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017-2016 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

DB61/T 1017-2016 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2541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1/T 1017-2016 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

考虑页岩厚度下限的标准,重点对富有机质页岩厚度进行评价

5.1.1.6层内夹层

GB/T 644-2011 化学试剂 六氰合铁(Ⅲ)酸钾(铁氰化钾)5.1.1.7 岩石类型

利用露头、钻并、测并及实验室分析资料进行相分析,包括: a 露头相分析:以野外露头剖面测量与描述获得的各种定性和定量参数为依据,将露头区与覆盖 区进行对比,在单井测井沉积相、连井相对比和露头相分析的基础上,为确定平面上湖水的进 退、沉积相演变提供依据,建立沉积相模型。 b 岩心相分析:主要对取心并,特别是取心段的颜色、岩性、结构、沉积构造、生物类型、地层 接触关系等进行系统观察描述,确定相标志,划分沉积相类型。 测井相分析:进行测井相分析,并建立各种岩性、岩相与多种测井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岩相 并单井划相

5.2.3沉积相研究内容

陆相页岩气储层的沉积相研究包括: a)沉积相标志识别: 岩性标志: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其粒序变化。 2) 古生物标志: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 3) 地球化学标志:不同沉积相带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和变化。 4) 电性标志: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电阻率、密度及中子测井等划分沉积相。 5) 地震相标志: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特征划分沉积相。 露头相、单井相、平面相研究

5.3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4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

利用直接解析法对各相态页岩 定钻井取心现场页岩的损失气、解吸气及残

5.6.1实验室测定方法

5.6.2利用测并资料求取

DB61/T10172016

未取心的并可根据测并数据对泊松比、杨氏模量、剪切模量等参数进行计算,应按照SY/T5940 5章规定执行。

6陆相页岩气储层综合评价

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的内容包括: a) 产气层有效厚度评价; b) 储层敏感性评价; c) 含气性评价; d)预测有利储层分布

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的内容包括: a) 产气层有效厚度评价; b) 储层敏感性评价; c) 含气性评价; d)预测有利储层分布。

选择反映储层分类评价的主要参数和辅助参数。主要评价参数包括贞岩储层厚度、夹层密度、 碳含量、页岩含气性,辅助参数包括孔隙度、孔隙结构、有机质成熟度、脆性矿物含量、岩石力 、非均质性参数、含水饱和度、储层温压参数等

6.3建立储层评价参数分类标准

6.3.1从页岩储层产能出发,并层压后产能结合储层评价参数,以及渗流理论分析建立产能分类标准, 建立产能与储层评价参数间的相关方程,确定反应产能的主要参数和辅助参数。 6.3.2以产能分类标准结合页岩储层厚度、夹层密度、总有机碳含量、页岩含气性、孔隙度、孔隙结 构、有机质成熟度、脆性矿物含量、岩石力学参数、非均质性参数、含水饱和度、储层温压参数等建立 储层的分类标准。

依据储层分布特征及主要参数与辅助参数资料QGDW 13239.2-2018 35kV电力电缆采购标准 第2部分:35kV单芯电力电缆-专用技术规,分区、分层段对页岩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类 储层分布,为钻井部署和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室内分析化验按SY/T5368、SY/T5735、DB61/T576、DB61/T577的规定执行

7.4地球物理测并方法

针对陆相页岩气储层段,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地震、岩心分析、测试及地质等相关材料,建立测井 解释模型及解释标准,对页岩气储层的测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按SY/T6994的 规定执行。

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成果所需图件包括: a)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 b) 区域地层对比剖面图: c) 沉积相图: d) (泥)页岩等厚图: 孔隙度、渗透率平面分布图; f) 暗色泥页岩百分比图; g) TOC和Ro平面分布图: 储层分类图: i) 储层综合评价图。

页岩气储层评价成果所需报告包括:

GA/T 2000.204-2018 公安信息代码 第204部分:派出所类型代码负岩气储层评价成果所需报告包括 )陆相岩气储层实验测试报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