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接线及软电缆安装工艺技术、安全交底.doc

滑接线及软电缆安装工艺技术、安全交底.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1 M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滑接线及软电缆安装工艺技术、安全交底.doc

b水平排列的滑接线,由内向外A(黄)、B(绿)、C(红)。

3.7软电缆滑道及软电缆安装;应按设计和起重机技术文件规定进行安装。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要求安装:

精选--暖通施工组织计划范本--04--(24份)3.7.1软电缆滑道安装:

3.7.1.1滑道的规格、材质应根据起重机的移动距

离长度,以及电缆的规格和重量选定。但圆钢直径不得少于4mm。钢丝绳直径不得少于6mm。

3.7.1.3支架在起重机轨道上焊接牢固。不得咬肉及损伤轨道。用螺栓固定支架时,每个支架不应少于两条螺栓。应有防松措施,固定牢固。

3.7.2软电缆安装:

3.7.2.1软电缆的移动长度,应比起重机的移动距离长15%~20%。移动长度大于20m时,应加牵引绳,索引绳长度不得大于移动电缆长度。索引绳宜用尼龙绳和软钢丝绳。

3.7.2.2软电缆两端应分别用卡子与起重机和滑道可靠的卡固。电缆不得有扭绞,电缆的滑动吊卡卡固距离均匀、卡固牢固,不损伤电缆。

3.7.2.3电缆卷筒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牢固。电缆的长度和重砣的行程相适应,放缆和收缆拉力一致,起重机到终端位置时,电缆应有余量。

3.9滑接触器应按产品规定,安装牢固,沿滑接线滑触可靠。在任何位置滑触器的中心线不应越出滑接线的边缘。

3.10.1滑接线及软电线安装完毕后,检查和清扫干净,用摇表摇测相间、及相对地的绝缘电阻,电阻值应大于0.5MΩ。并作记录。

3.10.2检测符合要求送电空载运行。检查无异常现象后,再带负荷运行,滑触器在运行中与滑接线全程滑接平滑,无较大火花和异常现象后,交建设单位使用。

3.10.3验收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3.10.3.1交工验收单,变更洽商记录、产品合格证和技术文件。

3.10.3.2安装记录、测试及试运行记录。

4.1.1滑接线和软电缆的相间,各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检验方法:用摇表测试,或检查测试记录。

4.1.2滑接线的中心线与起重机轨道的实际中心线距离和同一条滑接线各支架间的水平或垂直距离必须保持一致,其偏差值不应大于1/1000,最大不应大于10mm。

检验方法:实测或检查安装记录。

4.1.3滑接线在绝缘子上固定可靠,滑接线连接处平滑、滑触面严禁有锈蚀,滑接线与导线连接处必须镀锡或镀锌处理。

4.2.1绝缘子无裂纹和缺损,清洁与支架间的垫片齐全。支架安装平整、牢固、间距均匀,油漆色泽均匀。连接螺栓螺纹露出螺母2~3扣。

4.2.2滑接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2.2.1变形缝和检修段处留有10~20mm的间隙。滑接线端头光滑,两端高底差值不大于1mm。

4.2.2.2自由悬吊式滑接线的弛度相互间偏差不大于20mm。

4.2.2.3刷油漆、色漆的部位,颜色正确无漏刷。指示灯指示正常。

4.2.2.4滑触器在全行程滑行中平稳,无较大的火花。

检验方法:观察或检查安装试运行记录。

4.2.3软电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2.3.1软电缆滑道、牵引绳的终端固定可靠,滑道调节装置齐全。

4.2.3.2软电缆沿滑道滑动灵活、平稳,不打扭,无卡阻现象。

4.2.3.3电缆移动段长度比起重机移动长度距离长15%~20%,移动长度大于20m加装牵引绳。

4.2.3.4金属件防腐均匀无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查看试运行记录。

4.2.4滑接器安装平整牢固,滑触面光滑,接触良好。滑触器中心在滑行时不越出滑接线的边缘。滑块灵活无卡阻现象。绝缘件完整。

检验方法:观察和试运行检查。

4.2.5高度在3.5m以下的金属架接地可靠,接地线的截面选用正确。接地线无漏接。

5.1滑接线及软电缆安装完毕后,如有其它工种作业时应加以保护GB50821-2012 煤炭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pdf,防止砸碰损伤。

7.3材料设备检验记录。

清点检查要细;将缺损材料及附件列好清单,同供货单位协商解决。加强保管

焊接时注意电流调整适当。采用焊缝对称断续焊,焊后进行检查和调整

保护地线漏接或不符合规范规定

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度

7.7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7.8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穿(跨)越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技术要求(川交函[2014]572号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14年10月22日).pdf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