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隧道施工技术交底

6[1].隧道施工技术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40.13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6[1].隧道施工技术交底

b.左、右边墙导坑必须交错施工,不得两边同时开挖。边墙围岩较差时分两层开挖。

d.核心土必须在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后再开挖,开挖时采用控制爆破措施以免损坏初期支护。

e.施工中认真进行围岩量测工作,根据对围岩变化的观测及量测数据,考虑高速支护参数。

香山寺观音大道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2)深埋Ⅱ类围岩段和车行横洞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

①施工工序:见正台阶开挖法施工示意图及正台阶开挖施工程序框图。

根据隧道围岩、断面和配备机械情况,综合分析施工中每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所需时间,绘制出形象直观的循环图表来显示此方法工序循环情况。见正台阶开挖作业循环图。

正台阶开挖法掘进作业循环图

下台阶打眼、爆破、通风

②施工流程:光面爆破施工流程见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①支护类型:本隧道初期支护共包括R32注浆锚杆、格栅钢架等型式,依据围岩类别及地表覆盖层厚度的不同而分别设置。施工支护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驰。

②施工工序:见初期支护施工流程图。

③R32注浆锚杆施工:锚杆将注浆管和锚杆的功能合二为一,实现了注浆与锚固的一体化,在止浆塞的作用下,利用锚杆的中心孔注浆使浆液极其饱满,在一定的注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可充分地充填围岩孔隙和裂缝,进一步改良围岩,锚杆外表的可联结螺纹,增加了锚杆的抗拨力,有利于各种配件的使用,垫扳、螺母、的安装较为简捷,R32锚杆由锚头、全螺纹中空杆件、止浆塞垫板、螺母组成。锚头:由特种工程塑料制成,尖头开口便于注浆,锚头体中后部有倒刺便于悬挂锚杆,尾部有螺纹与锚杆联接;锚杆体:由优质天然钢管作基材,中空杆体可作注浆管,表面加工成连续螺纹,便于安装锚头、垫扳、螺母,同时表面连续的螺纹提高了杆件与砂浆的握裹力;止浆塞:注浆时封堵锚孔,实现有压注浆,改良围岩;垫扳:可将杆承受的载荷均匀地传递到围岩上;螺母:将杆体与垫板锁定在一起,将杆体承受的载荷经过垫扳传递到围岩。

a用型凿岩机钻眼用高压风清孔。

b将安装好锚头的R32锚杆体插入锚孔,锚头上的倒刺将锚杆挂住。

c在锚杆尾端安装止浆塞,垫扳和螺母。

d通过快速注浆接头将锚杆,尾端和万通高效压力注浆泵联接。

e开始注浆,如需有压注浆改善围岩结构,只需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即可。

④格栅拱架施工:格栅拱架在洞外按设计加工成型,洞内安装,与锚杆焊成整体。格栅拱架间设纵向连接筋和定位系筋,拱架间以砼填平。拱架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架立时垂直隧道中线,当格栅拱架和围岩之间间隙过大时设置垫块。

模筑砼在在锚杆、钢拱架安装后立即进行,尽快支护围岩。钢拱架间用砼填平,并按设计有足够的保护层。

①量测的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掌握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动态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预测并据此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围岩结构的稳定。

②量测项目: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围岩特点,设计考虑进行如下项目的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围岩周边收敛量测、锚杆抗拨试验、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地表沉降观测和掌子面地质支护状态观测,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其它量测项目,以满足施工需要。

③施工监控流程:见围岩施工监控流程框图。

⑤测点布置及量测频率:洞内拱顶下沉与水平收敛量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断面间距:II类衬砌地段平均为5m。量测频率依据开挖后的时间、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以及设计要求进行。

⑥数据整理:在取得量测数据后,将同一断面的各种量测数据互相印证,以确认量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位移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处理,监视时态曲线的变化规律,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围岩变形的空间分布规律,了解围岩的稳定性特征。

⑦信息反馈:用经验对量测情况进行信息反馈。通过对目测和位移量测结果的分析,对围岩稳定状态,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的安全情况进行评判,将评判结果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施工时间,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设计参数。

隧道洞內及洞外与桥、路基分界范围内,设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为24cm,路基分界范围及衬砌无仰拱地段内设C20混凝土整平层,厚15cm。

1.隧道内设置双侧水沟,双侧电缆槽T/CCAS 010-2019 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预处理产品水洗氯化物.pdf,并按电力、消防等专业要求预留孔洞及预埋件。

2.隧道内每隔50m设置灭火器箱,两侧交错布置。

3.隧道内过渡段1采用100w高压钠灯间隔5m沿隧道两侧上方对称布置;过渡段2采用100w高压钠灯间隔10m沿隧道两侧上方对称布置;中间段采用100w高压钠灯间隔10m沿隧道两侧上方纵向交错布置。

1.洞口开挖应做好边仰坡防护,及早修建洞门,以策安全。

2.施工中应逐段核实围岩级别,安设监测仪器,随时检测围岩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隧道工程计划从两端进洞施工,进口段计划于2010年3月25日进场,施工布置10天,4月5日开始进口段洞口成型施工,2010年4月20日成孔进洞;隧道出口段计划2010年4月5日进场,施工布置8天,4月13日开始出口段洞口成型施工,2010年4月28日成孔进洞。

2.根据现有围岩地质资料及掘进经验,预计月进尺120m,两端共进尺240mDL/T 884-2019 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计划于2010年8月15日隧道贯通,加上地面及附属设施,计划2010年10月20日完成全部隧道工程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