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77-2018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烈度

DB/T 77-2018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烈度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T 77-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87.42K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19988
VIP资源

DB/T 77-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T 77-2018 地震灾害遥感评估 地震烈度

表2基于遥感解译的群体建筑物震害指数

.3基于评区域通感解降的 害指数应接照该评估区域内该类建筑物各 按式(1)计算

GA/T 2000.234-2018 公安信息代码 第234部分:嗅源保存方法代码EdR.XnR.i R.

dr.i 第i类建筑物的平均震害指数; dr.ij 遥感解译的第i类建筑物破坏类别为j的震害指数,应按照5.4.1(对单体建筑物)或5.4.2 (对群体建筑物)的规定取值; nR.ij 基于遥感解译的第i类建筑物破坏类别为i的栋数(或建筑面积); Nd 建筑物破坏类别数。其中,单体建筑物破坏类别未细分时取值为3,细分时取值为4;群体 建筑物破坏类别未细分时取值为3.细分时取值为6

5.5评估区域综合平均震害指数计算

一个评估区域内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D应以基于遥感解译的多层建筑物为准,按 B/T18208.3一2011的规定,把其他类型建筑物的震害指数折算为多层建筑物的震害指数,按式 算,

DB/T 77—2018

dr.im X Nr. .( 2

dR.im X NR. DR ZNR.

NR.一一第i类建筑物的栋数(或建筑面积); dR.im一一第i类建筑物平均震害指数(dr..)折算为多层建筑物的震害指数值,下标m指多层建 筑物; NR一一建筑物类型总数。 基于遥感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计算结果填入表A.1

6地震现场建筑物破坏抽样调查与震害指数训

6.1地震现场建筑物破坏抽样调查

6.1.1选择不少于15个具有地震灾区建筑物结构类型和破坏等级代表性的遥感震害指数评估区域 按照GB/T18208.3一2011第9章的要求开展地震现场建筑物破坏调查。 6.1.2地震现场调查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应按GB/T18208.3一2011附录G的规定进行分类 6.1.3地震现场调查的建筑物破坏等级应按GB/T24335一2009的规定划分为5级

在评估区域内建筑物结构类型及其破坏等级地震现场抽样调查基础上,应根据建筑物破坏等 级按照GB/T17742一2008中4.5规定的方法计算该评估区域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的震害指数, 并按照GB/T18208.3一2011中6.7.2规定的方法计算该评估区域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

6.3建筑物平均震害指数计算

震现场抽样调查的建筑物的平均震害指数dG.;应

ZdGj XnG t G.i nG.j

第i类结构建筑物破坏等级为j(j=1、2、3、4、5)的震害指数,其取值分别为:1.0、0.7、0. 0.2、0.0; 1G.i 第i类结构建筑物破坏等级为j的栋数(或建筑面积)

6.4评估区域综合平均震害指数计算

个评估区域内的综合 场抽样调查的砖砌体结构建筑物为准 其他结构类型建筑物的震害指数折算 害指数,按式(4)计算

d.ab × NG. ZN.

DB/T 772018

式中: NG:一一第i类结构建筑物的栋数(或建筑面积); dG.rb—第i类结构建筑物的平均震害指数dG折算为砖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平均震害指数; N。一建筑物结构类型总数

乙震害指数转换模型建立

7.1震害指数转换方法

过实际地震灾害 平估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DR与按式 的地震现场调查评估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DG之间的定量转换模型。通过该转换模型,地震灾 估区域基于遥感直接评估的震害指数,可转换为与实际可比的震害指数,实现震害指数的遥感 换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可依据不同震害程度的一系列评估区域所展示的DR和DG之间的数 况进行选择,可以是但不限于下列数学函数形式之

与按 4)计算的地震现场调查评估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DG之间的定量转换模型。通过该转换模型,地震灾 区任一评估区域基于遥感直接评估的震害指数,可转换为与实际可比的震害指数,实现震害指数的遥感 平估。 .1.2转换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可依据不同震害程度的一系列评估区域所展示的DR和DG之间的数 据分布情况进行选择,可以是但不限于下列数学函数形式之一: a)线性函数:Dc=ai×Dr十a2; b)指数函数:DG=asXexp(a:XDe)); c) 幂函数:DG=asX(Dr)"6; d)三次多项式函数:DG=αX(D)3+agX(Dr)²+agX(Dr)+a10; e)上述2个或多个函数关系的组合。 其中,a1,a2,,a1o为待定系数,可通过上述一系列评估区域的DR和DG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拟合 去等方法确定

遥感评估的震害指数与实际震害指数之间的定量转换模型的区域。 7.2.2选取的评估区域数量应符合6.1.1的要求,其震害指数的分布区间应具有代表性 7.2.3在建筑物破坏遥感解译的基础上,按照第5章的规定计算各评估区域的综合震害指数DR。 7.2.4在建筑物破坏地震现场调查基础上,按照第6章的规定计算各评估区域的综合震害指数DG。 7.2.5根据7.1.2给出的一个或多个函数形式,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等方法对各评估区域遥感评估的 震害指数和地震现场评估的震害指数组成的一组数据对进行拟合,选取最小化误差平方和的拟合函数 作为地震灾区震害指数转换模型, 7.2.6根据地震灾区建筑物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可建立一个或一组震害指数转换函数。示例给出了 组汶川地震灾区的震害指数转换模型。 示例:汶川地震震害指数转换模型 a)城市街区:Dc=1.146×D457+0.18; b)乡镇街区:DG=1.146×D47+0.12; 农村地区:D=0.851×D*+0.05。 7.2.7在缺少地震现场调查资料时,可不进行基于遥感评估的震害指数与实际调查的震害指数之间转 换模型的建立,而采用已建立的以往震例中与本地震震级相近、地震灾区建筑物类型相似的震害指数转 换模型

8.1.1根据5.5基于遥感评估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和7.2拟合或选定的转换模型,将各评估区域的遥 感综合平均震害指数DR转换为与实际震害程度等效的震害指数DG 3.1.2依据8.1.1转换得到的震害指数和表3的对应关系,综合考虑基础设施损坏、地震地表破裂、地 震滑坡等震害情况,评估得到各评估区域的地震烈度值YS/T 3016-2013 臭氧氧化工艺用反应器,并将评估的震害指数和地震烈度结果填人 表A.1。

表3震害指数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

8.2.1评估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评估区域的名称、序号、中心位置经度和纬度; b)基于遥感解译评估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震害指数、地震烈度。 评估结果宜包含基于地面调查评估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 8.2.2评估结果应采用点状和面状矢量地理空间数据表示。

.2.1评估结果应包括下

JJF 1337-2012 声发射传感器校准规范(比较法)8.2.1评估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评估区域的名称、序号、中心位置经度和纬度; b)基于遥感解译评估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震害指数、地震烈度。 评估结果宜包含基于地面调查评估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 8.2.2评估结果应采用点状和面状矢量地理空间数据表示。 8.2.3评估结果的数据格式应满足DB/T80一2018图件制作和报告编写要求。

8.2.3评估结果的数据格式应满足DB/T80一2018图件制作和报告编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