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论文:论建筑师职业的出现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影响

建造师论文:论建筑师职业的出现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影响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4.30K
标准类别:工程监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建造师论文:论建筑师职业的出现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影响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建造师论文:论建筑师职业的出现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影响

建筑师职业的出现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世纪,建筑活动多由工匠主导,设计与施工并未明确分工,而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建筑师逐渐成为独立的职业群体,他们不仅具备技术知识,还注重艺术理论和古典文化的研习。

建筑师身份的确立推动了建筑设计从经验向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转变。他们借鉴古罗马建筑的经典比例和形式,将数学、几何学融入设计中,使建筑更加和谐美观。例如,布鲁内莱斯基通过对透视法的研究,为佛罗伦萨大教堂设计了创新性的穹顶;阿尔伯蒂则在其著作《论建筑》中系统总结了建筑原则,奠定了现代建筑理论的基础。

此外,建筑师作为文化精英,常参与城市规划和社会交流,提升了建筑的社会地位和象征意义。他们的作品不仅满足功能需求,更体现了人文精神和时代审美,如圣彼得大教堂等标志性建筑便彰显了这一时期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总之,建筑师职业的出现促进了建筑领域的专业化发展,并深刻塑造了文艺复兴建筑的独特风貌。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表达着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建造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创建美丽整齐的城市成为意大利各个城市竞争的焦点。城市主教堂的高度与美丽,不仅代表了这个城市信仰的虔诚,也成为这个城市荣耀的象征;而城市市容如何,则对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罗马,先后出现过五位教皇参与或赞助人文主义的活动,即尼古拉五世、庇护二世、西克图斯四世、尤里乌斯二世和利奥十世。“尼古拉二世登基之后,决心改变罗马城破旧的形象。或许受到人文主义者莱翁·巴蒂斯塔·阿尔伯蒂的影响,他展开了大规模的整修工作。他修建了梵蒂冈图书馆,拓宽罗马的街道。”[1](P36)在当时情况下,一位建筑师能够对教皇产生如此影响,说明建筑师已经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地位,已经被社会所认同和尊重。“在文艺复兴时期,即使没有参与或赞助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的文学和艺术活动,也很少有哪一位罗马教皇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敌对者。”[2](P92)也正是这种支持或默认对建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消除了宗教上的束缚,解除了人们的顾虑。更多的人进入建筑行业,不单单只是建筑艺术的设计,更大范围的在技术、比例、美观、稳固、使用等多方面开始考虑,涌现出大量的人才,创造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性的建筑作品,使建筑进入良性发展状态。

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新兴的职业,还没有专职的建筑师,“艺术家们有了新的社会地位,艺术家的行业从手工业提升为高级艺术。但是建筑师在这一时期并没有与艺术家分离。”[3]当时的大多数建筑师都是绘画家、雕塑家,如布鲁内莱斯基就是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是世界著名的画家、雕塑家。由于建筑与绘画雕塑之间有着共同的根源,即都要求相对高的绘图能力以及创作设计能力,所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艺术取得了同绘画雕塑一样惊人的成就。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建筑师有效的将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建筑艺术中运用绘画中的透视技法,大大提高了绘图的精确性和严密性,有效的将数学计算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建筑领域,使得建筑业与数学、科技所结合,真正达到了维特鲁威所提出的坚固、美观、实用,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正是这种建筑师与雕塑家、画家的身份的合一,以及建筑作品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使得建筑获得了与绘画、雕塑一样的艺术地位,建筑师也成为从事艺术创作的知识阶层的一员。

二、建筑师地位提高所带来的影响

1.建筑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提升

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建筑业来说是个充满了改革和创新的时代。当时,人们对居住和审美提出的新的要求,社会对希腊罗马建筑的渴望以及建筑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大胆的运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元素融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在创新中复兴罗马希腊建筑的精神气质,使得建筑物本身的观赏性大大提高。如布拉曼特所设计的坦比哀多小教堂,它是为纪念圣彼得殉教所建,它是圆形平面的集中式布局,以古典围柱式神殿为蓝本,上盖半球形圆形。平面是柱廊和圣坛两个同心圆组成;立面由两个精细不同的圆筒形成,这种造型是典型的早期基督教为殉教者所建的圣祠的基本形式。教堂下层的围柱廊用16根古希腊时期的多立克柱式,颇具英雄主义气质。集中式的形体,饱满的穹顶,圆柱形的教堂和鼓座,建筑物虽小,但有很强的层次感,附于多种几何体的变化,虚实映衬,构图丰富。他的体积感的完整性,并采用多立克柱式,使他显得十分雄健刚劲,在精神气质上达到了古罗马时期的效果,这种构图在全球各地被广泛复制,如英国保罗大教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美国国会大厦等。

建筑师职业的门槛的提高,作为一名建筑师,本身就必须拥有精确的绘画能力以及人文知识的装备,他们本身就拥有丰富的建筑知识,并且与当时的最新科技相结合,能够将最新科技成果及时运用到建筑业中。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透视技法在建筑上的运用、罗马文献的发现以及考古学实际测量罗马古代遗址所得到的数据等为其创造了条件,克服了一千多年来所面临的技术上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准确的将古典主义建筑重新建造。如佛罗伦萨主教堂圆顶问题,当时就存在着两个技术性的难题。一个是开口跨度太大,直径达到42.8米;另一个问题是圆顶的侧推力太大,根本无法用传统的方法来建造。如何建造,成了当时建筑师讨论的话题,谁能够建造,必将会得到永垂不朽的名誉。布鲁内莱斯基正是通过对古代建筑遗址详尽的勘察以及仔细的研究,从而找到了解决佛罗伦萨主教堂圆顶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建造完后的主教堂在许多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远远超过了万神庙,主教堂高度达到118米,穹顶到地面88米,在选用材料、结构方法、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等方面都有历史性的突破。“建筑和技术最初结合的典型实例是建筑施工技术和相应的机械设备的结合,没有相当发达的施工机械,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型建筑物的建造几乎是不可能的。”[4]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设计不单是对古典主义的复兴,而是一种基于古典主义建筑基础上的创造,是在借鉴古代建筑遗迹,总结劳动者的实践经验之上,对建筑本身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各种建筑构图的规律,制定了柱式及其组合的量化法则,这对建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实践中,建筑师形成了个人自己的设计特色,使得在文艺复兴时期所设计的建筑作品众多,但都不失其特色,各有千秋。如米开朗琪罗所设计的洛伦佐图书馆。米开朗琪罗有效利用地形,将阅览大厅设计为高于门厅,将双柱沉于墙壁之内,圆柱下用华美的涡卷将其衬托,从而感觉上使厚重的大理石双柱显得轻巧,给人一种凌空而起的感觉。双柱与双柱之间用装饰的壁柱来解决空墙壁给人厚重空虚的感觉,最具有个人特色的应该是进入图书馆的楼梯,米开朗琪罗抛弃用传统的方式来设计楼梯,而将其设计为自然曲线的流畅,“他的建筑创作和他的雕刻一样,夸张动态力量,突出体积感,强化光影的变化,构图有不少创造。为了表现一种情绪,往往不顾结构逻辑,突破柱式规则。[5](P134)

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著作的出版将建筑设计真正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确立了下来,摆脱了以前那种混杂的、仅仅依靠经验而缺乏理论指导来修建建筑物的方式。同时也有效的规范了建筑业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改变了自古罗马以来奇缺建筑著作的现状,再加上活字印刷的出版,使得大量发行成为可能,出现了象阿尔伯蒂、帕拉迪奥这样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

阿尔伯蒂所写的《论建筑》一书是西方近代第一部建筑理论著作,对西方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西方建筑理论之父。《论建筑》与古希腊维特鲁威所写的《建筑十书》有很密切的联系,使用了很多古希腊的建筑术语,并且在写作体例、柱式理论等体裁上大量遵循了建筑十书的写作手法。但阿尔伯蒂绝对不是简单的抄袭或是复述建筑十书,他更多的是一种创作,一种有别于古人的创新。他在对建筑的认识,对古典主义建筑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建筑的地位等一系列问题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之中,主张研究古代建筑为当代建筑服务。此外,还有建筑师帕拉迪奥所写的《建筑四书》,塞利奥的《塞利奥建筑与透视学著作全集》,维尼奥拉的《建筑的五种柱式规范》等。

[1]王挺之,刘耀春.欧洲文艺复兴史(城市与社会生活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jc/t 2157-2012标准下载[2]刘新利,陈志强.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