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范本_混凝土工程

技术交底范本_混凝土工程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8.48 KB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技术交底范本_混凝土工程

(3)施工缝位置:根据结构情况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l/3范围内。

11.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浇筑

(1)应连续施工,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2)应分层浇筑某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85页,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

(3)由于轻骨料容重轻,容易造成砂浆下沉,轻骨料上浮。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要快插慢拔,震点要适当加密,分布均匀。其振捣问距不应大于振荡棒作用半径的一倍,振动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分层离析。

(4)施工缝设在内外墙交接处,用钢丝网或木板挡牢。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7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常温下每日浇水两次。

(4)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程,可在拆除内模板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5)可喷晒养护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蒸发,达到养护的目的。

(6)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其四周应压至严密,并应保持薄膜内有凝结水。

(7)养护用水与拌制混凝土用水相同。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水泥、掺合料 ±2%

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技术方案进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①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②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③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和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④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1、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

现浇结构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基础 15 钢尺检查

轴线位置 独立基础 10 钢尺检查

轴线位置 墙、柱、梁 8 钢尺检查

轴线位置 剪力墙 5 钢尺检查

垂直度 层高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垂直度 层高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垂直度 全高(H) 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高 层高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标高 全高 ±3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钢尺检查

电梯井 井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10 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预埋管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钢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现浇结构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坐标位置 20 钢尺检查

平面外形尺寸 ±20 钢尺检查

凹穴尺寸 +20,0 钢尺检查

平面水平度 每米 5 水平尺、塞尺检查

平面水平度 全长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垂直度 每米 5 经纬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垂直度 全高 10 经纬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预埋地脚螺栓 标高(顶部) +20,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预埋地脚螺栓 中心距 ±2 钢尺检查

预埋地脚螺栓孔 中心线位置 10 钢尺检查

预埋地脚螺栓孔 深度 +20,0 钢尺检查

预埋地脚螺栓孔 孔垂直度 10 吊线、钢尺检查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标高 +20,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带槽锚板平整度 5 钢尺、塞尺检查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 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 2 钢尺、塞尺检查

注: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对过大。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鼓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 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百威(武汉)锤击方桩桩施工组织设计,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小;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要对模板浇水湿润。

l、进人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3、车道板单车行走不小于1.4米宽,双车来回不小于2.8米宽,在运料时,前后应保持一定车距,不准奔走、抢道或超车。到终点卸料时,双手应扶牢车柄倒料,严禁双手脱把,防止翻车伤人。

4、用塔吊、料斗浇捣混疑土时,指挥扶斗人员与塔用驾驶员应密切配合,当塔吊放下料斗时,操作人员应主动避让,应随时注意料斗碰头,并应站立稳当,防止料斗碰人坠落。

5、离地面2米以上浇捣过梁、雨蓬、小平台等,不准站在跳板头上操作,如无可靠的安全设备时,必须戴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

6、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华泰70万吨铜板纸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7、井架吊篮起吊或放下时,必须关好井架安全门,头、手不准伸人井架内,待吊篮停稳,方能进入吊篮内工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