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

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319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方法指南

PM2s/PM10采样系组

1一采样嘴;2一烟气温度传感器:3一采样管:4一烟气样品传输管:5一稀释混合仓:6一稀释气出口压力传感器: 一稀释气出口温度传感器;8一稀释气出口湿度传感器:9一稀释气体加热器;10一稀释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11 稀释气体干燥过滤器;12一稀释泵;13一停留仓温度传感器;14一停留仓湿度传感器;15一停留仓压力传感器: 16一混合停留仓;17一PM2.s/PM1o切割器;18一换膜装置;19一压力传感器;20一质量流量控制器;21一真空泵 干燥过滤保护器;22一真空泵 图1稀释通道采样器的参考结构示意图

1一采样嘴;2一烟气温度传感器:3一采样管:4烟气样品传输管;5一稀释混合仓:6一稀释气出口压力传感器; 一稀释气出口温度传感器:8一稀释气出口湿度传感器:9一稀释气体加热器;10一稀释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11 稀释气体干燥过滤器;12一稀释泵:13一停留仓温度传感器:14一停留仓湿度传感器;15一停留仓压力传感器: 16一混合停留仓:17一PM2.s/PM1o切割器;18一换膜装置;19一压力传感器;20一质量流量控制器:21一真空泵 干燥过滤保护器;22一真空泵 图1稀释通道采样器的参考结构示意图

4.2.1.5采样步骤

SZDBZ 17.8-2008 深圳市电子政务应用服务规范 第8部分:单点登录服务接口规范图1稀释通道采样器的参考结构示意图

(1)采样万案的制定 ①在采样前通过深入的污染源调查,参考本地区已有的污染源清单(如有),识别与本地区 颗粒物来源相关的主要固定污染源类别,选取本地区代表性固定污染源,进行样品采集。 ②现场勘察所选取污染源的地理位置和数目,废气输送管道的布置及断面的形状、尺寸,废 气输送管道周围的环境状况,废气的去向及排气筒高度等,确定采样位置及采样点数量。 ③根据采样目的、现场勘察和调查资料,编制切实可行的采样方案。方案的内容应至少包括

污染源概况、选取原则、采样目的、采样内容、采样位置、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采样方法、采 样报告要求、质量保证措施等。对于经常性重复的采样任务,方案可适当简化。 (2)采样准备 ①设备准备 a)检查稀释空气系统干燥器中是否有硅胶,若硅胶变色超过一半,需要更换;检查稀释空气 系统的过滤器是否完好有效。 b)清洗采样嘴、采样管、稀释混合系统、采样导管及停留仓。依次使用丙酮(或酒精)、清 水、蒸馏水、丙酮(或酒精)涮洗后,自然风干或用吹风机吹干。若多次采样对象均为同种类型 的源,则不必完全清洗;若采样对象的类型不同,则必须仔细清洗以防正前次采样产生十扰, c)连接系统并运行,检查或校准稀释空气系统的流量、采样系统各个通道的流量等关键参数。 ②固定污染源准备 a)通过对采样期间主要产品产量、主要原材料或燃料消耗量的调查统计,以及与相应设计指 标进行比较,核算生产设备的实际运行负荷和负荷率,进行记录。 b)选择在固定污染源正常或有代表性的工况负荷下进行采样,并且工况负荷在采样期间应保 持稳定;现场记录固定污染源工况、生产设备和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负荷等。 ③滤膜及其他材料准备 滤膜的性能要求见下表。用于计算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滤膜应提前进行平衡称重,用于有机碳 元素碳(OC/EC)及其它有机物分析的石英滤膜应置于马弗炉,在500℃条件烘烤4h,以去除有 机杂质,待石英膜自然冷却后取出,密封保存。 准备现场采样所需的记录表格、化学试剂、材料、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品

④排气相关参数的测定收集 a)了解固定污染源生产设备、治理设施的运行工况,燃料类型、能耗量等信息。 )参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确定烟道采

④排气相关参数的测定收集

样位置和采样点,避开涡流段, c)测定烟道内各采样点烟气的压力、流速、温度、水分含量等。 d)参考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在线数据和历史监测数据,预估颗粒物浓度,必要时进 行实测。 (3)采样过程 ①将稀释通道采样系统搬至采样平台,进行现场连接。 ②在抽气泵之前接入一个嵌入式三通阀门,阀门的另一接口接负压表;安装滤膜,启动采样 器抽气泵,抽取空气,使采样器处于部分真空状态,负压表显示为20kPa;关闭三通阀,阻断抽 气泵和流量计的流路,关闭抽气泵;观察负压表压力值,若30s内变化小于等于7kPa,则系统 气密性合格。 ③根据获取的排气参数等相关信息,确定稀释倍数,选择烟气采样方法;若使用移动采样法 参照《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根据各采样点的流速计算并选择相应的采样嘴, 各采样点处移动采样,各点采样时间需相同,采集一个混合样;若使用平均流速采样法,则需 在各采样点使用流速仪测定各个测点的流速,按照公式(1)计算平均流速,再次用流速仪在烟道 内寻找平均流速的对应采样点,并标记该测点位置,按照公式(2)计算采样嘴直径并选择相应的 采样嘴。

Vs为烟气平均流速,m/s; Vsi为各采样点烟气流速,m/s; n为采样点的数目,个。

V,= ZL Vsi 公式(1)

= ZL VsI 公式(1)

ds为采样嘴直径; Qs表示进入采样嘴的烟气流量,一般由稀释系统提供,L/min; Vs表示烟气流速,m/s。 ④)设置采样管的伴热温度,待采样管加热至预热温度后,将采样管伸入烟道内确定的采样点 处,封闭采样孔,使采样嘴对准气流方向(其与气流方向偏差不得大于10°),按照稀释通道采样 系统进气和出气流量设定相应流量计数值,开启采样泵,进行采样。 ③采样期间定期对流速进行检查,维持流速在要求范围内;采样期间安排专人负责查看关于

4.2.1.6注意事项

a)监测期间应有专人负责查看工况,确认污染源生产设备、治理设施应处于止常较平稳的运 行工况。 b)在进行排气参数测定和采样时,打开采样孔后应仔细清除采样孔短接管内的积灰,再插入 则量仪器或采样探头,并严密堵住采样孔周围缝隙以防止漏气。 c)排气温度测定时,应将温度计的测定端插入管道中心位置,待温度指示值稳定后读数,不 允许将温度计抽出管道外读数。 d)排气水分含量测定时,采样管前端应装有颗粒物过滤器,采样管应有加热保温措施。应对 系统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对于直径较大的烟道,应将采样管尽量深地插入烟道,减少采样管外露 部分,以防水汽在采样管中冷凝,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e)测定烟气流速时,应首先进行零点校准。皮托管的全压孔要正对气流方向,偏差不得超过 10°。 ②稀释通道采样 a)颗粒物的采样必须按照等速采样的原则进行,尽可能使用微电脑自动跟踪采样仪,以保证 等速采样的精度,减少采样误差。 b)采样位置应尽可能选择气流平稳的管段。 c)在湿式除尘或脱硫器出口采样,采样孔位置应避开烟气含水(雾)滴的管段。 d)采样系统在现场连接安装好以后,必须将滤膜放入滤膜夹后,对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e)采样嘴应先背向气流方向插入管道,采样时采样嘴必须对准气流方向,偏差不得超过10° 采样结束后,应先将采样嘴背向气流,然后迅速抽出烟道,防止管道负压对采样结果造成影响。 f)向采样器中放置和取出滤膜时,应佩戴乙烯基手套,使用平头镊子,不得直接用手接触, 避免损环和沾污。现场采样完成后应及时放在滤膜盒中要善保管。 g)若稀释通道采样器是手动调节流量,则采样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和调整流量,多次测定烟道 气流速,当采样前后流速变化大于20%时,样品作废,重新采样。此外,检查滤膜上颗粒物样品 边界是否模糊,如模糊则表明采样系统漏气,该样品滤膜作废,检查滤膜安装是否正确,是否需 要更换滤膜密封垫、滤膜夹。 h)如果烟气的湿度过大,调整采样管伴热温度以防在进入停留仓前冷凝,同时增大稀释比率, 降低稀释后气体湿度。

4.2.2烟道内直接采样法

4.2.2.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源的分级采样,采集到的颗粒物为烟道环境条件下的颗粒物,本方法不适 用于烟道内有液滴的情况。

4.2.2.2采样布点

参照“4.2.1.2”。

参照“4.2.1.2”。

4.2.2.3采样原理

通过预测流速,选择采样嘴等速抽取烟道内气体,在切割器切割流量下分离烟气中特定粒径 的颗粒物,由相应材质滤膜进行捕集

4.2.2.4采样系统和装置

采样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图描述了本方法的核心构件,未包括实际采样时需要用到的 干湿球法湿度测量装置及皮托管、标态采样流量计量等辅助装置

4.2.2.5采样步骤

道内直接采样系统示意

(1)滤膜准备:用于计算质量浓度的滤膜应进行称重,用于有机组分分析的石英滤膜应置于 马弗炉,在500℃条件烘烤4h,以去除有机杂质。 (2)采样系统气密性检查。 (3)加热用于湿度测量的全加热采样管,根据干、湿球温度和湿球负压,计算烟气湿度。 (4)测量烟气温度、大气压和排气筒直径,测量烟气动、静压,预测流速。 (5)计算烟气含湿量、烟气密度、烟气流速、等速采样流量及颗粒物切割流量确定采样嘴直 经。 (6)安装采样嘴及滤膜,将采样管放入烟道内,封闭采样孔。 (7)设置采样时间及采样流量,开动采样泵采样。采样时间的设定应使滤膜采集样品量满足 后续称重、组分分析等样品量要求。 (8)记录采样累积体积、滤膜编号、采样流量、温度及采样时间。同时应记录采样对象工况

负荷、燃料类型、耗量、空气污染控制设施及运行状况等信息。 (9)采样结束后取出采样滤膜,立即放入便携式冰箱内4℃以下冷藏保存。

4.2.2.6注意事项

(1)应使用平头镊子进行滤膜安装、移除,防止污染。 (2)当烟道截面积较大,须多点采样时,更换采样点后应根据该点流速及切割器工作流量重 新选择采样嘴,以实现等速采样。 (3)采样滤膜的选择参照“4.2.1.5”,当使用两种材质滤膜采样时,应交替进行,每种材质滤 膜采集数量建议至少3个。 (4)本方法为单通道采样,可适当增加样品量以满足代表性与源谱不确定度分析等需求。 (5)测试期间,测试对象工 然料科种尖 等应保持稳定,污染物控制设施应运行正常

移动源包括机动车(如重型、中型、小型卡车和客车,摩托车等)、船、飞机以及非道路机栅 等,每种移动源采用的燃料不同(汽油、柴油和天然气等),其排放的尾气烟尘也不同;同一种移 动源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其排放的尾气烟尘特征也有所不同。自前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中,移动 源主要针对各类机动车和船舶,采样方法主要包括现场实验法(比如隧道法,适用于机动车)、稀 释通道采样法等。稀释通道采样法还可分为全流式稀释通道采样法和分流式稀释通道采样法。前 者将全部排气引入稀释通道中,测量精度高,但体积较大,价格昂贵;后者仅将部分排气引入稀 释通道中,体积较小。如条件允许,可结合台架实验进行采样,在发动机台架上或底盘测功机上 莫拟汽车在道路上实际行驶的状况(加速、减速、匀速、急速等),采用稀释通道法采集机动车在 不同工况下排放的颗粒物,可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在各地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工作实践 中,分流式稀释通道法和隧道法得到了较多应用

4.3.1现场实验法(隧道法》

4.3.1.1适用范围

4.3.1.2方法原理

当隧道内只有机动车行驶所造成的污染,没有其他污染源时,扣除隧道本底的影响,可将院 道看成一个理想的圆柱状活塞,在一定时间内活塞进出的污染物浓度差与通风量的乘积等于通过 遂道的机动车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4.3.1.3采样布点

代表性机动车组成、各车型所占比例及车速变化幅度天的隧道进行试验,隧道的长度至少50m以 上。隧道周围应没有其他颗粒物排放源。城市隧道包括地面隧道、水下隧道和公路高架隧道,其 中地面隧道和水下隧道适合用于采样测试机动车排放因子。在隧道内,离进、出口10m处,布设 采样点。

4.3.1.4采样装置

4.3.1.5 采样步骤

4.3.1.6注意事项

(1)如果采样期间隧道通过风机换风,还必须记录风机的开启时间和通风量,同时应在风机 的入口布设监测点,将风机作为一个出口。 (2)采样器经有关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在有效使用期内。 (3)采样前,对采样器流量进行标定,对采样体积进行校验和修正。 (4)采样过程中,定期巡检采样泵的流量计,防止因采样流量误差而影响浓度的准确性。 (5)雨、雪等特殊天气不进行采样。 (6)每次采样后需用无水乙醇等清洗切割头,防止先前切割器中沉积的灰尘影响下次采样 待干燥后在切割器的切割部位涂凡士林油,以防止采样过程中沉积的灰尘反弹被气流带出,影响 采样测量的准确性

4.3.2分流式稀释通道采样法

4.3.2.1方法原理

分流抽取机动车、船等排气,使用除去颗粒物及烃类等有机物的洁净空气以一定比例稀释后 进入停留室,经过一定停留时间老化后,以颗粒物切割器分离,使用滤膜采集颗粒物样品。该方 法模拟尾气排放到大气短时间内的稀释、冷却、凝结等过程,捕集的颗粒物可近似认为是移动源 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包括一次可过滤颗粒物和一次可凝结颗粒物。

4.3.2.2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机动车、船舶等移动源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非道路移动源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可 参照此方法

4.3.2.3采样对象选择

采样前应充分调研本地车(船)的主要类型(如小型客车、货车、内河船舶、远洋船舶等)、 燃料类型(如汽油车、柴油车、天然气车等),选择可充分代表本地车(船)特征的采样对象。

4.3.2.4采样位置和采样

机动车、船等排气筒内,采样探头应位于烟气均匀分布的断面上,尽可能放置在排气管的最 下游,必要时放在延长管上。假设排气管开口处的直径为D,探头的端部应位于直管段取样点, 上游直管长度至少为6D,下游直管长至少为3D。如果使用延长管,则接口处不允许有空气进入。 若上述条件不满足时,则采样探头需插入机动车辆排气管内至少400mm。

4.3.2.5采样系统和装置

采样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图描述了本方法的核心构件,未包括尾气温度、压力及流量 则量控制等辅助装置,图为稀释后样气经同一切割器分离后进入不同通道分别采样,也可在每个 通道分别使用切割器进行分离后采样,

4.3.2.6采样步骤

图3分流式稀释通道采样系统示意图

(1)采样万案制定 ①在采样前通过深入的移动污染源调查,参考本地区已有的移动污染源清单(如有),识别 与本地区颗粒物来源相关的移动污染源类别,选取本地区主要移动污染源类别,进行样品采集。 ②根据采样目的、现场勘察和调查资料,编制切实可行的采样方案。方案的内容应至少包括 污染源概况、选取原则、采样目的、采样内容、采样位置、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采样方法、采 样报告要求、质量保证措施等。对于经常性重复的采样任务,方案可适当简化。 (2)采样准备

①设备准备 a)检查稀释空气系统干燥器中是否有硅胶,若硅胶变色超过一半需要更换;检查稀释空气系 统的过滤器是否完好有效。 b)清洗采样嘴、采样管、稀释混合系统、采样导管及停留仓。依次使用丙酮(或酒精)、清 水、蒸馏水、丙酮(或酒精)涮洗后,自然风干或用吹风机吹干。若多次采样对象均为同种类型 的源,则不必完全清洗;若采样对象的类型不同,则必须仔细清洗以防止前次采样产生干扰。 c)连接系统并运行,检查或校准稀释空气系统的流量、采样系统各个通道的流量等关键参数 ②采样对象准备 根据不同的测试方法,可分别采用如下方法确定采样对象的工况, a)对于基于底盘测功机测试方法,可与机动车年检工作相结合,在机动车年检站底盘测功机 测试时同步进行颗粒物样品采集。对于压燃式发动机待测车辆,可按照《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 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3847)的相关规定,根据当地年检站实际情况采 用自由加速法或加载减速法:对于点燃式发动机待测车辆,可按照《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 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的相关规定,根据当地年检站实际情况采用双怠 速法、稳态工况法或简易瞬态工况法。有条件的地区,可参照《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万法(申国第六阶段)》(GB18352.6)1型试验要求,对车辆颗粒物进行采样。由于单台车辆单次 测试时间难以满足滤膜化学组分分析采样时间需求,可在单台车辆多次测试,或者要求采样期间 内检测线底盘测功机上连续测试同种类型车型。 b)对于随车(船)测试法,可将采样设备搬至车(船)上,直接按照车(船)实际行驶过程 进行测试。 ③滤膜及其他材料准备 参照“4.2.1.5”相关要求。 (3)采样过程 ①将稀释通道采样系统移至相应采样现场,进行现场连接, ②对稀释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 ③开后测试对象井调整至相应工况 设置采样时间及采样流量,确定合适的稀释比,开动稀释空气泵及采样泵进行采样。采样 时间的设定应考虑滤膜采集样品量满足后续称重、组分分析等样品量要求。采样流量为切割器的 切割流量。 ③采样期间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持流速在要求范围内;采集一段时间后,可暂停采样泵 取出采样滤膜,查看滤膜颜色,根据经验初步判断负载量是否满足需求。 ③采样结束后关闭采样泵,取下滤膜,立即放入便携式冰箱内4℃条件下冷藏保存。记录采 样累积体积、滤膜编号、采样流量、采样时间及稀释比等采样信息。同时应记录采样对象工况

发动机型号/排量、进气方式、排气处理装置、使用燃料牌号、供油系统型式、累计行驶里程等信 息

4.3.2.7注意事项

4.3.3全流式稀释通道采样法

4.3.3.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采集机动车、船等移动源排放的颗粒物样品,非道路移动源颗粒物样品的采集 亦可参照此方法

4.3.3.2方法原理

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空气, 与移动源全部排放气体在稀释通道里进行混合,形成稀释柱 ,经过一定停留时间老化后,以切割器分离, 使用滤膜采集颗粒物样品。

4.3.3.3采样装置

典型的全流稀释通道采样系统如图4所示。系统中空气滤清器由粗、细灰尘过滤器和活性炭 过滤器组成,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不纯气体成分,减少稀释空气对采样的干扰。以组合文丘 里管及通风机对整个系统流量进行控制,以旋风除尘器去除系统混合气体中的颗粒物,防止对流 量控制系统的干扰

)空气滤清器②尾气连接管③瑞流环④稀释通道③采样滤膜③采样质量流量控制器③温度探头 旋风除尘器?组合文丘里管通风机 图4机动车全流式稀释通道采样系统的示意图

图4机动车全流式稀释通道采样系统的示意图

由于车辆发动机尾气排量差异较大,对系统流量级别范围要求高。示意图包含6、9、12m3/min 三个临界流量文丘里管,通过组合可以实现七种流量(6、9、12、15、18、21、27m3/min)。稀 释通道的直径为300mm,通道长度为3000mm,满足气体完全混合要求,通道材料应采用导电材 料,且不应与排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4.3.3.4采样步骤

(1)按图4安装全流稀释通道采样系统。 (2)采样前使整个系统运行30min以保证气体完全混合。 (3)在距离排气口10倍于稀释通道直径的位置布设样品采集装置。 (4)稀释后的排放气样被颗粒物采样泵引向滤膜,进行样品采集;采样滤膜的选择参照 “4.2.1.5”;泵流量应与系统中气体流量相同,采用等速采样;通过流量测量计算出采集气体的体 积。

开放源主要包括土壤扬尘、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堆场扬尘、二次扬尘等各类扬尘。由于开 放源的排放面大、强度低、受周边环境干扰强,通过环境空气颗粒物的采样方式,难以获得具有 代表性的样品,一般实地采集构成该类源的主要尘样,然后经再悬浮装置重新制备

4.4.1.1土壤扬尘布点

土壤扬尘主要来源于农田、干河滩、山体等裸露地面, 应根据地区土壤及气象特点选取具有 代表性的采样点。一般在城市东、南、西、北4个方向距市区10~20km左右范围内的郊区,均匀 布点,分别采样。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一般要求每个方向至少设3个点,

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上增加点位数量,以3~6个点为宜。采样点周围避免烟尘、工业粉尘、汽车、 建筑工地等人为污染源的干扰。

4.4.1.2道路扬尘布点

城市道路根据其承担交通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快速路。选择具有 代表性路段进行采样,需避开施工工地附近的路段。需在晴天进行采样,如果出现下雨天气,须 待路面干燥(2~7天)后方可采样。 对于选择的采样道路,选择主路靠最外侧的车行道,设置3个采样区域,见图5。第1个采 样区域设置在距离路口至少50m的位置,然后从第1个采样区域沿道路延伸,依次间隔800m左 右确定第2和第3个采样区域。每个采样区域为距离路缘(石)0.5~1.5m之间的区域,长度为5m, 根据道路扬尘的采集量情况,可适当增加长度,

4.4.1.3施工扬尘布点

图5道路扬尘采样示意图

采集至少4个不同标号或品牌的水泥样品,另外选择至少4个正在施工的施工现场,收集散 客在施工作业面上的建筑尘混合样品

4.4.1.4堆场扬尘布点

采用梅花点法、棋盘式法或蛇形法等进行布点,根据堆场的表面积大小,每个堆场布5~10 个点,以四分法混合为一个样品。

4.4.1.5二次扬尘布点

以环境空气来源解析工作申设立的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点位为中心,选择周边的居住区、商 业区、工业区等区域的建筑物,采样高度为5~20m。

吸尘器(配集尘袋)、铁锹(铲)、竹片、毛刷等

4.4.3.1采样前准备

(1)人员准备:选择具有野外、工况调查经验且掌握主壤采样技术规程等的技术人员组成采 样组,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监测技术规范。 (2)资料收集:收集采样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地形图、建筑施工图等资料,作 为采样工作图以及标注采样点位用;采样区域土壤信息资料;施工建设过程中对空气造成影响的 环境研究资料;采样地点环境空气的历史资料和相应法律法规,包括采样区域气候资料(风向 温度和降水)等。 (3)现场调查:进行现场勘查,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 (4)采样器具准备:准备相关的采样工具和器材,采用去离子水清洗铁锹(铲)、竹片、毛 别、箍筐以及吸尘器管道和集尘袋等,晾干各用

4.4.3.2现场采样

(1)土壤扬尘采样 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采用梅花点位法,使用木铲或竹铲分别采集每 个点位的地表020cm的土样。采用四分法采集约1.0kg的混匀样品,转移至密封袋内,将口封 紧并贴上样品标签,记录采样信息,带回实验室。采样需在晴天进行,如果采样前出现降水天气 需待土壤表层基本干燥后方可采样;采样时应保持土壤样品的原状,切勿碾压或粉碎土样。 (2)道路扬尘采样 在确认采样安全的情况下,视道路洁净程度,用带状标识物横跨道路标出采样区域,如图5 所示。用真空吸尘器吸扫路面积尘,按照1min/m²左右的速度均匀清扫,将道路各采样区域的样 品混合得到道路扬尘样品,样品量不低于30g。采样完毕后,将样品装入一个密封袋或容器内, 将口封紧并贴上样品标签,记录采样信息,带回实验室。 采样需在晴天进行,避开沙尘、雨雪、大风天气,如果采样前出现降水天气或道路洒水作业 须待路面干燥后方可采样;如果采样时使用发电机供电,应将发电机置于采样区域下风向,避免 发电机排气对采样的影响;采样应避免在雨水冲击泥沙沉积区、井盖及隔离物放置区;采样区域 注意避开有花木飞絮或花粉污染的区域。 (3)施工扬尘采样 选择当地较大的水泥生产企业,采集不同标号的水泥。另外选择典型建筑施工场所,收集散 落在施工作业面(如建筑楼层水泥地面、窗台、楼梯、水泥搅拌场地等)上的建筑尘混合样品, 每袋样品不少于300g,做好采样记录。 (4)堆场扬尘采样 根据堆场种类不同,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或《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

技术规范》(HJ/T20)选取适宜的采样工具,采集堆场表层(0~20cm)样品,以四分法混合成整 个堆料的综合样品,装袋,每袋样品不少于500g,做好采样记录。 (5)二次扬尘采样 用毛刷将建筑物内部的窗台、消防设施等载尘平台上长期积累的尘刷入袋内,注意避免收集 脱落的墙灰、地面的水泥灰。同一建筑物的样品混合为1个样品,要求每个样品不低于6g。将样 品装入密封袋中,封紧袋口并贴上样品标签,做好采样记录。选择的载尘平台应避开明显的污染 原,如油烟排放等;采集样品中若有墙皮脱落的杂质等应重新采样,并更换采样器具;二次扬尘 易粘连,避免在样品运输保存中受到挤压,

收集的样品不进行研磨,保持采样时的初始状态,通过自然晾干或冷冻干燥机去除水分。过 150目标准筛以获取粒径<100μm的组分,待再悬浮采样。如果不能立刻进行再悬浮采样,应在 18℃以下冷冻避光密封保存

4.4.5.1方法原理

由送样系统将干燥、筛分好的颗粒物进行悬浮,并送至再悬浮箱中和洁净空气充分混合,经 再悬浮箱扩散、混合和沉降,由切割器完成对PM10/PM2.5的采样。

4.4.5.2再悬浮采样装置

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主要由净化系统、送样系统、再悬浮箱、PM10/PM2.5采样系统组成,结 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为稀释后样气经过同一切割器分离后分别采样,也可分别在不同通道使 用切割器进行分离后采样

1一采样泵;2一高效空气过滤器;3一压力传感器;4—净化流量控制器;5一采样总流量:6一采样通道压力传感 器:7—采样通道质量流量控制器;8—换膜装置;9PM1o/PM2.5切割器;10TSP切割器;11—温湿度传感器; 12—绝对压力传感器:13—观察视窗;14—再悬浮仓体;15—补气管路:16—样品进样口;17—悬浮仓预留接口 18—送样瓶;19送样管路压力;20—压力调节阀:21一送样流量控制器;22—补气阀;23—千燥过滤器;24 泵压调节阀:25一送样泵:

4.4.5.3操作步骤

(T)米样准备 ①滤膜准备 a)用于有机碳/元素碳(OC/EC)及其它有机物分析的石英滤膜应置于马弗炉,在500℃条件 供烤4h,以去除有机杂质。 b)用于计算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滤膜应进行平衡及称重,方法参照《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 L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HJ656)及《坏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 c)用于清洗仪器的滤膜,无需前处理及平衡称重。 ②再悬浮采样器准备 a)检查净化系统干燥器中是否有硅胶,若硅胶变色超过一半需要更换;检查净化系统的过滤 器是否完好有效:同时检查送样系统管路是否正常; b)清洗送样系统、再悬浮箱及采样系统,使用吸尘器对其中积存的颗粒物进行大吸力抽取 然后用蘸有去离子水的不掉毛的毛巾或麂皮擦拭内表面,或者去离子水清洗,自然晾干,过程中 需戴一次性手套。若多次采样对象均为同种类型的源,使用净化空气通入再悬浮采样器系统,吹 扫清洗30min左右,清洗时需安装清洗滤膜。 c)进行气密性检查。 d)检查或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等关键参数。 (2)样品米集 ①安装滤膜,开启仪器,采集空白滤膜,采集时间为10~30min。 ②称取一定量的开放源样品,根据源样品的粒态、密度、悬浮性能及采样器的技术性能,称 样量会有差异,一般称取量为0.1g~1.5g。 ③将称好的样品加入送样系统,调节送样系统流量,开启仪器,使送样系统提供一个持续的、 稳定的颗粒物源。 采集时间一般控制在10~30min,负载量(d47mm)应控制在1000~3000μg。采集过程 中,暂停采样泵,取出滤膜,依经验判断滤膜的负载量是否满足要求。可通过调节送样量来控制 采样时间和负载量,若不满足负载量和时间要求,需增加采样时间或重新采集。 ③采样完成后,小心取出滤膜,置于对应的原始滤膜盒中,恒温恒湿后平衡称重,置于冰箱

冷冻室冷藏,待分析测试用。

4.4.5.4注意事项

4.5.1生物质燃烧尘采样

4.5.1.1适用范围

农作物秸秆开放性燃烧产生的颗粒物。

4.5.1.2布点方法

对于木材、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等通过开放性燃烧而产生的颗粒物,采样布点可 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开放环境下,采样布点参照《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一般情况下 设置监控点和参照点的方法,在排放源与其下风向的单位周界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可以不考虑排 放源的高度、大小和形状因素,将排放源看作点源。监控点(不少于2个,最多可设置4个)应 设置于平均风向轴线的两侧,监控点与无组织排放源所形成的夹角不超出风向变化标准差(土S°) 的范围,如图7所示。同时,参照点最好设置在被监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以排放源为圆心 以距排放源2m和50m为圆弧,与排放源120°夹角所形成的扇形范围内设置,如图8所示。图8 由CDEF围成的扇形,即设置参照点的适宜范围

图7监控点的设置范用

4.5.1.3采样装置

图8参照点的设置范围

采样系统由颗粒物切割器、滤膜、滤膜夹和采样泵组成,或者由滤膜、滤膜夹和具有符合切 割特性要求的采样器组成,仪器要求参照《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采 样滤膜的选择参照“4.2.1.5”

4.5.1.4采样步骤

(1)采样前准备 ①人员准备:具有野外、工况调查经验且掌握环境空气采样技术规程的技术人员组成采样组 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监测技术规范。 ②)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有:采样区域气候资料(风向、风速、温度和降水),采样区域的交 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地形图,采样地点环境空气的历史资料等。 ③现场调查:现场勘查,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并确认

采样当大是否有生物质燃烧条件。 采样器具准备:采样前需校准采样器流量和处理滤膜,参照《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 测定重量法》(HJ618)准备工具和器材。 (2)采样步骤 采用间断采样法,采样步骤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194)。生物质燃烧 时开始采样,燃烧完毕时立即停止采样。 ①采样器距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5m,不宜在风速大于8m/s的天气下进行。采样地点应 在远离公路,避开障碍物,且附近无大的污染源排放点,采样时间应选择春夏之交及秋冬之交, 注意错开村民做饭时段。 ②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的灰尘 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拧紧,以不漏气为宜,安好采样头顶 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时间、大气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③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平头镊子轻轻夹取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滤膜是否有破 员或边缘轮郭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作废,重新采样。而后将滤膜采样面朝上放人滤膜盒中 并做好采样记录,

4.5.1.5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前需对采样器进行流量校准。校准方法按《环境空气PM1o和PM2.5的测定重 量法》(HJ618)附录A执行。 (2)滤膜使用前均需进行检查,不得有针孔或任何缺陷。滤膜称量时需消除静电的影响。 (3)取清洁滤膜若十张,在恒温恒湿箱平衡24h后称重,作为*标准滤膜”。参照《环境空 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的要求检查该批样品滤膜是否称量合格。 (4)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系统无漏气时,采样后滤膜上颗粒物 与四周白边之间界限清晰,如出现界限模糊时,则需更换滤膜密封垫。 (5)对电机有电刷的采样器,应尽可能在电机由于电刷原因停止工作前,更换电刷,以免使 采样失败。更换时间视以往情况确定。更换电刷后要重新校准流量。新更换电刷的采样器应在负 载条件下运转1h,待电刷与转子的整流子良好接触后,再进行流量校准。 (6)采样时间的设定应保证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充足,可通过滤膜表面颜色变化进行初步 判断。 (7)采样过程中保存完整的采样记录

4.5.2餐饮油烟尘采样

餐饮油烟尘指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的颗粒物产物,包报 餐饮企业厨房、居民厨房等产生的餐饮尘等。餐饮油烟尘采样方法主要有抽取式分级采样法和无

4.5.2.1抽取式分级采样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建议用于安装除尘设施的餐饮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颗粒物样品的采集。 (2)方法原理 等速抽取餐饮源排气中颗粒态物质,经过一定停留时间使颗粒物老化后,通过切割器分离, 分四通道使用滤膜采集颗粒物样品。 (3)采样布点 参照"4.2.1.2"布点。当排气管截面积小于0.5m2时,只测一个点,取动压中位值处;超过上 述截面积时,则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中相 应规定取点。 (4)采样系统和装置 采样系统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图描述了本方法的核心构件,未包括实际采样时需要的干湿 球法湿度测量装置及皮托管、标态采样流量计量等辅助装置。在本示意图中,稀释后样气是经同 切割器分离后,再进行四通道采样,另外也可在每个通道分别使用切割器分离后进行采样

GB 4789.18-2010发布稿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 发布稿图9抽取式分级采样系统示意图

(5)采样步骤 ①滤膜准备:用于计算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滤膜应进行称重,用于有机组分分析的石英滤膜应 置于马弗炉,在500℃条件烘烤4h,以去除有机杂质。 ②系统气密性检查。 ③加热用于湿度测量的全加热采样管,根据干、湿球温度和湿球负压计算烟气湿度。 ④测量烟气温度、大气压和排气筒直径,测量烟气动、静压,预测流速。 ③根据烟气含湿量、烟气密度、烟气流速、等速采样流量及颗粒物切割流量,计算采样嘴直

③安装采样嘴及滤膜,将采样管放入烟道内,封闭采样孔。 设置采样时间及采样流量,开动采样泵采样,采样时间的设定应使滤膜采集的样品量满足 后续称重、组分分析等样品量要求。 ③记录采样累积体积、滤膜编号、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同时应记录采样对象状态、燃料类 型及消耗量、空气污染控制设施及运行状况等信息。 采样结束后取出采样滤膜,立即放入便携式冰箱内4℃条件下冷藏保存。 (6)采样注意事项 ①)应使用平头镊子进行滤膜安装、移除,防止污染。 ②本方法适用于除尘设施后的样品采集(颗粒物浓度小于2mg/m3),采样过程中应保证餐 饮除尘设施工作正常。 ③采样气体在停留室内停留时间建议天于10s,以提供足够的颗粒物老化时间, ④)当烟道截面积较大须多点采样时,更换采样点后需根据该点流速及切割器工作流量重新选 择采样嘴,以实现等速采样。 ③测试期间,测试对象工况应稳定,污染物控制设施应运行正常 ③建议每次采样采集不少于3组样品,每组样品包含四个通道滤膜。

4.5.2.2餐饮无组织源采样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建议用于火锅店、烧烤店以及其他排烟灶头未经过油烟净化设施净化排放的无组织排 放源颗粒物采样。 (2)布点方法 由于火锅、烧烤店内等无组织排放源具有空间有限、排放源众多、分布零散等特点,其采样 布点可参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监测要求采集。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 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以反映场地内颗粒物排放的真实水平 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采样高度距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5m,采样点 应避开障碍物。 (3)采样装置 参照4.5.1.3。 (4)采样步骤 ①采样前准备 a)人员准备:选择具有野外、工况调查经验且掌握环境空气采样技术规程及大气污染物无组 织排放监测技术的技术人员组成采样组,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监测技术规范 b)资料收集:收集采样区域的交通图、地形图、餐馆建筑设计图等资料,作为采样工作图以

及标注采样点位用;采样地点环境空气的历史资料;包括采样区域气候资料(风向、风速、温度 和降水)等。 c)现场调查:进行现场勘查,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 d)采样器具准备:采样前需校准采样器流量和处理滤膜,参照《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 测定重量法》(HJ618)准备工具和器材。 ②采样步骤 采样时间需与餐馆营业高峰期一致,避免非餐饮排放颗粒物的干扰。分中午和晚上两次采样 每次采样2h。采样步骤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194)。 a)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的灰尘 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在滤膜夹上,拧紧,以不漏 气为宜,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b)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平头镊子轻轻夹取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滤膜是否有破 损或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作废,重新采样。而后将滤膜采样朝上放入滤膜盒 中,并做好采样记录。 (5)注意事项 参照“4.5.1.5”。

GB 223.37-8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4.5.3海盐粒子采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