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长设计技术交底0510

杭长设计技术交底051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3.89M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杭长设计技术交底0510

注:该表位沿线地震动参数区划,各重点工程具体地震动参数见各勘察报告。

8、沿线各段工程地质概况

结合上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及水文地质条件供水设备土建工程施工方案,沿线各段工程地质概况如下:

(1)杭州至湄池(DK0~DK44)

本段为为冲海积平原,间有部分丘陵低山出露,地形平坦,沟渠纵横,水系发达,地面标高5~10m。沿线城镇密集,其余地段多被开垦为农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发育深厚的软土,厚30~45m,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线路一般采用桥梁通过,桥梁采用桩基础,基础施工时应注意负摩阻和基坑稳定性;萧山站为路堤通过,为深厚软土路堤,应采用合适措施控制沉降和保持路基稳定。

(2)湄池至义乌(DK44~DK118)

剥蚀丘陵区,地势起伏,最大高差约300m,少量红层发育地段地势和缓;诸暨站、牌头镇等地段经过浦阳江及其冲积阶地,地形较平坦开阔。

地层主要为侏罗系正常沉积岩、火山碎屑岩,部分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和震旦系凝灰质砂岩,有少量白云岩和石煤层,火山岩岩性较坚硬,其它地层岩性软弱。

义乌车站至麻山隧道一带,线路在江山—萍乡大断裂带中穿行,岩性受构造影响严重,隧道围岩等级较低,应加强支护,防止出现塌方掉块,路堑应降低坡度和坡率,确保边坡稳定。

(3)义乌至江山(DK118~DK270)

为红色盆地,以低缓的剥蚀丘陵为主,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50m;沿线金华江、衢江及其支流江山港冲积有开阔的一级及高阶地。

地层主要为白垩系第三系红色泥质粉砂岩、砂砾岩,土层一般较薄,不超过10m,高阶地中上更新统黏性土部分黏土矿物含量较高,部分具备弱膨胀。

本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挖方弃碴填料性质较差,需要采用外运。

(4)江山至浙赣省界(DK270~DK293)

为浙赣两省交界丘陵,地势略有起伏,相对高差不大,一般<250m,自然坡度较稳定。植被发育,以林地为主。

地层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灰岩、钙质泥岩、泥灰岩、砂岩,少量为石炭、二叠系灰岩。该段地处江山—诸暨复向斜的转折端,部分地段顺层较为发育,沿线多处岩溶较为发育,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复杂。

(5)浙赣省界至上饶(DK293~DK333)

为浙赣两省交界丘陵,相对高差不大,一般<250m。

地层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灰岩、钙质泥岩、泥灰岩,侏罗系中下统石英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夹煤线,震旦系凝灰质砂岩,少量为石炭、二叠系灰岩,部分为白垩系红层,含部分火山岩。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沿线多处岩溶较为发育,部分地段顺层较为发育,小采坑均已绕避,个别工点经过含炭质页岩、煤线地层,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复杂。

(6)上饶至鹰潭(DK333~DK466):

红色盆地缓丘区,地势低缓起伏,上饶至弋阳位于盆地边缘,地势起伏稍大,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100m;沿线水系为信江,上饶、弋阳、鹰潭等处发育有较宽阔的河流阶地。

地层为白垩系红层沉积,土层一般较薄,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部分地段填料来源较为困难,可从一级和高阶地粗沉积物中选取填料。

(7)鹰潭至进贤(DK466~DK503):

剥蚀丘陵区,地势略有起伏,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100m。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板岩、千枚岩,部分地段为白垩系红层,岩性较为软弱,风化层一般较为深厚,路基填料需要外运。

(8)进贤至南昌(DK503~DK577):

为赣江、抚河冲积阶地,地形开阔,略有起伏,呈冲积平原状,偶有剥蚀孤丘出露。沿线水系发育,城镇、村庄密布,余则辟为农田、菜地、鱼塘等。上覆土层一般厚度10~30m,大河流附近阶地一般具二元结构,下覆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红层,进贤附近有花岗岩,风化层深厚,此外零星分布有灰岩、砂岩等。本段路堤AB组填料较困难,部分地段需采用改良土。

(9)南昌至高安(DK577~DK645)

DK604之前主要为剥蚀缓丘区,略有起伏,高差不大,下覆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板岩、千枚岩,岩性破碎,风化层深厚。DK604之后为锦江阶地,一级阶地较平坦,高阶地呈垄岗状,下覆地层主要为白垩系红层,部分红层中有灰质角砾岩具溶蚀现象。本段土层多具膨胀性,膨胀性一般不强,少量含高岭石等黏土矿物团块膨胀性较强。本段部分地段AB组填料来源较困难,需采用改良土填筑。

(10)高安至萍乡(DK645~DK785)

本段为丘陵及高阶地,地势起伏不大。地层主要为二叠、三叠系灰岩、砂岩、页岩及煤层。灰岩地段岩溶发育,以覆盖性为主,极易发生岩溶塌陷。煤系地层中矿区和采空区发育,对矿区和小采空区本线基本已绕避,仅极少地段经过小采空区需要处理。高阶地黏性土中多具膨胀性,部分达到弱膨胀,极少处含较多黏土矿物团块,达到强膨胀。谷地或坳谷中大多分布有软土、松软土,厚度较小,最厚不大于8m。本段隧道以灰岩隧道为主,应注意突泥涌水等问题,宣风岭隧道为非灰岩隧道,经过构造带,地质条件较差。

本段不良地质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11)萍乡(DK785~DK809)

本段主要萍乡红层盆地,呈缓丘状,高差不大,地层主要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其中小里程盆地边缘处红层中含有较多角砾,岩性略坚硬,部分地貌相对高差较多。局部地段角砾成分以灰岩为主,具备溶蚀现象

(12)萍乡至湘赣省界(DK809~DK825)

剥蚀丘陵区,相对高差略大,部分超过100m,主要为长兴、大冶组灰岩、泥灰岩,及少量龙潭、安源组煤系地层。灰岩地段岩溶发育,主要以隧道通过时应加强对突泥涌水的预防。大冶组地层中灰岩夹页岩,部分深路堑存在顺层现象,应加强支护。安源组、龙潭组煤层发育,DK812+500附近通过小煤窑采空区,需要加强处理。

本段不良地质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13)醴陵(DK825~DK836)

为醴陵红层盆地,地形呈缓丘状,主要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胶结较差,岩性软弱,省界处有少量灰岩,岩溶发育。本段地形起伏不大,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14)醴陵至长沙(DK836~DK917+500)

本段主要为剥蚀丘陵区,长沙附近湘江、浏阳河两侧发育有较宽阔的阶地。DK836~DK867段地形相对高差较大,一般100~200m,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板岩千枚岩,岩性软弱,地质构造,部分为花岗闪长岩,风化层深厚,该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其余地段起伏较小,一般小于50m,地层为元古界板岩、千枚岩,以及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砂砾岩,岩性较为软弱。高阶地分布有中上更新统黏性土,略具膨胀性。该段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醴陵至长沙段填料性质较差,部分地段外运距离较远。

湖南位于长江以南,纬度偏低,为大陆性特征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18.5℃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200毫米之间,湖南省最大月雨量超过800mm,最大曰雨量超过300mm,接近国内极值,是全国降雨量较多的省份之一。降水强度大是湖南省降水的一个明显特征。大范围的强降水常使江河水位猛涨。平均风速1.4m/s,最大风速20m/s,年无霜期270天左右,年日照1600小时左右。

杭长客运专线东起浙江杭州,西至湖南湘潭,线路横贯浙江、江西、湖南三省,途经绍兴、诸暨、金华、衢州、上饶、鹰潭、南昌、新余、宜春、萍乡、醴陵、长沙,终于长沙市。三省范围内河流分属三大水系,即钱塘江水系、鄱阳湖水系、洞庭湖水系。

钱塘江(又名之江、曲江、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上游常山港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大尖山岭北麓,汇江山港后东海。全长410km(浙江省境内216.5km),流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浙江省内约3.56万平方公里)。

浦阳江,素有“浙江小黄河”之称,钱塘江支流,发源于浦江县花桥乡天灵岩南麓岭脚大园湾,东南流至花桥折向东流经安头,干流长149.7km,集水面积3451.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4.6亿m3。

金华江又名婺江,金华以上称东阳江,主源北江发源于磐安县山环乡岭干村的龙乌尖,西流至史姆称西溪,北流经横锦、歌山。金华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集水区向东、南两向呈扇形展开,东西长约120km,南北宽约50余千米,干流长194.5km,流域面积6781.6平方千米。

江山港是钱塘江上游衢江右岸的一条支流,是市内最长的河流,发源于浙、闽交界海拔为1169.12m的苏州岭,干流全长134km,其中江山境内105km,衢州境内29km。流域面积1970km2,其中江山境内1704km2,衢州境内266km2。

信江古称余水,发源于浙赣边界仙霞岭西侧及怀玉山京峰东侧,在江西省境内自东北向西经玉山、广丰、上饶、铅山、横峰、弋阳、贵溪、东乡、资溪、金溪、余江、余干、鄱阳等县以及上饶、鹰潭两市等共15个市县,主河自河源至瑞洪镇长356km,全流域集水面积16890266km2。信江年平均径流量175.9亿立方,历史最高洪水位发生在1954年,瑞洪洪峰水位21.90m,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1955年6月,为9612266m3/s。

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位于江西省东部,发源于广昌、石城、宁都三县交界处灵华峰东侧的里木庄,由南向北经广昌、南丰、南城、宜黄、崇仁、乐安、资溪、金溪、黎川、东乡和抚州市,在进贤县李家渡进入南昌市境内,主流在进贤县三阳注入鄱阳湖,主流河长349km,流域集水面积15856km2。占鄱阳湖区总集水面积的9.79%。

赣江是江西省第一大河,西支出口吴城以上集水面积82182km2,占鄱阳湖水系总集水面积的50.6%。其中南昌市外洲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80948km2。赣江全流域呈东西窄、南北长不规则的四边形,流域内地形大体上山地占50%,丘陵占30%,平原占20%。

锦江是赣江下游左岸一大支流,古称蜀水。其上游在万载县河段仍称蜀水,过高安市又称瑞河。锦江发源于万载县内慕阜山东麓,进入万载县后向东北流出,经宜丰、上高县至高安市进入新建县境内曲折东流,主流在赣江市汊下游左岸龙王庙汇入赣江。锦江主河长305km,集雨面积7884km2。锦江河面宽200~450m,河水多年平均流量161m3/s。

浏阳河又名浏渭河,原名浏水,浏阳河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的大围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两个源流。全长共222km,流域面积4665km2,干流平均坡降0.573‰,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4亿m3。

湘江,又名湘水。长江中游主要支流之一,湖南省最大河流。全长856km,湘境内长670km。流域面积94660km2,湘境内85382km2。年平均流量为2365m3/s,湘潭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流量20800m3/s(1994年6月18日)。年平均含沙量0.17 km/m3。不结冰。河床比降0.134‰。

11、沿线有关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等

工程研究范围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及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目标众多。设计贯通方案沿线范围内分布有自然保护区42处(国家级3处、省级8处、其他31处)、风景名胜区12处(国家级5处、省级7处)、森林公园22处(国家级8处、省级14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4处(国家级16处、省级108处)、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36处。

通过环保选线,工程设计贯通方案,在选线中避开了前述绝大部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一级水源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通过环保选线绕避的环境保护目标共计17处。根据工程线路总体走向和沿线地方要求,对于工程线路方案无法绕避的环境敏感目标,在设计及本次环评阶段,(除贴沙河杭州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均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并取得相应的许可文件。

(一)正线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3.速度目标值:350km/h

4.最小曲线半径:7000m

7.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9.机车类型:电动车组

10.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

11.行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12.建筑限界: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建筑限界

赤岗桥西项目工程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二)其它线主要技术标准

跨线车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的设计速度,根据线路的性质、所在位置及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经综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既有正线改线原则上不低于现有标准。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杭州至长沙段正线曲线半径一般采用下列数值:12000m、11000m、10000m、9000m、8000m、7000m。最小曲线半径7000m,位于枢纽或大型车站两端加、减速地段,经技术经济比选,可按确定的设计速度方案,采用相应速度标准的曲线半径。

本次设计推荐曲线半径为8000m~10000m,最大曲线半径为12000m。

直线与圆曲线间应采用缓和曲线连接。缓和曲线采用三次抛物线线形。缓和曲线长度应根据设计行车速度、曲线半径和地形条件按下表合理选用,正常情况应选用(1)栏值。

注:1、表中(1)栏为舒适度优秀条件值,(2)栏为舒适度良好条件值,(3)栏为舒适度一般条件值。

2、*号标志,表示为曲线设计超高175mm时的取值。

区间正线按线间距不变的并行双线设计,曲线地段以左线(下行线)为基准,右线设计为左线的同心圆。区间及站内正线按5.0m线间距设计(1、与杭甬客专并行地段四线桥杭长客专线间距为4.4m,线间距由4.4m渐变为5m。2、萧山疏解区右线绕行地段线间距为30m。这两处右线按曲线资料确定),曲线地段线间距不加宽。

《GBT_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4)夹直线和圆曲线最小长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