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041-2020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规范.pdf

DB50/T 1041-2020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493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50/T 1041-2020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规范.pdf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设计书应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野外调查核查基础上进行编制,监测设计书应 包含监测区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地质构造与地震、地质灾害概况、监测分级、 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网点布设、监测精度、监测周期与监测频率、监测数据分析及安全评价、监 测网(点)建设技术要求、质量、安全、进度保障措施、经费预算等内容。设计书编制大纲可参照附录 A热行。

7.1.1城镇地质安全监测建设期应进行工程监理。 7.1.2城镇地质安全监测网点建设应严格按照设计测设点位,满足防雷、防盗要求。 7.1.3城镇地质安全监测设备配件宜采用高挂方式安装,供电系统宜采用地埋方式安装。 7.1.4监测网点建设完成后应按照附录B绘制“点之记”

.2.1监测网点建设应保证自身稳定性,监测基准点应设置在稳定的基岩上,其构造要求见附录C。 .2.2监测仪器设备宜使用市电,无市电条件时应选用蓄电池和光伏太阳能联合供电方式。选用蓄电 也和光伏太阳能联合供电方式时,应结合设备功耗进行余设计。 .2.3野外监测系统应配备直击雷防护装置,其设计与实施参照DB50/217执行。 .2.4 深部位移测斜、地下水位、推力观测的监测成孔应满足如下要求: a 监测孔终孔孔径应不小于110mm,监测孔孔深应根据城镇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确定; b 终孔孔深最大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 C) 岩土分层深度的量测精度不应低于土50mm; d 当孔深≤50m时,孔斜<1°;50m<孔深≤100m时,孔斜<2°;100m<孔深≤150m时,孔 斜<3°;孔深>150m时,孔深每递增100m,孔斜增加1°; e 岩芯采取率按照CECS240:2008执行; 监测工程施工验收前,各孔全部岩芯均要保留。监测工程竣工验收后,可不予保留。每个钻孔 的岩芯都必须在编录后留存电子文档(含数码照片)。

JB/T 10217-2013 组合式变压器DB50/T10412020

铭牌规格及内容按附录D执行。 7.2.6监测网点建设开工前,监测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请设计图文签审、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提交开 工申请等:施工期间监测单位应完善相应的施工 进场材料、设备报验单、隐蔽工程等过程资料。

7.3仪器设备及通讯网络

7.3.1监测仪器设备选型应充分考虑野外长期自主运行的实际特点,综合考虑观测精度、数据可靠性、 稳定性以及环境适宜性等性能指标,监测仪器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a) 仪器设备精度应满足表5要求; b) 传感、数据采集传输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 C 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应具备感应雷防护; d)采集传输设备应具备本地存储、断点续传功能; e)采集传输设备应具备内置供电系统和外置供电接口。 7.3.2监测设备通讯模组应兼容国内运营商无线网络接入,宜具备现场局域组网功能,根据现场网络 条件智能选择最优入网方式。 7.3.3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选用的通讯网络及通讯协议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b 满足监测设备管理、远程控制、远程升级等功能要求; C) 提供实时自主管理需求开发接口; d 满足监测数据传输的带宽要求; e) 监测数据结构和数据格式应与重庆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系统相匹配。 7.3.4监测设备使用年限应当不低于监测周期。 7.3.5监测仪器设备技术参数按附录E执行

8.2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及地质安全评价

8.2.1城镇地质安全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及地质安全评价按图2流程执行 8.2.2城镇地质安全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应结合宏观地质巡查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剖面、分区域逐 一分析综合评价。 8.2.3监测运行期间应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分析各监测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趋势。监测单位应及 时上传相关报表文件、更新工况信息等内容。 8.2.4城镇地质安全评价应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监测数据汇总分析结论综合评价。对监测区内发育的 滑坡、危岩、滑移型塌岸和滑移型不稳定斜坡宜按DB50143进行局部定量评价,常用分析模型和方法 见附录G所示

DB50/T10412020

图2城镇地质安全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及地质安全评价流程

8.2.5城镇地质安全状态分为安全、基本安全和不安全三个等级,安全等级判定按

2.5城镇地质安全状态分为安全、基本安全和不安全三个等级,安全等级判定按表6执行。 2.6城镇地质安全分析评价应注重实时性,综合判定城镇地质安全状态并及时预警

表6城镇地质安全等级判定表

DB50/T10412020

DB50/T10412020

8.3监测管理与信息反馈

8.3.1监测单位应提交的监测成果包括监测设计,建设资料,运行期年度实施方案、监测旬报、月报、 季报、半年报、年报、专报以及总结报告(见附录H)。监测成果应上传至重庆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 理系统。 8.3.2监测信息反馈应在现场监测人员、监测单位、管理部门、应急处置部门间形成闭环

9.2城镇地质安全监测网点建设期间,监理单位应对分部、分项工程逐一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 下一阶段施工,验收表格见附录I。 9.3城镇地质安全监测网点建设期间应进行旁站式监理,可采取现场记录、发布文件工作方式开展监 理工作。 9.4城镇地质安全监测项目验收应在自检、试运行检验检测完成后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9.5试运行检验检测由第三方单位对仪器设备运行状态及监测数据质量等内容进行检验检测,并出具 试运行检验检测报告(见附录J)。 9.6工程竣工验收内容包括野外建设工作、数据质量及资料整理等方面。

料应包含纸质版和电子版。 1)文档资料包括项目批复文件、监测设计书及审查意见、监测网点建设相关过程及验收资料、监测 运行期间报表文档、总结报告、竣工验收资料及专家审查意见。 2)数据资料包括相关图件资料、影像资料、监测原始数据及分析数据。 3)其他成果为监测实施过程中收集到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以及产出的知识产权资料。

DB50/T10412020

1)前言。包括任务由来,目的与任务,执行技术与标准,以往勘查、设计、监测工作情况等。 2)监测区概况。包括城镇建设概况,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 与地震,地质灾害概况等, 3)监测分级。 4)监测设计。包括设计原则,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网点布设,监测精度,监测周期与频率, 监测设备选取,监测数据分析与安全评价。 5)监测网(点)建设技术要求。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数据接入等技术要求, 6)监测网(点)建设监理。包括监理工作内容,监理方式,签证验收内容,监理成果等。 7)监测成果提交与信息反馈。包括成果形式,提交方式及时间节点,信息反馈机制及处置机制等 8)保障措施。包括质量保障措施,安全保障措施,进度保障措施,运行维护措施等。 9)经费概算。

DB50/T10412020

(规范性附录) 基准点/监测点“点之记”

(规范性附录) 基准点/监测点“点之记”

说明:监测、监理、业主单位各持一份。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基准点及监测点基建要求 基准点建设应保证点位稳定可靠,建设构造要求如图C.1。

DB50/T10412020

注:1.基础开挖至基岩以下不小于300mm; 2.混凝土标准抗压强度不低于C25; 3. 主筋中 22, 箍筋中 8。

图C.1基准点构造要求(单

监测点建设构造要求如图C.2所示。

监测点建设构造要求如图C.2所示。

DB50/T10412020

注:1.基础开挖至土层以下不小于1000mm;镀锌管安装后,在基础上浇筑500*500*500混凝土平台以稳固上部结构: 2.混凝土标注抗压强度不低于C20: 3.镀锌管规格为DN150,壁厚不小于4.5mm。

2监测点构造要求(单位mm

图C.2监测点构造要求(单位mm)

DB50/T10412020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监测网(点)铭牌制作要求

注:1.尺寸为200×150mm,材质为铝板

2.铭牌整体为蓝底白字;中文字体为仿宋GB2313,英文及数字字体为TimesNewRoman;标题字号为 字字号为三号

DB50/T10412020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监测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参数

表E.1GNSS地表绝对位移监测设备选型技术要求

表E.2 地表相对位移监测设备选型技术要求

DB50/T10412020

DB50/T10412020

表E.4地下水位监测设备选型技术要求

表E.5降雨量监测设备选型技术要求

表E.6现有可用星载InSAR卫星基本参数

DB50/T10412020

表E.7三维激光扫描仪基本参数

表E.8次声监测设备基本参数

DB50/T10412020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巡查记录表

DB50/T10412020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预测预报模型和方法

G.1切线角及改进的切线角法

DB50/T10412020

当斜坡处于初始变形或等速变形阶段时,变形速率逐渐减小或趋于一常值;而当斜坡进入加速变形 价段时,变形速率将遂渐增大。显然,根据斜坡变形曲线各阶段的斜率变化特点,也可以采用数学方法 进行完全定量地判断。斜坡变形曲线的斜率可以利用切线角α:(切线角是指变形曲线上某点切线与横 坐标的夹角)来表达。可用切线角的线性拟合方程的斜率值A来判断斜坡演化阶段。A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i(=1,2,3,,n)为时间序数:α为累计位移(i)的切线角,α为切线角α,的 平均值。 a由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B为比例尺度,即:

DB50/T10412020

DB50/T10412020

DB50/T10412020

式中,i为相同间隔时间的位移数据的个数;X()(i)为一次累加生成数据,右上角括号中的 示累加次数;X(0)(i)为非负的累加前位移数据。均值生成数据按下式计算:

式中系数α,u可以由下列式子求出

X( (t) = x() (1) u 4 a

DB50/T10412020

x( (i) = X(0) (1) V a a

式中,θ为折减系数,且按下式计算

因为0≤X(0(k)≤X(0)(),所以 0≤0≤1

GB/T 32283-2015 窑炉上部用耐火材料抗气体腐蚀性试验方法解出破坏时间序号k:

则破坏时间t=k△t(△t为位移时间序列的平均间隔时间)。 最后,把t换算为所对应的时间即是破坏时间,

G.3 Verhulst 预报模型

erhulst预报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建模过程如下: 设等间隔监测数据序列为X(0)(t):

对X()(t)作一次AGO变换,得:

JB/T 11392-2013 脱硫废水处理设备"(t))拟合成Verhulst一阶白化非线性微分方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