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汇编】市政工程安全技术交底(30页).doc3.槽内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工间休息严禁在基坑内休息。
4.上下沟槽必须设扶梯,严禁攀登支撑或乘吊运机械设备上下沟槽。
5.挖土时遇流沙层等情况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进行继续施工。
6.挖土时,严格按施工组织放坡系数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安全。
7.沟槽开挖到一定的深度(一般在3米以上),为确保基坑稳定,必须专人负责监护基坑周围地面稳固程度DB15/T 1356-2018 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灌草型建设技术规程.pdf,发现问题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施工。
8.有地下设施地段挖土,必须有专人指挥,向司机指明地下设施种类、位置、走向、高程以及危害程度等,并作出明显的标志,以防发生事故。
(六)沟槽土回填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沟槽回填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从立梯上下,槽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2.下土时槽内临近下土点不准有人;用架子车倒土时,应距槽边30CM设30CM的土档或方木等;采用翻斗车或自卸汽车运土时,均不准直接将土倒入槽内。
3.管道两侧(胸腔)部分填土,应同时进行分层夯实。
4.用木夯夯实时,两人的间距应不小于1米。
5.用电夯夯实时,必须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电夯出现故障时,必须断电修理,严禁带电操作。
6.电夯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拉电线;严禁在电夯前绑绳牵拉。
7.在夯实中不要碰击沟壁和管皮、管带,管测和管顶50CM范围内夯实时必须轻击,防止管带开裂或借口错位。管顶覆土1.5米以上时可以用机械碾压。
8.沟壁因塌方有空洞时,必须将空洞上方的土劈下再还土,必要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方可还土。
9.在夯(压)实过程中,若发现槽壁有掉土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夯(压)实,待处理完毕后再行工作。
10.在回填过程中,需拆除固壁支撑时,应先下后上的顺序拆除;在因土质较差地段拆除支撑时必须要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严禁私自乱拆。
(七)井点降水安全技术:
1.两人合运井管时要动作一致,以免伤人。
2.冲孔时吊钩与冲管应固定牢固,安全可靠。
3.抽出的水应予排走,要防止排水渠道堵塞发生倒流以及雨水流入基坑内导致基坑壁坍塌。
4.主机要安装在平坦坚实的地基上,而且机泵连接同心,连轴节的螺栓及地脚螺栓应紧固。
5.电源线绝缘良好,电器部分设置接地线,并保持干燥。各防护装置完好无缺。
6.水泵运转过程中发生漏气、漏水、地网堵塞或运转声音不正常,电动机温度过高,电流突然增大或电压升降超过额定数5%时均应立即停机检查修理。严禁带电处理上述事故。
7.水泵运转时严禁人员从机上跨越。 8.停机时应先关闭出水阀然后停机。
(1)道路路基挖方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挖方施工区域必须安排专人进行交通管理,对人员、车辆、机械实行统一指挥。
2.人工挖土,前后应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左右应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机动车辆和装载机配合挖土时,必须距离人工挖土面保持5米凡例上的距离。
3.人际配合挖方施工,人员不许站在机械前面的工作面上,一定要站在机械工作面以外。
4.挖土机挖土时,人员不许在机械回转半径内通过,并保证一定的施工场地,施工范围内不准安排其它作业。
5.运土汽车进入场地必须有专人指挥,以保证安全。
6.压路机碾压时需要人工清理轮上粘土时,清理人员必须站在压路机的后面清理。
7.在挖填交接处或悬崖边缘进行挖土施工,必须保留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8.挖土时,必须自下而上分层开挖,压层厚度一般不超过1米,最厚不得超过1.5米。严禁掏底放崖而造成坍塌事故。
9.两侧堆土时,堆土区必须留出人行通道;尽量避免靠墙堆土,必须堆土时高度不超过1米,并应设良好的排水沟管。
10.工休时,机械、人员不允许靠墙休息,以防发生坍塌伤人事故。
(二)道路路基填方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用斧头、镐头清理树根、杂草时,斧头、镐头前不许站人。
2.处理墓穴、枯井底部时,首先要排除周围的危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然后分层填筑。
3.填方施工时,每侧均应宽于该层填筑坡脚50厘米,以保证压路机碾压时足够的安全距离。
4.机械填土方时,应设置明显的分层和路边桩的标志,防止机械停止施工时闪空。
5.人工配合机械控制分层摊铺时,人工找平必须和机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施工现场必须设立专人指挥,保证人工和机械安全施工。
7.用电夯夯实时,接夯软线必须绝缘良好,启动、控制开关必须灵敏安全,工作中不允许夯在电线上,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8.机械压实时,施工人员应站在压实作业面以外;碾压施工要修整和检查作业面时,机械应停止工作。
(三)道路基层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化石灰,筛石灰时均应站在上风头,工人应穿工作服,戴上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帽和鞋盖等,防止石灰腐蚀皮肤。
2.在区民去周围筛选石灰前应用芦席或篷布将区域进行围挡隔离。
3.装运土石灰粉时,装车要、轻、稳、防止飞扬;运送路上必须盖上篷布或塑料布,防止污染环境。
4.机械拌合灰土时,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5.现场运料不能装载过满,以防沿路抛洒伤人。
6.摊铺平整时,施工人员必须穿高腰鞋袜,防止石灰烧伤皮肤。
7.对碾压成活的路段上限止车辆行驶时,应用木档维护或挂牌挡车,严禁跑到车前去挡车,以免发生事故。
8.装卸路沿石必须事先检查有无裂缝,防止抬运中突然断裂伤人。
9.施工结束,必须清理现场,多余的材料,不准乱堆乱放在人行道上,影响行人安全。
(四)沥青砼路面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前应作好一系列准备工作,配备劳保用品,检查机具设备是否完好,交通安全牌、警示红灯和护栏是否设置好。
2.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施工必须设置专门的安全员指挥交通,防止发生交通和人员伤亡事故。
3.人工洒布结合油时,必须穿紧袖口、紧裤脚的工作服,戴口罩、帆布手套、护目镜、脚盖和围腰,穿隔温鞋,用毛巾围住脖颈;洒油时油桶不能装满,防止溢出伤人。
5.人工摊铺时施工人员应防止工具伤人,烧锨时,严禁向火炉内破柴油,火炉要有专人看管和移动。施工人员要穿隔热鞋,防止热料烫伤脚。
6.机械摊铺需要人工跟机补料时,动作要快要灵活,防止发生事故。检查井,收水口应在作业前盖好,以防止在摊铺时发生绊跌事故。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和上机或接近机械。
7.碾压时,压路机司机应检查压路机前后是否有人、工具或障碍物;压路机跟机刷油或洒水工人,应始终跟在机子后面前进,不能倒退作业。
8.现场拌合和熬油时,周围应设防火器具,熬油场地应远离易燃易爆场地;采用人工炒拌时要控制炉灶温度,炒拌板上来允许积料积油。
(五)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指派专人管制交通,禁止非施工人员、机械、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2.搅拌机应安装在牢固的基础或底架上,电气设备应绝缘良好,电线应架空。
3.搅拌机使用前应检查传动部分、离合器和控制器是否灵活可靠,钢丝绳有无断丝或损坏。防护罩是否牢固,润滑系统应注入润滑油。
4.进料时,推车不准抡跑、拥挤、行走间距不得小于2米,下坡间距不得小于10米。车子向内倒料时不得撒把松手;料斗边沿应设档木,防止车子进斗。
5.搅拌机在转动时,不准用手或工具伸入搅拌筒扒料或捣料;搅拌机提起料斗倒料时,人员不准在料斗下清理废料。
6.搅拌机突然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料斗用保险链条锁住后方可进行检查修理。需进拌合筒内检修时应有人在筒外监护。 7.摊铺砼时要注意施工中工具转动时的安全。
8.振捣器启动前应检查电气开关是否完好,线路、接头是否绝缘良好。振捣施工中应有专人拉软线随振动器同时前进,严禁扭线、拉线造成漏电。
9.拆模时,拆下的铁钉、铁橛、模板等物品要堆放整齐,严禁乱堆乱放,防止拌人和伤人。
四、桥梁部分(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一)钻孔桩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作业工区要设立明显的标志,并用设施与非作业区隔离,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作业场地平整,清除杂物;钻机底座应置于结实的基层上,必要时须换土夯实。
3.护筒埋设深度必须确保成孔过程中不发生筒边反水造成坍塌,若桩孔附近有管线,护筒的埋入深度必须超过管线的深度。
4.桩机就位时机架不能靠在护筒上,以免机械振动引起塌孔而造成事故。
5.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不随便离开岗位。
6.操作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信号。
7.钻进过程中,发生钻机突发扭转振动,必须停机,排除孔内故障。
8.拆装钻杆时必须注意吊、放操作工间的配合。
9.所有机上电机必须配备一机、一闸、一确保,保护装置齐备。雷雨季节施工时,桩机顶端应装避雷器。
10.安装拆卸桩机时,必须按原厂说明书要求顺序及其他规定执行。
11.桩机钢丝绳的规格和长度,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选用;当钢丝绳断丝过多或绳股松散时应立即更换。
12.如需上机架作业时必须按规范要求正确使用安全带。所有进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二)水上打桩支架搭设安全技术要求:
1.搭设前,应按照具体情况拟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合格后方可实施,如实施时须更改施工方案必须经愿审批部门再审批;否则一律不能更改施工方案。
2.搭支架用脚手架(桩),其规格尺寸、入土深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3.桐木桩的位置根据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布置,不准用朽木、断裂木材用作支架桐木、盖方、横梁。
4.围令(水平撑)、剪刀撑、斜撑用木质材料时,要用对销螺栓与桐木连接起来;用角铁时,要用U型螺栓夹紧。
5.水上作业必须穿救生衣和安全帽,还应配备必要的临边作业、防淹溺等安全防护设施。
6.作业时的船舶要大于实用吨位的四倍,并在航道中设置安全警标设施,同时配备防碰撞和抗台风设施。
7.要和当地航道部门联系,以求配合和确保来往船只与施工船只安全。
(三)围堰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围堰堰顶高度应高出最高水位50CM,如遇台风季节还需考虑台风时的安全高度。
2.在航道中筑围堰时,围堰两端及围堰顶要设置红色警示灯,避免船只碰撞。
3.抽围堰内积水时,抽水机不准放在围堰顶上,更不能将水直接排放在围堰顶,以防止冲刷围堰而影响安全。
4.如围堰需打木桩,打桩支架必须有专职架子工搭设,架子必须稳固。如在船上打桩,必须用锚桩稳定船只后方可打桩。
5.下水作业,必须穿下水作业的防水衣;如须潜水作业,必须有专职潜水员下水作业。
6.围堰在经过一个汛期后须养护一次;拆除围堰时不能挖神仙土,在快通水时必须有专人观察,发现危情及时通知施工人员躲避。
(四)基坑开挖安全技术要求:
1.基坑采用机械挖土人工配合施工时,应先发出信号,在挖土机臂杆回转半径范围内,不许进行其它作业。
2.机修坡清底操作人员应距铲斗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坑内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工间休息严禁在基坑内休息。
4.上下基坑必须设扶梯,严禁攀登支撑或乘吊运机械设备上下基坑。
5.挖土时遇流沙层等情况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才能继续进行施工。
6.挖土时,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放坡系数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安全。
7.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一般在3米以上),为确保基坑稳定,必须专人负责监护基坑四周地面的稳定程度,发现问题必须经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五)基础、承台、台身、台帽、盖梁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前,应仔细检查脚手架、上下扶梯、工作平台是否安全可靠。
2.搅拌机的节点是否安全可靠,绝缘接地装置是否良好;外露装置应有防护罩,并进行试运转。
3.振动器必须设专门防护性接地导线 ,并在电源接插板上安装漏电保护器。
4.搅拌机操作人员应戴口罩;搬运水泥人员应戴手套和口罩,必要时应戴防护眼镜。振动器操作人员必须穿胶鞋。
5.搅拌机应由持证人员专人操作,发生故障,应立即停电修理,运转时严禁将铁锹等伸入搅拌筒内。
6.夜间施工照明充足北京八达岭别墅施工组织设计,基坑和潮湿地点应使用低压照明电源。
7.运输车辆的方向、制动、灯光等安全装置应进行检查,确保性能保持良好。
(六)预应力梁后张拉法安全技术要求:
1.在张拉前,要检查混凝土强度、预应力筋、锚具是否合格,如手续不全或产品不合格停止张拉。
2.操作地点必须清理一切障碍物,并适当平整场地。 3.张拉时,构件两端不准站人,并设防护罩。
4.在束的端头延长线15米及两侧各1.5米作为禁区,要设立明显标志,并用带小旗的绳子围栏。
5.严禁非张拉人员进入张拉现场深圳某段地铁投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张拉人员操作时必须站在构件的两端。张拉时严禁在应力钢筋的端部以及中间行走和操作。
6.在张拉中必须注意不正常发生情况出现,发生故障,立即停止张拉,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张拉。
7.灌浆时,掌握喷嘴的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手套、穿雨鞋;喷嘴插入孔道要连接牢固后才能开动喷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