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0(6)kV油纸绝缘电缆户内型终端头制作质量管理安全技术交底.doc注:上海武汉电缆附件厂出品。
NTH系统聚丙烯电缆终端头技术数据及外形尺寸表3.3.1.2.
适用电缆截面(mm2)
注:每只外壳配一袋浇注剂和一袋涂料,但号数须相同。
福建某花园一期施工组织设计3.4摇测电缆绝缘和校验潮气:
3.4.1将电缆封头打开,用2500V摇表摇测绝缘电阻,合格后进行校潮。
3.4.2自电缆末端锯下100mm左右长的电缆,将统包和芯线纸绝缘各撕下几条,分别放入140~150℃的电缆油内(无电缆油可用变压器油加松香代替,以下同),如有潮气,油中将泛起气泡和发出嘶嘶的声音,电缆油提前加热,加热方式见图3.4.2。
3.4.3另一种校潮方法是火烧法:将绝缘纸撕下,用火点燃,如有潮气,绝缘纸表面会起气泡和发出嘶嘶的声音。
校潮要彻底,如发现电缆绝缘有潮气侵入时,应逐段切除、校潮,直至没有潮气为止。
3.5剥去电缆的保护层:
根据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至连接设备之间的距离决定剥切尺寸和尾线的长短(见图3.5,尾线应能满足互换相位的要求)。
NTH型电缆终端头剥切尺寸图
NTH型电缆终端头剥切尺寸图
3.5.1按图尺寸,剥去护套(麻层或塑料层)。
3.5.2从护套断口向端头100mm处用卡子或用φ2mm裸铜线固定地线及钢带(卡子用三分之二宽的钢带加工),在焊接地线处的钢带、卡子、裸铜线,事先打光,显光泽,以便焊接地线。然后剥去钢带。剥钢带时,先用钢锯锯一环形深痕,其深度不得超过钢带厚度的二分之一)切不可锯透以免损坏铅包),而后用螺丝刀将钢带尖端撬起,用克丝钳子夹紧把钢带撕掉。
3.6.1将铅皮擦洗干净,将铜胶线或铜编织线(小于120mm2
电缆用16mm2线,大于15mm2电缆用25mm2线)在铅包和钢带上用φ2铜线绑3~5匝。
3.6.2用喷灯封铅将地线在铅包和钢带上焊牢。要求焊在两层钢带上,表面光滑,不得叠焊。
3.7.1用棉丝蘸汽油擦净铅包,将清洗干净的电缆头外壳套入电缆内。
3.7.2剥铅。在钢带断口处理取150mm铅包,其余的剥去。剥铅时应注意用电工刀刻一环形深痕,其深度不得超过铅包厚度的二分一(剥铅前先铺好橡皮布或塑料布),用电工刀从环形痕处往末端划两道平行深痕,其深度为该铅包厚度的二分之一,两线距离约10mm,然后从末端将铅条撕去,后去掉铅包(图3.7.2)。
3.7.3胀铅:胀铅时用胀铅器,顺统包纸的缠绕方向与胀铅口成30°~45°角,将铅包胀成45°角形成喇叭口,铅口要光滑、对称、无毛刺。(图3.7.3)
3.7.4剥除统包纸:首先剥去外层半导体纸,然后在胀铅口25mm处包缠5层黑漆隔带,并填平胀铅喇叭口最后一层包过胀铅喇叭口,从电缆末端用手撕掉统包纸,用电工刀切去填料(须注意下刀方向应使刀滑脱时不致损伤电缆绝缘)。
3.7.5掰芯线,一只手用力握住芯线根部,另一只手轻轻地将芯线掰开,用力不得过猛,以免损伤芯线绝缘纸(图3.7.5)。
3.8包缠电缆绝缘和套入耐油胶管:
将各芯线上的相色纸用手撕掉,用手拆棉丝沾酒精擦掉各芯线上的电缆油,然后顺绝缘纸缠绕的方向以半重叠的方法包缠二层黑漆隔带。按电缆芯线的长度套入耐油胶管,直至三芯分开处,距三芯分开处50mm、每相同200mm段采用半重叠包缠六层黑漆隔带。
3.9.1剥除从电缆芯线末端量取接线端子孔的长度加10mm的绝缘纸,将线芯线和线鼻子用棉纱沾汽油擦净,压接线鼻子,把线鼻子打磨光滑干净,涂抹一层过氯乙烯漆,包缠塑料带,一直包缠到与芯线绝缘相平为止,每层塑料带之间均涂抹过氯乙烯漆。
3.10装配电缆终端头(图3.10):
1.NTN型油浸纸绝缘电缆终端头,适用于8.7/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油浸纸绝缘电缆。
2.线芯绝缘保留长度B除对应于NTN—33与NTN—34壳体为125mm外,其它均为100mm,且在B段附加绝缘包绕完后,再剥除上台阶端的线芯绝缘,以免H段线芯绝缘松散。
3.导体端部聚氯乙烯带包绕长度为80—115mm,然后再用尼龙绳绑扎。
4.铅包喇叭口高于壳体颈部5mm。
5.沥青绝缘胶木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情况选用。
6.终端头所需材料由厂家配套供给。
1.NTN型油浸纸绝缘电缆终端头,适用于8.7/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油浸纸绝缘电缆。
2.铅包喇叭口下30mm及接线端子压坑处应加工成粗糙面。
3.堵油层由环氧树脂涂料与无碱玻璃丝逞组合包绕而成,共包绕三层。
4.终端头所需材料由厂家配套供给
3.10.1把尼龙电缆头的下密封件拧紧,装好上盖,再套上橡皮手指套,手指套上下两端包缠二层塑料带(均须涂抹过氯乙烯漆),然后用尼龙小线绑扎牢固,绑扎长度不小于20mm(先绑扎二相,留下浇注绝缘胶方便的一相,注胶完后再绑扎)。
3.10.2将耐油胶管内径抹上过氯乙烯漆,放回线鼻子上40mm,包缠二层塑料带,用尼龙小线扎紧,扎紧长度不小于20mm。
3.10.3从橡皮手指套至线鼻子全长用黑漆隔带以半重叠方法包缠二层。
3.11固定电缆终端头。装好尼龙电缆头的抱箍,将电缆头固定牢、距封地线50mm处安装固定电缆的支架,电缆垂直段超过1500mm应有二个固定支架。
3.12灌注电缆绝缘胶。将事先加热到170~180℃的电缆绝缘胶,从预留没包扎的一相橡皮手指口处倒入电缆头内,一次加满,冷却60℃后,再补浇一次,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包缠好剩下一相的手指口。
3.13指好地线,核对相位,并用黄、绿、红、塑料带包扎在芯线上,将电缆头清理干净。
3.14试运行与验收:
3.14.1电缆头制作完毕后,按要求由试验部门做耐压和测试试验。
3.14.2验收: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和运行记录等技术资料。
4.1.1高压电力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必须按本规范第3.1.8条的规定交接试验合格。
4.1.2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Q。
4.1.3铠装电力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截面积不应小于表4.1.3的规定。
表4.1.3电缆芯线和接地线截面积(mm2)
注:电缆芯线截面积16mm2及以下,接地线截面积与电缆芯线截面积相等。
4.1.4电线、电缆接线必须准确,并联运行电线或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相位应一致。
4.2.1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截面积在1O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2截面积在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3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各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4多股铝芯线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5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电线。
4.2.2电线、电缆的芯线连接金具(连接管和端子),规格应与芯线的规格适配,且不得采用开口端子。
4.2.3电线、电缆的回路标记应清晰,编号准确。
5.1制作电缆头的过程中,对易损件要轻拿轻放,材料工具保持干净,以免影响制作质量。
5.2灌注绝缘胶时,不许触动电缆头有关部件。
5.3电缆头制作完毕后,立即安装固定,送电运行,暂不能送电或有其它作业时,对电缆头加要木箱给予保护,防止砸、碰。
6.1电缆绝缘纸不能损伤,特别是在三芯分开掰弯时,要特别小心8栋33层塔式住宅施工组织设计方,用力不能过猛。在包缠绝缘层时,更不许来回搬弄芯线。
6.2在制作电缆头的全过程中,对材料工具,设备等均应保持清洁,无潮气,手上的潮气要擦干净。
6.3封铅时速度要快,烘烤铅包时,火焰要均匀,以免损坏铅包和降低绝缘强度。
7.2设备材料检验记录。
7.3电缆试验报告单。
RBT043-2020标准下载7.4电缆膏理化及电气性能试验报告单。
7.6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