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设计规范2010.pdf

防雷设计规范2010.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552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防雷设计规范2010.pdf

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例如,由通信设备、计算机、 控制和仪表系统、无线电系统、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的系统。

2.0.28建筑物内系统

黔西电厂砼路面施工组织设计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 非线性元件

电气系统电涌保护器的保护部件可连接在相对相、相对地、相对 中性线、中性线对地及其组合。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的保护部件连接 在线与线之间称为差模保护,连接在线与地之间称为共模保护。这些 连接方式统称为保护模式,

可持续加于电气系统电涌保护器保护模式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 直流电压;可持续加于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端子上,且不致引起电涌 保护器传输特性减低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

2.0.32标称放电电流

pulse current(limp

电气系统中采用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标称放电电流In、 2/50us冲击电压和最大冲击电流Ii=p做试验。I级试验也可用T1 外加方框表示,即T1。

耐得起8/20us典型波形的感应电涌电流的电涌保护器需要用I 电流做相应的冲击试验

classIItest

电气系统中采用Ⅱ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标称放电电流In、 1.2/50us冲击电压和8/20us电流波最大放电电流Imax做试验。Ⅱ 级试验也可用T2外加方框表示,即T2。 2.0.38以组合波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SPDtestedwith a

电气系统中采用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组合波做试验。组合 波定义为由2Ω组合波发生器产生1.2/50us开路电压U。c和8/20 s短路电流Isc。ⅢI级试验也可用T3外加方框表示,即T3。

波定义为由2Ω组合波发生器产生1.2/50us开路电压U。c和8/20 μs短路电流Isc。Ⅲ级试验也可用T3外加方框表示,即T3。 2.0.40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voltageswitchingtypeSPD 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当出现电压电涌时突变为低阻抗。通 常采用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硅可控整流器或三端双向可控硅元 件做这类电涌保护器的组件。这类电涌保护器也称“克罗巴型”电 涌保护器。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具有不连续的电压/电流特性

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当出现电压电涌时突变为低阻抗。通 常采用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硅可控整流器或三端双向可控硅元 件做这类电涌保护器的组件。这类电涌保护器也称“克罗巴型”电 涌保护器。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具有不连续的电压/电流特性。

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阻抗跟 着连续变小。通常采用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做这类电涌保护器的 组件。这类电涌保护器也称“笋压型”电涌保护器。限压型电涌保护 器具有连续的电压、电流特性。

由电压开关型元件和限压型元件组合而成的电涌保护器 性随所加电压的特性可以表现为电压开关型、限压型或两者

施加规定波形和幅值的冲击波时,在电涌保护器接线端 的最大电压值

2.0.44 :电压保护水平 voltage protection level (Up) 表征电涌保护器限制接线端子间电压的性能参数,其值可从优先

表征电涌保护器限制接线端子间电压的性能参数,其值可从价 值的列表中选择。该值应大于所测量的限制电压的最高值。

.0.45 1.2/50冲击电压1.2/50voltageimpulse

串扰在被干扰的通道中传输,其方向与产生干扰的通道中电流传 输的方向相反。在被干扰的通道中产生的近端串扰,其端口通常靠近 产生干扰的通道的供能端,或与之重合。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 灾危险场所。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4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 肉、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 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肉、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4.1.1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闪 电电涌侵入的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3.0.3条5、6、7款所规定的第二 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4.1.2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 1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以下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 雷等电位连接: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进出建筑 物的金属管线。 2除本条1款的措施外,尚应考虑外部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 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之间的间隔距离。 4.1.3本规范第3.0.3条2、3、4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 采取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其他各类防雷建筑物,当其建筑物内系 统所接设备的重要性高以及所处雷击磁场环境和加于设备的闪电电涌 满足不了要求时也应采取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防雷击电磁脉冲的 措施见本规范第6章。

4.1.1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闪

4.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4.2.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即设外部防雷装置应符合 下列要求: 1应装设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或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 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架空 接闪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 2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 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当有管帽时应 按表4.2.1的规定确定;当无管帽时,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 球体。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 3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 等,当其排放物达不到爆炸浓度、长期点火燃烧、一排放就点火燃 烧时,及发生事故时排放物才达到爆炸浓度的通风管、安全阀,接 闪器的保护范围可仅保护到管帽,无管帽时可仅保护到管口。

4 独立接闪杆的杆塔、架空接闪线的端部和架空接闪网的每 根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 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

大于0.75的爆炸性气体规定为重于空气的气体

5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或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 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间隔距离(图 4.2.1),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但不得小于3m。

图4.2.1 1防雷装置至被保护物的间隔距离 一被保护建筑物:2一金属管道

h、一被保护建筑物或计算点的高度(m)。 6架空接闪线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 间的间隔距离(图4.2.1),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但不应小于3m。 1当h 5R.时

Sa2≥0.2R:+0.03(h+ 2

2≥0.05R;+0.06(h+ D

式中:Sa2一接闪线至被保护物在空气中的间隔距离(m); h一接闪线的支柱高度(m); 1一接闪线的水平长度(m)。 7架空接闪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 间的间隔距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但不应小于3m。 1)当(h+l)<5R:时,

2)当(h+L1)≥5R:时

棉花滩水电站工程施工组织方案.pdf[0.4R;+0.06(h+l1)

Sa2≥ [0.1R;+0.12(h+l1)

式中:Sa2一接闪网至被保护物在空气中的间隔距离(m); l1一从接闪网中间最低点沿导体至最近支柱的距离(m); n一从接闪网中间最低点沿导体至最近不同支柱并有同一距 离11的个数。 8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 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 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但在3000Ωm以下的地区,冲击接地电 阻不应大于30Ω。 4.2.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含防闪电静电感应和防闪电 电磁感应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 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 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m~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现场浇灌的或用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网的 交叉点应绑扎或焊接,并应每隔18m~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2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 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 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也应跨接。 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 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 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3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接地装置共 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独立 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的接地装置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符 合本规范第4.2.1条5款的要求。 当屋内设有等电位连接的接地干线时,其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 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 4.2.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理地敷设,在入户处 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等电位连接带或防雷电感应的接地 装置上,在入户处的总配电箱内是否装设电涌保护器应根据具体情 况按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确定。 2当全线采用电缆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 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 入,其埋地长度应按下式计算,但不应小于15m。

式中:l一电缆铠装或穿电缆的钢管埋地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长度(m): p一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Ωm)。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户外型电涌保护器。电涌保 护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 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该电涌保护器应选用I级试验产 品建设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其电压保护水平应小于或等于2.5kV,其每一保护模式应选冲 击电流等于或大于10kA;若无户外型电涌保护器,可选用户内型 电涌保护器,但其使用温度应满足安装处的环境温度并应安装在防 护等级IP54的箱内。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值和接线形式 应按本规范附录J的规定确定;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截面应按本 规范表5.1.2的规定取值。在入户处的总配电箱内是否装设电涌保 护器应按本规范第6.4.7条的规定确定。

注:当电涌保护器的接线形式为本规范表J.1.2中的接线形式2时,接在中性线 和PE线间电涌保护器的冲击电流,当为三相系统时不应小于40kA,当为单 相系统时不应小于20kA。 3电子系统的室外金属导体线路宜全线采用有屏蔽层的电缆 理地或架空敷设,其两端的屏蔽层、加强钢线、钢管等应等电位连 接到入户处的终端箱体上,在终端箱体内是否装设电涌保护器应根 据具体情况按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确定。 4当通信线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的架空线时,应使用一段护套 电缆穿钢管直接理地引入,其理地长度应按本条(4.2.3)式计算,但 不应小于15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装设户外型电涌保护 器。电涌保护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 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该电涌保护器应选用 D1类高能量试验的产品,其电压保护水平和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值应 按本规范附录J的规定确定,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截面应按本规 范表5.1.2的规定取值,每台电涌保护器的短路电流应选等于或大于 2kA;若无户外型电涌保护器,可选用户内型电涌保护器,但其使 用温度应满足安装处的环境温度并应安装在防护等级IP54的箱内 在入户处的终端箱体内是否装设电涌保护器应符合本规范第6.4.7 条的规定。 5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 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 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并应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 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 装置。 理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等电位连接到等 电位连接带或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4.2.4当建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的外部防雷装置时, 可将接闪杆或网格不大于5m×5m或6m×4m的接闪网或由其混 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接闪网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 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当建筑物高 度超过30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 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线上或其外。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 2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 或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12m。 3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管道应符合本规范第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