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区间竖井龙门吊安全技术交底

南南区间竖井龙门吊安全技术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4.99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南区间竖井龙门吊安全技术交底

22.向转动的卷筒上缠绕钢丝绳时,不得用手拉或脚踩来引导钢丝绳。钢丝绳涂抹润滑脂,必须在停止运转后进行。

23.起重机的吊钩和吊环严禁补焊。当出现下列的情况之一时应更换: 1)表面有裂纹、破口;

2)危险断面及钩颈有永久变形; 3)挂绳处断面磨损超过高度10%; 4)吊钩衬套磨损超过原厚度50%; 5)心轴(销子)磨损超过其直径的3%~5%。 24.当起重机制动器的制动鼓表面磨损达1.5~2.0mm(小直径取小值,大直径取大值)时消防专项施工方案,应更换制动鼓;

四、安装过程中的技术检验

1.应检查固定基础其表面平整度、混凝土强度、预埋件位置、排水沟设置等,均应符合要求。行走底架、基础节、压重安装完毕后应重点检查:行走机构制动器应齐全完整,外观情况良好。水平拉杆、斜拉杆和固定焊接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符合规定。

2.顶升套架和标准节相对位置是否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引进电葫芦的方向是否正确。连接螺栓的预紧力应符合技术规定。

3.驾驶室节安装完毕后,应重点检查:龙门柱和驾驶室之间、驾驶室和回转平台之间连接应牢固可靠,连接焊接的预紧力应符合技术规定。电葫芦行走轨道支承点所组成的平面,对行走支承平面的不平行度应不大于1/1000。

五、顶升过程中的技术检验

1.顶升前的准备和检查:检查准备顶升的标准节。标准节应无变形、开焊等现象。

2.附着锚固过程中的技术检验:检查附着框架,附着杆及附着支座等结构件应无变形、开焊、附着杆长度符合附着要求,螺栓、销轴、垫铁等紧固件齐全。

3.对固定基础进行检验,固定点的地面和基础强度应符合附着要求。

4.附着锚固完成后的重点检查:附着龙门架在标准节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图纸技术规定。检测最高锚固点以下的龙门架身轴线垂直度偏差值应不超过相应高度的2/1000。

六、龙门吊安装完毕后的技术检验

1.对各个工作机构进行检验和调整,要求各机构动作正确、平稳、无异响,制动灵敏可靠。

2.检验整机龙门钢结构应安装正确,无变形、开焊、裂痕等。检查所有连接点的紧固情况,螺栓、销轴牢固可靠,紧固符合技术规定。

3.对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验和调整,要求限位动作准确、灵敏、可靠。

4.对力矩保护装置进行校验,力矩保护精度纵使误差不大于8%。

5.再次检测龙门架身和基础平面的垂直度偏差不起过4/1000

七、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认真执行公司安全教育制度,凡进场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认真填写三级安全教育卡。制定出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认真贯彻执行。

2.认真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施工中做到一管、二定、三检查、四不放过。一管:即要设专职安全员管安全;二定:即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三检查:即定期检查安全措施执行情况,检查违章作业,检查雨季安全生产设施;四不放过:即麻痹思想不放过,事故苗头不放过,违章作业不放过,安全漏洞不放过。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2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绳。

4.高处作业时严禁向下抛、掷任何物品或材料。 5.现场内禁止打赤脚、穿拖鞋、高跟鞋。

八、龙门吊作业安全防护重点

1.起重机路基和轨道的铺设应符合出厂规定,轨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使用电缆的门式起重机,应设有电缆卷筒,配电箱应设置在轨道中部。

3.用滑线供电的起重机,应在滑线两端标有鲜明的颜色,滑线应设置防护栏杆。

4.轨道应平直,鱼尾板连接螺栓应无松动,轨道和起重机运行范围内应无障碍物。门式起重机应松开

轨器。

5.门式、桥式起重机作业前的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械结构外观正常,各连接件无松动;

2)钢丝绳外表情况良好,绳卡牢固;

3)各安全限位装置齐全完好。

6.操作室内应垫木板或绝缘板,接通电源后应采用试电笔测试金属结构部分,确认无漏电方可上机;上、下操纵室应使用专用扶梯。

7.作业前,应进行空载运转,在确认各机构运转正常,制动可靠,各限位开关灵敏有效后,方可作业。

8.开动前,应先发出音响信号示意,重物提升和下降操作应平稳匀速,在提升大件时不得快速,并应拴拉绳防止摆动。

9.吊运易燃、易爆、有害等危险品时,应经安全主管部门批准,并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10.重物的吊运路线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亦不得从设备上面通过。空车行走时,吊钩应离地面2m以上。

11.吊起重物后应慢速行驶,行驶中不得突然变速或倒退。两台起重机同时作业时,应保持3~5m距离。严禁用一台起重机顶推另一台起重机。

12.起重机行走时,两侧驱动轮应同步,发现偏移应停止作业,调整好后方可继续使用。

13.作业中,严禁任何人从一台桥式起重机跨越到另一台桥式起重机上去。

14.操作人员由操纵室进入桥架或进行保养检修时,应有自动断电联锁装置或事先切断电源。

15.露天作业的门式、桥式起重机,当遇六级及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并锁紧夹轨器。

16.门式、桥式起重机的主梁挠度超过规定值时,必须修复后方可使用。

17.作业后,门式起重机应停放在停机线上,用夹轨器锁紧,并将吊钩升到上部位置;桥式起重机应将

小车停放在两条轨道中间,吊钩提升到上部位置。吊钩上不得悬挂重物。

18.作业后,应将控制器拨到零位,切断电源,关闭并锁好操纵室门窗。

九、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技术

1.电动葫芦使用前应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应完好,电气部分应无漏电北京某医院施工组织设计,接地装置应良好。

2.电动葫芦应设缓冲器,轨道两端应设挡板。

3.作业开始第一次吊重物时,应在吊离地面100mm时停止,检查电动葫芦制动情况,确认完好后方可正式作业。露天作业时,应设防雨棚。

4.电动葫芦严禁超载起吊。起吊时,手不得握在绳索与物体之间,吊物上升时应严防冲撞。5.起吊物件应捆扎牢固。电动葫芦吊重物行走时,重物离地不宜超过1.5m高。工作间歇不得将重物悬挂在空中。

6.电动葫芦作业中发生异味、高温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7.使用悬挂电缆电气控制开关时,绝缘应良好,滑动应自如。人的站立位置后方应有2m空地并应正确操作电钮。

8.在起吊中《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pdf,由于故障造成重物失控下滑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向无人处下放重物。

9.在起吊中不得急速升降。

10.电动葫芦在额定载荷制动时,下滑位移量不应大于80mm。否则应清除油污或更换制动环。11.作业完毕后,应停放在指定位置,吊钩升起,并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