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湘桂铁路货绕线路基施工技术交底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2个断面6点,每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
用推土机摊铺,粗平,平地机进行精平,使填筑表面在纵向和横向平整均匀,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均匀地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填料的压实。压实前进行层厚及平整度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时,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最后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由两边向中央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m,做到压实均匀,没有漏压,死角。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GBT 51380-2019标准下载,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在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填层面纵横方向平整均匀度等符合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K30载荷仪法对填筑层进行检测。达到规范及设计标准后方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2.6.6路堤施工应及时做好防排水,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施工前应结合永久排水设施做好地表排水设施,排水沟应随挖随砌,铺砌必须及时完成。
基底,坡脚,填层面应及时作好排水处理,不得积水。
傍山修筑路堤时,应防止水渗入路堤结构各部位。
在多雨地区或雨季施工时,应防止地表水流入取土场内,并应将取土场内局部积水随时排除。
2.6.7填筑路堤应符合下列条件:
施工前,对地基进行复查,核对发现地基范围内有局部松软,坑穴,泉眼等,应慎重处理,不得随意填塞。
使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各种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填料。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上层面应设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
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或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D15/d85≤4(两层渗水土间)或D15≦0.5mm(非渗水土与渗水土间)的要求。否则,两层之间应铺设隔离作用的土工合成材料或厚度不小于30cm的填层。
基床底层顶部和基床以下路堤顶部应设4%的人字排水坡。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标2.2的要求控制。
表2.2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设计速度≦160km/h铁路
设计速度200km/h铁路
土质路堤顶面:15mm
填石路堤顶面:50mm
土质路堤顶面:30mm
填石路堤顶面:100mm
基床表层的填筑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和、运输、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区段的长度一般宜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5cm。
级配碎石的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间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根据摊铺机的摊铺能力配置运输车辆,减少停机待料时间。
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后应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应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面喷射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用平地机摊铺的地段,应用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暴露的潜在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
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最后静压收光。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注意调整其含水率,纵向应避免工作缝。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局部表面不平整处补平并碾压。已完成的基床表层应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并做好基床表面的保护工作。严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3.2基床表层填筑施工控制
3.2.1基床表层填筑试验段成果:
松铺厚度为33cm,松铺系数为1.1,即压实厚度为33÷1.1=30cm。
施工机械组合:徐工130推土机+徐工160平地机+徐工20T压路机。
最佳含水量范围:8.2%~10.1%。
碾压组合:静压2遍+振压3遍。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其填筑压实质量按表3.1的要求控制。
表3.1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粒石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标准
设计速度200km/h铁路
设计速度≦160km/h铁路
地基系数K30(Mpa/m)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表3.2的要求控制。
表3.2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工艺与基床底路堤施工相同。
3.3.1基床底层填筑试验段成果:
1、松铺厚度为35cm,松铺系数为1.256,即压实厚度为35÷1.256=28cm。
2、施工机械组合:徐工130推土机+徐工160平地机+徐工20T压路机。
3、最佳含水量范围:14.7%~16.3%。
4、碾压组合:静压2遍+振压5遍。
3.3.2基床底层填筑施工控制
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按下表3.3的要求控制。
表3.3路基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表3.4的要求控制。
表3.4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4.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准备:过渡段地基加固在桥台基础施工前完成,过渡段填筑和与其相连的路堤及椎体同步施工;
基坑回填:桥台基坑以混凝土或碎石分层填筑,回填碎石时用小型设备碾压,分层厚度20cm;
填料摊铺:填料场拌,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层压实厚度≤30cm,≥15cm;过渡段与相连路堤及椎体同步进行,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填筑;
碾压: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光;由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沿线路纵向碾压重叠≥40cm,区段交界处纵向搭接压实长≥2m;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及台后2m范围,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填料松铺≤20cm;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填料在2h内填压完;基床表层压实标准:K30≥190MPa/m,空隙率n<18%,表层以下路堤压实标准:K30≥150MPa/m,孔隙率n<28%;
防排水施工:台背与填料间设置防排水层,桥台背填料表面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渗措施;两侧坡脚、路堤底部纵横向排水符合设计;
质量控制:顶面高程:±20mm,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设计,横向宽度:≥设计,横坡:±0.5%,平整度:15mm,纵向长度:≥设计。
4.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准备:过渡段地基加固在横向结构物基础施工前完成,过渡段填筑和与其相连的路堤同步施工;
基坑回填:横向结构物基坑以混凝土或碎石分层填筑,回填碎石时用小型设备碾压,分层厚度20cm;
填料摊铺:级配碎石填料场拌后运至现场,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每层最大压实厚度30cm,并不小于15cm;两侧过渡段填筑对称进行,并与相连路堤同步进行,将过渡段与相连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填筑;
碾压: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光;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横向平行碾压,并不得影响结构物稳定;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填料松铺厚度≤20cm,结构物顶填筑厚度<1m时,不可用大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标准K30≥150MPa/m,孔隙率n<28%;
质量控制:顶面高程:±20mm,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设计,横向宽度:≥设计,横坡:±0.5%,平整度:15mm,纵向长度:≥设计。
4.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准备:过渡段填筑前清理、平整地基表面,并碾压密实,过渡段填筑与相连的路堤同时施工;
台阶开挖: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台阶内倾斜4%;
填料摊铺:土质路堑过渡段施工开挖台阶后与相邻路堤施工一同进行;硬质岩石路堑级配碎石填料场拌后运至现场,平地机摊铺,每层最大压实厚度30cm,并不小于15cm;过渡段和相连路堤同步进行,将过渡段与相连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填筑;
碾压:级配碎石填料碾压: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光;由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沿线路纵向碾压重叠≥40cm,区间交界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2m;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填料松铺厚度≤20cm;基床表层以下路堤填筑级配碎石压实标准K30≥150MPa/m,孔隙率n<28%;
质量控制:顶面高程:±20mm,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设计,横向宽度:≥设计,横坡:±0.5%,平整度:15mm,纵向长度:≥设计。
路基填筑完毕且边坡修整后及时施工防护及永久性排水沟。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根据挖掘机作业范围按一定高度对路基边坡进行整修,保证填筑宽度及边坡坡率。附属施工祥见附属施工技术交底。
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禁止酒后作业,严禁穿拖鞋。
严格按照交底、规范施工,保证质量,对路基填筑每层检查合格且经监理检查后才能转入下层施工。
对隐蔽工程检查合格且照相后才能进行隐蔽施工。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统一指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施工机械停放整齐、材料设备堆码整齐规范。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土地整理施工方案施工现场作好临时排水沟并保证畅通,保证施工过程中雨水不冲刷路基,做好边坡整修,保证施工松散土石不污染水塘农田。
施工过程中保证道路畅通,在涵洞完成前不能截断乡村公路。
施工便道、靠近水塘侧作好临边防护,保证施工车辆行驶安全。对施工车辆漏掉的土石及时清除干净并定期按时对施工便道进行养护维修保证道路畅通。
其他安全技术交底见附件。
路堤地段当填土高度达到基床底层顶面高程时,以振动碾对填料表层进行碾压,以确保横向坡度准确,填料密室、均匀,然后进行基床表层填筑和站后工程、护肩施工。软土地段及高填方地段需在路堤沉降稳定后方可施工基床表层。
路堑地段施工时,先自路肩向下挖路槽,换填深度底面以下底层不得扰动和泥化(可预先保留0.1m~0.2m保护层不开挖,在基床表层填筑前,再采用人工开挖)。基床底层换填施工完成并满足相应压实标准要求后,对基床底层采用静力触探检测。时速160KM/H及以下地段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大于1.2MPa或基本承载力大于0.15MPa时,再人工修整至准确坡度后进行基床表层施工。待基床表层碾压至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护肩和侧沟施工。
复合土工膜以线路中心两侧对称铺设(搭接时,应保证不透水),然后分层填筑基床填料大禹城邦51#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采用振动碾压密实。
注:级配好,颗粒硬,不易风化强度较高的软块石,<15%含泥量为A组填料;级配不好,不易风化强度较低的软块石,15%~30%含泥量为B组填料;含泥量>30%为C组填料;易风化的软块石为C组填料;风化的软块石为D组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