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主体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3.1.5采取表面覆盖彩条布,防止雨水直接冲刷模板致使脱模剂脱落、流失,影响拆模及混凝土表面质量。
3.1.6在浇筑混凝土时如突然遇雨,小雨不停,大雨搭设防雨棚或临时施工缝方可收口,雨后继续施工,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后再浇筑。
3.1.7雨期施工期间要加强防风紧固措施。
3.1.8所有施工机械采取相应防漏电措施。
4.1为防止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和夹渣现象,模板支设前应先将表面清理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合模前或后续浇注混凝土前要将施工缝剔凿下来的杂物清理干净,模板要严密防止漏浆某砖混结构六层带阁楼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4.2为避免浇筑框架结构混凝土出现烂根和孔洞质量问题,应将模板与结构面交接处密封严密,防止漏浆。混凝土浇筑前,在水平接茬处先浇筑50mm厚同标号减石子混凝土。对钢筋密集处混凝土要加强振捣,必要时采用小直径振捣棒作业。
4.3做好钢筋隐蔽验收,重点检查钢筋垫块和架立筋间距,浇筑混凝土时要随时将移位钢筋整理到位,防止出现混凝土露筋质量问题。
4.4对梁、柱节点处,应加工定型阴阳角模板,控制截面尺寸,保证梁、节点直顺和外观质量
4.5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H/1000、且≤30
H/1000、且≤30
4.6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云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
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人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人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露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1)浇灌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浇灌混凝土,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于,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动棒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
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混凝土内成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先浇50一lOO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或100—
150m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缺棱掉角(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选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施工时气低温且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
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1.2N/丌皿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材料保护好,以免碰损。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
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凸凹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强度不够,均质性差(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水泥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定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加固或补强措施。
5.1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
5.1.1施工污水处理:混凝土运输车浇筑完毕,出场必须进行冲洗,污水需经施工现场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线。
5.2.1雪天要注意防滑,及时清除钢筋上、模板内及脚手架、马道上的冰雪冻块。
5.2.2进入施工现场要带正确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正确系安全带,现场严禁吸烟。
5.2.3浇筑墙体混凝土前,高处作业的走道用脚手板搭设牢固,无探头板,两端用铁丝绑扎牢固。
5.2.4严禁上下抛掷物品。
5.2.5振捣和拉线人员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以防触电。
5.2.6混凝土振捣器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无破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灵活可靠,机具
各部连接紧固,旋转方向正确。
5.2.7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楼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JTG3830-2018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pdf,切断电源。
5.2.8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捣棒自然垂直地插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
5.2.9振捣器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发现温度过高时,
5.2.10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电源线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5.2.11电源线路要悬空移动,注意避免电源线与地面和钢筋相摩擦及车辆的辗压。经常检查电源线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立即进行处理。
5.2.12用绳拉平板振捣器时,拉绳干燥绝缘,移动或转向不得用脚踢电动机。
5.2.13振捣器与平板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乎板上,电器开关装在手把上。
GCG103-2008-0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定额 第四册 地下结构工程.pdf(无水印 带书签)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5.2.14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并有防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