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20573-2012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HG/T 20573-2012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3137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HG/T 20573-2012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1.15现场总线fieldbus

3.1.17功能模块functionmodul

1.18网间连接器(网关

.1.19生命周期lifec

XF/T 1300-2016 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机构设置与评审3.1.21管理级managementleve

分散型控制系统分级体系结构中最上面的一级,由管理计算机等组成。该级以综合信息管理与 理功能为主,包括生产调度、系统协调、质量控制、制作管理报表文件、收集运行数据和进行综合分 提供决策支持等

3.1.23开放系统opensystem

按照建立的标准能与其他系统相连接的一种计算机系统。这样的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 有关的软件,外围、终端、操作人员,物理过程和信息传递手段等,形成了一个能够完成信息 治整体

1.24开放系统互连opensysteminterconnec

2125操作员站operator's station

分散型控制系统中监控级提供的、起操作员操纵台作用(系统监视、操作、维护)的智能站。

31.26过程控制级processcontrollevel

分散型控制系统分级体系结构中最基础的一级。该级由各种形式的过程控制站,诸如数据采集 成工艺过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对工艺过程进行控制和监视。

3.1.27过程优化processoptimization

在各种约束条件下,求取目标函数的最 更生产过程的物流分配和能量平衡达到最佳 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1.28完余redundancy

3.1.33服务器server

向局域网上其他数据站提供服务的一种数据站。数据站是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 公用接口所组成的成套功能单元

3.1.34软件组态softwareconfiguration

在DCS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将系统提供的功能块用软件组态形式连接起来,以达到对过程进 行控制的目的

软件可靠性software

a)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致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b)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和所述条件下执行所要求的功能的程序的能力。

中心计算机和直接联到它上面的一些计算机或终端构成一个星形结构。除了中心处理机列 计算机及终端之间一般不进行信息交换

3.1.37监控级supervisionlevel

3.1.38系统软件systemsoftware

为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或DCS所设计的软件,用以促进计算机系统及有关程序的 例如操作系统、编译程序、实用程序等。 3.1.39容错tolerance 系统在各种异常条件下提供继续操作的能力。 3.1.40拓扑topology 现场总线网段的形状和方案(如树形、菊花链、点对点、带分支的总线等)。 3.1.41传输媒体transmissionmedium 用以作为一条给定传输线的媒体(同轴电缆、光缆等)。

3.1.39容错tolerand

本规范采用下列缩略语

DCS应通过对硬件单元分散配置,实现系统功能分散,运行危险分散,以及功能强大、配置灵活 的要求。

DCS应通过对关键单元和部件穴余配置,实现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要求。 4.1.3开放性。 DCS应具有开放性网络结构,支持OPC开放标准。应是遵循OSI(开放系统互连)、IEEE通信 标准的开放系统,实现能与其他DCS及控制与管理计算机互联的要求。 4.1.4先进性。 DCS应具有先进的硬件及软件环境,能满足运行用户的先进控制与实时过程优化软件的要求。 4.1.5拓展性。 应以DCS为基础,利用其开放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构建企业信息系统或企业综合管控自动 化系统。

DCS应通过对关键单元和部件穴余配置,实现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要求。 4.1.3开放性。 DCS应具有开放性网络结构,支持OPC开放标准。应是遵循OSI(开放系统互连)、IEEE通信 标准的开放系统,实现能与其他DCS及控制与管理计算机互联的要求。 4.1.4先进性。 DCS应具有先进的硬件及软件环境,能满足运行用户的先进控制与实时过程优化软件的要求。 4.1.5拓展性。 应以DCS为基础,利用其开放性、可扩展性、可集成性构建企业信息系统或企业综合管控自动 化系统。

应确保DCS硬件坚固耐用,软件成熟安全。保证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 间(MTTR)、可利用率值先进、可靠。硬件供应企业应取得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管理认

4.2.1DCS独立应用

DCS执行生产过程监控职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1对生产过程的操作参数实施集中显示、自动控制、远程操作、信息管理。 2对顺控生产过程实施步进式或条件式或步进式十条件式控制。 4.2.2DCS与SIS联用。 DCS与SIS联用方案,宜采用下列职责分工与相互连/联接方式: 1DCS负责工艺参数监控与非安全性工艺联锁职能,SIS负责生产安全联锁职能, 2DCS采用硬接线方式向SIS传递安全数据。 3DCS采用约定的通信协议与SIS实现通信。 4.2.3DCS与上位机联用。 DCS与上位机联用应满足下列要求:

.2.3DCS与上位机联

2DCS挂接工厂信息管理计算机,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

42.4DCS与其他控制装置联用

DCS应能采用通信方式与下列监控装置/系统联用: 1DCS与辅助生产装置、成套单元、其他生产装置的DCS、PLC、FCS、CCS等联用。 2DCS与设备管理系统(AMS)联用。 3DCS与可燃/有毒气体检测系统(GDS)联用。 4DCS可与电气检测系统联用。

4. 25 DCS、SIS、GDS一体化应用

4.2.6综合管控自动化系统应用

综合管控自动化系统(CIMS)由DCS过程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等集成构建,用以实 施企业改进生产、优化管理、提高效益等策略。 DCS在综合管控自动化系统中的职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1DCS执行综合管控自动化系统的过程监控职能。 2DCS为综合管控自动化系统传递企业管控所需的信息

4.3.1系统分级配置

DCS的分级体系结构可由过程控制、监控、管理三级构成,各级主要硬件宜采用如下配置: 1过程控制级。配置为直接与检测仪表和执行器相连的各种过程控制站,如I/O单元、数据采 集单元(按需要)、控制单元(包括远程控制单元)等。 2监控级。配置操作员站、工程师操作站、先进控制计算机,以及外围设备等。 3管理级。配置与企业管理计算机连接所需设备

DCS与信息管理网络连接可配置网际互连部件,如中继器、桥接器(网桥)、路由器(Router)、网 间连接器(网关)等。

4.3.4辅助机柜配置。

工程项目需要可配置安全栅/隔离器/继电器柜

5DCS系统工程设计原则与职责分工

5.1.1DCS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实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可追溯性、经济性、拓展性,合 理采用穴余容错技术。 5.1.2DCS工程设计应满足生产操作、DCS采购、设备安装、系统投运等要求。 5.1.3DCS控制方案、系统配置等应满足买方的要求。 5.1.4在采用SIS的工程项目中,应将DCS与SIS的职能分工、硬件配置、控制/联锁信号交接作出 明确的规定。 5.1.5根据主装置DCS配置情况,对其他成套控制系统提出联用要求;DCS也应按需要满足成套 控制系统提出的特殊联用要求。 5.1.6在设计方及时得到所需的DCS技术资料后,设计方应保证DCS工程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准 确性。 5.1.7DCS工程设计中与DCS相关的控制室、供电、接地、防雷电等设计,应遵循有关国家标准或 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DC缅件提作系统

5.1.1DCS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实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可追溯性、经济性、拓展性,合 理采用穴余容错技术。 5.1.2DCS工程设计应满足生产操作、DCS采购、设备安装、系统投运等要求。 5.1.3DCS控制方案、系统配置等应满足买方的要求。 5.1.4在采用SIS的工程项目中,应将DCS与SIS的职能分工、硬件配置、控制/联锁信号交接作出 明确的规定。 5.1.5根据主装置DCS配置情况,对其他成套控制系统提出联用要求;DCS也应按需要满足成套 控制系统提出的特殊联用要求。 5.1.6在设计方及时得到所需的DCS技术资料后,设计方应保证DCS工程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准 确性。 5.1.7DCS工程设计中与DCS相关的控制室、供电、接地、防雷电等设计,应遵循有关国家标准或 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虚进行有效这制

本规范涉及到的DCS生命周期内的主要工作,如DCS工程设计、DCS采购、DCS安装与投运、 以及DCS制造与售后服务等分别由设计方、买方、卖方承担,职责分工如下: 5.2.1DCS工程设计方负责制订DCS监控方案,编制DCS技术规格书,完成DCS工程设计文件。 可按工程设计合同规定配合DCS采购工作,参加DCS应用软件组态,DCS检验、安装、试车工作。 5.2.2DCS买方负责DCS采购、检验、安装、联调、投运、现场验收测试(SAT)工作,宜参加制订 DCS监控方案,按需要参加DCS应用软件组态工作。 5.2.3DCS卖方除按采购合同提供完整的DCS(包括全部硬件、软件),对DCS质量、可靠性等负责 外,还负责DCS应用软件组态;提交DCS技术文件;在买方参与下完成DCS工厂验收测试(FAT)工 作;参加DCS安装、联调和投运工作。 DCS卖方应至少提供如下技术文件: 1系统设计说明。 2系统设备清单、系统硬件手册。 3系统软件清单、系统软件手册、系统组态手册。 4操作员/工程师手册。

本规范涉及到的DCS生命周期内的主要工作,如DCS工程设计、DCS采购、DCS安装与投运、 以及DCS制造与售后服务等分别由设计方、买方、卖方承担,职责分工如下: 5.2.1DCS工程设计方负责制订DCS监控方案,编制DCS技术规格书,完成DCS工程设计文件。 可按工程设计合同规定配合DCS采购工作,参加DCS应用软件组态,DCS检验、安装、试车工作。 5.2.2DCS买方负责DCS采购、检验、安装、联调、投运、现场验收测试(SAT)工作,宜参加制订 DCS监控方案,按需要参加DCS应用软件组态工作。 5.2.3DCS卖方除按采购合同提供完整的DCS(包括全部硬件、软件),对DCS质量、可靠性等负责 外,还负责DCS应用软件组态;提交DCS技术文件;在买方参与下完成DCS工厂验收测试(FAT)工 作;参加DCS安装、联调和投运工作。 DCS卖方应至少提供如下技术文件: 1系统设计说明。 2系统设备清单、系统硬件手册。 3系统软件清单、系统软件手册、系统组态手册。 4操作员/工程师手册。 5系统操作手册

6设备安装手册、系统维护手册。 7 故障排除、校验及调校指导手册。 8 系统供电系统图、系统接地系统图。 9 机柜布置图、操作台布置图。 10 系统配置图。 11 端子接线图。 12机柜设备散热和功耗。 13 标注接线端子的仪表回路图。 14 控制器负荷计算书。 15 通信负荷计算书。 16外围设备样本。

5.2.4当工程项目设计方承担总承包工作时,设计

6.1.1控制站应具有实现各种物理信号的输入和处理,实现各种实时常规连续控制功能,且应配建 相应(或相似)的功能模块,如: 常规仪表功能模块:输人指示类、调节器类、手操器类、信号设置类、信号限幅类、信号选择器类 信号分配器类、信号报警器类等功能模块; 计算功能模块:数值计算类、模拟计算类、时间函数类、趋势计算类、开关类、设定类等功能模块 6.1.2控制站应具有实现批量控制、顺序/联锁逻辑等控制功能,且应配建相应的功能模块,如顺序 控制功能类、开关仪表类、顺控元素类等功能模块。 6.1.3控制站应具有大容量的存储器和很高的运算速度,以及实施各种先进控制策略的功能

相应(或相似)的功能模块,如:

6.2.1控制站一般可由过程接口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器)、数据采集单元(DCS制造厂按需配置) 构成。 6.2.2控制站各单元功能卡件一般可包括控制卡件、1/O卡件、辅助卡件、通信接口以及安装功能 卡件的卡件箱、总线底板等。 6.2.3控制站应为适应距离控制室较远区域监控需要,提供可分散安装的远程1/O或远程控制站 控生活西带

6.2.1控制站一般可由过程接口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器)、数据来集单元(DCS制造厂按需配置) 构成。 6.2.2控制站各单元功能卡件一般可包括控制卡件、I/O卡件、辅助卡件、通信接口以及安装功能 卡件的卡件箱、总线底板等。 6.2.3控制站应为适应距离控制室较远区域监控需要,提供可分散安装的远程1/O或远程控制站 控生活西带

6.3.1过程1/0接口单元。

1过程I/O接口应包括AI、AO、DI、DO、PI等类型,应具备智能变送器接口、串行和并行通信 接口等。 2过程I/O卡件输入电路应带电磁隔离或光电隔离,应符合IEC61000或SAMAPMC33. 标准抗干扰规定。 3对于来自或送至爆炸危险区域的信号,在采用本安防爆技术时,应在1/O接口现场侧设置安 全栅或本安型I/O。 4开关量接口容量不能满足负载的要求或需将开关量隔离时,应配置继电器。 5应提供420mA开路和短路信号以及输人信号超出范围的坏点信号检查功能,此功能应在 每次扫描过程中完成。 6所有的I/O卡件都应有标明I/O状态的LED指示和其他诊断显示,如卡件电源指示等。 7所有接点输入卡件都应有防抖动滤波处理功能。 8DCS的I/O卡应有保护I/O过压、过流的措施:

1过程I/O接口应包括AI、AO、DI、DO、PI等类型,应具备智能变送器接口、串行和并行通信 接口等。 2过程I/O卡件输入电路应带电磁隔离或光电隔离,应符合IEC61000或SAMAPMC33. 标准抗干扰规定。 3对于来自或送至爆炸危险区域的信号,在采用本安防爆技术时,应在1/O接口现场侧设置安 全栅或本安型I/O。 4开关量接口容量不能满足负载的要求或需将开关量隔离时,应配置继电器。 5应提供420mA开路和短路信号以及输人信号超出范围的坏点信号检查功能,此功能应在 每次扫描过程中完成。 6所有的I/O卡件都应有标明I/O状态的LED指示和其他诊断显示,如卡件电源指示等。 7所有接点输入卡件都应有防抖动滤波处理功能。 8DCS的I/O卡应有保护/O过压、过流的措施;

9当I/O卡件故障时,应有必要措施确保工艺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不出现波动。在系统电源丧 10当配置AMS系统时宜采用具有HART协议通信功能的I/O卡件或其他具有类似功能 卡件。 11根据信号源与1/O卡的连接需要,可提供转换器或隔离器。 12在整个运行环境温度范围内,1/O卡件精度要求: 模拟量输入信号精度应为土0.1%FS; 模拟量输出信号精度应为土0.1%FS。 6.3.2控制单元。 1 控制单元应是基于带微处理机(CPU)的多功能控制器,应为内存不小于16MB的32位机。 2应提供与多种PLC的软件接口,与各种智能仪表均可根据其通信协议进行联络。 3系统应具有PID参数自整定功能。 6.3.3数据采集单元(按需要设置)。 1 数据采集单元应能完成输入信号的数据处理、报警、记录等功能。 2 检测点扫描周期应根据检测对象整定,扫描周期最长时间不大于1s。 6.3.4 控制站的允余配置。 控制回路I/O卡及重要检测点I/O卡宜允余配置。 2 控制单元的CPU应1:1穴余配置;通信接口、电源应为1:1穴余配置。 数据采集单元的CPU、通信卡宜1:1余配置。 6.3.5 过程接口的备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控制点、检测点的备用点数为实际设计点数的10%~15%。 输入输出卡件槽座(位)的备用空间为10%~15%。 6.3.6 控制单元最大负荷应小于60%。

7.1.1操作员站是系统和操作人员的接口,用于操作人员对生产过程的监视与操作,也可用于组态 和维护。操作员站还应具有收集历史数据、统计数据以及趋势和报表显示与打印功能。 7.1.2操作员站的画面及流程显示应是高分辨率、彩色的。 7.1.3操作员站的控制调节功能应通过流程画面开辟调节仪表窗口,或通过控制总貌画面进入分 组画面。 一个完整的控制调节画面应包含棒图调节仪表、PV、SV、MV、实时趋势画面以及回路参数 列表。 回路调节应有如下的具体功能: 手动、自动、串级控制方式的切换; SV、MV值的调整; PID参数的整定等。 7.1.4操作员站的趋势显示功能应包括实时趋势显示和历史趋势显示。实时趋势曲线采样时间宜 为1s,曲线时间最长为Xmin。历史趋势曲线采样时间可设定为1min到1个月。 7.1.5操作员站的报警管理和显示功能应在任何画面可及时将报警状态显示出来。 报警打印要及时,要区分出第一事故报警。 7.1.6操作员站的报表管理和打印可根据要求编排,要组态方便,并具有统计计算功能。 7.1.7操作员站还应具有如下功能

自诊断功能; 在线组态功能; 系统操作的口令字保护功能; 操作记录功能; 在线控制策略调试功能; 文件转存功能。

7.2.1操作员站可由主机、显示器、操作员键盘等构成。

对重要的工段或关键设备配置专用操作员站。 3根据安全联锁系统需要配置操作员站。

2 3摄作员站数量可按以下范围配置

50控制回路以下可配置2台; 50~100控制回路可配置2~3台; 100~150控制回路可配置3~4台; 150~250控制回路可配置4~7台; 250控制回路以上可根据操作需要配置。 操作员站的配置还要考虑工程项目操作员站集中与分散布置因素,当分散布置操作员站时其配 置数量要适当增加。 7.2.4操作员站系统还应考虑配置与之相联的外围设备,如打印机、拷贝机、大屏幕显示器等。 7.2.5报表打印机和报警打印宜分别单独设置。

为满足监控系统和安全联锁系统的操作需要,应考虑设置辅助操作台,在辅操台上可安装硬手 动开关与信号灯,如紧急停车开关(包括工艺装置与大型机泵停车)、联锁复位开关等以及某些重要 的运行状态信号灯

7.3操作员站技术要求

7.3.1操作员站的硬件规格应为32位总线、32位或64位CPU。 7.3.2操作员站主机宜是近二三年内投放市场的工作站或高性能工业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应是通 用性的。 7.3.3操作员站硬件和软件应具有高可靠性和容错性,软件应有从错误中迅速恢复功能,操作员站 应互为元余。 7.3.4操作员站所有的外设及接口应是通用的,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显示器、通用键盘、鼠标 打印机等应是商业化、可互换的。 7.3.5操作员站的软件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网络上的数据资源应能根据需要进行监视、控制等不同操作,操作员站应能对网络上的任 控制器或检测器的数据进行存取。 2操作员站应具备不同级别的操作权限,操作权限由密码和钥匙的方式限定并在组态中划分 供不同岗位的人员使用。 7.3.6操作员站可运行组态软件或作为工程师操作站的终端,并可配备工程师键盘,使其具备工程 师组态环境,对网络上的设备可进行诊断和数据维护。 7.3.7操作员站数据处理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应满足所有数据的记录需要,可由用户选定记录的参数、采样时间和记录长度,并可对 记录的数据进行编排处理和随时调用。 2硬盘上的永久记录应能转存到存储设备上。 3操作员站应具有完善的报警功能,对过程变量报警和系统故障应有明显区别。应能对过程 变量报警任意分级、分区、分组,应能自动记录和打印报警信息,区别第一事故报警。

7.3.8操作员站应满足以下技术指标

1彩色液晶显示器对角线尺寸应大于或等 ,分辨率应至少为1640×1280,像素 少256种。

1彩色液晶显示器对角线尺寸应大于或等于47cm(19"),分辨率应至少为1640×1280,像素颜 色至少256种。 2数据更新周期应小于或等于1s,动态参数刷新周期应小于或等于1s。

8.1工程师操作站功能

8.1.2工程师操作站应能完成程序开发、系统诊断、系统维护和系统扩展工作。

8.1.2工程师操作站应能完成程序开发、系统诊断、系统维护和系统扩展工作。 8.1.3工程师操作站安装操作员站软件后可作为操作员站使用。 8.2工程师操作站构成

为保证DCS组态、下装、修改、维护等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对于客种规模DCS均 作站。

8.3工程师操作站技术要求

8.3.1工程师操作站硬件规格应为32位总线、32位或64位CPU。 83.2 可进行控制系统在线/离线组态、生成应用程序。 8.3.3对系统网络上运行的所有组件及线路进行诊断、测试。 8.3.4 在线操作时能从网络上获得实时数据,能进行系统修改。 8.3.5 工程师操作站应配备通用的高级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表格、网络管理等应用软件及 工具软件。 8.3.6工程师操作站应设置软件保护密码,以防其他人员擅自改变控制策略、应用程序和系统数 据库。 8.3.7组态软件的用户界面友好.提作方便

8.3.1工程师操作站硬件规格应为32位总线、32位或64位CPU。 8.3.2 可进行控制系统在线/离线组态、生成应用程序。 8.3.3对系统网络上运行的所有组件及线路进行诊断、测试。 8.3.4在线操作时能从网络上获得实时数据,能进行系统修改。 8.3.5 工程师操作站应配备通用的高级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表格、网络管理等应用软件及 工具软件。 8.3.6工程师操作站应设置软件保护密码,以防其他人员擅自改变控制策略、应用程序和系统数 据库。 8.3.7组态软件的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8.3.7组态软件的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DCS通信网络按DCS的分级体系划分网络层次,可分为过程控制网络、监控网络、管理网络 三层。

DCS通信网络按DCS的分级体系划分网络层次,可分为过程控制网络、监控网络、管理网络 三层。

DCS通信网络各层次宜采用如下连接方式: 1过程控制网络联接所有的控制、检测等设备,采用常规以太网通信。 2监控网络联接监视、操作设备,包括工程师操作站、历史数据存储设备,配置管理网接口,采 用工业以太网通信。 3管理网络联接企业管理计算机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综合信息管理 系统,采用高速通信以太网。

9.1.2网络基本条件

DCS通信网络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响应时间较短,可靠性高,结构穴余,一个场所或数公里范围内多台计算机互联。 2网络拓扑结构采用环形网或总线形网方式。两种结构方式都应考虑时间延迟、可靠性和发 生故障后网络恢复正常操作能力等要求。 3网络传输媒质采用不同带宽的双绞线,或同轴线(分为基带、宽带、载波带)、或光导纤维。 4实现各种DCS(包括现场总线)相互通信,即通信网络的硬件按国际统一标准生产,信号传输 模式按国际统一标准建制。

9.2.1DCS通信系统宜由控制网络、信息网络、通信接口卡件、网络电缆等组成。 9.2.2DCS通信系统宜包含一套装置时钟同步系统,以具有接收来自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钟 信号的能力。

9.3DCS与其他控制装置通信

9.3DCS与其他控制装置通信

9.4通信网络技术要求

9.4.1DCS局域通信网络及其各级通信子网络应穴余配置。 9.4.2所有DCS操作员站、工程师操作站、控制站应分别通过穴余容错通信接口连接在工业以态 网上。 9.4.3DCS通信网络应采用安全网间连接器(网关)或安全网间连接器(网关)十防火墙与更高级别 的高级控制和监控网络连接。 9.4.4DCS通信网络应具有与现场智能无线仪表、智能无线网关、无线网络实现连接使用功能。 9.4.5DCS通信网络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软件配置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通信网络安全性。 9.4.6DCS若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应至少配置两对穴余的服务器,且服务器必须与工程师操作 站相对独立,服务器不得兼作工程师操作站。 9.4.7网络应用服务器设备的硬盘应按1:1穴余配置。 9.4.8网络应用服务器采用双网卡配置,可通过交换机与全厂ERP网络相连。 9.4.9接在局域通信网络或工程师操作站上的工厂管理网接口,所接网络服务器应能取用DCS中 的过程数据。 9.4.10网络通信速度:过程控制级至少为10Mb/s;监控级与管理级至少为100Mb/s。

9.4.1DCS局域通信网络及其各级通信子网络应余配置。 9.4.2所有DCS操作员站、工程师操作站、控制站应分别通过穴余容错通信接口连接在工业以态 网上。 9.4.3DCS通信网络应采用安全网间连接器(网关)或安全网间连接器(网关)十防火墙与更高级别 的高级控制和监控网络连接。 9.4.4DCS通信网络应具有与现场智能无线仪表、智能无线网关、无线网络实现连接使用功能。 9.4.5DCS通信网络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软件配置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通信网络安全性。 9.4.6DCS若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应至少配置两对穴余的服务器,且服务器必须与工程师操作 站相对独立,服务器不得兼作工程师操作站。 9.4.7网络应用服务器设备的硬盘应按1:1穴余配置。 9.4.8网络应用服务器采用双网卡配置,可通过交换机与全厂ERP网络相连。 9.4.9接在局域通信网络或工程师操作站上的工厂管理网接口,所接网络服务器应能取用DCS中 的过程数据, 9.4.10网络通信速度:过程控制级至少为10Mb/s;监控级与管理级至少为100Mb/s。

9.4.10网络通信速度:过程控制级至少为10Mb/s;监控级与管理级至少为100Mb/s。

DCS卖方应配备如下系统软件:

10软件配备、应用软件、软件组态文件与软件组态

10.1.1过程控制和检测软件。 过程控制和检测软件的容量应按设备的最大配置配备。 10.1.2操作系统及工具软件。 供方应配备全套的操作系统软件及工具软件及其相应软件许可证,必须配备与第三方设备进行 OPC通信的通信软件及相关组态软件。 10.1.3工程组态软件。 供方应提供系统离线的数据库组态仿真软件和软件所需的硬件设备。 10.1.4显示画面软件。 显示画面软件至少包括总貌、流程图、分组、时序、趋势、报警、报表、操作记录、操作指导、系统自 诊断等画面软件。 10.1.5生产报表软件。 10.1.6长趋势记录软件,

10.1.1过程控制和检测软件。

过程控制和检测软件的容量应按设备的最大配置配备。 10.1.2操作系统及工具软件。 供方应配备全套的操作系统软件及工具软件及其相应软件许可证,必须配备与第三方设备进行 OPC通信的通信软件及相关组态软件。 10.13工程组态软件。 供方应提供系统离线的数据库组态仿真软件和软件所需的硬件设备。 10.1.4显示画面软件。 显示画面软件至少包括总貌、流程图、分组、时序、趋势、报警、报表、操作记录、操作指导、系统自 诊断等画面软件。 10.1.5生产报表软件。 10.1.6长趋势记录软件,

10.1.5生产报表软件。

10.2.1DCS的应用软件应包括过程监控、各类接口(人/机、通信)、信息管理、软件组态等软件,应 是建立在职能齐全、质量安全可靠、调用灵活、有效最新版本基础上的综合软件包。 10.2.2DCS的应用软件应满足过程监控功能强大、生产操作方便、信息管理功能周详、软件组态容 易等要求。

10.3.1 软件组态文件是DCS软件组态的依据,应由DCS供方编制完成。 0.3.2 组态文件应满足项目自控工程设计文件所有监控要求。 10.3.3 组态文件至少应包括如下文件: 1 控制流程图。 2控制回路文件(含联锁、顺控逻辑)、检测点文件。 3操作员站工作文件、报警分组。 4 生产数据报表。 5设备管理软件组态文件。 6数据通信文件等。

控制流程图。 2控制回路文件(含联锁、顺控逻辑)、检测点文件。 3操作员站工作文件、报警分组。 4生产数据报表。 5设备管理软件组态文件。 6数据通信文件等。

10.3.4组态文件编制应采用DCS制造厂的有关标准、资料或编制工具。

11DCS工程设计程序

11.1基础工程设计

11.1.1应根据基础工程设计阶段发表的P&ID,统计DCS初步I/O点数、控制回路数量等,确定 DCS初步硬件和软件配置。 11.1.2应完成初版DCS技术规格书、进行DCS初步询价。

应根据详细工程设计阶段发表的P&ID,完成DCS技术规格书 应将DCS技术规格书提交给买方,供其开展DCS采购工作。

11.2.2设计任务。

DCS工程设计阶段应按需要完成的图纸有: 接线端子图。 2DCS监控数据表。 3DCSI/O表。 4 顺序控制图。 5时序控制图。 6 联锁逻辑图。 7 复杂控制回路图。 8 回路图。 9 控制室平面布置图。 10 控制室仪表桥架布置图。 11 辅助操作台布置图。 12 供电系统图。 13 接地系统图。 14 系统配置图(与制造厂配合完成)。 15 管道与仪表流程图(P&ID)。 2.3 工程设计阶段应向外专业提出的条件包括:布置、建筑、结构、电气、电讯、暖通等专业的设 条件

12.0.1DCS控制室(包括FAR)设计,包括总图位置选择、布置与面积、建筑与结构、暖通、照明、防 护与防爆、进线方式设计等应符合现行化工行业标准《控制室设计规定》HG/T20508的规定。 12.0.2主生产装置的DCS(或含SIS)与辅助装置的控制系统(如DCS、PLC等)可共用一个控 制室。 12.0.3大型联合生产装置的多套DCS与辅助装置的控制系统可共用一个控制室,

GB/T 28230-2011 膜过滤法测定入出境船舶压舱水中大肠菌群13DCS供电、接地、防雷系统设计

13.1DCS供电系统

13.1.1DCS应采用UPS电源装置供电。 13.1.2DCS供电容量、供电方式应满足DCS卖方要求。 13.1.3DCS供电系统设计,包括电源质量要求、UPS选用原则、供电器材的采用等应符合现行化 工行业标准《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20509的规定。 13.1.4DCS内部供电应由DCS卖方负责,DCS卖方宜提供独立电源分配柜对DCS的机柜、站 (台)、外设等实施220VAC和24VDC供电。

3.2.1DCS接地系统应米用等电位接地技。 13.2.2DCS接地设计,包括接地系统分类,接地连接方法等应符合现行化工行业标准《仪表系统接 地设计规定》HG/T20513的规定。 13.3DCS防雷系统 当需要作DCS防雷设计时,可参考《石油化工仪表防雷工程设计规范》SH/T3164一2012中的

4DCS验收测试、安装、联调与

14.1DCS验收测试

GB/T 28227.3-2011 文化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室外博物馆14.1DCS验收测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