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内穿绝缘导线安装交底记录

管内穿绝缘导线安装交底记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73.25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管内穿绝缘导线安装交底记录

3.7.4.2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但以下几种情况除外:

(a)标称电压为50V以下的回路;

(b)同一设备或同一流水作业线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特殊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c)同一花灯的几个回路;

门式刚架轻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2008年10月15日

(d)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的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

3.7.4.3导线在变形缝外,补偿装置应活动自如。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度。

3.7.4.4敷设于垂直管路中的导线,当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管口处和接线盒中加以固定:

(a)截面积为50mm2及以下的导线为30m;

(b)截面积为70~95mm2的导线为20m;

(c)截面积在180~240mm2之间的导线为18m。

3.8.1导线连接应具备的条件:

3.8.1.1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

3.8.1.2受力导线不能降低原机械强度。

3.8.1.3不能降低原绝缘强度。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导线做电气连接时,必须先削掉绝缘再进行连接,而后加焊,包缠绝缘。

3.8.2剥削绝缘使用工具及方法:

3.8.2.1剥削绝缘使用工具:

由于各种导线截面、绝缘层薄厚程度、分层多少都不同,因此使用剥线的工具也不同。常用的工具有电工刀、克丝钳和剥线钳,可进行削、勒及剥削绝缘层。一般4mm2以下的导线原则上使用剥线钳,但使用电工刀时,不允许采用刀在导线周围转圈剥线绝缘层的方法。

3.8.2.2剥削绝缘方法:

a单层剥法:不允许采用电工刀转圈剥削绝缘层,应使用剥线钳,见图3.8.2.2(a)所示。

(a)塑料导线剥线示意;(b)编织橡皮绝缘导线剥线示意

2008年10月15日

3.8.2.3斜削法:用电工刀以45°角倾斜切入绝缘层,当初近线芯时就应停止用力,接着应使刀面的倾斜角度改为15°左右,沿着线芯表面向前头端部推出,然后把残存的绝缘层剥离线芯,用刀口插入背部以45°角削断,见图3.8.2.3所示。

图3.8.2.3斜削法示意图

3.8.3单芯铜导线的直线连接:

3.8.3.1绞接法:适用于4m㎡及以下的单芯线连接。将两线互相交叉,用双物同时把两芯互绞两圈后,将两个线芯在另一个芯线上缠绕5圈,剪掉余头,见图3.8.3.1所示。

图3.8.3.1单芯铜导线的直线连接

3.8.3.2缠绕卷法:有加辅助线和不加辅助线两种,适用于6m㎡及以上的单芯线的直线连接。将两线相互并合,加辅助线后用绑线在并合部位蹭向两端缠绕(即公卷),其长度为导线直径10倍,然后将两线芯端头折回,在此向外单独缠绕5圈,与辅助线捻绞2圈,将余线剪掉,见图3.8.3.2所示。

图3.8.3.2缠绕卷法示意图

2008年10月15日

3.8.4单芯铜线的分支连接:

3.8.4.1绞接法:适用于4m㎡以下的单芯线。用分支线路的导线往干线上交叉,先打好一个圈结以防止脱落,然后再密5圈。分线缠绕完后,剪去余线。分线打结连接和小截面分线连接的具体作法见图3.8.4.1.1和图3.8.4.1.2所示。

图3.8.4.1.1分线打结连接

图3.8.4.1.2小截面分线连接

3.8.4.2缠卷法:适用于6m㎡及以上的单芯线的分支连接。将分支线折成90°紧靠干线,其公卷的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单卷缠绕5圈后剪断余下线头见图3.8.4.2所示。

图3.8.4.2缠卷法

2008年10月15日

3.8.4.3十字分支导线连接做法见图3.8.4.3.1和图3.8.4.3.2所示。

图3.8.4.3.1十字分支导线一侧连接做法

图3.8.4.3.2十字分支导线两侧连接做法

3.8.5多芯铜线直接连接:

多芯铜导线的连接共有三种方法,即单卷法、缠卷法和复卷法。首先用细砂布将线芯表面的氧化膜清去,将两线芯导线的接合处的中心线剪掉2/3,将外侧线芯做伞状张开,相互交错叉成一体,并将已张开的线端合成一体,叉接方法见图3.8.5所示。

2008年10月15日

3.8.5.1单卷法:取任意一侧的两根相邻的线芯,在接合处中央交叉,用其中的一根线芯做为绑线,在导线上缠绕5~7圈后,再用另一根线芯与绑线相绞后把原来的绑线压住上面继续按上述方法缠绕,其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最后缠卷的线端与一条线捻绞2圈后剪断。另一侧的导线依次进行。注意应把线芯相绞处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见图3.8.5.1所示。

图3.8.5.1单卷法直线连接

3.8.5.2缠卷法:与单芯铜线直线缠绕连接法相同。

3.8.5.3复卷法:适用于多芯软导线的连接。把合拢的导线一端用短绑线做临时绑扎、以防止松散,将另一端线芯全部紧密缠绕3圈,多余线端依次阶梯形剪掉。另一侧也按此方法办理,见图3.8.5.3所示。

图3.8.5.3复卷法

3.8.6多芯铜导线分支连接

3.8.6.1缠卷法:将分支线折成90°紧靠干线。在绑线端部适当处弯成半圆形,将绑线短端弯成与半圆形成90°角,并与连接线靠紧,用较长的一端缠绕,其长度应为导线结合处直径5倍,再将绑线两端捻绞2圈,剪掉余线,见图3.8.6.1所示。

2008年10月15日

图3.8.6.1缠卷法

3.8.6.2单卷法:将分支线破开(或劈开两半),根部折成90°紧靠干线,用分支线其中的一根在干线上缠圈,缠绕3~5圈后剪断,再用另一根线芯继续缠绕3~5圈后剪断,按此方法直至连接到双根导线直径的5倍时为止,应保证各剪断处在同一直线上见图3.8.6.2.1和图3.8.6.2.2所示。

图3.8.6.2.1分支线破开示意图

图3.8.6.2.2单卷法

3.8.6.3复卷法:将分支线端破开劈成两半后与干线连接处中央相交叉,将分支线向干线两侧分别紧密缠绕后,余线按阶梯形剪断,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见图3.8.6.3.1和图3.8.6.3.2所示。

图3.8.6.3.1复卷搭接示意图

2008年10月15日

图3.8.6.3.2复卷法

3.8.7铜导线在接线盒内的连接:

3.8.7.1单芯线并接头:导线绝缘台并齐合拢。在距绝缘台约12mm处用其中一根线芯在其连接端缠绕5~7圈后剪断,把余头并齐折回压在缠绕线上,见图3.8.7.1所示。

3.8.7.2不同直径导线接头:如果是独根(导线截面小于2.5m㎡)或多芯软线时,则应先进行涮锡处理。再将细线在粗线上距离绝缘层15mm处交叉,并将线端部向粗导线(独根)端缠绕5~7圈,将粗导线端折回压在细线上,见图3.8.7.2所示。

图3.8.7.2接线盒内接头

3.8.7.3LC安全型压线帽:

2008年10月15日

a铜导线压线帽分为黄、白、红三种颜色,分别适用于1.0mm2;1.5mm2;2.5mm2;4mm2的2~4条导线的连接。操作方法是:将导线绝缘层剥去12~10mm(按帽的型号决定),清除氧化物,按规格选用适当的压线帽,将线芯插入压线帽的压接管内,若填不实,可将线芯折回头(剥长加倍),填满为止。线芯插到底后,导线绝缘应和压接管平齐,并包在帽壳内,用专用压接钳压实即可。注意:采用1C安全型压线帽一般优于结焊包老工艺,目前在大中城市已被广泛应用,取代导线连接使用多年的结焊包工艺(结即导线连接;焊即导线涮锡焊接;包即导线连接涮锡焊接后的导线绝缘包扎)。

b铝导线压接帽分为绿、蓝两种,适用于2.5mm2和4mm2的2~4条导线连接,操作方法同上。有关技术数据见表3.8.7.3,导线插接见图3.8.7.3.1,压线帽压接见图3.8.7.3.2所示。

图3.8.7.3.1导线插接示意图

压线帽压接示意图图3.8.7.3.2

2008年10月15日

LC型压线帽技术数据 表3.8.7.3

压线管内接线线芯组合方案

压线管内导线规格(mm2)

线芯进入压接管削线1(mm)

压线管内加压所需充实线芯总根数

组合方案实际工作线芯根数

教学楼建设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利用管内工作线芯回折根数作填充线

3.8.7.4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简称接线钮):6mm2及以下的单芯铜、铝导线在用接线钮连接时,剥去导线的绝缘后,在连接时,把外露的线芯对齐顺时针方向拧花,在线芯的12mm处剪去前端,

2008年10月15日

然后选择相应的接线钮顺时针方向拧紧。要把导线的绝缘部分拧入接线钮的上端护套见图3.8.7.4。

TB/T 3199.2-2018标准下载图3.8.7.4导线用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操作示意图

铝线套管压接规格表 表3.8.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