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088-2018 户外型光伏逆变成套装置技术规范

NB/T 10088-2018 户外型光伏逆变成套装置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1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3629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NB/T 10088-2018 户外型光伏逆变成套装置技术规范

成套装置内的所有部件及其连接应被设计成可以检查和维护的结构,应可以通过拆卸成套装置外壳 门板等方式进行维护。 操作和维护应由经过相应技术培训且具有足够经验和资质的人员进行,成套装置内部操作通道的宽 度应能满足操作人员的正常进出及逃生需求。

.2.1.3电缆及布线要求

成套装置内部的控制和信号电缆应选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结构,也可以通过加强电缆保护来满足 要求,线缆应尽量短,宜用穿管或安装专门的走线槽,或至少加缠绕管保护,电缆的阻燃性应满足GB/T 18380.12的有关规定。 成套装置内部用于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控制电缆以及通信电缆宜采用内走线方式。成套装置预留的 现场接线端子的尺寸应满足现场接线要求,载流量不应小于125%额定运行条件下的直流或交流电流。 其他回路需要现场接线的接线盒(如控制、通信回路)或接线端子(如变压器的低/高压侧接线)应 安装在接线方便、安全、易于检查的位置。 内部线缆走线应通过线夹、支撑等措施固定,线缆和接线端子处不应出现应力过大、接线松弛和绝 缘破坏等现象。 内部线缆走线穿过孔洞时应在孔洞处提供光滑圆套管或使孔洞具有光滑表面。 当母线穿隔集装箱舱体时,集装箱应采取可靠的防涡流措施。固定母线用金属夹件应选用不锈钢或 铝等非磁性材料,舱体上安装金属夹件的门板及框架应选用不锈钢或铝等非导磁材料。 成套装置内部裸露的带电部件应有合适的防护措施。

5.2.1.4外壳防护等级

的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要求HG/T 4187-2011 尿素取水定额,测试要求见

5.2.1.5可维修部件的要求

光伏并网逆变器、配电柜等设备的安装应满足维护方便的要求,在需要维护的方向留有足够的维护 空间。 变压器应安装在易维护的位置,变压器的安装应符合GB50148的要求。 对于可更换熔丝,应在熔丝或熔丝座附近的可见位置标注熔丝的电流等技术参数。 随成套装置一起提供的维修用便携插座应满足户外使用的要求。 维护和操作应限于经过相应技术培训而且具有必要经验和资质的人员。

5.2.1.6接地结构

成套装置内部的各电气设备的外壳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内部各连接线缆的屏蔽层、保护层等也应选

NB/T100882018

择合适的地点接地。 接地连接端子应可靠固定,接地连接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滑以保证金属之间的可靠接触, 成套装置外部的接地连接应在安装现场进行,且总接地电阻阻值不应大于42。

5.2.1.7散热系统

当散热系统发生故障时,成套装置应无过热危险或能够安全停机。 应通过6.2.4散热系统失效试验验证。

5.2.1.8 消防系统

成套装置应集成烟雾探测器、消防应急灯(逆变器室具备)、灭火器等消防设备。灭火器应放置在着 火时方便取用的位置,如果灭火器不随成套设备一起提供,应在说明书中说明在系统集成时配置。烟雾 探测器应能发出警示信号,警示信号应能接入外部光伏并网电站的火灾预警监控系统,消防应急灯供电 电源应不依赖于内部取电的供电方式,可采用外部供电、UPS供电、在线充电式蓄电池等供电方式。

5.2.1.9照明系统

内部需配备照度足够的照明灯,以方便舱体内部的检修和试验,消防应急灯应确保在全站停电 下能够继续工作。

成套装置所使用的光伏 防雷装直应提供不 合标准要求的认证证书,其他关 其的检测报告

5.2.2.2成套装置壳体

成套装置壳体盘面应平整,并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在起吊、运输和安装时,不应变形或损伤。壳 体应有防止非专业人员进入的防护措施。壳体内应有内安装板以便安装电气设备。壳体的防腐蚀能力应 满足5.2.1.1的要求。 成套设备壳体应可靠密封。对于外壳开孔,应通过加护套、防火泥或类似方式确保现场电缆连接后 的有效密封。 外壳的门板和框架若采用铰链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门板安装铰链和门轴等活动部件应采用不锈 钢材料。 所有人员或设备进出的门应加装防风钩或类似结构,如防风钩或类似结构在使用过程可取下,则应 另配开门限位装置。对于可内部维护或操作的成套装置,应至少设置一处逃生门,并且在内部配置逃生锁。

5.2.2.3光伏逆变器

5.2.2.4升压变压器

升压变压器应满足GB/T1094.1的要求。

5.2.2.5 高、低压开关设备

高压开关设备应满足GB/T3906及GB/T11022

NB/T100882018

NB/T100882018

低压开关设备应满足GB/T7251.1的有关要求。

5.2.2.6继电保护装置

成套装置与电网并网运行应配置符合GB/T29319要求的继电保护装置,该装置可选用传统继电保护 装置,也可以选用符合光伏逆变器自身特点的继电保护装置。

成套装置应配置合适的防雷装置。

5.2.2.8接线端子

接线端子的结构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电接触和电气载流能力,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线端子的 连接应用螺栓、弹簧或其他等效方法与导体连接,以保证维持必要的接触压力。接线端子符合性通过6.2.5 接线端子强度试验验证。 制造厂应规定接线端子适用连接的导线类型(硬线或软线,单芯线或多股线),最大和最小导线截面 积以及同时能接至接线端子的导线根数(如适用)。接线端子能够连接的最大截面导线不应小于温升试验 所规定的导线截面,可用于接线端子的导体应是同一种类型(硬线或软线,单芯线或多股线),而相同导 线类型的最小截面应至少要比温升试验规定的截面积小两个等级的标准截面积尺寸。 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接线端子在安装时应容易进入并便于接线。接线端子紧固用螺钉和螺母除固定 接线端子本身就位或防止其松动外,不应作为固定其他任何零部件之用

5.3.1.1外壳耐受冲击的要求

成套装置的外壳在正常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不应影响其防护等级,同时不应造成装置内部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减少,也不应影响内部安装的零部件的牢固可靠性。 如果光伏逆变成套装置的部分外壳由聚合物材料组成,则应能承受正常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对其冲击 的影响。

成套装置在运输、存储、工作过程中应保持稳定。如果有可移动部件如门、抽屉等,应考 稳定性的影响。 成套装置中的零部件必须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以保证在运输、工作过程中不出现结构的变开

5.3.1.3运动部件的防护

成套装置的运动部件要合理布局、封闭安装或加防护章,防护章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防止运动部 件在运动过程中脱落或飞出而造成伤害。 在例行维护期间,如果由于技术原因不可避免地要求操作者接触危险运动部件,例如对运动部件进 行调整,那么设备必须具有以下所有预防措施才允许让操作者接近: a)只有借助工具才能接触。 b)为维护人员提供的说明书应有声明: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才允许执行危险操作。 c)那些必须拆卸才能接触到危险部位的盖子或零部件上应有警告标识

自动复位的热断路器或过电流保护装置,以及自动定时启动装置等,如果其复位会产生危险, 措施彻底断开此装置。

高压侧应满足GB/T17467的有关要求,低压侧应满足NB/T32004的有关要求。

5.3.3.1防火外壳的要求

成套装置外壳使用非金属材料时,非金属材料应满足防火要求。防火外壳所采用的最薄壁厚的 满足GB/T5169.17中5VB的要求。 金属、陶瓷材料和玻璃无需进行试验即可认为符合要求。 外壳防火性通过6.3.2验证。

5.3.3.2防火外壳的开口

防火外侧面 件的着火危险,具有着火危险的元器件的正 广东H

5.3.3.3操作或维修隔间的防火要求

操作人员可以进入的空间,其周围的部件或结构应满足防火外壳的要求。在操作人员操作的过程中 周围不应出现着火或过热风险的元器件。操作人员进入的门应外开,且不能在内部被锁定。 对于维护人员可以接触的区域,应有相应的警示标签。

成套装置在正常条件工作时,其关键部件光伏逆变器、升压变压器周围的环境温度不应超出其使用 温度上限。 成套装置在正常条件工作时,外部连接的接线柱、绝缘材料、连接导体等部件的温度不应超出规定 的限值。 温升符合性通过6.3.3进行验证。

5.4.1额定输入、输出

不带升压变压器的设备转换效率最大值不应低于96%,带升压变压器的设备转换效率最大值 94%。

成套装置运行时,注入电网的电流谐波总畸变率限值为5% 成套装置运行时,引起接入电网的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应超过GB/T15543规定的限 值,成套装置引起该点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不应超过1.3%,短时不应超过2.6%。根据连接点负荷情况及

C类成套装置应其备监控功能,实现可靠通信。成套装置与外部连接系统的通信协议应在说明书中 说明,推荐采用ModbuS、TCP/IP。 测控系统应能监测升压变压器的非电量信息,包括温度、油箱压力、变压器油位、高压熔断器信号 等,如有异常,测控保护系统应予以报警。 成套装置应能将电量、非电量等信息上传到场站监控系统,同时接受上级指令实现成套装置的有功、 无功和电压等目标的综合调节,可远程控制逆变器启停。 通过6.5测试要求验证符合性

成套装置应能在标准规定的温湿度范围内正常运行。 通过6.6试验验证符合性。

6.1文档试验(标识耐久性试验)

用浸渍了指定清洗剂的布,以正常压力(约10N)手工快速擦拭标识15s。若制造商没有 剂,则用丙酮替代。擦拭之后,标识应保持清晰可辨,粘贴标签不能出现松脱或卷边现象。

户外成套装置的金属外壳应满足144h交变中性盐雾试验(5%氯化钠溶液)的要求,可采用等效的 试验样片。具体要求如下: 喷雾温度35℃,时长2h,每个喷雾后接一个22h湿热贮存周期,贮存条件为温度(40土2)℃,相 对湿度(93土3)%,喷雾和湿热贮存组成一个循环,共6个循环(144h)。盐水喷雾试验结束后,取出 试验样件并清洗,在室温下放置2h,产品表面无明显可见锈蚀为合格或者达到腐蚀评级9级以上为合格 具体参照GB/T6461执行。 对于应用于耐腐蚀要求更高地区的成套装置,可以和制造商商定增加测试循环次数,

6.2.2耐紫外线试验

喷塑、烤漆和油漆涂层的耐紫外线能力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试验。(涂层变色/褪色优 灯老化方法,无氙灯老化可采用紫外荧光老化代替。)

6.2.2.2紫外荧光老化要求

6.2.2.3氙灯老化要求

NB/T 100882018

氙灯老化依据GB/T1865要求的试验方法进行。光源340nm,辐照度0.51W/m²;黑标温度(65土3)℃, 相对湿度(50土5)%,每次喷水时间(18土0.5)min,两次喷水之间的无水时间(102士0.5)min,试验 无黑暗周期。总共1000h。 试验后涂层颜色无明显变色、失光,无粉化、气泡、开裂、剥落等异常现象为合格。

6.2.3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按照制造商声明的

6.2.4散热系统失效试验

根据成套设备散热系统的实际情况,按以下要求设置故障条件进行散热系统失效试验: a)完全堵住或部分堵住进风口。 b)堵转或断开冷却风扇,对于有多个散热风扇的情况,只需堵转或断开一个。 c)循环水或其他冷却液应停止或部分限制。 成套装置应能持续运行而不损坏,或者具有自动检测温度功能,温度超过允许值时自动停止工作

.2.5接线端子强度试验

6.2.5.1接线端子要求

逆变器接线端子应满足以下要求或提供第三方相关合格测试报告。 a)本试验不适用于铝接线端子,也不适用于连接铝导体的接线端子。 b)除非制造厂另有规定,每一试验应在完好的、新的接线端子上进行 c)当采用圆铜导线进行试验时,应采用符合IEC60028规定的铜线。 d) 当采用扁铜导体进行试验时,铜导体应具有以下特征: 最小纯度:99.5%。 极限抗张强度:200N/mm²~280N/mm²。 维氏硬度:40~65

6.2.5.2机械强度试验

该试验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a)试验应采用具有最大截面积的合适型号的导体来进行试验。 b)每个接线端子应接上和拆下导体5次。 对螺纹型接线端子,拧紧力矩应按表1第Ⅱ列规定的力矩,用螺钉旋具拧紧,然后进行第2次试验 d 如果表1第Ⅱ列和第Ⅲ列的值相同,只需进行螺钉旋具拧紧试验。 每次拧紧的螺栓或螺母松掉后,应采用新的导体来进行下一次拧紧试验。 f 在试验中,紧固部件和接线端子不应松掉并且不应影响其进一步使用。

表1验证螺纹型接线端子机械强度的拧紧力矩

NB /T 10088 2018

注:第列:适用于拧紧时不突出孔外的无头螺栓和不能用刀口宽度大于螺栓根部直径的螺钉旋具拧紧的其他螺栓。 第Ⅱ列:适用于用螺钉旋具拧紧的螺栓和螺母。 第Ⅲ列:适用于比螺钉旋具更好的工具来拧紧的螺栓和螺母。

6.2.5.3弯曲试验

该试验在以下条件进行: a)本试验适用于连接非预制圆铜导线的接线端子,连接导线的根数、截面积和类型(软线和/或硬 线,多股线和/或单芯线)由制造厂规定。扁铜导体的接线端子试验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b)用2个新试品进行以下试验: 1)用最小截面导线及其允许的最多根数连接至接线端子进行试验; 2)用最大截面导线及其充许的最多根数连接至接线端子进行试验: 3)用最小和最大截面导线及其充许的最多根数连接至接线端子进行试验。 预期要连接软线或硬线(多股线和/或单芯线)的接线端子应采用每种类型导线在不同的试品组 上进行试验。将软线和硬线(多股线和/或单芯线)一起接入的接线端子应同时进行上述3)项 规定的试验。 d)试验应在合适的试验逆变器上进行,将规定的导线根数接至接线端子。试验导线的长度应比表 2规定的高度H(H为夹紧装置至压板的距离)长75mm。紧固螺栓应紧,施加的拧紧力矩按 表2的规定或制造厂商的力矩,被试部件的固定应如图1所示。

2圆铜导线拉出和弯曲

图1弯曲试验的试验设备示意图

NB/T100882018

e 按以下程序试验,使每根导线承受圆周运动:被试导体的末端应穿过压板中合适尺寸的衬套孔, 压板处于设备接线端子向下H处,H值见表2。除被试导线外其余导线均应弄弯,以免影响试验 结果。衬套应在水平压板上,且与导线同轴。衬套中心距离压板中心37.5mm,运动速度为8r/min~ 12r/min。接线端子出口至衬套的上表面距离应是高度H,允差为土13mm。衬套应加润滑油,防 止绝缘导线的弯曲、扭转或自转。表2规定的质量挂在导线的末端,试验应连续旋转135转。 试验过程中,导线应既不脱出接线端子又不在夹紧件处折断。 弯曲试验后应把被试设备上每根经过弯曲试验的导线立即进行6.2.5.3规定的拉出试验。

6.2.5.4拉出试验

a)圆铜导线的拉出试验。弯曲试验后,对经过该试验的导线施加表2规定的拉力。本试验的紧固 被试导线的螺栓不应再拧紧。拉力应平稳的持续作用1min,拉力不应突然施加。试验过程中, 导线应既不脱出接线端子又不在夹紧件处折断。 ) 扁铜导线拉出试验。将适当长度的导线固定在接线端子上,按表3规定的拉力平稳持续作用 1min,拉力方向与导体插入方向相反,不应突然施加。试验过程中,导线应既不脱出接线端子 又不在夹紧件处折断。

表3扁铜导线拉出试验数值

6.3.1电击防护试验

根据5.3.2要求,对高压侧采用GB/T17467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对低压侧采用NB/T320 方法进行测试。

6.3.2500W火焰试验

500W火焰试验应根据GB/T5169.17的规定进行。 注:如果试验必须在试品上的多个地方进行 应注意保证首次试验引起的材料损坏不影响后续试验。

对于最高可在50℃环境温度以下工作的成套装置,试验可在低于50℃的任意环境温度下进行,但是 必须对温度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增加或减少),然后与规定的温度限值进行比较,修正值为实际试验环境 温度和设备最高环境温度的差值。对于最高可在超过50℃环境温度下工作的成套装置,试验需在成套装 置声明的最高工作温度(土2℃)下进行。温度测量一般使用热电偶法。 每间隔0.5h比较1次各个测试部位的温度,当连续3次测得同一位置的温度变化不超过土0.5℃时, 记录此时各个测试位置的最高温度

6.3.3.1关键部件工作时环温测量

测量关键部件工作环温时,应将温度检测器均匀分布在被测试部件的周围,并放置于被测试部件每

个面的中心同时距离被试设备的距离50cm(若部件安装说明书中规定的安装距离最小值小于50cm,则 以安装说明书规定的安装距离为准)处。 温度检测器应保证免受气流、热辐射影响和由于温度迅速变化产生的显示误差。 试验中,周围空气温度应为0℃~50℃,如果周围空气温度的变化超过3℃,应按设备的热时间常数 用适当的修正系数对测得的部件温升予以修正。 测得的任一环温值均不应超出关键部件使用温度的上限

6.3.3.2其他部件温升

成套装置中使用的其他部件温度限值见表4

表4成套装置其他部件温度限值

成套装置可接触表面的温度限值见表5。

表5成套装置接触表面温度限值

6.4.1额定输入、输出

在5.5.1规定的参考试验条件下运行时,测得的连续输入、输出电流或功率应满足5.5.1要求。 将设备启动并置于额定工作状态,调整设备的输入电压(升压或降压),记录设备停止工作时电压上 限值和下限值。

要求成套装置在输入、输出电压为额定值时L输入电压额定值为成套装置厂家声称值,应在满较 MPPT电压范围内,如果厂家未提供声称值则取最大满载MPPT电压的0.8倍(晶硅)或0.72倍(薄膜) 测量负载点为30%、50%、75%、100%以及可输出最大效率点处的转换效率,其值应符合5.4.2的规定, 并以曲线图的形式在试验报告中给出。 在6.5.1和6.5.2的环境条件下,测量并记录成套装置的转换效率,其值也应符合5.4.2的规定,结果 在试验报告中给出。

6.4.3.1谐波和波形畸变

将成套逆变装置启动并置于正常工作状态,稳定后测量成套逆变装置输出电流谐波,连续采样时间 不少于1min,采样率不大于50ms,畸变值取平均值。 对于光伏逆变器满足NB/T32004型式试验级的成套逆变装置,其在额定功率运行时需满足5.4.4 的规定。 对于光伏逆变器满足NB/T32004型式试验Ⅱ级的成套逆变装置,其在50%额定功率运行时需满足 5.4.4的规定。 对于光伏逆变器满足NB/T32004型式试验Ⅲ级的成套逆变装置,其在30%额定功率运行时需满足 5.4.4的规定。

6.4.3.2三相不平衡度

将成套装置启动并置于正常工作状态,测量成套装置输出端三相不平衡度。 对于设备供电引起的电压负序不平衡度测量值的10min方均根值的95%概率大值,以及测量值中的 最大值应不大于要求规定值。 三相不平衡度测量仪器应满足测量要求,仪器记录周期为3s,按均方根取值。电压输入信号基波分 量的每次测量取10个周波的间隔。对于离散采样的测量一起推荐按下式计算:

&—在3s第k次测得的不平衡度; m一一在3s内均匀间隔取值数(m≥6)。 验证成套装置在不同工作状态下:30%PN、50%PN、75%PN、100%Pz时三相不平衡度。 要求不平衡度均满足5.4.3的规定。

测控保护要求如下: a)通过PC机远程调节成套装置的各个设定值特性曲线等,能进行参数设定; b) 通过PC机读取成套装置的信息资源,如工作状态、故障状态、运行时间等; c)通过PC机对成套装置发出指令,成套装置成功接收并能正确执行。

DL/T 5809-2020 水电工程库区监测技术规范6.6.1高温工作试验

6.6.2低温工作试验

按GB/T2423.3进行。产品在试验温度为(60土2)℃,相对湿度(90土3)%恒定湿热条件下, ,经受48h试验后,取出样品,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恢复2h后,成套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成套装置包装运输应对电气绝缘部件采取防潮和防尘包装。对仪器仪表及电子插件或设备应密封包 装单独装箱,并应有妥善的防振措施。所有包装材料要适宜于户外存储。 如温度和湿度超出4.1中的有关规定,制造商和用户应达成特殊协议。对于50kg以上的设备,包装 或成套装置外壳上应给出设备重心的标识,便于运输和搬运

成套装置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中规定的方法送

7.3非正常使用、安装及运输条件

产品的实际运输、安装和使用条件与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不同QGDW 11349-2014 光传送网 OTN 通信工程验收规范,用户可与制造商协商解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