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973-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973-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58K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3409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2973-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 G一一分级指数; W。一一化学物危害程度的权重数; W一一工作场所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 W一一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其中,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W取值见附录A.4,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由其危害指数(THI)决 定,THI按附录C计算,危害程度的权重数W,取值见附录A.6。 工作场所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直接取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B,B=化学物浓度实测值: 接触限值。 根据分级指数(G),将接触化学物作业分为四个级别,见表2。

表2接触化学物作业分级

根据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接触高温作业时间和WBGT测量结果按照GBZ/T229.3的规定将高温作业 分为轻度危害(I级)、中度危害(II级)、重度危害(III级)和极度危害(IV级)。 d)接触噪声作业 接触稳态噪声和非稳态连续噪声作业依据8小时等效声级(Lx.%)或40小时等效声级(Lex.)测量结 果、接触脉冲噪声作业依据声压级峰值(Lpeak)和工作日内的脉冲次数(n)测量结果,按照GBZ/T229.4 的规定将噪声作业分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和极度危害。 e)接触电离辐射作业 密封源和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根据作业工人接触的年有效剂量(E),参照GB18871规定的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分为四个级别,见表3。年有效剂量(E)的测量参照GBZ128

GB/T 7676.3-2017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 第3部分: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特殊要求表3电离辐射作业分级

5.5.1.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按式(3)计算:

DB37/T 29732017

表4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5. 5. 2险级别划分

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 别,分别以“红、橙、黄、蓝”色标注

5.5.3重大风险的确定原则

将以下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确定为重大风险: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的风险值(T)大于32的作业岗位; 存在矽尘或石棉粉尘的作业岗位; 存在“致癌”、“致畸”等有害物质或者可能导致急性职业性中毒的作业岗位; 存在放射性危害的作业岗位

5.6.1风险控制措施分类

风险控制措施的类别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替代、隔离、通风、净化回收、密闭、应急等); 一个体防护措施; 一管理措施; 一培训教育措施。 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举例见附录D。

DB37/T29732017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一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 一是否产生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一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 一是否产生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5.7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

5.7.1风险分级管控原则

用人单位应根据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进行分级管控: 低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应继续保持目前的作业 方式和防护措施; 般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存在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 降低劳动者实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 生培训,督促其佩戴个体防护用品,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作业场所监测等行动; 较大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很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应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 时,及时采取纠正和管理行动,降低劳动者实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 重大风险作业:在目前的作业条件下,极有可能造成劳动者严重健康损害。应立即采取整改措 施,使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整改完成后,应重新对作业岗位进行职 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5. 7. 2风险告知

建立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栏,制作职业 风险告知卡,标明岗位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引发的职业病或健康损伤、管控措施及报告 内容。

用八单以完整保在 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 度、风险评价报告以及风险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较大、重大风险时,其风险确认、评价过程 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用人单位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至少产生以下成果: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报告。至少应包括工程分析与职业卫生调查、风险评估过程、管控措施、 检测报告等内容; 一风险清单。至少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等级、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 区域、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或健康损伤效应、风险管控措施、管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信息。 风险告知卡。风险告知卡举例参见附录E。

用人单位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至少产生以下成果: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报告。至少应包括工程分析与职业卫生调查、风险评估过程、管控措施、 检测报告等内容; 一风险清单。至少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等级、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 区域、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或健康损伤效应、风险管控措施、管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信息。 风险告知卡。风险告知卡举例参见附录E。

DB37/T29732017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用人单位至少应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一每一轮风险确认和评价后,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防治效 果; 一涉及重大风险的作业岗位建立专人监护制度: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职业病防治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惠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惠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用人单位应结合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系统性评审或更 新。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重新进行评估分级: 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一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工作制度等发生重大调整的; 一装置工艺、原辅材料、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发生变化的

用人单位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 专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公示或公 布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A.1接触比值B的应用

DB37/T29732017

化学物危害指数(THI)计

以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扩散性、蓄积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及腐蚀性、实际危害后 果与预后等9项指标为基础,每项指标按照危害程度分为5个等级并分别赋分,同时根据各项指标对化学 物健康影响的大小赋予相应的权重系数,按照GBZ230的规定计算化学物危害指数(THI)。常见化学物THI 值参见附录C。

A.3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表A.1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A.4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权重数取值

DB37/T 29732017

表A.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权重数取值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级和权重数取值

表A.3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级和取值

害指数THI分级和权重数(W)取值可参照表A.

表A.4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分级和权重数取值

A.7职业病危害作业级别权重数取值

DB37/T 29732017

表A.5职业病危害作业级别权重数取值

A.8作业岗位的劳动定员权重数取值

作业岗位的劳动定员权重数(P)取值可参照表A.6。

表A.6作业岗位劳动定员权重数取值

A.9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权重数取值

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权重数(M)取值可参照表A.

A.10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权重数取值

DB37/T 29732017

DB37/T29732017

.8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权重数取

DB37/T2973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内容

工程分析内容包括: 原辅材料分析:对使用的原辅料、催化剂、助剂、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等物质的名 称、主要成分、形态、纯度、理化性质、年用量、运输方式、储存方式及投料方式等进行分析; 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分析:对厂区的功能分区、装置道路的比邻关系、竖向布局等进行分析: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分析:对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原理和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及布局进行分析

B.2.1用人单位概况调查

对用人单位性质、规模、地点、自然环境概况、生产工艺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 动定员等进行调查。

B.2. 2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B.2.2.1对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对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来源、时空分布,对作业工人进行工作日写实并对其作业方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方式、接触 时间和时段等情况进行调查; 3.2.2.2对各种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职业接触限值、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法定职业病及职业禁忌 证等资料进行调查,搜集有毒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扩散性、蓄积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刺激 及腐蚀性、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等资料

2.3 以往职业病发病情

B.2.4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调查

对工作场所设置的防尘、防毒、 防潮防寒、防辐射、事故通风等职 害防护设施的种类、数量、位置、形式、运行及其维护情况进行调查。

B.2.5应急救援设施调查

针对可导致急性职业病或急性健康损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特点、可能发生泄漏(逸出)或 工作场所,调查各类应急救援设施的种类、数量、设置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

B.2.6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

B. 2. 7 辅助用室调查

B.2.8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调查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的设 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的制定及执行情况、职 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的 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 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及管理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落实情况等

DB37/T 29732017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

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

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

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

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

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

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

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

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

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

GB/T 21755-2008 工业用途的化学产品 固体物质氧化性质的测定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

DB37/T29732017

DB37/T29732017

NB/T 31048.1-2014 风力发电机用绕组线 第1部分 一般规定表C.1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指数(THI)(续)

D.1生产性粉尘工程控制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