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湿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技术交底156+655.5~156+671
157+002~157+024
1a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18版) 第一册 建筑工程(上册).pdf157+246.5~157+256.5
157+537~157+562
158+022~158+043
158+074~158+084
158+180.5~158+195.5
158+280.5~158+295.5
158+412~158+432
158+645~158+655
158+832.5~158+847.5
158+953~158+963
1.3湿喷桩计划开竣工日期:06年8月20日~06年12月20日,持续时间四个月。
1.4湿喷桩共计14597根,总长143509米。
2.湿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1.1原材料供应:
⑴、湿喷桩加固料采用32.5级矿渣水泥,材料进场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必要的复验报告,各项
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值。
⑵、在需要加固处理的软弱地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层,钻孔取样,采集必要数量的试料土。
⑶、外加剂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的种类或总监理办有关要求选用。
2.1.2施工人员及机械:
⑴、湿喷桩施工设备严禁使用非定型产品或自行改装设备;进场设备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的能显示钻杆钻进时电流变化的电流表、显示灌浆压力的压力表及配套深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电脑记录仪,且装置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验标定,严禁使用市场上可以造假的电脑记录仪。
⑵、湿喷桩施工机械动力应大于45KW以上,钻头叶片三片,每层两片,上下层间距300mm,水平两片叶片夹角30度,每片叶片宽100mm。
⑶、水泥浆制造池的容量应不小于三根桩的用浆量加50~60kg。
⑴、原地面要清除杂草、树根、石块等,,并进行清表处理,场地低洼时,应先填粘性土(不得回填杂土),压实度达到80%,且以<90%为宜,沟塘处需打设湿喷桩,应优先考虑抽水、清淤及整平等,并进行准确的桩位放样。对于采用湿喷桩处理的构造物路段,施工前需将原地面整平至整平高程,整平高程
应高于基础底标高50cm,然后沿构造物轴线布桩。
⑵、护坡道外侧开挖临时排水沟,初期不能开挖得很大,尤其是填筑高度大于6.0m的路段和桥头地段。
路基临时排水沟不得与农田排、灌沟渠合用,且施工期间不能长期积水。
⑶、河塘路基需填筑挡水埂,抽水、清淤,纵横向陡岸挖成台阶。对于水泥搅拌桩处理段或塑料排水板处理段,回填粘土至整平高程。
2.1.4试验室在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资料,选取典型地段钻探取样,按软土天然含水量及土性不同做室内配合比试验。水灰比宜选用0.4~0.5,水泥浆液中水泥用量与软土天然重之比宜大于7%而小于18%。
2.1.5测量放样: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现场恢复中桩、路边线补步放样、测量原始地面标高工作(提供导线点测量记录、导线点、水准点加密资料)以对施工进行指导。
2.1.6湿喷桩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工艺性试桩,以确定各种操作技术参数,试桩的根数不宜少于5根,施工温度应大于5℃。
2.1.7在进行大面积软基处理前应进行现场工艺试桩,试验桩一般应在5根左右。
试桩要求满足设计水泥浆喷入量的各种技术参数。
⑴、钻进速度:V<1.0m/min
喷浆时VP<0.4~0.7m/min
复搅时VP<0.8m/min
⑶、V=30~50转/min
⑷、喷浆时泵内泵送能力30~50L/min,并按机械类型及管道长度调整。
通过试桩,要求掌握下钻、提升的困难程度;确定钻头进入硬土层电流变化程度;确定水泥浆液密度;确定合适的输送泵的输浆量;掌握水泥浆经浆泵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搅拌机提升速度、复搅下沉、复搅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
2.2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浆液配置→钻进、送浆→复搅→资料打印→清理、移动到下一根桩位
2.3.1深沉搅拌机械就位:将深沉搅拌机移到指定桩位,对中,双向调整桩机垂直度。
2.3.2向浆池中按比例投放规定用量的水泥及注入水并充分搅匀(预搅必须大于4分钟)才能进入喷浆池,喷浆池必须随时搅拌以保证水泥浆不离析;
2.3.3钻头预搅下沉至规定深度;
2.3.4泵送并喷浆(水与水泥混合浆液,水灰比宜为0.4~0.5),搅拌提升,至离地面1.0时宜用慢速;
2.3.5当喷浆口即将出地面(离地面0.1~0.2m)时,应停止提升,搅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一
般施工图设计文件为离整平高程25cm,但有经验的施工机组可尝试控制停浆面接近整平高程,一次成型桩头,免除用人工做桩头的麻烦);
2.3.6重复搅拌并下沉至桩底,继续搅拌并提升至地面;
2.3.7成桩后,在钻机移动前打印施工过程资料和成桩资料,严禁移机后补打资料,成桩资料打印必须有旁站监理监督,打印完成后交监理签认。
2.3.8清理搅拌叶片上包裹的土块及喷浆口,并移至下一桩位,喷浆池内的水泥浆量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量加50~60kg,否则在制浆前不得开钻下一根桩。
2.3湿喷桩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
2.3.1根据工艺试桩确定各种操作技术参数制定施工要点,并在每台桩机上以醒目标牌明示,供现场操作人遵守,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2.3.2为保证湿喷桩的垂直度,应注意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0%。
2.3.3桩位的偏差不得大于5cm。
2.3.4严格控制钻机下钻深度、浆喷高程及停浆面,确保湿喷桩长度和水泥浆液喷入量达到设计要求。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cm,水泥用量的误差不得大于1%。水泥浆液应按预定的配合比拌制,并应加入缓
凝剂,使之在成桩前不发生初凝现象(缓凝剂的加入剂量应随桩长及成桩时间而变化,在试桩时由监
理决定),保证每根桩所需浆液一次单独拌制完成,用完后再拌制下根桩所需浆液,并应有专人记录每根桩水及水泥用量。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过长,超过2h的浆液应予废弃。向浆液倒入集料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泵送浆液前,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输浆。
2.3.5湿喷桩原则上要穿透软弱土层到达强度相对较高的持力层,并深入硬土层50cm,持力层深度除根据地质资料外,还应根据钻进时电流表的读数值来确定,当钻杆钻进时电流表的读数明显上升(正常情况下至少上升30%),说明已进入硬土层,如能持续50cm以上则说明已进入持力层,每一工点初次打桩应深入硬土层至少100cm,以防止存在薄的硬土层。
2.3.6搅拌机每次下沉(钻进开始与结束)或提升(泵送浆液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必须有专人记录,应根据成桩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时间误差不得大于5秒,提升前要有等待送浆到达桩底的时间,防止出现提升却未喷粉的情况,具体时间随机械类型与送浆管长度而变化。
2.3.7一般情况下应在全桩长范围内重复搅拌一次,以增加水泥土的均匀性,并且复搅宜一次完成。
如一次复搅确有困难,可分段喷浆,分段复搅,但二次喷浆至少应重叠0.3~0.5m,二次复搅至少应重叠1.0m以上。钻进与提升时管道压力不宜过大(以不堵塞出浆为原则),以防止钻进淤泥向孔壁四周挤压形成空洞。
2.3.8供浆必须连续,搅和必须均匀。一旦因故停机,为防止断桩和缺浆,应使搅拌机钻头下沉至停浆面以下0.5m,待恢复供浆后在喷浆提升。如因故停机超过3h,为防止浆液硬结堵管,应先折卸输浆管路,清洗后备用。此根未完桩作报废处理或在12h内采取补喷措施,补喷重叠长度以不小于1.0m为宜。特别困难时以电流表读数明显变化时为准,但在提升喷浆前要有等待送浆到达的时间,防止断
桩。否则应重新打设,新桩距报废桩的距离不能大于桩距的15%,宜紧贴或重叠1/3桩径,并填报在
事故记录中备查。所有接桩及补桩都必须报现场监理认可。
2.3.9对输浆管要经常检查,不得泄露及堵塞,管道长度以60m左右为宜,不得超过80m。对使用的钻
头要定期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1cm,但也不宜采用直径过大的钻头(以不大于设计桩径加3cm
为宜),以免桩身成型不好。
2.3.10应注意湿喷桩的桩位施工顺序,在某一区域内,应先打设路基两侧及该处理段两头的湿喷桩,以形成一个封闭区域,再逐圈往中心打设,这样的施工顺序会有利于整体的成桩质量。湿喷桩的打设
范围应严格按图纸执行,特别是桥头锥坡及护坡道范围内的湿喷桩,以确保路基稳定。
湿喷桩成桩七天后,应开挖检查,观测桩体成型情况及搅拌均匀程度,成桩28天后进行钻孔取芯检测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90天龄期)不低于1.4Mpa。
2.4.1深沉搅拌桩施工完毕后需养生28dDBJ50/T-284-2018标准下载,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填筑路基和进行构造物施工。
3.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3.1明确安全责任制,作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
3.2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专机专人负责。
高层悬挑架施工方案3.3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3.4处理好施工有害废物。清洗施工机械、车辆及设备的废油(除可回收重复使用者外)、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必须引出路基和农田、居民区范围以外,并集中深埋或经净化处理后在下游无人处排放,不得直接排放于草原、林场、河流、湖泊或其它水城中,也不允许其流淌于农、副、林用土地及饮用水,灌溉水的水源地表土,以防止因渗透污染水质和土壤。
3.5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