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610-2021 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运行规程.pdf

NB/T 10610-2021 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运行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597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NB/T 10610-2021 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运行规程.pdf

4.1.1鱼类增殖放流站应根据鱼类生态习性和场地环境条件, 选择循环水养殖、流水养殖或静水养殖模式。 4.1.2循环水养殖模式生产工艺应主要包括物理过滤、生物过 滤、水温调节、消毒和增氧。 4.1.3流水养殖模式生产工艺应主要包括原水预处理、连续补 水和水温调节。 4.1.4静水养殖模式生产工艺应主要包括定期补水、水温调节

4.2.1鱼类养殖设施、培育设施、催产设施和孵化设施使用前, 应进行清洗、消毒,检查进排水和防逃设施,充水并检测水质。 4.2.2繁育工.作开始前,运行单位应全面检查给排水设施,给 蓄水池充水。

4.2.3繁育工作开始前某集团建筑4#楼电气、给排水、采暖三大部分安装施工组织设计,运行单位应全面检查供电设施。

4.3.1运行单位应在使用前检查给排水设备。 4.3.2运行单位应在使用前检查循环水处理设备,检测出水水 质指标。

4.3.5运行单位应在使用前检查自动投饵设备,校核饲料投喂 量和投喂范围

4.3.6运行单位应在使用前检查监控设备,并对水体理化持

4.3.7运行单位应在使用前对水质检测仪进行校验。

4.4.1鱼类增殖放流站应在电站运行管理体系框架下,根据生 产运行管理要求,制定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和物资管理制度。 4.4.2安全管理制度应对供水、供电、增氧、渔药管理和使用 鱼类种质保护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4.4.3生产管理制度应对饲养、繁殖、放流、应急保障、信息 档案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上大业资管州产卡光业安队

4.4.4物资管理制度应对各类物资采购、仓储和使用等方面做 出明确的规定。

NB/T10610—2021

5.1.1亲鱼来源宜为大然水域的野生个体,亦可引进原种场保

5.1.2鱼类增殖放流站应对收集或引进的亲鱼和后备亲鱼个体 进行鉴定和标记,建立亲鱼管理档案,包括亲鱼管理档案记录和 亲鱼死亡记录。亲鱼管理档案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5.1.3亲鱼运输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个体 大小、适应水温和耐氧能力以及运输距离等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 和运输方法。不同类型的亲鱼可选择充氧带水运输、保湿无水运 输或活鱼舱运输,特殊鱼类和特殊情况可选择麻醉后运输。亲鱼 活体运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活鱼运输技术规范》GB/T 27638的规定。

5.1.4亲鱼和后备亲鱼运抵目的地后,应对鱼体进行消毒,

5.1.4亲鱼和后备亲鱼运抵目的地后,应对鱼体进行消毒,并 放入专门的隔离鱼池,经过检疫、康复治疗并观察10d~15d 后,转人亲鱼培育池

5.1.5收集的亲鱼数量应大于所需亲鱼数量,后备亲鱼与亲鱼

5.1.5收集的亲鱼数量应大于所需亲鱼数量,后备亲鱼与亲鱼 数量宜按3:1比例配置。雌、雄鱼比例应根据鱼类繁殖习性和 雄鱼精巢类型合理确定,其范围宜为1:1~1:3。

5.2.1亲鱼培育应根据特定亲鱼繁殖周期和生长发育的需求, 对影响性腺发育、性成熟的主要因子进行有效的调控。调控措施 应包括针对性的营养强化、水温和光照调控以及流水刺激等,并 应满足下列要求:

1春季产卵类型鱼类,春季可适当控制投饵,适量投喂饵 料或精饲料,同时调节光照时间,增加流水刺激,促进性腺 发育。 2秋季产卵类型鱼类,应根据其性腺发育特点调整培育阶 段的技术措施。特定种类在驯养阶段可完全停食。 3夏秋亲鱼培育应加强鱼池环境管理,丰富日粮种类、足 量投喂,促使亲鱼更好地生长、发育。 4亲鱼越冬应根据鱼的种类和地域,合理控制水温和光照, 同时控制饲料投喂,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减少人为干扰特定 种类可采取雌、雄分池培育措施。 5亲鱼在完成繁殖后应及时转入康复鱼池进行康复治疗。 产后亲鱼康复可根据亲鱼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鱼类专用康复药 剂。待性腺完全吸收、鱼体复原后,可将亲鱼转人下一个培育 周期。

5.2.2亲鱼培育方式可选择流水单养培育、流水混养培育、静

水培育以及循环水培育,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对于适应流水生境且活动能力强的亲鱼,宜选择单养培 育方式。 2混养培育的鱼类应根据鱼类食物链关系、抗病能力差异 等进行合理搭配,并控制与亲鱼有饵料竞争关系鱼类的数量。 3对于池塘静水养殖,应根据特定鱼类对池塘环!为适应 能力进行培育,在亲鱼投放前,应通过养水、投放混养鱼种、增 氧等措施,建立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 4对于循环水养殖,应根据循环系统水处理能力测算设施 的养殖承载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加强水处理设施设备管理,确 保养殖水质指标安全、可控。

5.2.3亲鱼培育的放养密度应根据鱼类的生态习性、培

类型、阶段鱼体增重、水交换量、水温及水质等综合因素合理确 定。对于亲鱼培育混养方式,应按照总生物量控制,并适当降低

5.2.4亲鱼培育的水环境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质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的规定;池塘水质应符合“肥、活、嫩、爽”的要求。亲 鱼培育管理过程中应做好水质监测记录工作,鱼类养殖水质监测 记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2应采取措施控制养殖水体水温变化过程,使其符合特定 鱼类自然分布水域全年水温变化规律。 3室外养殖应采取必要的遮阳、庇护等措施。 5.2.5亲鱼投喂应坚持定点、定时、定量和定质的原则,日投 喂率可按0.5%~5%控制。日常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水温、溶 解氧和亲鱼摄食情况,适当增减日投喂率。亲鱼饲养投喂记录应 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

5.2.5亲鱼投喂应坚持定点、定时、定量和定质的原则,日投 喂率可按0.5%~5%控制。日常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水温、溶 解氧和亲鱼摄食情况,适当增减日投喂率。亲鱼饲养投喂记录应 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

5.3,1鱼类增殖放流站运行过程中,应根据亲鱼的繁殖能力、 繁殖周期、亲鱼资源的可获得性、产后亲鱼康复与存活状况以及 子代苗种质量等因素制定亲鱼补充、淘汰计划。 5.3.2亲鱼补充、淘汰应遵循先补充后淘汰、优胜劣汰的原则, 在不断补充新的繁殖亲鱼、保证年度人工繁殖生产规模的前提 下,淘汰老龄化、繁殖力下降的个体,保持亲鱼群体的优良 性状。

处置方式可选择标本制作、种质保存、科研实验和科普展出等。 对于淘汰亲鱼的鱼体废弃材料,应按照无害化要求进行处置。

录。淘汰亲鱼基本信息记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D的规定

6.1.1在鱼类繁殖季节,可采用外部形态观察,或结合性腺组 织学检查的方式,进行雌、雄亲本的鉴别和成熟度的判断,亲本 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雌鱼应具有腹部膨大、饱满、圆润,卵巢轮廓明显,压 感松软,生殖孔突出、红肿,轻压腹部即有少量卵粒从生殖孔流 出等特征。 2雄鱼吻端或鳍条珠星等副性征应较为突出,轻压腹部应 有精液从尿殖孔流出,精液遇水后应迅速散开。通过显微镜观察 判断精子的活力,精子的质量应满足繁殖要求。 6.1.2采用人工授精方式的雌、雄亲鱼宜分池暂养

6.1.3鱼类人工繁殖应按照授精的方式合理配置雌、雄亲鱼, 采用人工授精方式的,雌、雄亲鱼宜按1:1~2:1配置。采用 自然授精方式的,雌、雄亲鱼宜按2:3配置

6.1.3鱼类人工繁殖应按照授精的方式合理配置雌、雄亲鱼。

6.2.1催产时间应根据鱼类自然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和亲鱼 成熟度确定。

6.2.1催产时间应根据鱼类自然紧殖的适宜温度范围和亲鱼的

吉林某学院给排水采暖外线施工方案6.2.2鱼类人T.繁殖使用的催产药剂可选择促黄体激素

6.2.4催产药剂使用前,应按照说明书稀释、配制。雌鱼催产 可根据成熟情况选择一针注射法或多针注射法,多针注射催产剂 量应逐步递增。雄鱼可采用一针注射法。注射部位可选择亲鱼的 胸鳍基部或背鳍肌肉部位。

6.2.6鱼类人工催产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催产环境、催产

使用和催产效应等方面的相关指标。鱼类人工催产记录应符合本 规程附录E的规定。

6.3.1鱼类精、卵采集全过程应避光操作,鱼卵在人工.授精前 应避免沾水。 6.3.2雌、雄亲鱼的催产应同期进行,先采集鱼卵,然后用雄 鱼精液直接授精,也可提前采集、保存精液。特定鱼类的精、卵 采集和保存GB/T 20975.7-2020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锰含量的测定.pdf,可根据经验或实验研究结果选择适宜的方法。 6.3.3人工授精可根据鱼类繁殖习性和具备的条件,选择干法 授精、半干法授精或湿法授精。 6.34人工授精后官采用空和法或重量法统计受精卵量

6.4.1鱼类受精卵孵化应根据其自然属性选择锥形孵化桶、孵 化环道、麦氏孵化器、孵化槽或尤先科孵化器等设施,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沉性卵宜采用麦氏孵化器或尤先科孵化器。 2粘性卵宜采用粘卵板或人工鱼巢粘附后,悬挂于孵化槽, 在流水中孵化。亦可经过脱粘处理后,按照漂流性卵的方式孵 化。脱粘孵化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粘性鱼卵脱粘孵化技术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