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53795_柱模板技术交底4、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5、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6、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柱):
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根据拄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产业园花园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拄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2、 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保证柱模不扭向。
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防治的方法: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户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个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3、模板接槎部位处理及防止漏浆的措施
1)墙体施工缝防止漏浆处理:墙体模板下压2cm,下压部位混凝土上粘贴海绵条。所有模板体系在预制拼装时,边线平直,四角归方,接缝平整;梁底边、二次模板接头处和转角处均加垫10mm厚海绵条以防止漏浆。
2)框架柱施工缝防止漏浆处理:框架柱与底(顶)板模板接槎处防止漏浆方法与外墙内侧模板处防止漏浆方法相同,模板就位后抹水泥砂浆堵缝;框架柱与框架梁接缝处沿接缝贴2厘米宽海绵条,由模板下压及柱箍锁紧以防止漏浆。
3)梁、板施工缝防止漏浆处理:梁、板模板转角、接缝处应尽量拼接密实,并粘贴塑料胶带或填塞水泥腻子用以防止漏浆。
5)后浇带模板:在底板设有“后浇带”的地方,均采用双层网眼为5×5(或3×3)mm钢板网(靠里再加一层铁砂网),并用扎丝绑于同向水平钢筋,再支设竖向附加短钢筋支挡钢板网。后浇带处剪力墙堵头板采用长条模板支挡,并用短木方支撑牢固。地下室剪力墙部分竖向施工缝还需预埋竖向钢板止水带。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应在同一部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要求时方可拆除(见表1)。
注:本表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拆除高度在5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4、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5、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高处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用垂直升降设备运至地面,不得乱抛乱扔。
6、拆模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做脚手板。
7、脚手板搁至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踏空坠落。
8、拆除的钢模作平台底模时电梯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工艺,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下顶撑,然后按顺序拆下搁栅,底模,以免发生钢模在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10、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11、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1.TSG Z7001-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pdf,方可拆除;
⑵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后,方可拆除;
⑶底模,当构件跨度不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标准值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大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