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技术交底c):网形:常用网形有以下几种
1):矩形网:这是建筑场地中最常用的网形。通称建筑方格网,适用于按正方形、矩形布置的建筑群或大型高层建筑。
2):多边形网:适用于非矩形布置的建筑场地。可按其主轴线的情况测设多边形平面控制网。
3):主轴线网:对于不便于组成闭合网形的场地,可只测十字(或﹟字)形的主轴线或平行于建筑物的折线形的主轴线,但在测设直线的过程中要求严格的直线校核。
平面控制网应以设计指定的一个定位依据点与一条定位边的方向为准进行测设。根据平面网形的不同GB5135.17-20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17部分 减压阀,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测设方法:
1):先测定控制网的中心十字主轴线,经校核后再向四周扩展整个场地的闭合网形(即先内后外的原则)。
2):先测设外部场地控制网,闭合校核后再向内加密成网形(即先外后内的原则)。注:红线点一般不宜作为坐标控制点引测
3):只测十字主轴线时,先根据周围的坐标反算边长及夹角,然后在红线桩上,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十字主轴线。
3.2.9场地高程控制网的布网原则、精度及基本测法
a):在整个场地内各主要幢号附近设置2~3个高程控制点或±0.000水平线。
b):相邻间距80~100米左右。
c):构成闭合的控制网。
闭合差:±6mm内√n或±20√L之内
L—测线长度以KM为计量单位;
根据设计指定的水准点,用附和导线测法将已知高程引测到场地内,联测各幢号控制点或±0.000水平线后,附合到另一指定水准点。当精度合格后,应按测站数成正比例分配误差。若建筑单位只提供一个水准点则应用往返测法或闭合水准线路法做校核。且施测前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水准点定位和高程数字做严格审核。工期较长的工程,场地高程控制网应定期予以校测。
3.2.10建筑物定位的基本方法
A:根据现有建(构)筑物定位
在建筑物内进行新建或扩建时,设计图上往往给出拟建建筑物与现存建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关系。此时,其轴线可以根据给定的关系测设。
B:根据红线点定位桩定位
点位测设后应校测定位条件及自身几何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C: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定位
在施工场地内设有平面控制网时,可根据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
3.2.11选择建筑物定位条件的基本原则
建筑物定位的条件,应当是能唯一准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几何条件,最常用的定位是确定建筑物的一个点的点位和一条边的方向。
A:当以城市测量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即以精定粗)。
B:当以建筑红线定位时,应选择沿主要街道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边(即以长定短)。
C:当以原有建筑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廊(或中心线)规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并以较大的建筑物或较长的道路中心线测设较小的建(构)筑物(即以大定小)。
总之,选择定位条件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精定粗,以长定短,以大定小。
3.2.12建筑物定位放线的基本步骤
A:校核定位依据是否有误或碰动。
B:根据定位依据桩测设建筑物外轮廓中心线的控制桩。
C:在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四边上,测设建筑物各大角的轴线及细部轴线的控制桩。
D:以各轴线的控制桩测设建筑物四大角。
3.2.13建筑物定位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及适用范围
建筑物最常用的定位条件确定建筑物的一个点的点位和一个边的方向。而放出一个点的平面的方法有很多,则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的精度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选用。
当建筑物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网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方便。
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根据测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它们之的夹角β与距离D,即可确定欲求点的位置。
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则可以采用经纬仪交会而得。
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须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F:正倒镜投点法(又称正倒镜挑直线法)
在进行直线投点时,一般是把仪器安置在直线的一端,照准相应的另一端点,进行放线投点。若直线的两端点之间不能直接通视时,则可将仪器置于直线两端点之间的高处位置。运用正倒镜法进行投点,此外,在远距离投点时,亦可将仪器置于直线两端点的中间进行投点。
正倒镜投点法不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能解决通视的困难,同时由于使视线缩短,减少了照准误差,和可以不考虑对中误差的影响,因而使极点精度得到提高。
这种方法,解决不便量距的困难,也无需进行复杂的内业计算,可根据红线桩坐标数据直接放样,简单快捷,但受电磁波及高压电等外界条件影响较大,注意同时使用不同的方法及不同的仪器进行校核。
3.2.14建筑物定位验线的要点
定位验线时,应特别注意到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而不能只验建筑物自身的几何尺寸。
A:验定位依据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碰动。
B:验定位条件的几何尺寸。
C:验建筑物矩形控制网与控制桩的点位准不准,桩位牢不牢。
D:验建筑物外轮廓轴线间距及主要轴线间距。
4.1.1因仪器自身精度程度、钢卷尺刻度影响(钢卷尺受气温影响的伸缩误差较大,建议采用塑钢卷尺)以及观测人员的辨别能力的限制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避免或减少。
4.1.2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4.1.3质量保证措施
A:距离丈量时,尺长必须进行温差改正,尺寸改正,倾斜改正。拉尺人员要相对稳定,用力要均匀。
B:仪器必须严格安平,采用正倒镜法,消除中误差。
C:复线人员要设专人,可以避免测量人员造成的操作错误。
D:必须做好现场测量记录,便于复查。
E:水平仪器引测标高时,在一个测站上应尽量保持前后视相等,放尺人员必须保持标尺垂直。
F:基线测量时,后视点的长度要相应较长,前视较短。
采用正倒镜挑直线法找中定线,安置仪器时要花费较多时间,要求测量人员将此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进行操练,力求迅速、准确地安置仪器。
5.1经纬仪、全站仪、自动安平仪的架设,调焦镜及目镜调节目标视觉不能存在明显的晃动现象,十字丝的位置必须正确,观测时尽量用十字丝焦点观测。
5.2仪器出入箱及安放应严格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要求进行,仪器安置后,必须有专人看护,操作人员应做到手轻、心细、稳重,迁站时各部位应旋紧,稳定行走。
5.3仪器箱上严禁坐人,仪器严禁非操作人员调用。
5.4标高点、坐标点必须加以保护,便于长久保存。
6.1现场所测的网线必须加以保护。
6.2标高点、坐标点上严禁堆物西海特大桥跨305国道连续梁现浇及合拢施工方案附施工图,车辆行走。
6.3标高点、坐标点条件允许时必须砌筑窨井,加盖保护。
7.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环境意识教育,严格遵守公司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
7.2标高点、坐标点埋设应该做到外部美观,窨井砌筑大小高低一致,外部粉刷平整、光洁。窨井盖上设钢筋拉环,便于观测时去盖、加盖方便,确保行人、操作人员的安全。
7.3仪器架设时应避开塔吊吊钩、吊物,保证施测人员及测量仪器的安全。
商住楼工程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门字架)8.1控制桩移交记录和签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