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交底

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51.71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交底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3)开动振动棒,振捣手握住振捣棒上端的软轴胶管,快速插入砼内部,振捣时,振动棒上下

技术、质量、安全交底记录

山西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2×600MW)脱硝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2008年12月21日     NO:6

略为抽动,振捣时间为20~30秒,但以砼面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和表面形成水平面为准。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靠近模板距离不应小于2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5)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6)浇筑完毕后,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砼污染,并及时擦洗干净。 3、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1)、基础底板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且混凝土浇筑由远及近,随着混凝土浇筑,泵管及架子逐渐拆除。

2)、由于是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及收缩缝出现,除了设计上采取措施外,在施工操作上控制浇筑层厚度,不大于500mm,并通过测温记录与保温覆盖措施使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

3)、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00mm,采用的浇筑坡度为1:6,各地泵同时向后退着浇筑,泵口之间的距离保证接软管后能左右交合。

4)、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具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置三道振捣棒,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

5)、除了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其他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振捣点的距离为300~400mm,插点距模板不大于200mm。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使上下层不产生冷缝,上层混凝土振捣实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振捣棒下插5cm。

7)、振捣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原则,防止先将上层混凝土振实,而下层混凝土气泡无法排出,且振捣棒略微上下抽动,使振捣密实。

8)、振捣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控制在表面出浮浆且不再下沉为止。

9)、当底板混凝土浇筑到一半后,随即进行导墙混凝土的浇筑,因为墙体与底板混凝土硬化时,收缩的方向不一致,在接缝处容易产生裂缝。

10)、冬季施工,严格控制混凝土出罐温度不低于10℃,入槽温度不低于5℃。

11)、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上浮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面流到坑底,随混凝土向前推时,由集水坑或后浇带处抽排。

12)、泵送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浆后,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在混凝土浇筑后一定要认真处理,按标高用长刮杆刮平,有木抹子搓压、拍实,在接近终凝前,用木抹子压光,使收缩裂闭合,然后覆盖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厚度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上部点的温差值而定。

13)、导墙施工做法:钢铁止水带宽度300mm,导墙高度为500mm。混凝土浇筑至止水钢板

技术、质量、安全交底记录

         2008年12月21日     NO:6

中部,浇筑顺序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在靠近外墙底板混凝土浇筑2~3h水时后,浇筑外墙导墙混凝土。

14)、在浇筑导墙混凝土时,确保墙体混凝土高度,到达钢板止水带的一半位置。

4、墙混凝土浇筑: 1)墙浇筑前,或新烧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2)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3)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砼振捣要均匀密实,特别是墙厚较小,门窗洞结构加筋与连接交错钢筋较密的部位DB/T 11.3-2012标准下载,应采用Φ25振动棒,其它墙梁部位采用Φ50振动棒,考虑到墙窗洞下墙体砼封模后无法直接振捣,可事先将窗洞下口留成活口,待砼浇至该位置并振捣密实后再行封模和加固。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4)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5)施工缝设置:墙体宜设在门窗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墙体其它部位的垂直缝留设应由施工方案确定。柱子水平缝留置于主梁下面。 5、梁、板混凝土浇筑: 1)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楼 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2)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进行振捣。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控制混凝土板 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3)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4)施工缝设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 垂直。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5)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6)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Ppa,才允许继续浇筑。 7)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凿毛,清除松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8)浇筑梁墙接头前应按墙的施工缝处理。

6、楼梯混凝土浇筑: 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的表面抹平。 2)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3)施工缝位置:根据结构情况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1/3范围内。

技术、质量、安全交底记录

         2008年12月21日     NO:6

内容: 三、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地下室底板及顶板混凝土不得小于14天,上部楼层不能少于7天。在砼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再继续浇水养护。 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常温下每日浇筑两次。 4、大面积结构如底板、楼板、屋面等可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程A3标兰武线施工组织设计,可在拆除内模板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5、可喷晒养护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蒸发,达到养护的目的。 6、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其四周应压严密并应保持薄膜内有凝结水。

单位工程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班组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