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扣压式薄壁钢管敷设安装技术交底时,管的接口应插入直角弯管的承插口处,并应到位,再使用压接器压接,其扣压
点应不少于两点。压接后,在联接口处涂抹铅油,使其整个线路形成完整的统一接
3.3.8管路两个接线点之间的距离在下列长度范围内,应加装接线盒。接线
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和检修:
3.3.8.1管路无弯时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手册(2018版),不超过30m;
3.3.8.2管路有一个转弯时,不超过20m;
3.3.8.3管路有两个转弯时,不超过15m;
3.3.8.4管路有三个转弯时,不超过8m;
3.3.9管入箱、盒应采用爪型螺纹管接头。使用专用搬子锁紧,爪型根母护
口要良好,使金属箱、盒达到导电接地的要求。箱、盒开孔应整齐,应与管径相吻
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两根以上管入箱、
盒,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
3.3.10管路固定:
3.3.10.1钢筋混凝土墙及楼板内的管路,每隔1000mm左右用铅丝绑扎在钢筋
3.3.10.2砖墙或砌体墙剔槽敷设的管路,每隔1000mm左右用铅丝、铁钉固定。
3.3.10.3预制圆孔板上的管路,可利用板孔用铅丝绑扎固定。
3.4.1根据设计图加工支架、吊架、抱箍等铁件,以及各种箱、盒、弯管。
明管敷设工艺与暗管敷设工艺相同处请见相关部分。
3.4.2弯管(包括定型弯管)、支架、吊架预制加工:明配管弯曲半径一般
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之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
外径的4倍。加工方法可采用冷煨法和定型弯管。支架、吊架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
行加工。支架、吊架的规格设计无规定时,应不小于以下规定:扁钢支架:30mm×
3mm;角钢支架:25mm×25mm×3mm。埋注支架应有燕尾,埋注深度应不小于120mm。
3.4.3测定箱、盒及固定点位置:
3.4.3.1根据设计首先测出箱、盒与出线口等的准确位置。测量时最好使用
3.4.3.2根据测定的箱、盒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弹出线来,按照
安装标准规定的固定点间距的尺寸要求,计算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
3.4.3.3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
钢管直径(mm) 15~20 25~32 40~50
最大距离(mm) 1000 1500 2000
3.4.3.4固定方法:胀管法、木砖法、预埋铁件焊接法、稳注法、剔注法、
3.4.3.5箱、盒固定:采用定型箱、盒,需在箱、盒下侧100~150mm处加稳
固支架,将管固定在支架上。箱、盒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
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箱、盒严禁电气焊开孔。
3.5吊顶内及护墙板内管路敷设,其操作工艺及要求:材质及固定参照明配
管工艺;连接、弯度、走向及压接接地等可参照暗敷设工艺要求施工。
3.5.1会审图纸要注意结合土建结构图、建筑图与通风、暖卫、消防综合布
线图及各专业配合协调,特别是在各专业管道施工交汇处,如卫生间、通道等关键
部位,应及时绘制翻样图。经审核无误后,在顶板或地面进行弹线定位。如吊顶是
3.5.2灯位测位后,用不少于2个螺丝把灯盒固定牢。如有防火要求,可用防
火布或其他防火措施处理。灯头盒无用的敲落孔,不应敲掉;已脱落的要补好。
3.5.3管路应敷设在主龙骨的上边,管入箱、盒必须煨灯叉弯,并以爪型螺
纹管接头,用专用搬子锁好,再用扣压器在连接处扣压不少于2点,以达到电气接
3.5.4管路敷设应牢固通顺,禁止用拦腰管或拌脚管。管路固定点的间距不
得大于1500mm。受力灯头盒应用吊杆固定,在管入盒处及弯曲部位两端150~300mm
3.5.5吊顶内灯头盒至灯位可采用金属可挠导管过度,长度不宜超过1000mm。
金属可挠导管应使用专用接头。吊顶各种箱、盒的安装,箱、盒口的方向应朝向检
4.1保证项目:薄壁钢管严禁熔焊连接。
检验方法:明设的观察检查,暗设的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4.2.1连接紧密,管与器件连接到位。明配管及其支架、吊架应平直牢固,
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折皱,油漆防腐完整。暗配管保护层大于15mm。
4.2.2管路的保护层符合以下规定:
4.2.2.1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应平整,活动自如,管口光滑,
螺纹管接头与管子连接可靠;
4.2.2.2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加保护套管。加保护套管处在隐蔽工程记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4.2.2.3金属电线保护管、箱、盒,在整个线路中采用压接方式形成完整接
地,线路走向合理,涂刷部分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
5.1剔槽不得过大、过深和过宽。砖墙不宜横槽。预制梁、柱和预应力楼板
不得随意剔槽打洞。混凝土楼板、墙等均不得私自断筋。
5.2现浇混凝土楼板上配管时,注意不得踩坏钢筋;土建浇注混凝土时,电
工应留人看守,以免振捣时损坏配管及精、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5.3明配管路及电气器具安装时,应保持顶棚、墙面及地面的清洁完整。搬
项次 项目 弯曲半径或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暗配管 ≥6D
1 管子只有一个弯 ≥4D
管子有两个弯及以上 ≥6D
2 管子弯曲处的弯曲度 ≤0.1D
15~20 30
明配管固 管子直径 20~30 40 尺量检查
定点间距 (mm) 40~50 50
65~100 60
明配管水平,垂直敷 平直程度 3 拉线尺量检查
设任意2000mm段内 垂直度 3 吊线尺量检查
使用高凳机具时,不得碰坏门窗、墙面等。电气照明器具安装完后,不得再喷浆。
必须喷浆时,应将电气设备及器具保护好后再喷浆。
5.4吊顶内稳盒配管时,不要踩坏龙骨,严禁踩电线管行走;刷防腐漆不应
污染墙面、吊顶和护墙板等。
5.5其它专业在施工中,注意不得碰坏电气配管,严禁私自改动电线管及电
6.1煨弯处出现凹届过大或弯曲半径不够倍数的现象。其原因及解决办法有:
6.1.1使用手扳煨弯器时,移动要适度,用力不要过猛。
6.1.2使用液压煨管器或液压煨营机时,模具要配套,管子的焊缝应在侧面。
6.2暗配管路弯曲过多,敷设管路时,应按设计图要求及现场情况,沿最近
路线敷设,不绕行弯曲处可明显减少。
6.3预埋箱、盒、支架、吊杆歪斜,或者箱、盒里进外出严重,应根据具体
6.4剔注箱、盒出现空、收回不好,应在稳注箱、盒时将其周围灌满灰浆,
箱、盒口应及时收好后再穿线、上器具。
6.5明配管、吊顶内或护墙板内配管、固定点不牢,螺丝松动铁卡子、固定
点间距过大或不均匀。应采用配套管卡,固定牢靠,档距应找均匀。
6.6暗配管路堵塞,配管后应及时扫管,发现堵管及时修复。配管后应及时
6.7管口不齐有毛刺,断管后未及时铣口,应用锉把管口锉平齐,去掉毛刺
6.8箱、盒与螺纹管接头应按操作工艺进行,否则造成电气接地不良;管与
管连接时,扣压器应配套使用,否则管子连接松动,电气接地不良。
6.9预制圆孔板上配管,如为焦碴垫层塔吊搭、拆及使用安全施工方案,管路需用混凝土砂浆保护。素土内
配管可用混凝土砂浆保护,也可缠两层玻璃布,刷三道沥青油加以保护。在管路下
先用石块垫起50mm,尽量减少接头,管箍丝扣连接处涂抹铅油,缠麻拧牢。
7.1管材及配件产品材质证明及合格证。
7.2扣压式薄壁钢管敷设工程预检、隐检、自检记录。
JT1431.5+2022公路机电设施用电设备能效等级及评定方法+第5部分:公路LED照明灯具.pdf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
7.4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