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土木毕业设计05

2007土木毕业设计05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08.8 KB
标准类别:毕设图纸
资源属性:
VIP资源

2007土木毕业设计05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2007土木毕业设计05

墙体=取一半标准层=2197.04KN/2=1098.52KN

抗拔桩施工组织方案雪荷载=(40.5m+0.5m)×(15.6m+0.5m)×0.3 KN/m×50%=99.02 KN

则,顶层重力荷载=4449.07+748.37+241.54+909.29+483.97+1098.52+99.02

=8029.78KN

楼面=(40.5m+0.5m)×(15.6m+0.5m)×4.36KN/㎡=2878.04KN

梁自重=909.29KN

合计: 2197.04 KN

楼面活载 =(40.5m+0.5m)×(15.6m+0.5m)×2 KN/㎡×50%=660.1 KN

则,标准层重力荷载=2878.04+909.29+1005.9+2197.04+660.1=7650.37 KN

楼面自重=(40.5m+0.5m)×(15.6m+0.5m)×4.36 KN/㎡=2878.04 KN

梁自重=909.29KN

合计: 2108.85 KN

楼面活载 =(40.5m+0.5m)×(15.6m+0.5m)×2 KN/㎡×50%=660.1 KN

则,底层重力荷载=2878.04+909.29+1322.22+(2197.04+2108.85)/2+660.1

各层质点重力荷载值见图5.1所示

5.2 梁柱刚度计算

混凝土采用C25,E=2.8×107 KN/㎡

5.3 横向框架自振周期

按顶点位移法计算框架的自振周期,考虑填充墙对框架刚度的影响,取基本周期调整系数。计算公式为,式中为顶点位移(单位m),按D值法计算。

5.4 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地震作用按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按第一组,则Tg=0.35s,,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由于T1=0.4s<1.4Tg=1.4×0.35s=0.49s,故不必考虑顶点附加地震作用,。

顶点附加地震作用为:

横向框架各层水平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见图5.2。

图5.2 楼层地震剪力示意图

5.5 横向框架抗震变形验算

5.6 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5.6.1 横向框架柱剪力和柱端弯矩计算

5.6.2 梁端弯矩计算

如图5.3,梁端弯矩可按节点弯矩平衡条件,将上下柱端弯矩之和按左、右梁的线刚度比例分配。

-创意简历通用简历模板以顶层和五层B节点为例: 图5.3 梁端弯矩分配示意图

其他层梁端弯矩和A节点梁端弯矩见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柱弯矩图5.4。

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计算

邮政桥项目施工方案见图5.5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端剪力及柱轴力图。

图5.4 地震作用下弯矩图(单位 )

图5.5 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端剪力及柱轴力图(单位 KN)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