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路的拉线施工交底记录

架空线路的拉线施工交底记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02.91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架空线路的拉线施工交底记录

拉线下料→拉线组合制作→拉线安装

3.2.1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拉线的组合方式确定拉线上、中、底把的长度及股数。每把铜丝合成的股数应不少于三股,底把股数应比上、中把多两股。

3.2.2当使用铅丝时,应先抻直;使用钢绞线时,应在需要断线处的两侧用细铅线缠绕。然后下料。

3.3.1使用铅丝时,应将铅丝绞成合股。绞合时,应使每股铅丝受力一致,绞合均匀。

3.3.2上、中、底把连接处煨扣鼻圈分离式立交桥专项施工方案,安装拉线绝缘子,缠绕制作。

一般混凝土电杆的拉线可不装设拉线绝缘子,但穿越导线的拉线及水平拉线应装设绝缘子。在断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拉线的连接缠绕、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3.3.2.1铅丝拉线可自身缠绕固定,中把与底把连接处可另敷设丝缠绕,缠绕应整齐、紧密,缠绕顺序、圈数及长度见表3.3.2.1所示。

缠绕绕顺序、圈数表3.3.2.1

中把与底把连接处缠绕长度最小值

9、9、8、8、7、7、6

3.3.2.2钢绞线拉线可使用钢索卡或铅丝缠绕固定。

a使用钢线卡固定时,每个连接端不得少于两个钢线卡。中把的下端不应单独使用钢线卡固定,还应用铅丝缠绕固定。

b使用铅丝缠绕时,应缠绕整齐、紧密,缠绕长度见表3.3.2.2。

2008年10月15日

缠绕长度最小值表3.3.2.2

3.3.2.3使用UT型线夹、楔形线夹时,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可靠固定(可使用铅丝缠绕)。

3.3.2.4UT型线夹或花篮螺栓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篮螺栓应封固(可使用铅比缠绕)。

3.3.2.5拉线棒与接线盘连接后,其圆环开口处应用铅丝缠绕或焊接;当拉线棒与拉线盘的连接使用螺杆时,应垫方形垫圈,并用双螺母固定。接线棒露出地面长度为500~700mm。

3.3.2.6拉线两端的扣鼻圈内应垫好心形环。

3.4.1将已安装好底把的拉线盘滑入坑内,找正后,分层填土夯实。用拉线抱箍将拉线上端固定在电杆上。

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4.1.1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45°,当受环境限制时,不应小于30°。水平拉线的拉桩坠线与拉桩杆夹角不应小于30°。

3.4.1.2终端杆及耐胀杆承力拉线与线路方向对正;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3.4.1.3拉线盘的埋设深度最低不应低于1.3m,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3.4.1.4水平拉线的拦桩杆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杆长的1/6,拉线距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桩坠线与拉桩杆夹角不应小于30°,拉桩杆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坠线上端距杆顶应为250mm;水平拉线对通车路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5m。

2008年10月15日

3.4.1.5当拉线位于交通要道或入易接触的地方,须加装竹套管保护。竹套管上端垂直距地面不应小于1.8m,并应涂有明显标志(如红、白相间的油漆)。

3.4.2撑杆的安装,撑杆埋深不宜小于0.5m,并没有防沉措施。撑杆与主杆之间夹角应为30°,允许偏差为±5°。

3.4.3进行拉线中、底把连接。可使用紧线器拉紧拉线,并使终端杆及转角杆向拉线侧倾斜,应保证使紧线后的终端杆及转角杆向拉线侧的倾斜不大于一个电杆梢径;水平拉线的拉桩杆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5°~20°。

架空线路及杆上电气设备安装标准

4.1.1电杆坑、拉线坑的深度允许偏差,应不深于设计坑深1OOmm、不浅于设计坑深50mm。

4.1.3变压器中性点应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直接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4杆上变压器和高压绝缘子、高压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等必须按本规范第3.1.8条的规定交接试验合格。

4.1.5杆上低压配电箱的电气装置和馈电线路交接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路配电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相间和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

3电气装置的交流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为1kV,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OMΩ时,可采用2500V兆欧表摇测替代,试验持续时间1mm,无击穿闪络现象。

2008年10月15日

4.2.1拉线的绝缘子及金具应齐全,位置正确,承力拉线应与线路中心线方向一致,转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一致。拉线应收紧,收紧程度与杆上导线数量规格及弧垂值相适配。

4.2.2电杆组立应正直,直线杆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杆梢偏移不应大于梢径的1/2,转角杆紧线后不向内角倾斜,向外角倾斜不应大于1个梢径。

4.2.3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终端杆、转角杆的单横担应装于拉线侧。横担的上下歪斜和左右扭斜,从横担端部测量不应大于20mm。横担等镀锌制品应热浸镀锌。

4.2.4导线无断股、扭绞和死弯,与绝缘子固定可靠,金具规格应与导线规格适配。

4.2.5线路的跳线、过引线、接户线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为6~1OkV的,应大于300mm~电压等级为1kV及以下的,应大于150mm。用绝缘导线架设的线路,绝缘破口处应修补完整。

4.2.6杆上电气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固定电气设备的支架、紧固件为热浸镀锌制品,紧固件及防松零件齐全;

2变压器油位正常、附件齐全、无渗油现象、外壳涂层完整;

3跌落式熔断器安装的相间距离不小于500mm;熔管试操动能自然打开旋下;

4杆上隔离开关分、合操动灵活,操动机构机械锁定可靠,分合时三相同期性好,分闸后,刀片与静触头间空气间隙距离不小于200mm~地面操作杆的接地(PE)可靠,且有标识:

5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相间距离不小于350mm,电源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铝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接地侧引线铜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2,铝线截面积不小于35mm2。与接地装置引出线连接可靠。

2008年10月15日

5.1拉线制作手应妥善保管,防止车压等变形。

5.2现场运输时,注意防止扭弯拉线及损坏拉线绝缘子。

5.3抻直铅丝时,不应损伤树木等物。

6.1铁丝拉线绞合不均匀或有抽筋现象。铁线未抻直或抻直后碰弯某道路工程投标性施工组织设计,绞合时每根铁丝应受力一致。

6.2拉线缠绕圈数不够、不紧密,扣鼻圈过大。缠绕铁丝应留有足够的长度;缠绕时要认真,并用力均匀,使铁丝不回弹;制作扣鼻圈要方法得当,手劲足、用力准。

6.3导线架设后,终端杆、转角杆的垂直超出规范规定。拉线安装时,拉线松紧调整要适度。

7.1钢绞线、镀锌铁丝、混凝土拉线盘等应有产品出厂质量证明。

7.2拉线绝缘子、高压接线绝缘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并有测试检验报告。

7.3拉线安装工程预检、自检记录。

7.4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

DB15/T 1792.4-2020 和谐社区建设规范 第4部分:信息管理7.5工程应填写架空线路和杆上电气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