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1487-2015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DLT1487-2015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3365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1487-2015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应满足DL/T1490的要

4.3.5.5调制型红外通信接口

4.3.5.6通信模块接口带载能力

JB/T 1544-2015 电气绝缘浸渍漆和漆布快速热老化试验方法-热重点斜法电能表内电池应满足以下要求:

a)时钟电池采用绿色环保锂电池,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 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5年。 b)时钟电池应有防止电池爆炸的防护措施。

介质的插口应能防尘、防水,防尘应达到GB4208中规定的IP5X防护等级要求;户内式电能 表的防水要求应达到IPX1防护等级,对于户外式电能表应达到IPX4防护等级。 b CPU卡在卡座中连续插拔20次后,卡片及触点应无划裂,并能用该卡座正常读写。在规定的 使用条件下,卡座应能承受不小于2万次的CPU卡插拔。 c)电能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将金属片插入卡座(卡座电气接口应在表内部与强电进行隔离) 5min后拔出,试验后电能表能正常工作,内存数据不丢失。 d)卡座读写头触点对卡的每一个触点的压力应不大于0.6N,在插拔过程中不应损坏卡和集成电 路或使之产生划裂。干净卡的触点与干净的卡座触点的接触电阻不应大于100m2。卡座应具 有承受触点间短路的能力,不论短路时间长短,短路触点数量多少,均不应损坏卡座或引起 功能上的改变。已插入CPU卡的卡座出现突然通断电现象时,接触触点上不应出现引起卡误 操作的信号。 e)当卡座水平放置、插卡口面向观察者且读卡触点处于下面时,与插卡口平行远离观察者的部 分为卡座底部。到位开关触点应在卡座底部,并距卡座左侧内壁10mm~25mm范围内,到位 开关触点的行程方向应与插卡方向一致,行程范围为0mm2.5mm。 CPU卡应能以90°垂直方向插入电能表卡座底部,插入底部后,卡尾露出电能表部分应为 35mm±3mm

电能表的功能配置应满足DL/T1490的有关要求。

出厂误差数据应控制在表7规定的误差限值的60%以内

DL/T 14872015

在0.004/起动电流条件下,仪表应能起动并连续记录。若为双向计量仪表,应对每个计量方 验。 3潜动 当电能表只加电压,电流线路无电流时,其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多于一个的脉冲。 电能表常数 测试输出与显示器指示之间的关系,应与铭牌标志一致。

在0.004/,起动电流条件下,仪表应能起动并连续记录。若为双向计量仪表,应对每个 行试验。

4.5.5计度器总电能示值组合误差

△W。—该时间内,电子显示器总电能计数器的电能增量: △Wpi,△Wp2,,△WDn——该时间内,各费率时段对应的计数器的电能增量; n费率数:

司一批次数只被试样品在同一测试点的测试误差与平均值间的偏差不应超过表8的限定值。

4.5.8误差变差要求

4.5.9负载电流升降变差

电能表基本误差按照负载电流从小到大,然后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两次测试,记录负载点误差:

率因数为1、负载电流为0.05l~1max的变化范围内,同一只被试样品在相同负载点处的误差 对值不应超过0.25%。

4.5.10 测量的重复性

电能表各测量结果按照式(2)计算标准偏差估计值S(%),该值不应超过表9规定限值。

n—对每个负载点进行重复测量的次数,n≥5; 一各次测量得出的相对误差平均值,%。

电能表影响量要求如下: a)影响量相对于参比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平均温度系数与附加百分数误差改变极限应按等级符合 表10的规定。

b)5mT工频磁场无负载。电能表处于工作状态,电流线路无电流,将其放置在0.5mT工频磁场 干扰中,电能表的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多于一个的脉冲。 c 外部恒定磁感应。电能表处于工作状态,将其放置在200mT恒定磁场干扰中,电能表应不死 机、不黑屏;内置负荷开关的电能表,其负荷开关不应误动作,并能正确执行拉合闸命令; 电能表计量误差改变量不超过1.0%。

4.6.1.1电压线路功耗

电能表电压线路功耗应符合以下要求: 在参比频率、参比电流和参比电压条件下,电能表处于非通信状态(带通信模块电能表模 仓不插模块),背光关闭,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消耗不应大于1.5W、10VA。 电能表在通信状态下,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不应大于3W。

4.6.1.2电流线路功耗

在参比电流、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 电流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不应超过1VA

4.6.2电源电压影响

电源电压影响要求如下: a)电压在规定工作范围内变化时引起的允许误差改变量极限应满足表10的相关要求。电能表试 验后,不应使电能表死机或发生信息改变。 b)电压短时中断和暂降对仪表影响应满足GB/T17215.301的规定。

4.6.3短时过电流影响

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应能经受30Imax(允许误 参比 率的半个周期。当回到初始工作条件时,电能表的信息不应改变并正确工作,且在电流为1和功率因 数为1时的电能表误差改变量不超过土1.5%。 注:本要求不适用于在电流回路中有触点的电能表。

在功率因数为1或0.5L、负载电流为Imax的工况下,由自热引起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起 的规定。

4. 6.5 温升影响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不应达到影响电能表正常工作的温度。电能表任何一点的温开 在环境温度为40℃时不应超过25K

表11自热影响误差改变量限值

4.6.6电流回路阻抗

电能表电流回路阻抗值是在电流回路通以最大电流Imx时,测试电流回路进出两端电压,然后 除以最大电流Imax计算所得。内置负荷开关电能表在负荷开关通断后,其电流回路阻抗平均值应小 于2m2

电能表电压线路施加380V交流电压1h,电能表不应损坏,试验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 绝缘性能

应能承受脉冲电压影响,试验电压按表12规定

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a)试验电压波形:近似正弦波。 b)频率:45Hz~65Hz。 C 电源容量:至少500VA。 d)试验电压:所有电流线路和电压线路以及参比电压超过40V的辅助线路连接在一起为一点 另一点是地,在该两点间施加4kV试验电压。 e 试验时间:1min。 在对地试验中,参比电压等于或低于40V的辅助线路应接地。 试验中,仪表不应出现闪络、破坏性放电或击穿:试验后,仪表应无机械损坏,并能正确工作

4.8.1对电磁骚扰的抗扰度

电能表的设计应能保证在电磁干扰影响下不损坏或不受实质性影响。 注:考虑的干扰为:静电放电、浪涌、射频电磁场、快速瞬变脉冲群、射频场感应的传导电压。

4.8.2无线电干扰抑制

能表不应发生能于扰其他设备正常运行的传导和

电能表可靠性要求如下!

a)产品的设计和元器件选用应保证整表从验收合格之日起平均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年。 b)订购的电能表具有相关资质单位出具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少于10年的可靠性检测报告:报告 内容应对电能表生产厂家提供的主要元器件明细表进行标注。电能表的功能、结构、线 路、关键器件等有重大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全性能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并在产品说

明书中标注以示区别。 电能表在频繁快速停复电或电压升降后,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电能表应不死机、不黑屏、 正确,设置参数不改变、电费扣减正确

4.10数据安全性要求

4.10.1 一般性要求

夏10. 1 一般性要求

数据安全性的一般要求如下: a)当其他设备通过接口与电能表交换信息时,电能表的计量性能、存储的数据信息和参数不应 受到影响和改变。 b)在任何情况下,电能表存储、记录的电量数据以及运行参数不应因非法操作和干扰而发生改变

4.10.2 编程要求

可通过调制型红外、RS485、载波、微功率无线等通信介质对电能表进行编程,并具备编程

电能表软件要求如下: 电能表生产广家应提供操作应用软件,并可通过RS485或红外等接口方便抄读电能表内部记 录的数据、信息,并下载到相应存储设备中。 b 涉及计量准确性的软件设置功能,应提供明确的说明资料,并经试验验证,确保其稳定可靠。 C 设置软件应采用权限和密码分级管理体系,具有设置验证功能,并能记录操作人员、操作时 间、操作项目等信息,能备份被改写的内容。 d 表内软件和操作应用软件应成熟、完整,表内软件出厂后不允许远程或现场升级更改;操作 应用软件应满足用户要求:软件要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 e 表内软件应具备备案和比对能力。 f) 电能表生产厂家提供的电能表的嵌入式软件中不应留有后门,任何内部参数改动均应在授权 方式下进行。生产厂家在软件研发管理上应具备相关安全监督及防范机制,防止出现软件泄 密带来的安全隐患。

应按照GB/T13384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

应按照GB/T13384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

4.13通信模块互换性要

带载波模块或微功率无线公网模块的电能表, 为保证电能表外置通信模块的互换性能,电能表的 外置通信模块接口应和交流采样电路实行电气隔离,应有失效保护电路,即在未接入、接入或更换通 运行参数以及正常计量造成影响

电能表全性能试验的试验项目参见本标准

电能表按照如下条件试验: a)对电能表的高温试验、低温试验、交变湿热试验、阳光辐射防护试验应符合GB/T17215.211 的规定。每项气候影响试验后,电能表应无损坏,无信息改变,并能按本标准正确地工作。 b) 极限工作环境试验。电能表放置在温度试验箱内,环境温度设定为70℃,电能表电压线路施 加115%U,电流线路施加Imax,运行4h,在试验过程中电能表不应出现死机、黑屏现象。

对电能表的防尘和防水试验、弹簧锤试验、冲击试验、振动试验、耐热和阻燃试验应符合GB/I

17215.211的规定,接线端子压力试验应符合DL/T1488的规定。每项机械性能试验后,电能 坏,无信息改变,并能按本标准正常工作。

电能表的各项功能应符合DL/T1490的

电能表的各项功能应符合DL/T1490的要求

5.5.1电流变化引起的百分误差

电能表在参比条件下,电流变化引起的百分误差应小于本标准4.5.1准确度等级对应标准 的60%

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和cosΦ=1的条件下,负载电流按照电能表等级升到规定起动电流后, 有脉冲输出或代表电能输出的指示灯闪烁,起动时间(t)不应超过下式计算结果要求。如果 于测量双向电能,则将电流线路反接,重复上述试验

C—电能表常数,imp/kWh: P. —起动功率,W。

(min) CxP.

电能表电压回路通以115%U,,电流回路无电流,在规定时间内电能表不应产生多于一个的脉 试验时间按式(5)确定

C——电能表常数,imp/kWh P.起动功率, W。

5.5.5计度器总电能示值组合误差

电能表按照如下条件试验: a)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l、cosp=1(或sinp=1)条件下。 b)仪表各费率时段任意交替编制,日切换7次。 c)读取总电能计数器和各费率计数器电能(初始)示值。 d)连续运行24h后。

(min) CxP.

f)计算出总电能计数器及各费率时段计数

5.5.6时钟误差要求

环境温度23℃,相对湿度45%~75%,施加参比电压;时钟精度测量仪预热达热稳定状 通电20min后,使用时钟测试仪在仪表时基频率测试点连续进行5次测量,每次测量时间为 后计算平均值,结果应满足本标准4.5.6要求

5.5.6.2环境温度对日计时误差的影响

式中: 仪表时钟日计时误差的温度系数,s/(d·℃): e1 试验温度下的仪表时钟日计时误差,s/d; eo 参比温度下的仪表时钟日计时误差,s/d; t1 试验温度,℃; to 参比温度,℃。

5.5.7误差一致性试验

5.5.8误差变差试验

5.5.9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试验

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参比电流加载30min后,按照负载电流从轻载到Imax的顺序进行首次误差测 试,记录各负载点的误差;负载电流在Imax点保持2min后,再按照负载电流从Imax到轻载的顺序进行 第二次误差测试,记录各负载点误差;同一只被试样品在相同负载点处的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 0.25%。测试点的负载电流为0.05/、/、/mx

.5.10测量重复性试验

吴差测量,按照式(2)计算标准偏差估计值,不应大于本标准4.5.10中表9规定限值。

5.5.11影响量试验

a)应单独对某个影响量引起的改变量进行测试,所有其他影响量保持为参比条件。电能表误差 改变量应满足本标准4.5.11中表10的限值要求。 6 0.5mT工频磁场无负载。电能表电压线路通以115%U,,电流回路无电流,将0.5mT工频磁场 施加在电能表受磁场影响最敏感处,在20倍的理论起动时间内,电能表不应产生多于1个的脉 冲输出。

DL/T14872015

c)外部恒定磁感应。电能表通以参比电压、参比电流,将50mm×50mm×50mm表面磁场强度 为200mT的磁铁分别放置在电能表正面、侧面、底面靠近电源模块的位置,每个平面试验持 续20min,电能表应不死机、不黑屏。将磁场分别在电能表正面、侧面靠近内置负荷开关的位 置移动,负荷开关应不改变状态,连续发送5次拉合闸命令,负荷开关应正确动作。将磁场 分别放置在电能表正面、侧面、底面靠近计量采样单元的位置,在I、功率因数为1的计量 误差改变量应不超过本标准4.5.11中c)限定值的要求

仕参比东件下,电能衣施 和视在功率消耗。电能表试验接线见图1,读取数字式功率表的示值P,即为该电压线路的有功功耗; 读取数字式电流表的示值1,其与参比电压的乘积即为该电压线路的视在功耗,电能表电压线路功耗应 满足本标准4.6.1.1要求。

SC/T 9416-2014 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5.6.1.2电流线路

图1单相仪表电压线路功耗测量示意图

在参比条件下,电能表施加参比电压、参比电流,仪表背光关闭,测量每一电流线路的视 耗。电能表试验接线见图2,读取电压表示值U,其与参比电流的乘积即为该电流线路上的视 ,电能表电流线路功耗应满足本标准4.6.1.2要求。

5.6.2电源电压影响试验

电源电压影响试验应按照GB/T17215.301的规定执行。

GB/T 33972-2017 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用热轧钢板及钢带图2单相仪表电流线路功耗测量示意图

5.6.3短时过电流影响试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