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04/T 358-201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DBJ04/T 358-201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04/T 358-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1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4280
VIP资源

DBJ04/T 358-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04/T 358-201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 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2.1.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THOMETEX 15-2020 餐饮用湿毛巾 湿巾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 建筑。

2.1.3建筑系统集成

以装配化建造方式为基础,统筹策划、设计、生产和施工等,实 建筑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 过程。

由结构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以承受或传递荷 载作用的整体。

由建筑外墙、屋面、外门窗及其他部品部件等组合而成,用于 分隔建筑室内外环境的部品部件的整体。

由楼地面、墙面、轻质隔墙、吊顶、内门窗、厨房和卫生间等组 而成.满足建筑空间使用要求的整体。

由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和智能化、燃气等设备与管 线组合而成,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整体。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和厨房设备及管线等 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墙面(板)、吊顶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 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制作完成,构成建筑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或其他构件的 统称。

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 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2.1.12装配式装修

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内装系统的部品在现场进行组 合安装的装修方式。

modular coordination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 结构。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 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 整体式结构。

2.1.18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frame structure

吉构。简称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2.1.19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预制墙板构件建成的装配整体式 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2.1.22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

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 件,简称叠合板、叠合梁

2.1.24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

内外两层混凝土板采用拉结件可靠连接,中间夹有保温材料 的预制外墙板,简称夹心保温外墙板。

采用特殊工具或工艺形成预制构件结合面回凸不平或骨料显 露的表面,实现预制构件和后浇筑混凝土的可靠结合,简称粗糙 面。

采用干作业施工的建造方法。

2.1.27反打工艺facing reverse technology

在工厂预制过程中,将面砖、石材等饰面材料通过浇筑混凝土 市墙板连接成一体的制作工艺。

2.1.28钢筋套筒灌浆连接groutsleevebysplicingof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 重注水泥基灌浆料,通过拌和物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解 接连接方式。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 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2.1.30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

holeformedwithmetalbelloy

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中预理金属波纹管形成孔道,在孔道中 插人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 方式。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器具排水管及排水支管不穿越本层 楼板到下层空间、与卫生器具同层敷设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 式

预制构件现场拼接时形成的预制构件之间的空隙。

f。—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f 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2.2.2作用和作用效应

h——层高; H——房屋总高; L——建筑平面长度; B——建筑平面宽度; h。—梁截面有效高度。

2.2.4计算系数及其他

Y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Yo 结构重要性系数; Aue 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 Aup 层间弹塑性位移; i 接缝受剪承载力增大系数。

3.0.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统筹

3.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按照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

3.0.3部品部件的工厂化生产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设置产品标识,提高生产精度,保障产品质量。

3.0.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进行技术策划,对技术选型、技

济可行性和可建造性进行评估,并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建造目标与 技术实施方案。

3.0.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全、便利、舒适和环保等性能。

3.0.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实现全装修,内装系统应与结构系 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一体化设计建造,提高集成度、施 工精度和效率

3.0.8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满足安全性能、适用性能、环境性能、

经济性能、耐久性能等要求,并应采用绿色建材和性能优良的 部件。

3.0.9各系统设计应统筹考虑材料性能、加工工艺、运输限制、吊

0.9各系统设计应统筹考材料性能、加工工艺、运输限制、吊 能力等要求。

宜采用切能复合度高的部件进行集 格; 2应满足部件加工、运输、堆放、安装的尺寸和重量要求。 3.0.11外围护系统的集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外墙板、幕墙、外门窗、阳台板、空调板及遮阳部件等 进行集成设计; 2应采用提高建筑性能的构造连接措施; 3宜采用单元式装配外墙系统。 3.0.12设备与管线系统的集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智能化、燃气等设备与管线应综 合设计; 2宜选用模块化产品,接口应标准化,并应预留扩展条件。 3.0.13接口及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系统部件、内装部品部件和设备管线之间的连接方式 应满足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 2结构系统与外围护系统宜采用干式工法连接,其接缝宽度 应满足结构变形和温度变形的要求; 3部品部件的构造连接应安全可靠,接口及构造设计应满足 施工安装与使用维护的要求; 4应确定适宜的制作公差和安装公差设计值; 5设备管线接口应避开预制构件受力较大部位和节点连接 区域。

4.1.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CB/T50002的有关规定,实现建筑模块化设计、生产、装配等活动的相 互协调,以及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管线等综合设计的相互协调。 4.1.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按照建筑模数制的要求,采用基本 模数、扩大模数或分模数的设计方法。基本模数为1M1M=100mm)。 4.1.3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门窗洞口宽度等宜采 用水平基本模数数列和水平扩大模数数列,且水平扩大模数数列 宜采用2nM3nM(n为自然数)。 4.1.4建筑物的高度、层高和门窗洞口高度等宜采用竖向基本模 数数列和竖向扩大模数数列,且竖向扩大模数数列宜采用nM,最

注:1楼板厚度的优选尺寸序列为80、100、120、140、150、160、180(mm); 2内隔墙厚度优选尺寸序列为60.80、100、120、150、180、200(mm),高度与楼 的模数序列相关: 3本表中M是模数协调的最小单位,1M=100mm(以下同); 4 表中“/“后的尺寸是无障碍做法

主:1楼板厚度的优选尺寸序列为80、100、120、140、150、160、180(mm); 2内隔墙厚度优选尺寸序列为60.80、100、120、150、180、200(mm),高度与楼板 的模数序列相关; 3本表中M是模数协调的最小单位,1M=100mm(以下同); 表中“/“后的尺寸是无障碍做法

4.1.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与界面定位 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主体结构的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对于 装修及部品的定位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4.1.7装配式混凝建筑的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与界面定位 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主体结构的定位宜采用中心定位法,对于 装修及部品的定位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4.1.8装配式建筑应遵循部品部件生产和装配的要求,考主体 结构层间变形、密封材料变形能力、施工误差、温差变形等要求,实 现建筑部品部件尺寸以及安装位置的公差协调。 4.1.9 装配式建筑中各部分的模数及模数协调尚应符合下列规

1预制构件生产和装配应满足模数和模数协调,并考虑制作 公差和安装公差对构件组合的影响; 2预制构件的配筋应进行模数协调,应便于构件的标准化和

系列化,还应与构件内的机电设备管线、点位及内装预理等实现协 调; 3预制构件内的设备管线、终端点位的预留预理宜依照模数 协调规则进行设计,并与钢筋网片实现模数协调,避免碰撞和交 叉; 4门窗、防护栏杆、空调百叶等外围护墙上的建筑部品,应采 用符合模数的工业产品,并与门窗洞口、预埋节点等协调。 4.1.10建筑部件的规格应统筹考虑模数要求与原材料基材的规 格,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材料损耗。

4.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和建造方法,每种 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并可相对独立地进行设计、生产和安 装。不同模块之间通过有效连接,形成建筑整体。 4.2.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宜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结合建筑 功能、形式、空间特色、结构和构造要求,考虑工厂加工和现场装配 的要求,合理划分模块单元。模块单元应具备某一种或几种建筑 功能,适用于使用需求,并满足下列要求: 1模块应符合少规格、多组合的要求。公共建筑采用楼电梯 交通核、公共卫生间、基本单元等标准模块进行组合设计,居住建 筑采用楼电梯交通核、基本户型、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等功 能模块进行组合设计: 2模块应进行精细化、系列化设计,模块间应具备相应的逻 辑关系,并通过统一的接口,实现多种不同模块的多样化组合; 3模块应采用模数化的部品部件,模块的组合和集成应符合 模数协调的要求: 4模块应实现结构、外围护、内装、设备管线的系统集成。 4.2.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宜按模块 进行组合,合理布局部品设施,并设置满足功能要求的接口。 4.2.4模块间应采用通用化、标准化的接口,统一接口的几何尺

4.3.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采用标准化、系列化的设计方法 高模块、部品部件的重复使用率及通用性,满足工厂加工、现 配的要求。

4.3.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采用标准化、系列化的设计方法,提

4.3.2建筑单体标准化设计是对相似或相同体量、功能、机电系

统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采用标准化的设计方式。

4.3.4部品部件的设计采用标准化的预制工业化部件,形成

一定功能的部品系统,如储藏系统、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地板系 统等。标准化的结构构件和围护部件,宜在工厂内进行规模化生 产,

4.1平面组合的模块单元应符合少规格、多组合的要求。 4.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避免建筑体型 多的凹凸及突出与挑出,应遵循结构力学原理,承重构件上下对 贯通。

4.4.1平面组合的模块单元应符合少规格、多组合的要求。

过多的凹凸及突出与挑出,应遵循结构力学原理,承重构件上下对 应贯通。

列化单元的灵活布置来满足多样化建筑平面设计的要求。

邻布置,并靠近有竖向管井的空间。其平面布置应合理,平面 应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宜优先采用集成式整体厨卫产品。

4.4.5建筑立面设计宜体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业化特点

4.5.1外围护系统一般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5.1外围护系统一般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1外围护系统一般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外墙的设计应结合制作工艺、养护存放、运输及施工

安装的可行性,满足施工安装的三维可调性要求,合理确定构件尺 寸、类型及拼装方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实现构件的不断复制 和工业化生产; 2外围护系统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 件,使用功能等综合确定抗风性能、抗震性能、耐撞击性能、防火性 能、防水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隔声性能、热工性能和耐久性 能要求,屋面系统尚应满足结构性能要求; 3外墙板接缝宽度及接缝材料应根据外墙板材料、立面分 隔、结构层间位移、温度变形等因素综合确定,接缝处以及与主体 结构的连接处应设置防止形成热桥的构造措施; 4外围护构件外表面不宜装设管线配件: 5预制墙板的门窗应采用标准化部品,可预留副框或预埋件 实现与墙体的可靠连接,不宜采用预装法 4.5.2外围护系统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墙围护系统宜进行墙面整体防水,屋面围护系统应根据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屋面防水等级进行防水设防,并应具有良好 的排水功能;

4.5.2外围护系统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外墙接缝宽度设计应满足在热胀冷缩及风荷载、地震作用 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其尺寸变形不会导致密封胶的破裂或剥离 破坏的要求。设计时应考接缝的位移,确定接缝宽度,使其满足 密封胶容许变形率的要求。

4.5.3外围护系统装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制外墙板的饰面宜采用装饰混凝土、涂料、面砖、石材等 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并体现装配式建筑立面造型的特点,构件 应利于工业化生产; 2预制外墙的面砖或石材饰面应在构件厂采用反打或其他 工厂预制工艺完成,不宜采用后贴面砖、后挂石材的工艺和方法; 3预制外墙使用装饰混凝土饰面时,设计人员应在构件生产 前先确认构件样品的表面颜色、质感、图案等要求。

轻的材料,同时应满足不同使用功能房间的隔声、防水、防火享 用作地震区的内墙应加强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用作地震区的内墙应加强与王体结构的连接。 4.6.2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的厨房、卫生间宜采用现浇钢筋混 凝土楼板:卧室、起居室宜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 4.6.3叠合楼板的建筑设备管线布线宜结合楼板的现浇层或建 筑垫层统一考虑。

4.6.2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的厨房、卫生间宜采用现

7.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室内装修的主要标准构配件宜以工 加工为主,部分非标准或特殊的构配件可由现场安装时统一处 ,同时应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

修(填充体)和管道设备与主体结构(支撑体)的分离,以延长 的使用寿命。

7.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室内装修设计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防 规范》CB50222。

4.7.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室内装修设计应符合《建筑内

火规范》CB5022

4.8.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和尺寸应满 件拆分的构造和受力要求。

本预埋,或采用预留副框方式。

4.8.3门窗洞口应在工厂预制定型,满足现场安装门窗条件

封,确保接缝处不渗水。

封,确保接缝处不渗水。

5.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本章未作规定的,应按现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技术标准》GB/T5123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的有关规定执行。

5.1.2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酉

1当结构中竖向构件全部为现浇楼盖采用叠合梁板时,房 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JGJ3中的规定采用: 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当预制 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50%时,其最大 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 该层总剪力的8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取表5.1.2中括号内的数 值:

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最大适

3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当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采用 浆锚搭接连接时,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应比表中数值降低10m; 4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

5.1.7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应采取措施保证结构的整件

DB13 174-1993 食品添加剂 过氧化苯甲酞面粉增白剂全等级为一级的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3的有关规定进行抗连续倒 概念设计。

1当设置地下室时,应采用现浇混凝土; 2装配式剪力墙高层建筑,抗震等级为一级时,高层建筑底 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应采用现浇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三级 时,高层建筑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宜采用现浇剪力墙;抗震 等级为二、三级且底层墙肢轴压比不大于0.3或抗震等级为四级 时,底部加强部位也可部分装配,但应对预制墙板的连接采取加强 措施; 3框架结构的首层柱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4当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框架结构的首层柱采用预制混 凝土时,应采取可靠技术措施; 5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均匀和承载力突变的楼层宜采用现浇 混凝土结构。 5.1.9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的设置最大间距不宜大于

5.1.9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的设置最大间距不宜大于

进行后浇叠合层混凝土的施工阶段验算时,叠合楼盖的施 载标准值应考虑实际施工情况,且不宜小于1.5kN/m²。

5.2.2预制构件在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 工验算,应将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作为等效静力荷载 标准值。构件运输、吊运时,动力系数宜取1.5;构件翻转及安装 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系数可取1.2。

5.2.3预制构件进行脱模验算时NB/T 10366-2019 煤矿卸压瓦斯地面钻井抽采技术方法,等效静力荷载标准

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与脱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构件 自重标准值的1.5倍。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动力系数不宜小于1.2; 2脱模吸附力应根据构件和模具的实际状况取用,且不宜小 于1.5kN/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