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路基、路面工程技术交底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
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
试验段密度的98%(*99%)
按JTGF80/1附录B检查,每200m测1处
石拱桥施工工艺流程控制图平整度仪:全线每年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σ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弯沉值(0.01mm)
按JTGF80/1附录I检查
SMA路面200ml/min;其他沥青混凝土路面300mL/min
渗水试验仪:每200m测1处
摆式仪:每200测1处;
横向力系数测定车:全线连续,
按JTGF80/1附录K检查
铺砂法:每200m测1处
按JTGF80/1附录H检查:双车道每200m测1处
经纬仪:每200m测4点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尺量:每200m测4断面
水准仪:每200m测4处
注:1.表内压实度可选用其中的1个或2个标准评定,选用2个标准时,以合格率低的作为评定结果。带*号者是指SMA路面,其他为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
1.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
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可不计作施工缺陷,但应及时进行灌缝处理。
2.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
3.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密贴接顺,不得有积水或漏水现象。
5.1设专人维护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必要时设置围挡,完全冷却后(一般不少于24h)才能开放交通。
5.2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路缘石、绿化等附属工程的保护,路边缘应采用小型机械压实。
5.3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未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行走。
5.4当天碾压完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得停放一切施工设备,以免发生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变形。
5.5严防设备漏油污染路面。
6.1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
厚度不准、平整度差(小波浪、台阶)、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质量缺陷。为防止和消除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缺陷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波浪型基层的摊铺,应对有大波浪的基层,在其凹陷处预先铺一层混合料,并予以压实。在平整度较差的地段摊铺联结层和面层时,应采用自动调平装置。
2.为了保持恒定的摊铺厚度,除了用厚度调节器进行调整外,应尽可能利用烫平装置的自动调平能力予以调整。
3.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以消除裂纹、拉沟等铺层质量缺陷现象,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
4.应严格控制轮胎摊铺机的轮胎气压(一般为0.5~0.55MPa),防止因轮胎气压超限,摊铺机打滑;或因气压过低,机体随受料重量变化而上下变动,造成铺层出现波浪。应防止履带式摊铺机履带松紧度超限而导致摊铺机速度发生脉冲,而使铺层面形成搓板。
压实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路面质量最终要通过碾压来体现,应结合工程实际,考虑摊铺机的生产率、混合料特性、摊铺厚度、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压实机种类、吨位、数量及组合方式。
为提高压实质量,应控制碾压温度(一般为110℃~120℃之间),确定合理的压实速度与遍数及选择合理的振频和振幅。
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噪声扰民,控制强噪声机械在夜间作业。
2.对施工剩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及凿除接茬的废渣T∕CECS 10042-2019 绿色建材评价 无机装饰板材.pdf,不得随意扔弃,应集中外运到规定地点进行处理。
3.喷洒粘油时,对路缘石进行防护以免污染周围环境及其他工序。
4.清扫路面基层时,应先洒水润湿,防止扬尘。
7.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所有机械操作手都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操作设备。
2.做好施工机械设备日常维修保养,保证机械安全使用性能。严禁故障机械进入施工现场。
无锡某项目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4.从事沥青混合料的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对沥青材料过敏者和皮肤病患者不宜从事此项工作。对核子密度仪的试验人员也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5.施工现场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注意控制车速,安全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