油位清晰正常;油箱无渗油现象,轮子固定可靠;防震牢固可靠,器身表面干净清洁,油漆完整。
4.2.1.2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顶盖,沿气体继电器的气流方向有1%~1.5%的升高坡度。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或检查安装记录。
4.2.2变压器附件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4.2.2.1与油箱直接连通的附件内部清洗干净,安装牢固,连接严密,无渗油现象。
4.2.2.2膨胀式温度计至细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50mm,且管子无压扁和急剧扭折现象,毛细管过长部分盘放整齐,温包套管充油饱满。
4.2.2.3有载调压开关的传动部分润滑良好,动作灵活、准确。
4.2.2.4附件与油箱间的连接垫圈、管路和引线等整齐美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4.2.3变压器与线路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4.2.3.1连接紧密,连接螺栓的锁紧装置齐全,瓷套管不受外力。
4.2.3.2零线沿器身向下接至接地装置的线路,固定牢靠。
4.2.3.3器身各附件间的连接的导线有保护管,保护管、接线盒固定牢靠,盒盖齐全。
4.2.3.4引向变压器的母线及其支架、电线保护管和接零线等均应便于拆卸,不妨碍变压检修时的移动。各连接用的螺栓螺纹露出螺母2~3扣,保护管颜色一致,支架防腐完整。
4.2.3.5变压器及其附件外壳和其它非带电金属部件均应接地,并符合有关章节要求。
5.1对就位的变压器高低压瓷套管及环氧树脂铸件,应有防砸及防碰撞措施。
5.2变压器器身要保持清洁干净,油漆面有碰撞损伤。干式变压器就位后,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铁件掉入线圈内。
5.3在变压器上方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蹬踩变压器,并带工具袋,以防工具材料掉下砸坏、砸伤变压器。
5.4变压器发现漏油、渗油时应及时处理,防止油面太低,潮气侵入,降低线圈绝缘程度。
5.5对安装完的电气管线及其支架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损伤。
5.7在变压器上方操作电气焊时,应对变压器进行全方位保护,防止焊渣掉下,损伤设备。
7.2产品出厂技术文件。
7.2.1产品出厂试验报告单。
7.2.2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
7.3设备材料进货检验记录。
7.5交接试验报告单。
铁件焊渣清理不净,除锈不净,刷漆不均匀,有漏刷现象
加强对防地震的认识,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提高质量意识,管线按规范要求进行卡设,作到横平竖直
变压器一、二瓷套管损坏
瓷套管在变压器搬运到安装完毕应加强保护
变压器中性点,零线及中性点接地线,不分开敷设
认真学习北京地区安装标准,参照电气施工图册
变压器一、二次引线,螺栓不紧空调安装施工方案_secret,压按不牢。母带与变压器连接间隙不符合规范要求
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自互检,母带与变压器连接时应锉平
变压器附件安装后,有渗油现象
附件安装时,应垫好密封圈,螺栓应拧紧
7.6安装自互检记录。
柳州市农民新村商业办公楼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施组).docx7.7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11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