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室外供热管道安装质量管理技术 安全交底.doc3.3.6遇有伸缩器时,应在预制时按规范要求做好预拉伸并作好支撑,按位置固定,与管道连接。
3.3.7管道安装时坐标、标高、坡度、甩口位置、变径等复核无误后,再把吊卡架螺栓紧好,最后焊牢固定卡处的止动板。
3.3.8冲水试压,冲洗管道办理隐检手续,把水泄净。
3.3.9管道防腐保温XX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最后将管沟清理干净。
3.4.1按设计规定的安装位置、坐标,量出支架上的支座位置,安装支座。
3.4.2支架安装牢固后,进行架设管道安装,管道和管件应在地面组装,长度以便于吊装为宜。
3.4.3管道吊装,可采用机械或人工起吊,绑扎管道的钢丝绳吊点位置,应使管道不产生弯曲为宜。已吊装尚未连接的管段,要用支架上的卡子固定好。
3.4.4采用丝扣连接的管道,吊装后随即连接;采用焊接时,管道全部吊装完毕后再焊接。焊缝不许设在托架和支座上,管道间的连接焊缝与支架间的距离应大于150~200mm。
3.4.5按设计和施工各规定位置,分别安装阀门、集气罐、补偿器等附属设备并与管道连接好。
3.4.6管道安装完毕,要用水平尺在每段管上进行一次复核,找正调直,使管道在一条直线上。
3.4.7摆正或安装好管道穿结构处的套管,填堵管洞,预留口处应加好临时管堵。
3.4.8按设计或规定的要求压力进行冲水试压,合格后办理验收手续,把水泄净。
3.4.9管道防腐保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注意做好保温层外的防雨,防潮等保护措施。
3.5室外热水及蒸汽干管入口作法见图3.5。
4.1.1本章适用于厂区及民用建筑群(住宅小区)的饱和蒸汽压力不大于0.7MPa、热水温度不超过130℃的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4.1.2供热管网的管材应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径小于或等于4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
2管径为50~20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
3管径大于200mm时,应使用螺旋焊接钢管。
4.1.3室外供热管道连接均应采用焊接连接。
4.2.1平衡阀及调节阀型号、规格及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后应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调试,并作出标志。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及产品合格证,并现场观察调试结果。
4.2.2直埋无补偿供热管道预热伸长及三通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前应注意检查预制保温层外壳及接口的完好性。回填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检验方法:回填前现场验核和观察。
4.2.3补偿器的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进行预拉伸。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并查验预拉伸记录。
4.2.4检查井室、用户入口处管道布置应便于操作及维修,支、吊、托架稳固,并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
4.2.5直埋管道的保温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口在现场发泡时,接头处厚度应与管道保温层厚度一致,接头处保护层必须与管道保护层成一体,符合防潮防水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
4.2.6管道水平敷设其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用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4.2.7除污器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管网冲洗后应清除内部污物。
检验方法:打开清扫口检查。
4.2.8室外供热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8的规定。
表4.2.8室外供热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管径125~200mm
管径250~400mm
4.2.9管道焊口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5.3.8的规定。
4.2.10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2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弧坑和气孔等缺陷。
4.2.11供热管道的供水管或蒸汽管,如设计无规定时,应敷设在载热介质前进方向的右侧或上方。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
4.2.12地沟内的管道安装位置,其净距(保温层外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与沟壁100~150mm;
与沟底100~200mm;
与沟顶(不通行地沟)50~100mm;
(半通行和通行地沟)200~300mm。
4.2.13架空敷设的供热管道安装高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以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1人行地区,不小于2.5m。
2通行车辆地区,不小于4.5m。
3跨越铁路,距轨顶不小于6m。
4.2.14防锈漆的厚度应均匀,不得有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
检验方法:保温前观察检查。
4.2.15管道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4.4.8的规定。
4.3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
4.3.1供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
4.3.2管道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冲洗。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以水色不浑浊为合格。
4.3.3管道冲洗完毕应通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当不具备加热条件时,应延期进行。
检验方法: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
4.3.4供热管道作水压试验时,试验管道上的阀门应开启,试验管道与非试验管道应隔断。
检验方法:开启和关闭阀门检查。
5.1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做吊拉负荷及支撑、蹬踩,或在施工中当固定点。
5.2盖沟盖板时,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损坏。
5.3各类阀门、附属装置应装保护盖板,不得污染,砸碰损坏。
6.1管道坡度不均匀或倒坡。原因是托吊架间距过大,造成局部管道下垂,坡度不匀。安装于管后又开口,接口以后不调直造成。
6.2热水供热系统通暖后,局部不热。原因是干管敷设的坡度不够或倒坡,系统的排气装置安装位置不正确,使系统中的空气不能顺利排出,或有异物泥沙堵塞所造成。
6.3蒸汽系统不热,原因是蒸汽干管倒坡,无法排除干管中的沿途凝结水,疏水器失灵,或干管及凝结水管在返弯处未安装排气阀门及低点排水阀门。
6.4管道焊接弯头处的外径不致。原因是压制弯头与管道的外径不致,采用压制弯头,必须使其二外径与管道相同。
6.5地沟内间隙太小,维修不便。原因是安装管道时排列不合理或施工前没认真审查图纸。
6.6试压或调试时,管道被堵塞。主要是安装时预留口没装临时堵,掉进杂物造成。
7.1应有材料及设备的出厂合格证。
7.2材料及时性设备进场检验记录。
7.3管路系统的预检记录。
某学院学生公寓1-3栋施工组织设计7.4伸缩器的预拉伸记录。
7.5管路系统的隐蔽检查记录。
7.6管路系统的试压记录。
临湘海螺立磨(水泥库)施工方案7.7系统的冲洗记录。
7.8系统通汽、通热水调试记录。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