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 300-2019 植物园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CJJ/T 300-2019 植物园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0.5M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23408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CJJ/T 300-2019 植物园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3.1.6植物园设计应依据功能和规模合理确定科学研究及科

3.1.7植物园设计应将植物科学展示、观赏栽植和

机结合,体现科学内涵与园林艺术的和谐统一;应合理利用现 条件LY/T 2817-2017 山桐子栽培技术规程,创造适于多种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应注重场地地域景 和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应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建筑风貌应与植 物园总体环境相协调。

3.2.1植物园基址应与周边公共交通设施衔接;应充分配套建 设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 3.2.2植物园选址时应做基址的生物地理本底调查,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自然水源宜充足,且水质良好; 2宜选择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的区域,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3土壤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 4宜有一定面积的本土原生植被。 3.2.3以研究和展示在特殊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植物为目标的植 物园,应选择适宜其生长的基址条件。 3.2.4植物园基址应避开洪涝、滑坡、崩塌、污染源等条件不 良的区域。

3.1植物园用地面积宜大于40hm²。 3.2用地面积大于40hm²的植物园露地植物种类指标宜符合 3. 3. 2 的规定,

表3.3.2植物园露地植物种类指标

注:植物园种类指标以中国植被区划为基础,以活植物收集为准。植物种类单位 为植物分类单元种,包括亚种、变种,不包括品种。表中“二”表示不作 规定。

注:植物园种类指标以中国植被区划为基础,以活植物收集为准。植物种类单 为植物分类单元种,包括亚种、变种,不包括品种。表中“二”表示不 规定。

3.3.3植物园用地比例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表3.3.3植物园用地比例

注:展览科普建筑包括展览温室、科普展览馆等。植物园中需建设展览温室的, 引种生产温室面积指标可按本表的规定值适当增加,但增值不宜超过展览温 室的面积。

注:展览科普建筑包括展览温室、科普展览馆等。植物园中需建设展览温室的, 引种生产温室面积指标可按本表的规定值适当增加,但增值不宜超过展览温 室的面积。

4.1游人容量应作为各种设施规模、数量计算以及植物园管 的依据。 4一枯物园游人容是应按下式计算

3.4.2植物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植物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C

式中:C一植物园游人容量(人); A一一植物园可游览陆地面积(m²); Aml一一人均占有植物园可游览陆地面积(m²/人),宜为 20m²/人~30m²/人; CI一一植物园开展水上活动的水域游人容量(人),宜按 照150m²/人~250m²/人计算。 3.4.3植物园人均占有可游览陆地面积和水域游人容量的取值 应根据植物园建设规模、性质、区位、周边交通状况与人口密度 等实际情况而定。

应根据植物园建设规模、性质、区位、周边交通状况与人口密度 等实际情况而定

直物园设施项目的设置应符合表3

表3.5.1植物园设施项目的设置

注:“"表示应设,“O”表示可设

3.5.2其他常规设施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 GB51192的有关规定。

3.5.2其他常规设施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 GB.51192的有关规定

GB51192的有关规定

GB51192的有关规定。

值物园功能分区应符合表4.1.1

表4.1.1植物园功能分区

注:“”表示应设;“○”表示可设。

4.1.2植物园出入口应以不同方向连接城市道路;主要出入口 应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适应,科研、生产、管理宜设 置专用出人口。 4.1.3园务管理区应相对独立,并应与其他园区联系便捷;可 集中设置,也可结合管理需要分散设置。 4.1.4自然植被区应布置在具有本地典型植被群落的区域,应

4.1.4自然植被区应布置在具有本地典型植被群落的区

对原有植被进行保护,区内不应建设与自然植被保护无关的建筑 和设施。

4.1.5科研试验和引种生产区的布置应相对独立,并应与植物 展示区隔离。

4.1.6植物展示区宜通过各类露地专类园和展览温室展

种类、景观特色和科研水平,各展示区块的空间布局应保证游览 的系统性、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4.1.7露地专类园宜按露地植物分类、地理分布、生态

观赏特性、利用价值、服务群体等组成专类园;应创造适合 专类植物生长的生境,并应避免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 条件。

4.1.8展览温室和引种生产温室应布置在采光充足、通风

地势平坦、交通便捷的开阔区域;引种生产温室宜结合展览温室 就近布置;隔离检疫温室可与引种生产温室合并设置,并应有完 善的隔离检疫设施。

4.2.1植物园竖向设计应以总体布局及控制高程为依据,充 保留和利用原有地形,并应根据植物生境要求塑造符合植物 示、满足各类植物良好生长条件的多种地形

4.2.2入口区的竖向设计应开阔、地势平坦,并应与相

的高差衔接,不宜设置台阶;展览温室等展览建筑周边的竖向 计应开阔平整。

4.2.3露地专类园等户外展示区的竖向设计应结合总体布局

4.2.4水生植物展示区应利用原有水体资源或地势低洼区域 营造完整、连续的水体生态系统和多样的水生植物生长环境, 缺水地区应设置雨水收集设施。

4.2.4水生植物展示区应利用原有水体资源或地势低洼区域,

4.2.5水生植物展示区的竖向设计应根据展示要求和植物种类

确定水体深度,深度宜为5cm~150cm。

其主人口的竖向设计应平缓,具有引导游览的作用。

4.2.7展览温室等室内展示设施内部的竖向设计,应根据具

4.2.7展见温至等至闪内展小议 施闪部的签可设订,应据具 体展览的植物主题、规模、种类等实际情况组织相应的竖向 空间,并应满足植物生长、立体展示以及游人观赏等综合 需求。 4.2.8对于科研试验和引种生产区、园务管理区等对游客不开 放区域的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区域外围的竖向设计,宜结合基址条件,利用地形高差 变化等手段与主要展示区域有效分隔; 2区域内的竖向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组织,满足各项 生产、试验和管理要求

4.2.7展见温至等至内展才 应侬据具 体展览的植物主题、规模、种类等实际情况组织相应的竖向 空间,并应满足植物生长、立体展示以及游人观赏等综合 需求。

1区域外围的竖向设计,宜结合基址条件,利用地形高差 变化等手段与主要展示区域有效分隔; 2区域内的竖向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组织,满足各项 生产、试验和管理要求,

4.3.1园路及场地设计应满足园区游览、科研、生产、管理 应急的需求

4.3.2植物园出入口、主要园路、主要铺装场地、停车场、展

览温室内部主路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有关规定。

园路及铺装物地的形式、材科、绍构应口京规 载力的要求,宜选用平整、防滑、耐磨、稳定的生态选 材料,

4.3.5园路按使用功能宜分为游览园路和科研生产专用园

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游览园路应分为主路、次路、支路和小路,主路宜构成 环路; 2科研生产专用园路应满足管理与苗木生产的要求,分为 管理主干道和作业道,不宜与主要游览园路重合或交。

4.3.6园路宽度应符合表4.3.6的

表4.3.6园路宽度(m)

4.3.7自然植被区内不应设置机动车道路,可设置满足科研、 科普需求的自然小径, 4.3.8盲人植物园的游览园路应设置盲道和扶手,园路的宽度 应大于1.5m,行进盲道的宽度应为0.5m,扶手的高度应为 0.85m~0.90m。 4.3.9康复花园宜根据场地条件和游客需求设置康复步道,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康复步道宽度应大于1.2m; 2可间隔30m设置休息空间,空间应满足2人~3人停留 及一辆轮椅停放; 3应设置座椅等休息设施,休息设施需配置扶手; 4不应在路面及场地上设置沟槽及奢井盖板。 4.3.10展览温室内部园路及场地设计应满足植物展示、游赏和 养护管理的要求,宜结合植物布展设置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游 览路线,主路宽度宜大于1.5m

4.4.1植物园用水宜包括植物园内公共建筑用水、直饮水、

4.4.1植物园用水宜包括植物园内公共建筑用水、直饮水、绿 化灌溉用水、场地和道路冲洗用水、水景补水、消防用水、管网 漏损和未预见用水。

4.4.2根据气象、土壤、植被、地形等因素,植物灌溉宜使用

4.4.2根据气象、土壤、植被、地形等因素,植物灌溉宜使用

微喷、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标本树下宜采用微喷、滴灌等灌溉方式: 2热带雨林区和阴生植物区可利用喷雾设备创造阴湿生 境,湿度和雾气浓度可根据所种植物品种的需求确定,其水质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有关 规定。

1展览温室内绿化浇灌水应优先采用经过处理的雨水水源 对含有较高可溶性盐分的水源,应设置去离子装置降低可溶盐的 含量; 2用于展览温室的浇灌、加湿、降温的水源应进行消毒 灭菌; 3月 展览温室建筑内的明露给水排水管网应有防结露 措施; 4隔离检疫温室的排水应单独收集,并应经消毒杀菌设施 处理后排放

4.5.1植物园照明应综合考虑照明质量、景观效果、生态和环 呆的要求,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和照明方式,合理确定灯具安装 位置、照射角度和遮光措施,有效控制光污染,降低灯光对动, 植物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4.5.2植物园的供电电压宜为20(10)kV、220/380V:20(10)kV

4.5.2植物园的供电电压宜为20(10)kV、220/380V;20(10) 配电系统应采用放射式或环式,220/380V配电系统宜采用 射式。

4.5.3植物园内园路系统中的主路应设照明设施,次路宜设照

月设施,植物园道路照明标准值宜符合表4.5.3的规定;自然植 破区内道路的照度值宜适度降低,对光照较为敏感的区域,可不 投置照明设施。

表4.5.3植物园道路照明标准值

:最小垂直照度和最小半柱面照度的计算点或测量点均位于道路中心线上距路 面1.5m高度处。最小垂直照度需计算或测量通过该点垂直于路轴的平面上两 个方向上的最小照度

4.5.4植物园应设置通信网络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和安

植物园应设置通信网络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和安全技术 统。

5.1.1植物种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植物种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遵循科学性、植物多样性、艺术性和文化性原则,满 足植物园科研、科普及观赏的需要; 2应明确本地植物区系特征,开展本底植被调查,筛选具 有较高自然保护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利用价值与人文价 值的本土植物,以及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引入植物; 3应有利于营造植物的生长空间和生长环境,满足珍稀 濒危、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体现原有植物的生存空间、环境及 利用价值。 5.1.2引种植物应具备原生地记录、物候记录、生物学特性记 载和裁培技术盗料!

5.1.3种植土壤的理化性状应符合相关的土壤标准,满足植

生长和雨水渗透的要求,其指标可按现行行业标准《绿化种植 壤》CJ/T340的有关规定执行。

5.2露地专类园种植设计

5.2.1 露地专类园的植物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择符合植物系统分类的专类植物; 2 应选择具有良好观赏特性和特殊生态价值的专类植物: 3 应选择符合地域性区系的植物或植物群落; 4 应选择具有城市绿化应用功能的植物; 应选择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生态、经济、人文价 及珍稀濒危的植物; 6应选择经过引种隔离、驯化繁育,基本适应本地区环境

无人侵风险的引人植物

5.2.3对有毒有害的植物应设立警示标志,并应采取防护和隔 离措施。

5.2.4盲人植物园应选择具有特殊形态、有触摸感和具挥发性 芳香物质的植物,在园路两侧盲人可触摸的区域宜重点配置 5.2.5药用植物园宜根据植物的药用价值、药效特点及生长习 性配置植物,宜融入医药文化,结合岩石、水体等进行设计。 5.2.6植株迁地保护数量宜为乔木每种8株~10株、灌木每种 8株~20株、珍稀木本植物每种3株~8株、草本植物每种 2m²~10m²,乔灌木每种应有1株~2株孤赏的标本树,

5.3.1展览温室内的种植设计应根据温室规模和特色定位、 室植物种类选择及室内环境条件,模拟自然界植物群落和植物 观特点进行种植设计。

室植物种类选择及室内环境条件,模拟自然界植物群落和植物景 观特点进行种植设计。 5.3.2展览温室按温室观赏花园种类可分为热带雨林花园、棕 榈植物花园、沙生植物花园、兰花凤梨蕨类植物花园、热带水生 植物花园、高山植物花园等

榈植物花园、沙生植物花园、兰花凤梨蕨类植物花园、热带水 植物花园、高山植物花园等

6.1.1温室规模宜符合下列规定:

展览温室规模宜符合表6.1.1的

表 6. 1. 1展览温室规模

2引种生产温室与展览温室面积配比宜为1:1。 6.1.2展览温室的高度应依据展示植物成熟期的生长高度合理 确定,引种生产温室高度宜为5m~7m。 6.1.3温室功能与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展览温室功能分区宜符合表6.1.3的规定;

表6.1.3展览温室功能分区

续表 6. 1. 3

注:“”表示应设:“O”表示可设

2展览温室根据地形、规模不同可采用集中式或分散式布 局,分散式布局的各单体温室之间的距离不宜过长,应有便捷的 交通联系; 3展览温室的入口区应设有集散场地,面积不宜小于 0.2m/人,游人容量宜根据温室内部道路及场地面积按不小于 0.75人/m²计算; 4大型展览温室应设置维修维护设备机械出入口及植物运 输出入口,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3.0m,高度不应小于3.5m; 5展览温室应设置建筑、设备、植物维护的临时操作场地 6温室主要设备用房宜与展览温室分开设置,应避开主要 疏散出入口及游人集散场地。 6.1.4温室结构与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温室建筑应统筹协调气候条件、功能要求、空间布局 植物生长环境、设备系统等因素,合理确定温室的结构和形式; 2展览温室结构应采用钢结构、铝合金结构等高强、轻质 的大跨度结构体系,其遮光率宜小于10%: 3温室围护结构材料应选择抗腐蚀的建材,应具有较好的 保温隔热性能,并应做防火处理; 4温室覆盖材料应选择安全耐久、透光性能强、不易结露 的材料,透光率不应小于75%; 5温室应合理确定开启窗的位置、面积及自动开启窗系统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 6展览温室屋面需经常检修处及温室内设备易损坏处均应

设置人工检修维护设施。

1展览温室应创造植物适宜的生存空间和游人舒适的游览 环境; 2温室应设置补光和遮阴系统,满足植物生长对光照的基 本要求,宜配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季节或气象情况调节植 物光照; 3温室内应设置人工降温加湿系统: 4温室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并应设置机械通风和内循环 通风设施,室内气流速度宜按0.3m/s0.5m/s设计。 6.1.6温室设备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温室建筑的规模、高 度合理设置,满足消防、通风、照明、通信、植物浇灌、空气调 节等需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温室应充分利用风、水、地热、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减 少建设投资,降低运营成本; 2展览温室内的各运行设备应防湿防腐、安全可靠,采用 高效率、低噪声的产品; 3温室屋顶应设置冲洗接口及屋面排水装置,并宜设置雨 淋降温系统; 4展览温室宜设置环境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应具有良好 的开放性,并应便于系统扩充和易于维护。

5.2.1标本馆选址不宜靠近主要十道和人群集中活动处,应预 留未来扩展空间。 6.2.2标本馆应包括标本整理室、消毒间、处理间、制作室、 登录室、资料检索室、种子标本库、腊叶标本库、浸制标本库等 主要用房及办公室、设备室、资料室、阅览室等辅助用房。 6.2.3多层标本馆应设置客(货)梯

6.2.5标本库应满足防虫、防尘、防潮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腊叶标本库不应采用自然通风,应设置有过滤措施的新 风系统,温度宜为15℃~25℃,湿度宜小于50%; 2应防止阳光直射; 3应与标本馆的其他用房隔离,宜采用密闭门窗。 6.3阴棚 6.3.1 阴棚形式和材料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高度应满足栽培苗木及人员、机械操作的需要,宜为3m 左右; 2应根据植物栽植需要控制阴棚的阴蔽度和湿度。 6.3.2引种生产温室外部宜按照1:0.6配比阴棚面积。

7.0.1导览、标识系统应根据植物园的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分 类清晰,内容规范,识别性强,形式美观;导览、标识宜包括导 览图、解说牌、植物铭牌、植物保育牌、植物说明牌、服务和警 示牌等。

7.0.2植物铭牌、保育牌、说明牌的内容应科学、准确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可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2 《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 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4《绿化种植土壤》CJ/T340

1 总则 26 2 术语· 27 3 基本规定· 29 3. 1 一般规定· 3. 2 选址 3. 3 规模与用地比例 .. 31 3. 4 容量计算· 32 3. 5 设施的设置 32 4 总体设计: 34 4. 1 功能分区. 34 4. 2 竖向设计 35 4. 3 园路及场地设计 36 4.4 给水排水设计 37 4. 5 电气设计 5 种植设计 40 5. 1 一般规定· 40 5. 2 露地专类园种植设计 40 建筑、构筑物设计 41 6. 1 温室建筑 41 6. 2 标本馆 45 6. 3 阴棚 46 1 导览、标识设计 47

1.0.1植物园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植物的桥梁,它既是侧重于植 物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开发利用的多功能综合性科学机构,也是 游赏休闲和科普认知的城市专类公园。为了全面发挥植物园的综 合效益,保证植物园设计质量,制定本标准

HJ 819-2017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1.0.2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

1.0.3规定了植物园设计中各专业设计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 准的规定。

2.0.4展览温室是人工控制各种环境因子的建筑,用于

展示不适宜在本地露地栽培的植物。展览温室常分为温室与 室,温室保存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冷室保存、驯化北方或高山 物。展览温室同时还是供公众学习、游览和休闲的绿色场所。

DB41T 1960-2020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第1部分:党政机关应检疫设施。《植物检疫条例》规定“从国外引进种子、苗木

引进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物检疫机构提出 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从国外引进的可能潜伏有危险性病、 虫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必须隔离试种,植物检疫机构 应进行调查、观察和检疫,证明确实不带危险性病、虫的,方可 分散种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