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G41:复合配筋混凝土预制方桩.pdf

2016浙G41:复合配筋混凝土预制方桩.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291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2016浙G41:复合配筋混凝土预制方桩.pdf

需穿越较厚的硬土层时,应选用C型桩。 4.各类桩配筋及力学性能详见表12。 5.当桩穿越厚度较大的淤泥等软土层或可液化土时,应考虑桩 身的稳定性及其对承载力的影响。 6.单根基桩接头不宜超过3个。 7.用作抗拨桩的复合配筋方桩,应根据工程情况或设计要求, 除设置端部锚固筋外,应选用加厚的端板,并增大端板的焊 接坡口尺寸。 8.当复合配筋方桩既用作承压桩又用作抗拨桩时,应根据工程 环境及荷载大小选择桩型,连接接头、端板的构造及锚固筋 的设置应满足抗拔桩的要求。抗拔承载力计算长度不宜超过 上部一节,不应超过上部两节桩,否则应进行技术论证。 9.本图集提供了三种尖类型供设计选用,具体参数及使用范 围见本图集第18~20页。设计视工程具体情况也可采用无桩 尖施工或选用其他类型的桩尖: a型一十字型钢桩尖:b型一锥型钢桩尖正视图 c型一锥型混凝土桩尖。 0.计算复合配筋方桩竖向承载力时,桩长不包含桩尖长度。 、生产制作 复合配筋方桩的制作质量除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作复合配筋方桩的模具应采用钢模并考患钢模的强度、刚 度、精度等的要求:钢模应易于拆组,并能可靠抵抗浇筑混 图集号2016注 设计说明(五) 页 6

需穿越较厚的硬土层时,应选用C型桩。 4.各类桩配筋及力学性能详见表12。 5.当桩穿越厚度较大的淤泥等软土层或可液化土时,应考虑桩 身的稳定性及其对承载力的影响。 6.单根基桩接头不宜超过3个。 7.用作抗拨桩的复合配筋方桩,应根据工程情况或设计要求, 除设置端部锚固筋外,应选用加厚的端板,并增大端板的焊 接坡口尺寸。 8.当复合配筋方桩既用作承压桩又用作抗拨桩时,应根据工程 环境及荷载大小选择桩型,连接接头、端板的构造及锚固筋 的设置应满足抗拔桩的要求。抗拔承载力计算长度不宜超过 上部一节,不应超过上部两节桩,否则应进行技术论证。 9.本图集提供了三种桩尖类型供设计选用,具体参数及使用范 围见本图集第18~20页。设计视工程具体情况也可采用无桩 尖施工或选用其他类型的桩尖: a型一十字型钢桩尖:b型一锥型钢桩尖正视图: c型一锥型混凝土桩尖。 0.计算复合配筋方桩竖向承载力时,桩长不包含桩尖长度。 、生产制作 复合配筋方桩的制作质量除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作复合配筋方桩的模具应采用钢模开考患钢模的强度、刚 度、精度等的要求:钢模应易于拆组,并能可靠抵抗浇筑混 图集号2016淘 设计说明(五) O

凝土时的冲击力、侧压力、振动力以及蒸汽养护所产生的膨 胀及收缩而不变形。钢模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刷脱模剂。 混凝土和钢筋(主筋、箍筋及锚固钢筋等)应符合本图集相 关要求。 3. 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预应力钢棒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 设计要求,当生产中预应力钢棒需要超张拉时QB/T 5638-2021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中叶绿素铜钠盐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按配筋率的 大小可比设计要求提高3%~5%,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纵向非预应力钢筋如需分段时,每一根钢筋不应超过两个接 头,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钢筋的连接接 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抗拨桩的桩身非预应力钢筋不应采用绑扎搭接。 5.在复合配筋方桩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且常压蒸气养护 后常温下静停7d或高压蒸养后常温下静停1d,之后方可沉桩。 6.复合配筋方桩脱模放张时,桩身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不 应低于37.5MPa。 7.每根桩段应将制造厂名或注册商标、复合配筋方桩标记、合 格标记、制造日期,标在桩端外表面1000~1500mm范围内。 人、运输、吊装与堆放 1.复合配筋方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才能出厂。 2.复合配筋方桩可采用预埋吊环的方式起吊,吊环的位置应埋 设在中间主筋的两侧,使桩在起吊时不发生侧向倾斜。吊环 锚脚理入混土内不应小于30倍吊环钢筋直径,并与桩身纵 向主筋扎牢,具体见第24页。 3.复合配筋方桩在运输过程中如采用两支点的放置方法时,应

满足相应的放置要求(支点距离桩端宣为0.21L),并垫以楔木 防止滑动,严禁层与层之间的垫木与桩端的距离不等而造成 错位。 复合配筋方桩的堆放场地应压实平整,且有排水措施。堆放 按两支点法进行,最下层支点宜在垫木上,且支点应在同一 水平面。复合配筋方桩应按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堆放层数 应根据复合配筋方桩强度、地面承载力、堆垛稳定等综合因 素确定,并符合表6的要求,当地面承载力不足时,应做场地 加固处理或适当减少堆放层数

表6复合配筋方桩推荐堆放层数

5.复合配筋方桩运输、吊装及堆放均应进行桩身抗弯验算,在 考患吊装验算动力系数时,桩身结构自重产生的最大吊装弯 矩应小于桩的开裂弯矩。

九、出厂检验及进场验收

1.复合配筋方桩外观质量及尺寸允许偏差、抗弯试验和检验规 则等均按现行行业标准《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C934的规 定执行,并应符合表8~表11的规定。 2.工地验收具有下列资料: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和质量鉴定文 件:复合配筋方桩出厂时的产品合格证书。 上、桩

复合配筋方桩也可采用其他沉桩方式,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2.沉桩时桩身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0.5%。应在距桩机 不受影响范围内,成90°方向设置经纬仪各一台校准。出现 偏差时不应强行扳桩纠偏,以防桩身开裂。严禁采用将上下 节桩轴线形成夹角的方法调整上节桩的垂直度。 3.每根桩应一次连续打(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 尽量减小中间停款时间。当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地面时,施工 至最后一截桩露出自然地面约1000mm时应复核桩顶定位偏差 并记录。 4.沉桩时,出现贯入度反常、桩身倾斜、位移、桩身或桩顶破 损等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沉桩,待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处理 后方可继续施工。 5.需要送桩时应采用送桩器,严禁采用复合配筋方桩代替送桩 器。送桩器的弯曲刚度应满足相应的要求。 6.应控制打桩速率、日打桩量及打桩顺序,24h内休止时间不应 小于8h。 7.吊桩时严禁身碰撞桩机,避免因此带来的桩身损伤。 8.移动沉桩设备时,严禁碰撞已完成施工的复合配筋桩桩头。 一)锤击沉桩 1.锤击用的复合配筋方桩,桩身混凝士应达到28d龄期混凝士 强度。 2.采用锤击法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尺寸、打入深度 及桩密集程度等,合理地选择锤重和落距。无经验数据时也 可根据本图集第28页选用,但应在施工试沉桩中验证。锤击 数可根据锤重和地基土质条件控制,选用与复合配筋方桩相

适应桩锤。在一定的锤击能量下,沉桩全过程中锤击总数可 控制在1500~2000击以内,或按地区经验控制。 3.沉桩标准应按标高和贯入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地质条 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4.桩帽或送桩器应与方外形相匹配,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 和耐打性。 5.桩帽或送桩器与桩头周围应有5mm10mm的空隙,桩锤与桩帽 之间应设弹性衬垫,衬垫厚度应均匀,且经锤击压实后的厚 度不宜小于120mm,在打桩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和补充 桩帽与桩之间应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柔性材料,并应经常 检查,及时更换和补充。 二)静压沉桩 1.当采用静压法时,可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情况合理选择配重, 以防配重不足而发生指架的现象。还需注意压力不应超过 复合配筋方桩桩身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以防桩身破坏。 2.施工场地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不同静压桩设备正常运转需要。 3.静压桩沉桩控制应根据桩顶标高、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 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4.静压沉桩施工过程中不应任意调整和矫正桩的垂直度,避免 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 过程中除机械故障外,不应停止沉桩施工。 三)接桩 1.接桩均采用钢端板焊接法。当桩接头需要承受拉力且拉力较 大时,应选用桩端区域四角预理角钢的复合配筋方桩,并采

适应桩锤。在一定的锤击能量下,沉桩全过程中锤击总数可 控制在1500~2000击以内,或按地区经验控制。 3.沉桩标准应按标高和贯入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地质条 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4.桩帽或送桩器应与方外形相匹配,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 和耐打性。 5.桩帽或送桩器与桩头周围应有5mm10mm的空隙,桩锤与桩帽 之间应设弹性衬垫,衬垫厚度应均匀,且经锤击压实后的厚 度不宜小于120mm,在打桩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和补充 桩帽与桩之间应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柔性材料,并应经常 检查,及时更换和补充。 二)静压沉桩 1.当采用静压法时,可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情况合理选择配重, 以防配重不足而发生指架的现象。还需注意压力不应超过 复合配筋方桩桩身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以防桩身破坏。 2.施工场地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不同静压桩设备正常运转需要。 3.静压桩沉桩控制应根据桩顶标高、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 合的原则,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4.静压沉桩施工过程中不应任意调整和矫正桩的垂直度,避免 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次生弯矩。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 过程中除机械故障外,不应停止沉桩施工。 三)接桩 1.接桩均采用钢端板焊接法。当桩接头需要承受拉力且拉力较 大时,应选用桩端区域四角预理角钢的复合配筋方桩,并采

用绑焊角钢对接头进行加强,具体见抗拨接桩详图。 2.接桩时,桩身入土部分复合配筋方桩宜高出地面1000mm左右 并应注意上、下两节桩的边角对正,同时将下节桩耕顶清理 干净,加上定位板,然后把上段桩吊放在下段桩端板上,依 靠定位板将上下桩段接直,接头处如有空隙,应采用误形铁 片全部焊牢。接头处坡口槽电焊应分3层对称进行,焊接时应 采取措施减小焊接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具体见第21页。 3.焊接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并经自然冷却后方可 维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静压桩不少于8min,锤击桩不少于 10m1n,禁用水杯等万式快速冷却。 4.接桩焊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5中对三级焊缝的要求,并按隐蔽工程验收 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5.接桩拼缝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接桩拼缝允许偏差

十一、其他 1.复合配筋方桩不宜截桩。如遇特殊情况确要截桩时,应在设 计桩顶标高上一定高度进行截桩,具体见设计详图。截桩严 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或强行扳拉截桩。 2.复合配筋方桩工程的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禁边沉桩边开挖基坑:

十一、其他 1.复合配筋方桩不宜截桩。如遇特殊情况确要截桩时,应在设 计桩顶标高上一定高度进行截桩,具体见设计详图。截桩严 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或强行扳拉截桩。 2.复合配筋方桩工程的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禁边沉桩边开挖基坑:

2)自然放坡的基坑宜在打桩结束后开挖,有围护结构的基坑应 在桩基完成后施工围护结构。 3)饱和粘性土、粉土地区的基坑开挖宜在沉桩全部完成15d后 进行: 4)挖土应分层均匀进行,且桩周土体高差不宜大于1m,开挖的 土方不应堆积在基础周围,应及时外运: 5)应注意挖土机械和运土车辆在基坑中对桩的挤推而影响桩的 质量,必要时应对基坑边的运输车道及挖掘机运行车道进行 地基处理,以避免基坑边行车对已施工桩基造成影响。 6)软土地区中复合配筋方桩施工后的开挖,应考虑坑边堆载、 基坑开挖顺序、土方坡道、基坑内临时边坡斜率、挖土机具 等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已沉基桩发生位移、倾 斜、桩身开裂等现象。 7)机械开挖时,应小心操作,不得碰及桩身,挖到离桩顶标高 0.4m以上,宜改用人工挖除桩项余土,以防桩身受损。 3.首次运用复合配筋方桩的地区,应先通过试桩确定施工工艺 及竖向承载力计算方式:复合配筋方桩施工后,应根据相关 国家规范及地方标准进行耕身完整性检测及单承载力试验 .本图集所注尺寸除注明外,均以毫米(mm)为单位,未注明 尺寸按单体工程设计。 其余有关事项均应按照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执行。

表8复合配筋方桩的尺寸允许偏差表9复合配筋方桩的外观质量核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外观质量要求校+20mm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外表面长度L20mm粘皮和麻面的0.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5mm,且应修补陈2端部倾斜≤0. 4% B漏浆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图2桩身合缝漏浆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桩长度的10%,对称制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且应修补3边长B+4mm东2mm3局部磕损局部磕损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应大于5000mm²且应修补,掉角深度不应大于10mm陈+10mm保护层厚度4表面露筋、孔洞不允许40计5蜂窝局部蜂窝不超过全部桩体表面积的0.2%,并设≤L/1000不得过分集中5桩身弯曲度6表面裂缝不应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等外侧平整度≤0.2mm收缩裂纹不在此限7桩端面平整度复合配筋方桩端面混凝土、钢筋端头和预应0力钢筋镦头不应高出端板平面边长1mm8断筋、脱头不允许6端板9桩套箍凹陷0凹陷深度不大于10mm内径负偏差不限漏浆深度不应大于10mm,漏浆长度不应大于接头和桩漏浆周长的1/4,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mm且应10套箍与桩修补厚度正偏差不限身结合面0孔洞和蜂窝不允许图集号2016浙G41设计说明 (九)页10

高表10外观质量的检查工具和检查方法表11尺寸偏差及保护层厚度的检查工具和检查方法核测量工测量工校检查项目检查工具和检查方法具分度检查项目检查工具和检查方法具分度值(mm)值 (mm)用钢直尺和钢卷尺测量粘皮和麻面的尺寸长度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m1. 0粘皮和麻面并计算其面积:用游标卡尺测量粘皮和麻陈1. 0面的深度,精确至1mm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与端图桩身合缝漏浆长度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m1. 0 桩端部倾余板紧靠,测其最大间隙处,精确至1mm1. 0制桩身合缝用钢丝插入漏浆处孔隙,然后用游标卡尺漏浆深度测量钢丝的深度检测值,精确至1mm1. 0东用钢直尺和钢卷尺测量混凝土局部磕损处边长用卡尺或钢直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边长,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1. 0陈混凝土局部磕损的尺寸并计算其面积:用游标卡尺测量混1. 0计凝土局部磕损处的深度,精确至1mm设表面露筋、孔洞目测用深度游标卡尺在复合配筋方桩中部同保护层厚度0. 02断面的两处不同部位测量,精确至0.1mm蜂窝目测表面裂缝用20倍读数放大镜测量,精确至0.01mm0. 01桩端面平整度目测身弯曲度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量其弯曲处的最大距离,精确至1mm1. 0断筋、脱头目测漏浆长度: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m1. 0外侧用钢直尺立起横放在端板面上缓慢旋转,漏浆深度:用钢丝插入漏浆处孔隙,然后平面度用塞尺测量其最大间隙,精确至0.1mm0. 1柱与端板漏浆用游标卡尺测量钢丝的深度检测值,精确1. 0端板结合面至1mm边长用游标卡尺或钢直尺测量,精确至0.5mm0. 5空洞和蜂窝目测厚度用游标卡尺或钢直尺测量,:精确至0.5mm0. 5图集号2016浙G41设计说明 (十)页11

边长300~400复合配筋方桩结构配筋示意图

表13边长300~400复合配筋方桩参数表

边长450~600复合配筋方桩结构配筋示意图

表14边长450~600复合配筋方桩参数表

注:1.螺旋箍筋在两端部2000mm范围内间距为50mm,其余部分间距为100mm。

表16端板内孔直径要求

表16端板内孔直径要求

表18a型一十字型钢桩尖参数表(mm)

表20b型一锥型钢桩尖参数表(mm)

:1.本类桩尖主要适用于摩擦桩且中间需穿 越较薄硬土层或以粉质土、粉砂层为主 的持力层情况: 2.表中t1,t2,D1,H,D及焊缝高度h等均为参 考数据,可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适当调整: 3.除注明外,桩尖所有焊缝均为角焊缝: 4.桩尖材料采用Q235B或其他与其技术性能 一致的材料: 5.桩尖所有焊缝均不应有焊接缺陷,焊后需 矫正、清理

表21c型一锥型混凝士桩尖参数表(mm)

注:1.本类桩尖主要适用于摩擦桩,且软土较厚而 中间无较硬层的情况: 2.③号螺旋筋与②号锚固筋点焊: 3.桩尖混凝土强度等级:锤击桩为C40:静压机 为C30,焊条为E43xx型,h为8mm10mm。

表23不配置桩端锚固筋最大拉力参考表

表23不配置桩端锚固筋最大拉力参考表

1.桩身受拉的复合配筋方桩,当拉力不大于表23中的拉力时,可不配置 桩端锚固筋:当拉力大于表中的数值时,应按计算配置锚固筋,计算 拉力按拉力与表中数值的差值确定。 2.桩端需配置锚固钢筋时,可增加非预应力钢筋端板连接段的直径,也 可另外设置锚固钢筋。 3.单独设置的锚固钢筋伸入桩身长度不应小于La,当采用增加桩身非预 应筋端板连接段直径的方式设置锚固筋时,该段钢筋伸入桩身长度亦 不应小于La。La的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规定。

注:1.吊装一般采用预埋吊环及预留孔两种方案,制作时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 2.采用吊环方案时,吊环位置应埋设在中间主筋的两侧,使桩在起吊时不发生侧向倾斜。吊环 锚脚埋入混凝土内不应小于30倍吊环钢筋直径,并与桩主筋扎牢: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 HPB300钢筋制作,在构件的自重标准值作用下,截面计算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规定, 3.采用留孔方案时,可在混凝土初凝后出钢管成孔,但应考虑钢管拨出对截面的削弱作 用,拔出时不得损坏桩身,若考虑吊装影响也可不拨除钢管:孔两侧应增加构造接筋。 4.表24中吊环承载力为考虑动力系数的单个吊环承载力,吊环数量应按桩自重设置。

1.图中①号筋应沿方桩外边均匀布置,①号钢筋应与连接钢板焊牢, 双侧焊缝长度不应小于①号钢筋直径的5倍。连接钢板采用厚度 t≥10的钢板,并用双面角焊缝与端板连接,并接规范复核钢板与 端板的焊接连接强度不小于钢筋的抗拉强度: 2.承压桩①号筋的数量及直径不应小于表25中的规定,抗拨桩①号 肺的配筛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且直径及数量不应小于表25中 的规定; As=1000XRt/fy 式中:As—①号钢筋的总截面积(mm²): Rt一一设计要求的单桩抗拔承载力设计值(kN): fy一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3.桩项嵌入承台内深度及①号筋锚固长度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 4.当桩顶承受较大的水平力或竖向抗拨力时,桩项与承台或基础梁 的连接应接第27页的详图采取加强措施,

HJ 800-2016 环境空气 颗粒物中水溶性阳离子(Li+、Na+、NH4+、K+、Ca2+、Mg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表25连接钢筋配筋表

桩型 承压桩①最小配筋 PRS300 6笠14 PRS350 6笠14 PRS400 616 PRS450 618 PRS500 6笠18 PRS550 6 坐20 PRS600 8坐20

注:1.当桩项承受较大的水平力或竖向抗拨力时,建议按本页的连接 详图采取加强措施: 2.采用加强连接的节点,桩项与承台或基础梁的连接与第25、26 页相同。加强措施具体为桩顶以下H长度范围内,每边往外a距 离范围内配置侧向钢筋及箍筋并浇筑混凝土: 3.加强节点具体范围尺寸H及a应根据桩项受力、复合配筋方桩的 边长及选型、工程地质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且H不应小于1m 与2B的大值,a不应小于150mm;

4.加强区域应配置纵向钢筋及筋,并不得小于详图中的规定; 5.加强区域混凝土宜与承台或基础梁一起浇筑,浇筑前应对加强 殷的桩身进行清理,并涂刷混凝土界面剂

表26筒式柴油打桩桩锤参数表

1.桩锤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身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桩的规格及入土深度等因素选用,选用时应遵循重锤低击的原则。 2.本表仅供选锤参考,不能作为设计确定贯入度和承载力的依据。 3.本表适用于桩长16m~60m且桩尖进入硬土层一定深度的情况,不适用于桩尖处于软土层的情况。 4.当岩石为变质片麻花岩时,桩尖进入强风化岩深度不宜小于0.5m

GB/T 10368-1989 饲料用小麦麸表27静力压桩参考表

复合配筋混凝土预制方桩相关技术资料

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