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聚乙烯(PE)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

高密度聚乙烯(PE)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07.52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密度聚乙烯(PE)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

d——管道处于自由状态的内径。

1.6.3.3季节性施工

(1)基坑(槽)周围应设置排水沟和挡水埝,对开挖马道应封闭,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内。

(2)沟槽开挖后若不立即铺管,应留沟底设计标高以上200mm的原土不挖,待到下管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3)电焊施工时DB3206/T 1006-2020 1:500 1:1000 1:2000 自然资源和规划地形基础要素数据规范.pdf,应搭设防雨设施。

(4)管道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回填,防止漂管事故发生。

(1)基坑开挖后及时安管、回填,否则应采取覆盖等措施防止地基受冻。

(2)在焊接前先清除管道上的冰雪霜。

1.6.4.1管道安装

(1)管材不得有裂缝、破损。

(2)管道铺设平顺、稳固,管底坡度不得出现反坡。

(3)有防渗漏要求的排水管须做密闭性检验,管道24h渗水量应满足1.6.3.2条5款(5)计算结果。

(1)砌筑砂浆配合比准确,灰浆饱满,灰缝平整,不得有通缝、瞎缝,抹面须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2)井内流槽应平顺圆滑、踏步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3)井室盖板尺寸及留孔位置应正确,压墙缝应整齐;井圈、井盖安装平稳、正确。

1.6.4.3管道回填

(1)回填土质应符合本条1款中规定。

(2)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

(3)分层回填、夯(压)实。

1.6.5.1缠绕管使用中应尽量避免阳光长期照射。施工过程中没有下槽的管材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接照射,以防发生热变形。

1.6.5.2管材存放、搬运和运输时,应采用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装卸。吊装时应至少有两个节点,严禁穿管吊。

1.6.5.3管材、管件存放搬运时,应小心轻放,排列整齐,不得抛摔和沿地拖拽。

1.6.5.4下管过程中,严禁将管道从上往下自由滚放,应防止块石等重物撞击管身。

1.6.5.5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块及其他杂硬物体,避免划伤管道。

1.6.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6.6.1管道敷设“甩龙”

1.施工测量、定线严格加以控制,沟槽开挖后,应认真进行复测,基槽合格后方可铺管。

2.铺管前设置中线桩、高程桩等措施控制轴线和标高,其间距以10m为宜。

1.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及附属设备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损伤。

2.电热熔带及管道连接部位必须保证清洁,保证热熔连接效果。

3.焊接过程中和焊接后的完全冷却前,不得扰动管口。

1.6.6.3管内积水

1.严格控制管道纵断面高程,加强测量复核。

2.柔性基础施工根据选用的夯(压)实机具,严格控制虚铺厚度,保证密实度均匀,标准符合规定要求,防止不均匀下沉。

3.严格控制工作坑回填的密实度。

1.管道铺设后应及时回填。

2.雨季施工注意天气变化,突遇降雨时,在来不及回填的段落的检查井底部开设进水口等临时措施。

1.6.6.5管道变形

1.管道两侧回填,必须对称分层回填、夯实达到规定的密实度标准。

2.管道施工变形检测中,当管道径向变形率局部大于或等于5%时,可挖除管区填土,校正后重新填筑;当管道径向变形率大于5%时,应更换管道。

GB/T 6730.25-2021 铁矿石 稀土总量的测定 草酸盐重量法.pdf1.6.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6.7.1环境管理措施

1.切削后的(PE)管道及余料及时回收,不得随意乱扔。

2.施工道路应经常洒水,防止扬尘。

1.6.7.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使用电熔焊机时,应遵守电器工具操作规程,注意防水、防潮,保持机具清洁。

2.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填土方时,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T/CECS 883-2021 波纹钢综合管廊结构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必须两人进行操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