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模板、砼、钢筋、预埋件、预应力管道及锚具设置施工技术交底

移动模架模板、砼、钢筋、预埋件、预应力管道及锚具设置施工技术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89.74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移动模架模板、砼、钢筋、预埋件、预应力管道及锚具设置施工技术交底

3)钢楔块楔入支座四角应平稳,支座顶面标高及四角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4)灌浆前,应初步计算所需的浆体体积,灌注实用数量不应与计算值产生过大误差,以防止中途缺浆。

5)灌浆材料要求按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拌制,其性能要求如下:

初凝≥30min,终凝≤3h

1)支座安装应保持上、下底板水平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8-05-07)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2021年版).pdf,不产生偏位。支座与支承垫石间的灌浆无空隙。支座四角高差不应大于2mm。

2)固定支座安装时,上、下座板应互相对正,上座板中心应对准箱梁梁体支承中心,纵、横向允许偏差应为3mm,平面扭转不得大于1mm。

3)纵、横向活动支座上、下座板横向应对正,纵、横向的错动量应根据安装支座时温度与设计温度差及未完成收缩、徐变量进行计算确定。其允许偏差应为3mm。

4)多向活动支座纵、横向的错动量应根据安装支座时温度与设计温度及未完成的收缩、徐变量进行计算确业。其允许偏差应为3mm。

5)支座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中表14.1.11的规定。

表14.1.11支座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偏差与桥梁设计中心对称时

偏差与桥梁设计中心不对称时

上下座板中心十字线扭转

一孔箱梁四个支座中,一个支座不平整限值

固定支座上下座板及中线的纵横错动量

活动支座中线的纵横错动量(按设计气温定位后)

五、移动模架现浇铁路简支箱梁钢筋制安

1)Φ25及以上螺纹钢筋滚丝

将要进行滚丝加工的钢筋端面切成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不得加工钢筋端头挠曲或有马蹄形的钢筋,以免损坏滚丝机或加工的钢筋丝头不合格。

进行钢筋滚丝加工作业时,必须用虎钳把钢筋固定好,不得在没夹紧钢筋时进行车削滚丝,以免损坏滚丝机。

螺纹钢筋的滚丝长度应超出直螺纹接头一半丝扣长度1~2圈。

操作工人必须用通端环规逐个检查钢筋丝头的加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钢筋丝头必须切掉重新加工成合格丝头,然后一头拧紧保护帽,另一头拧紧连接套,以保护钢筋丝头。

质检人员用操作工人的环规,按规范规定数量抽检钢筋丝头加工质量,并填定钢筋直螺纹加工检验记录。

钢筋加工弯制前,应将其表面的油渍、漆污、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顺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钢筋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Ⅰ级钢筋不得大于2%;Ⅱ级钢筋不得大于1%。钢筋在车间下料、弯制成型,再倒运至现场进行绑扎安装。

钢筋在加工车间的加工制作应严格按设计图进行,成品编号堆码。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按设计要求办理,设计未提要求时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受拉热轧钢筋的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⑵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⑶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

⑷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成不小于90°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肥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直线段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⑸钢筋制作成型后要进行抽样检查。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数量为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答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中表5.3.2中规定。

表5.3.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铁路简支箱梁顶、底板纵向主筋为Φ25螺纹钢筋,横隔墙主筋为Φ28螺纹钢筋,以上两种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连接。箱梁Φ20、Φ18和Φ16三种螺纹钢筋采用搭接焊,其余钢筋采用绑扎或搭接焊。

当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连接时,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2扣以上的完整丝头外露。将待连接钢筋拧入连接套。拧入前应仔细检查钢筋规格是否与连接套规格一致,钢筋接头是否干净完好无损。用呆扳手咬住待连接钢筋,并垂直于钢筋均匀加力,直到拧不动为止。连接完毕应立即在接头处作油漆标记,以备检查。

当钢筋采用搭接焊接连接时,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搭接钢筋的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搭接焊的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双面焊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

当钢筋采用绑扎接头时,绑扎搭接长度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钢筋滚轧直螺纹接头连接和搭接焊的连接接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取样进行拉伸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在同条件下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从中取3个试件作拉伸试验。

⑵3个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

⑶3个接头试件均应断于焊缝之外,并应至少有2个试件呈延性断裂。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焊接接头在受拉区不得大于50%;绑扎接头在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⑵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⑶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⑴将加工好的钢筋运至模板内,按设计图放样绑扎,钢筋品种、规格、数量、形状、位置、间距、接头等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在交叉点处应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扎丝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必要时可以采取点焊,以确保钢筋骨架的刚度和稳定性。

⑵为便于施工,腹板钢筋每9米为一段从起始端向前进方向进行绑扎。根据弹好的线安放腹板箍筋;穿入主梁纵向水平筋。

⑶横隔墙钢筋绑扎:现场采用Φ48mm钢管搭设钢筋绑扎支架,将成型横梁钢筋现场焊接成型;绑扎腹板筋形成横梁钢筋骨架,最后应拆除钢管支架。

⑷纵向水平筋采用搭接绑扎或焊接,其搭接长度、焊接长度及接头错开应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应确保最小净保护层厚度。

⑸最后垫好钢筋保护层的工程塑料垫块。侧面的垫块与钢筋绑牢,每间距1米一块,底板垫块按每平方米4块布置,并检查有无遗漏。垫块厚度要准确,工程塑料垫块的强度要满足施工要求,且牢固固定于钢筋上。

⑹凡与预应力束发生冲突的普通钢筋,均适当移动以避让。如需割断普通钢筋或主要普通钢筋移动较大,应与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商议后再决定。

⑺锚固齿板内的钢筋应与腹板、底板钢筋采用点焊连接;箱梁底板内平衡拉筋必须与底板内上下层主筋点焊连接。

⑻凡需焊接的受力部分,均需满足可焊性要求,并且当使用强度不同的钢材焊接时,所选用的焊接材料的强度应能保证焊接及接头材料强度高于较低强度的钢材。

⑼端隔墙钢筋、腹板钢筋(以9m分段)也可采取在已浇筑梁面预先绑扎成骨架,再吊装安装骨架。

⑽箱梁顶板钢筋的绑扎待内模拼装完成后再绑扎,绑扎工艺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2、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

铁路简支箱梁钢筋保护层采用特别定制的工程塑料垫块支垫厚度来保证。铁路简支箱梁净保护层厚度要按设计图纸规定厚度进行,图纸中未交待的一律按3cm设置。

净保护层厚度3cm的工程塑料垫块如示意图所示。4cm厚保护层的工程塑料垫块材质和形状与3cm相同,净保护层厚度变为4cm。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所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设计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中5.5.5的规定。

表5.5.5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弯起点的偏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25mm<c<35mm

六、移动模架现浇铁路简支箱梁模板施工

钢模板制作和安装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TBJ212)的要求。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模板上的重要拉杆宜用螺纹钢拉杆并配以垫圈。

下面就钢模板制造及安装进行介绍:

1)钢模板:利用移动模架的钢梁作为为侧模板,底模采用刚度较大的钢结构正交异性板,由D1、D2、D3、D4四种型号及墩顶散模板组成。钢箱梁模板由移动模架生产厂家配套设计加工,此处不赘述。

2)墩顶散拼模板:采用钢模,D4型底模与墩顶处(支座处木模以外)连接部分及堵头模板也均采用钢模。

3)内模:采用小型组合钢模板体系,内撑支架主要采用Φ48mm钢管制作。内撑支架立柱布置在底模面的砼柱上。内模安装时可预拼成2~4米节段板块,通过钢箱梁顶的10t龙门吊机安装。内模拆除后再通过梁体端隔墙人洞传出倒用。考虑到底板砼下料方便,在顶板内模上中轴线位置每4米开一个40cm×40cm的孔,利用布料机管道直接下料到底板。

4)模板使用前须进行组拼、编号,钢底模拼接缝可用钢板条或木板条嵌缝,拼缝应严密平整(控制拼缝在1mm以内),组拼完用腻子或水玻璃胶嵌缝止浆,经检查满足规范要求后再投入使用。钢箱梁侧模与底模交接处的倒角采用特制的橡皮胶条嵌入侧模与底模之间。

5)拉杆体系:通过钢箱梁和底模连接抗剪螺栓和顶部拉杆(Φ25精轧螺纹钢,每隔2米一组,2根一组)抵抗模板侧压力。

首孔梁施工时,移动模架拼装完成后,将底模插入,连接吊杆,拧紧螺栓。

当移动模架进行其它孔纵向过孔时,将底模依次抽出,过孔后恢复,连接吊杆,拧紧螺栓。

使用测量仪器,根据测放中心线及设计标高,通过水平千斤顶,调整模板横桥向位置;通过竖向自锁千斤顶,调整模板的标高和底板的水平。

合模后对模板拼缝的接头处按模板设计图进行处理。对钢箱梁侧模和底模间空隙采取嵌塞定特制的橡皮胶条和嵌填腻子或水玻璃胶方式止浆。

对底模间的空隙,用钢板条塞缝,小缝隙用嵌填腻子或水玻璃胶方式止浆。

⑴支座垫石处散模组成方式:6mm厚钢板+2[10分配梁+钢楔块;墩顶散模常规组成方式:6mm厚钢板+2[10分配梁+2[40b垫梁+钢楔块+垫块。

⑵模板间隙采用腻子嵌缝。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钢模大封隙之间填塞橡胶压缩泡沫止浆。

内模采用钢模板,Φ48mm钢管支架体系支撑。钢模通过螺栓连接成模板面板体,各面板体用型钢作为楞木,用钢管作支撑。内模上均应涂刷脱模剂。内模可预拼成模块,内模支架可沿长度分段在已浇梁面上预拼成整体,由履带吊机在地面上起吊倒运安装。

详见附图:《天兴洲岸40m铁路简支箱梁内模及支架布置图》

堵头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并支撑牢固,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不能移位、跑模、胀模等,而且要垂直,封端模板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预应力管道是否符合要求,有锚垫板的地方,锚垫板与堵头模应密贴并定位牢靠。封端模板位置及预应力孔道位置应准确,预应力孔道分段长度依靠封端模来定位。所有模板均应保证结构物尺寸的准确,不能超厚,也不能薄,且应严格控制梁长,确保梁间伸缩距离。

为方便铁路简支箱梁两端腹板的预应力筋封端砼的浇注,在腹板端头顶板位置设置一个木盒子,具体详见《箱梁端部后浇块施工方案》。

齿块模板侧模采用小块钢模板,小角钢作为骨架楞。齿块侧模板与内模的支撑体系连接在一起。齿块模板应平整,顺直,尺寸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⑴模板制作及安装完成后,除外观平整、顺直,接缝面平整、顺直、打磨光滑,并除锈、除污干净、焊接牢固外,还应满足尺寸误差在规范所规定的范围内。

⑵预埋件在模板上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表9.5.5的规定。

表9.5.5预埋件在模板上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箱梁每一端两块支座板的高差

每一支座板的十字线或相交边缘的扭转

支座板中心偏离设计位置

⑶移动模架法造桥机制造整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时制梁模板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表9.5.7的规定。

表9.5.7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上翼缘(桥面板)内外偏离设计位置

预应力钢绞线预留孔道位置偏差

⑴内模的拆除应在箱梁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能拆除,设计无规定时,可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表4.3.1的规定。

GB/T 18910.203-2021标准下载表4.3.1拆除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⑵内模模板及支架可拆散通过横隔板过人孔取出。注意首次使用拆除前应编号并按顺序拆除,按顺序堆码、转移,按顺序、编号拼装。

⑶拆除箱梁端模时,混凝土强度一般应达到2.5MPa,混凝土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且应保证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拆模后,应及时清理锚垫板处杂物,便于张拉JB/T 13842-2020标准下载,并对封锚混凝土接触面按规定进行凿毛处理。

⑷钢箱梁侧模及钢底模为承重模板,应等简支箱梁纵向预应力张拉施工完成后解除移动模架自锁千斤顶,利用移动模架自重使模架整体下落18cm左右,实现整体脱模。张拉前应拆除墩顶散模。

⑸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缝处的残余灰浆并均匀涂刷脱模剂,整修后备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