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铆焊设备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99.铆焊设备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3.46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99.铆焊设备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3)冷却水应保持清洁,水冷型焊机在焊接过程中,冷却水的流量应正常,不得断水施焊。

(4)应检查并确认气管、水管不受外压和无外漏。

(5)高频引弧的焊机,其高频防护装置应良好,亦可通过降低频率进行防护;不得发生短路,振荡器电源线路中的联锁开关严禁分接。

(6)氮气瓶和氨气瓶与焊接地点不应靠得太近,并应直立固定放置,不得倒放。

(7)使用氟弧焊时西安某石化技改工程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操作者应戴防毒面罩,外钨棒的打磨应设有抽风装置,贮存时宜放在铅盒内。钨极粗细应根据焊接厚度确定,更换钨极时,必须切断电源。磨削钨极端头时,操作人员必须戴手套和口罩,磨削下来的粉尘,应及时清除,社卢布、钨极不得随身携带。

(8)安装的氩气减压阀、管接头不得沾有油脂。安装后,应进行试验并确认无障碍和漏气。

(9)焊机作业附近不宜装置有震动的其他机械设备,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

(10)作业后,应切断电源,关闭水源和气源。焊接人员必须及时脱去工作服,清洗手脸和外露的皮肤。

6.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操作安全要求

(1)作业前,二氧化碳气体应先预热15min开气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瓶嘴的侧面。

(2)二氧化碳气体瓶宜放在阴凉处,其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0℃,井应放置牢靠,不得靠近热源。

(4)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端的电压,不得大于36V,作业后,应切断电源。

7.交流电焊机操作安全要求

(1)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初、次级线接线正确,输人电压符合电焊机的铭牌规定。接通电源后,严禁接触初级线路的带电部分。

(2)多台电焊铆集中使用时,应分接在三相电源网络上,使三相负载平衡。多台焊机的接地装置,应分别由接地极处引接,不得串联。

(3)次级抽头连接铜板血压紧,接线柱应有垫圈。合问前,应详细检查接线螺帽、螺栓及其他部件并确认完好齐全、无松动或损坏。

(4)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焊机。当焊接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8.电动液压铆接钳操作安全要求

(1)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各部螺栓无松动,高压油泵转动方向正确。

(2)安装铆钉时,不得按动手柄的开关。

(3)不得使用扭曲的高压油管。

(4)应先空载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在空载情况下,不得开启液压开关。

(5)应随时观察工作压力。工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值。

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

铆焊设备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9.坚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机操作安全要求

(1)应根据施焊钢筋直径选择具有足够输出电流的电焊机。电源电缆和控制电缆连接应正确、牢固。控制箱的外壳应牢靠接地。

(2)施焊前应检查并确认电源及控制电路正常,定时准确,误差不大于5%,机具的传动系统、夹装系统及焊钳的转动部分灵活自如,焊剂已干燥,所需附件齐全。

(3)施焊前,应检查供电电压并确认正常,当一次电压下降大于8%时,不宜焊接。焊接导线长度不得大于30m,截面面积不得小于50mm2。

(4)施焊前,应按所焊钢筋的直径,根据参数表,标定好所需的电源和时间。一般情况下,时间(s)可为钢筋的直径数(mm),电流(A)可为钢筋直径的20倍数(mm)。

(5)施焊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焊接质量,当发现倾斜、偏心、未熔合、有气孔等现象时,应重新施焊。

(6)起弧前,上、下钢筋应对齐,钢筋端头应接触良好。对锈蚀粘有水泥的钢筋,应采用钢丝刷清除,并保证导电良好。

(7)每个接头焊完后,应停留5min~6min保温;寒冷季节应适当延长。当拆下机具时,应扶住钢筋,过热的接头不得过于受力。焊渣应待完全冷却后清除。

10.点焊机操作安全交底

(1)作业前,应清除上、下两电极的油污。通电后,机体外壳应无漏电。

(2)严禁在引燃电路中加大熔断器。当负载过小使引燃管内电弧不能发生时,不得闭合控制箱的引燃电路。

(3)焊机通电后,应检查电气设备、操作机构、冷却系统、气路系统及机体外壳有无漏电现象。电极触头应保持光洁。有漏电时,应立即更换。

(4)启动前,应先接通控制线路的转向开关和焊接电流的小开关,调整好极数,再接通水源、气源,最后接通电源。

(5)作业时汽路、水冷系统应畅通。气体应保持干燥。排水温度不得超过40℃,排水量可根据气温调节。

(6)当控制箱长期停用时,每月应通电加热30min。更换闸流管时应预热30min。正常工作的控制箱的预热时间不得小于5min。

11.等离子切割机操作安全要求

(1)应检查并确认电源、气源、水源无漏电、漏气、漏水,接地或接零安全可靠。

(2)应根据工件材质、种类和厚度选定喷嘴孔径,调整切割电源、气体流量和电极的内缩量。

(3)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面罩、电焊手套、帽子、滤膜防尘口罩和隔音耳罩。不戴防护镜的人员严禁直接观察等离子弧,裸露的皮肤严禁接近等离子弧。

(4)自动切割小车应经空车运转,并选定切割速度。

(5)切割时,操作人员应站在L风处操作。可从工作台下部抽风,并宜缩小操作台上的敞开面积。

(6)小车、工件应放在适当位置,并使工件和切割电路正极接通,切割工作面下应设有熔渣坑。

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

铆焊设备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7)切割时,当空载电压过高时,应检查电器接地、接零和割炬手把绝缘情况,应将工作台与地面绝缘,或在电气控制系统安装空载断路继电器。

(8)使用氩弧焊时,操作者应戴防毒面罩,针钨棒的打磨应设有抽风装置,贮存时宜放在铅盒内。钨极粗细应根据焊接厚度确定,更换钨极时,必须切断电源。磨削钨极端头时,操作人员必须戴手套和口罩,磨削下来的粉尘,应及时清除,钍、铈、钨极不得随身携带。

(9)高频发生器应设有屏蔽护罩,用高频引弧后,应立即切断高频电路。

(10)作业后,应切断电源,关闭气源和水源。

12.埋弧焊机操作安全要求

(1)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各部分导线连接良好,控制箱的外壳和接线板上的罩壳盖好。

(2)软管式送丝机构的软管槽孔应保持清洁,并定期吹洗。

(3)应检查并确认送丝滚轮的沟槽及齿纹完好,滚轮、导电嘴(块)磨损或接触不良时应更换。

(4)作业前,应检查减速箱油槽中的润滑油,不足时应添加。

(5)作业时,应及时排走焊接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在通风不良的舱室或容器内作业时,应安装通风设备。

13.气焊设备操作安全交底

(1)一次加电石10kg或每小时产生5m3乙炔气的乙炔发生器应采用固定式,并应建立乙炔站(房),由专人操作。

(2)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和焊炬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m。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同一地点有两个以上乙炔发生器时,其相互间距不得小于10m。

(3)乙炔发生器(站)、氧气瓶及软管、阀、表均应齐全有效,紧固牢靠,不得松动、破损和漏气。氧气瓶及其附件、胶管、工具不得沾染油污。软管接头不得采用铜质材料制作。

(4)搬运电石桶时,应打开桶上小盖。严禁用金属工具敲击桶盖。取装电石和砸碎电石时,操作人员应戴手套、口罩和眼镜。

(5)电石的贮存地点应干燥,通风良好,室内不得有明火或敷设水管、水箱。电石桶应密封,桶上应标明“电石桶”和“严禁用水消火”等字样。电石有轻微的受潮时,应轻轻取出电石,不得倾倒。

(6)电石起火时必须用干砂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用泡沫、四氯化碳灭火器或水灭火。电石粒末应在露天销毁。

(7)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时,应装设回火防止器。在内筒顶部中间,应设有防爆球或胶皮薄膜,球壁或膜壁厚度不得大于1mm,其面积应为内筒底面积的60%以上。

(8)使用新品种电石前,应作温水浸试,在确认无爆炸危险时,方可使用。

(9)乙炔发生器应放在操作地点的上风处,并应有良好的散热条件,不得放在供电电线的下方,亦不得放在强烈日光下暴晒。四周应设围栏,并应悬挂“严禁烟火”标志。

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

铆焊设备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0)乙炔发生器的压力应保持正常,压力超过147kPa时应停用。乙炔发生器的用水应为饮用水。发气室内壁不得用含铜或含银材料制作,温度不得超过80℃。对水人式发生器,其冷却水温不得超过50℃;对浮桶式发生器,其冷却水温不得超过60℃。当温度超过规定时应停止作业,并采用冷水喷射降温和加人低温的冷却水。不得以金属棒等硬物敲击乙炔发生器的金属部分。

(11)碎电石应在接人小块电石后装人乙炔发生器中使用,不得完全使用碎电石。夜间添

加电石时不得采用明火照明。

(12)不得将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及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且不得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13)氧气橡胶软管应为红色,工作压力应为1500kPa;乙炔橡胶软管应为黑色,工作压力应为300kPa。新橡胶软管应经压力试验。未经压力试验或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及沾上油脂的胶管均不得使用。

(14)开启氧气瓶阀门时,应采用专用工具,动作应缓慢,不得面对减压器,压力表指针应灵敏正常。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得全部用尽,应留49kPa以上的剩余压力。

(15)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严禁使用。

(16)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分别存放,巨不得同车运输。氧气瓶应有防震圈和安全帽;不得倒置;不得在强烈日光下暴晒。不得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

(17)安装减压器时,应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氧气瓶阀门吹除污垢,然后安装减压器,操作者不得正对氧气瓶阀门出气口,关闭氧气瓶阀门时,应先松开减压器的活门螺丝。

(18)在作业中,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的氧气自动放尽后,再进行拆卸修理。

(19)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再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应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21)当乙炔发生器因漏气着火燃烧时,应立即将乙炔发生器朝安全方向推倒,并用黄砂扑灭火种,不得堵塞或拔出浮筒。

(22)乙炔软管、氧气软管不得错装。使用中,当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当乙炔软管着火时,先断气灭火,可采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将火熄灭。

(23)氢氧并用时,应先开乙炔气,再开氢气,最后开氧气,再点燃。熄灭时,应先关氧气,再关氢气,最后关乙炔气。

(24)冬季露天施工当软管和回火防止器冻结时,可用热水或在暖气设备下化冻。严禁用火焰烘烤。

(25)作业后,应卸下减压器,拧上气瓶安全帽,将软管卷起相好,挂在室内干燥处,井将乙炔发生器卸压,放水后取出电石篮。剩余电石和电石渣,应分别放在指定的地方。

14.对焊机操作安全要求

(1)对焊机的使用应按照对焊机使用安全交底的要求进行操作。

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

铆焊设备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对焊机应安置在室内,并应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当多台对焊机井列安装时,相互间距不得小于3m,应分别接在不同相位的电网上,并应分别有各自的刀型开关。导线的截面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对焊机的额定功率(kVA)

(3)焊接前,应根据所焊接钢筋截面,调整二次电压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不得焊接超过对焊机规定直径的钢筋。

(4)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对焊机的压力机构灵活,夹具牢固,气压、液压系统无泄漏,一切正常后,方可施焊。

(5)断路器的接触点、电极应定期光磨,二次电路全部连接螺栓应定期紧固。冷却水温度不得超过40℃;排水量应根据温度调节。

(6)闪光区应设挡板,与焊接无关的人员不得人内。

(7)焊接较长钢筋时,应设置托架,配合搬运钢筋的操作人员,在焊接时应防止火花烫伤。

(8)冬季施焊时,室内温度不应低于8℃。作业后和达雅苑B-17#楼施工组织设计,应放尽机内冷却水。

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