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798.2-2018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第2部分:架空输电线路

Q/GDW 11798.2-2018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第2部分:架空输电线路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Q/GDW 11798.2-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23 MB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0415
VIP资源

Q/GDW 11798.2-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Q/GDW 11798.2-2018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第2部分:架空输电线路

大跨越线路应利用工程地理信息,结合水文、地质条件优化选择跨越塔、锚塔位置。 进行通道清理(建筑物、树木及管线等)范围、特征等属性信息的标示及工程量的统计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影响工程技术方案的重要交叉跨越物建模

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 a)利用工程地理信息,优化并确定路径方案。 b) 采用工程地理信息,结合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地物分布等现场情况进行杆塔优化排位,对线路 通道内的河流、公路、铁路、输电线路、弱电线路、林木和房屋等信息进行标示并表达与线路本 体相互关系。 c) 可进行全路径三维空间距离校验。 d 进行通道清理(建筑物、树木及管线等)范围、特征、所有权属、与本体线路关系、影像信息等 明细信息管理及工程量的统计。 e)建立通道范围内重要设施三维模型

7. 2. 3竣工图编制

结合现场变更的最终结果,在施工图三维设计的基础上GB 1886.2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完成竣工图阶段的三维模型和图纸的

包括建立导地线(含OPGW)、ADSS以及金具绝缘子串三维模型,完成导地线(含OPGW)和ADSS相关 计算、金具绝缘子串设计。

包括建立导地线(含OPGW)、ADSS以及金具绝缘子串三维模型,完成导地线(含OPGW)相关计算、金 具绝缘子串设计、平断面定位及校验设计、跳线设计。

与施工图设计范围一致。

初步设计内容包括: a)导地线(含OPGW)相关计算时,数据应从工程地理信息、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模型中获取。 b) 宜采用三维模型校核易舞地区大跨越线路的电气间隙和机械强度。 材料、设备统计数据应主要从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模型获取。 d 导地线(含OPGW)、ADSS、绝缘子、金具模型应满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对三维设计模型建模的 关要求。

8. 2. 2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 a)导地线(含OPGW)相关计算时,数据应从工程地理信息、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模型中获取。 b)金具绝缘子串应采用三维模型进行组装和碰撞校验,并对绝缘子和金具的机械强度进行验算。

Q/GDW 11798. 22018

9. 1. 1 初步设计

三维模型,完成杆塔结构选型:必要时建立基

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 a) 杆塔应采用三维计算程序进行内力分析及结构优化。 杆塔三维模型应准确反映杆塔类型和轮廓尺寸,实现多接身、多接腿以及全方位长短腿的分级拼 接组合。模型应包含使用条件、材料、重量、基础作用力、地脚螺栓等信息。 c) 根据工程需要可采用三维模型进行复杂节点及复杂结构的局部碰撞校验。 d) 采用专业软件进行基础设计,满足施工详图和工程量统计要求。 e) 基础三维模型应准确反映基础类型和轮廓尺寸,模型应包括材料种类与等级、地脚螺栓、材料用 量等信息。 f) 以工程地理信息数据、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模型中相关数据为基础,实现全方位长短腿与不等 高基础的优化配置。 基础与上部结构的连接节点宜采用三维模型校验

以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模型中相关数据为基础, 完成材料和工程量统计。 杆塔、基础模型应满足 (输变电工程 昆三维设计建模规范第2部分:架空输电线路》的要求

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对三维设计成果数字化移

Q/GDW 11798. 22018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

FZ/T 54039-2011 有光异形涤纶牵伸丝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主要工作过程 10 标准结构和内容. 10 条文说明

Q/GDW 11798. 22018

本部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18年度公司第一批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 2018)23号)的要求编写。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输变电工程设计正在经历从二维时代到三维时代的发展转 变,三维设计是设计手段的一次重大革新。三维设计正成为输变电工程行业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相关单 立也已开始逐步探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数字化设计的革命性意义和对工程建设带来的深远影 响,明确提出要创新开展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革新设计手段,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和效益,推动“数字国 网”建设。 自前国内外尚无输变电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设计的相关标准,因此为规范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三维设计 范围、内容及深度,编制本部分,用于指导设计单位开展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三维设计。

本部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a)在充分总结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化业务需求基础上,研究可以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的三维数字 化设计技术,对技术的应用原则提出明确要求。 将国家有关的工程建设中标准强制性条文纳入到规范中,确保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三维设计满足国 家、行业相关要求。 体现创新性和传承性的统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017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牵头,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成立工作组,开展标 准预研究及编制工作。 2017年7月,基建部组织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系列标准(试行)初评会议。 2017年8月,基建部组织专家对软件基本功能规范、2项线路三维设计标准(试行)进行审查。 2017年10月,基建部下发《国网基建部关于印发<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交互规范>(试行)等6项 标准的通知》(基建技术(2017)91号),开展试点应用。 2018年1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下达《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18年度公司第一批技术标准制 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8】23号),本部分正式立项。 2018年2月,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启动,以试行标准为基础,开展正式标准 编制工作。 2018年4月,编制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2018年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组织召开标准审查会,审查结论为:同 意修改后报批。 2018年9月,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

本部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8】222号文)的要求编写。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分为下列3个部分: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第1部分:变电站(换流站); 一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第2部分:架空输电线路; 一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第3部分:电缆输电线路。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第2部分规定了变电站(换流站)工程三维设计内容、深度等技术 要求;第2部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三维设计内容、深度等技术要求;第3部分规定了电缆输电线路工 程三维设计内容、深度等技术要求。这3个部分标准可分别独立使用。 本部分是《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导则》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部分主题章分为8章,由总的要求、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模型、路径设计、 电气部分、结构部分、协同设计和数字化移交要求组成。本部分规定了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输 电线路工程设计中对三维模型、路径、电气、结构等各专业三维设计范围和深度、以及各专业三维协同设 计的要求,以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指导设计单位开展三维设计,实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本部分第3.1条中,目前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主要包括路径设计、导地(含OPGW)线相关计算、金 具绝缘子串设计、平断面定位及校验设计、跳线设计、杆塔结构选型、杆塔结构内力分析、基础选型、基 础计算等。 本部分第3.6条中,数字化设计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结合目前的软件发展情况,协同 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分阶段逐步实现: a) 目前设计软件由多功能逐步发展为功能相对单一的专业化软件,软件平台化趋势日益显现,因此 在建立协同设计平台或系统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已有软件的兼容性,可以通过研究不同专业软 件之间的接口技术,实现软件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而逐步建立适合设计习惯的协同平台。这一方 式对于专业设计人员影响较少,但是对于信息人员要求较高,开发接口的难度很大,可能需要为 实现接口而降低信息的交互程度,此外随着不同软件版本的升级,维护的工作量大:

QABSYY 0003S-2015 山东奥博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大麦叶荷叶复合粉(固体饮料)Q/GDW 11798. 22018

b)通过研究建模技术,建立统一的模型框架,推进不同专业的软件与之相兼容,进而实现协同平台 的建设,这一模式需要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集中资源编制相应的建模标准,需要调动大量的设 计软件开发商予以支持,开发难度大,但是是从根本上解决数字化协同设计的途径。目前国内的 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开展了研究工作; c) 通过采购统一的平台,不断开发相应的功能,鉴于数字化设计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这一方 式势必要影响到部分专业的设计工作,开发和采购成本较高,而实际效果还取决于该平台与设计 单位的适应性。 综上所述,设计平台统一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是简单采购某一商业软件平台就能全 部解决的,协同设计的实现过程也是数字化设计技术不断深化的过程,设计单位应做好充分的前期策划, 首先要根据各主要专业技术发展情况,确定各专业设计软件的发展需求,制定逐步实施的技术路线,同时 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应用研究经验,同时充分考察平台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以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作为重 要的选择条件。 本部分第4.3条中,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解释如下: a) 先进性:把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群件集成技术的发展方向,采用 先进的体系结/架构,选择先进的软件和硬件技术构造系统的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 b) 实用性:充分考虑各类使用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专业结构、各部门内业务需求等诸多因素对系统 产生的综合影响;注重突出各项系统功能的实用性; c)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三维设计系统在选取应用平台和系统设计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除保证每个 独立系统的设计要求外,充分考虑到各系统互连,数据共享及交换。应用系统具有二次开发功能, 满足用户对系统自扩充的需求。 本部分第4.7条中,各专业应采用统一度量单位、统一坐标系统,可以保证不同专业提交的设计模型 可以在同一三维空间中,按照相同的模型比例正确地组合起来。 本部分第4.8条中,对采用北京54、西安80、WGS84等其它坐标系的存量工程数据,需转换成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对于采用黄海高程系统等其它高程基准的存量工程数据,也需转换成1985 国家高程基准。 本部分第4.9条中,“主要图纸应从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模型中生成”,这里的“主要图纸”是指 根据设计内容深度要求和工程需要,设计单位应交付的设计图纸,如路径地形图、平断面定位图、杆塔明 细表、金具组装图等;“从架空输电线路三维设计模型中生成”是指通过软件从架空输电线三维设计模型 中提取相关数据,自动生成符合设计所需的设计图纸文件。 本部分第5.1.2条中,电网专题数据中,除地震区划可以直接应用外,其他数据一般仅作参考,实际 取值均需结合外部情况调研、微地形微气象、附近线路运行经验等方可确定。 本部分第5.1.4条中,交叉跨越数据主要包括线路通道范围内的铁路、等级公路、房屋、林木、河流 架空管道(包括燃气、石油)、地下电缆、地下通信线、地下管道(包括燃气、石油)、电缆隧道、综合 管廊、架空线路等。通道清理数据主要包括线路通道范围内需清理的房屋、林木等。 本部分第7.1条申,初步设计阶段路径设计的重点是路径方案的选择,即通过多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比 较给出推荐方案。施工图及峻工图编制阶段路径设计的重点是路径方案的确立,即通过现场勘查进行路径 优化和杆塔定位。初步设计阶段对影响路径方案成立的区段达到施工图设计深度,例如大跨越路径及塔位 确定等。 本部分第7.2条中,(1)“多路径方案”与常规设计深度要求一致,一般指2个及以上方案。(2) 空间距离校验,包括电气间隙校验、障碍物干涉及安全防护距离校验等规范、标准要求的距离校验。(3) 施工图及工图阶段的成果应包含对线路通道内重要设施的三维模型,包括铁路、高速公路、重要输电线 路等。 本部分第8.2.2(g)条中,除大档距档外,导线排列方式改变时也需进行线间距离校验。导线排列方 式改变包括所有由于档距两端导线挂点空间布置不一致造成导线不平行的情况。一般出现在线路进出线 档、分歧档、换位档以及各类塔型变换档等。 本部分第10.4条中,所有发布的设计数据,均应为按相关要求进行校审后的数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