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759-2018 径流实验观测规范(清晰无水印)

SL 759-2018 径流实验观测规范(清晰无水印)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7981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L 759-2018 径流实验观测规范(清晰无水印)

a)降水量观测站点布设密度山区应大于平原区,且随流域面积增大,站点密度逐渐减小。当地 形变化显著或森林覆盖率高时,降水量观测站点宜加密布设。流域面积在50km²以下,每 1~2km²宜布设1个降水量观测站点,总站数应不少于3站。降水量观测站点布设位置应均 匀且具有代表性。 b)次降水过程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宜不大于6min。降水量观测点布设、降水量观测场地设置、降 水量观测仪器设备安装按SL21的规定执行。 c)测雪应在降雪停止后进行,应采用固定标杆法。对于连续降雪,当积雪厚度变化较大时应随 时加测。每个积雪点深度测量应重复施测2次,2次测量误差不应超过10%,并取2次测量 结果平均值为该积雪点雪深。雪密度测定,应在测雪点附近取样,随时称重,防止融化。量

雪测具宜采用轻便标准量雪尺。 d)测雪剖面线应根据流域面积大小和地形布设。在流域上、中、下游布设3~5条测雪剖面,每 条测雪剖面线应穿过主要地物与河道。测雪剖面线长度为100~500m时,每2~5m设定1个 测雪点;测雪剖面线长度为500~1000m时,每5~10m设定1个测雪点。地形有显著变化 时:宜适当增加辅助测雪点

7.2.2蒸发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面蒸发应采用E601型水面蒸发器,其余按SL630的规定执行。蒸发研究在蒸发实验场内 设置不同规格的水面蒸发器与大型蒸发池平行观测。 b)陆面蒸发观测应根据植被类型、下垫面条件分类设置。 c)陆面蒸发观测宜采用器测法,具备条件时宜采用新方法测定。 d)潜水蒸发宜采用地中蒸渗仪,以自记观测为主,并辅以人工观测。数据记录格式见附录A中 表A.1。

a)王壤入渗过程观测采用同心坏法、人工降雨法、蒸渗仅法。 b)采用同心环法时,测验场地应根据土壤、植被、地形和作物等选择有代表性地点。 c)测点附近地面应平整,并避开不符合自然状况的地物和景观。 d)人渗观测应在无雨天气进行,并根据土壤干湿变化确定测次。 7.2.4入渗观测同心环法设备应包括2个无底同心铁环、1只特制量杯、1个固定测针以及水桶、木 锤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a)同心铁环的外环直径为60cm,内环为30cm西环广场项目桩基工程灌注桩及后压浆施工组织设计,环高为15cm,环壁厚度为5mm,环下沿呈刀 口状。 b)量杯直径为15cm,高为15cm,杯内应有刻度,每40mm水深折合内环10mm水深。 c)固定测针要垂直装在针架上,用时夹在内环迎光处。 d)水桶、本锤等其他用具根据需要配制。

a)在测验地点先用木锤将内环垂直打人土中,后下外环,人土深度宜为10cm。应保持坏口水 平,外环与内环距离应四周相等。 b)实验开始时先采用定量加水法,后采用定面加水法。内环定量加水,外环不定量也需同时加 水,并保证内外环水面相等。 c)观测时距以测定土壤人渗率变化过程为准,人渗初期每5min测记1次,以后根据内环水位变 化,观测时距适当加长。当水头变化较小时,每30min测记1次。当水头趋于平稳时,时距 加长至1h,直至相邻3次记录相同时为止。 d)外环直径根据减少旁侧人渗要求加大至120cm及采用自动控制水面等方法。 e)测验前后,分别在环外和环内,各测1次土壤含水率。 7.2.6地表蓄水观测应分山丘区地表蓄水观测和平原区地面积水观测。地表蓄水观测应符合下列 规定: a)山丘区地表蓄水观测点的植被、土壤、地形与坡度等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代表性测点应 按蓄水面积和容积分级设定,每级内应选择1个主测点和1~2个辅助测点。代表性测点不满 足需要时,应选择典型测区设置典型性测点。 b)平原区地面积水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微地形变化,每个测点观测范围宜以单元面积为对象, 单元面积宜为0.4km×0.4km或1km×1km。降水期间应观测积水点分布、总积水面积、总 积水量。 c)蓄水体水位观测测验应符合GB/T50138的有关规定。

d)水库和塘坝在雨后应加测从地面径流开始直至终止的水位过程, e)平原区暴雨时应测量和记录地面积水开始和终止时间以及最大积水深度;暴雨后遇地面积水 时,积水期间每日水位观测不少于2次,直至积水消失,

7.2.7玻面径流观测应付合下列规定: a)坡面径流应在实验沟和径流场观测。 b)径流开始时观测径流过程和1~3次壤中水位;降雨前后测定土壤含水量。 c)径流过程观测包括目测和实测。目测部分包括填洼起始时间,地表滞水、地面积水开始和终 止时间,坡面径流开始时间,坡面径流流动形式,坡面径流分布及其终止时间。实测部分包 括坡面滞水深度,地面积水深度,坡面流速等。 7.2.8坡面径流观测实验沟和径流场选定应符合下列条件: a)植被、土壤、坡度与水文地质等条件具有代表性,严禁选用有破碎断裂带构造和溶洞的区域 b)径流场坡面保持天然状态,避免局部坑洼、土堆、道路等干扰径流形成条件的地物。 c)实验沟分水界线清楚。 d)实验沟和径流场能全部汇集坡面来水。 e)实验沟和径流场的面积满足单项水文因素和对比研究要求,并可成组设置。 f)选定实验沟和径流场时,应进行地形测量和土壤、地质勘测。 7.2.9坡面径流观测实验沟测流设施应由坡面集流槽与观测断面量水建筑物等组成,并满足下列 要求: a)坡面集流槽沿天然集水沟四周设置,断面型式采用梯形和矩形,过水断面应能通过最大坡面 流量。集流槽内口(迎水面)应与地面齐平,其外口略高于内口。内口边缘上应设置拦截坡 面杂物的防护栏栅。槽底下宜设置较薄的过滤层。 b)量水建筑物应设在集流槽出口处,两岸可分开设立。 c)坡面径流与地下径流应分别设立量水建筑物,并在总控制处设立观测总径流量的量水建筑物。 d)集水沟应加覆盖,并单独测定集水沟覆盖面上的降雨量。 7.2.10坡面径流观测径流场宜选用矩形,并在它的四周设置截水墙。径流场上游侧和左右两侧应设 置排水沟拦截径流场周围坡地来水,径流场下游侧布置集流槽与测流装置。建造径流场时应符合下列 条件: a)在坡地上布置径流场,长边基本垂直于等高线,短边平行于等高线。 b)截水墙采用混凝土或金属材料,顶宽为10~20cm,高出地面10~20cm,人土深度不低于 30cm。上沿向小区外宜呈45°~60倾斜面。 c)集流槽断面可采用三角形、矩形或梯形。集流槽断面面积根据径流场面积和降雨强度确定。 槽底纵坡宜为1%,集流槽与径流场土块连接处,用黏土夯实。集流槽要加盖,盖板坡面要 面向场外。 d)量水设备采用量水容器、堰箱、堰槽组合。 e)每个径流场旁边设置雨量计,与径流、泥沙同步观测。 7.2.11河槽流量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采用量水建筑物法、流速仪法等观测河槽流量。 b)量水建筑物可采用测流堰或测流槽、测流堰和测流槽选型设计、建造、安装、差护和测流

a)采用量水建筑物法、流速仪法等观测河槽流量。 b)量水建筑物可采用测流堰或测流槽。测流堰和测流槽选型设计、建造、安装、养护和测流 时,应符合SL537的规定。数据记录格式见附录A中表A.2。 c)流速仪法用于施测较大流量和比对量水建筑物。 d)当过水断面大、比降很小的河流和实验沟等水流流速较小时应采用低流速仪测流。 7.2.12河槽流量观测量水建筑物测流应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a)最大流量、最小流量:流速、河宽变幅范围

d)测并下管时,滤管应做滤层,滤层以上应采取止水措施。 2.18地下水附属项目观测宜选择2~3个代表性观测孔,根据需要进行水温观测、水质取样等 地下水附属项目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温观测可采用半导体水温仪、颠倒式温度计、深水温度计施测。测记水面下0.5~1.0m处 水温时,水温计人水历时不应少于5min,每次观读应重复2次。 b)水质取样化验送专门化验室对拉螺栓孔封堵技术交底,有条件的流域实验现场可做简单分析。

7.3.1实验设施应包括坡度调节装置、地下水埋深控制装置、土壤水观测装置、土壤水取 人工降水模拟装置。

实验设施应包括坡度调节装置、地下水埋深控制装置、土壤水观测装置、土壤水取出装置 降水模拟装置。 计量设施应包括雨量计、土壤水分观测仪、地表(超渗)径流计量仪、人渗观测仪。 固定坡度和可变坡度盛土器不应安装地下水埋深控制设备,无坡度盛土器不应配套坡度调 不进行土壤溶质运移分析的盛土器、不应安装土壤水取出装墨

a)土质具有区域代表性,满足实验目的需求。 b)除正常耕作外,没有采挖、回填等人工干扰。 c)植被为区域代表性植物。 d)面积满足取土及相关作业需要。 e)具备基本的交通、用电、排水等基础条件。 7.3.5盛土器土体宜取用原状土,应避免对土柱中层理性状、孔隙特征、团粒结构、毛管构造、菌 落总量等造成破坏。对于大面积土体,取原状土宜采用“独立取样平铺拼装法”。 7.3.6盛土器回填土取土时,应在选定取土场上选取与盛土器器口面积相同的地块,先测取表层 10cm土壤干容重,再将10cm表层土水平移走,并用容器封装,做好层位标记,再采用同样方式侬 次向下取土,直至完成所有土层取土和封装工作。回填时,首先自最下层开始,10cm一层,先平 铺,后碾压,待压至接近10cm高时测取土壤干容重,直至回填土干容重与同一层位取土时所测干容 重相一致;然后再依次由底部向上逐层回填。回填完成后,应将整个土柱全部注满水,浸泡24h,排 干自由重力水并收集,24h后,再将收集的自由重力水回灌至盛土器,如此反复浸泡排干3次。 7.3.7坡度调节装置应由液压抬升系统和转动轴承及坡度显示系统组成,转动轴承置于盛土器的汇 流端,液压抬升系统应置于盛土器的中部或另一端。液压抬升系统的抬升高度和液压力量应根据盛土 器设计坡度变化范围和盛土器重量确定。坡度显示系统应采用高精度倾角传感器,测量精度应不低于 0.1°,宜采用LED数码显示。 7.3.8人工防雨装置应由承载轨道、转动轮、钢质支架、顶篷及侧墙组成。承载轨道应置于径流小 区南北两端,且与径流小区保持1~2m宽的保护带。传动轮应位于钢质支架的底部置于承载轨道上。 顶篷及侧墙宜采用轻质、防冻、防晒的玻璃钢或塑料材料制成。 7.3.9地下水位控制装置应与无坡度径流小区配套,分为连通器型和传感器型。连通器型地下水位 控制装置应由水位控制器、微型流量计、人渗计量仪组成。传感器型地下水位控制装置应由定水位传 感器、微型双向供水泵组成。 7.3.10土壤水分观测装置采用SL364中规定的固定埋设自动情监测仪器设备或人工便携式自动 墙情监测仪器设备。 7.3.11土壤水取出装置应采用弱透水陶瓷材料制成管形取水探头,探头应水平埋设于拟取水土层之 中,通过导水管与真空泵相连。取水探头应减少对土壤水分传感器探头的干扰。 7.3.12人工降水模拟及观测装置应由储水装置、输水装置、喷淋装置、控制系统组成,雨强应采用 闭环自动控制系统。

7.3.13地表径流计量仪应安装在盛土器的出流端,应与盛土器下游出流端等宽,平地面布设。计量 仪不锈钢槽应将地表径流汇集至集水三角量水堰中,三角量水堰中应同时安装泥沙量变送器、径流量 变送器,并将含沙量及径流量数据信号采集发送至数据终端。壤中流记录仪应安装在地表径流计量仪 下方的拟测土层埋深处,其他设备配置应与地表径流计量仪相同。 7.3.14降水人渗计量仪应与无坡度径流小区相配套,分为连通器型和传感器型,并符合下列规定: a)连通器型降水人渗计量仪应安装在水位控制器水位分溢管下端,降水人渗补给地下水量应自 水位分溢管溢出,进人集水三角量水堰中,三角量水堰中应安装径流流量变送器,采集径流 流量数据信号并发送至数据终端。 b)传感器型降水人渗计应通过水位控制传感器,启动排水器,将降水人渗补给水量由排水器排 出并记量,然后通过数据传导系统,采集下渗流量数据信号并发送至数据终端。 7.3.15潜水蒸发计量仪应与无坡度径流小区相配套,分为连通器型和传感器型,并符合下列规定: a)连通器型潜水蒸发计量仪应与水位控制器相连,当潜水蒸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时,由水位控 制器启动微型流量计对地下水补给,由人工对微型流量计读数并记录,或通过潜水蒸发数据 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微型流量计中时段潜水蒸发值,适时将潜水蒸发量数据发送至数据终端。 b)传感器型潜水蒸发计量仪应通过水位控制传感器,启动补水器,将潜水蒸发消耗水量由补水 器补给并记量,然后通过数据传导系统GB 50150-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pdf,采集补水器记录的潜水蒸发数据信号并发送至数据 终端。

.4.1蒸发应每小时采集1次数据,径流、下渗及土壤含水量应不小于6min间隔采集1次数据。 .4.2测筒实验法实验设施应包括地下水位控制装置、土壤水观测装置、土壤水取出装置、地下观 测室。 .4.3测筒实验法计量设施应包括土壤水分观测仪、地表(超渗)径流计量仪、降水人渗观测仪 潜水蒸发观测仪和水化学分析仪。 7.4.4采用地埋式测筒满足实验要求的,宜采用地埋式测筒。不进行土壤溶质运移分析的测筒,不 应安装土壤水取出器。 7.4.5测筒盛土器土柱应采用原状土。 7.4.6原状土取土场所应符合7.3.4的规定。 7.4.7土柱高于2m的原状土取土,宜采用“分层取样叠装法”。 7.4.8地下水位控制装置包括连通器型和传感器型。连通器型地下水位控制装置可用于地埋式测筒, 由水位控制器、微型流量计、人渗测筒组成。传感器型地下水位控制装置用于称重式测筒,由定水位 传感器、微型双向供水泵组成。 7.4.9土壤水分观测装置应采用SL364中规定的固定埋设自动墙情监测仪器设备或人工便携式自动 情监测仪器设备。 7.4.10土壤水取出装置应符合7.3.11的规定。 7.4.11地埋式测筒地表径流量应采用径流计量仪计量,称重式测筒地表径流量应采用集水器皿直接 称量。 7.4.12地埋式测筒降水人渗量计量应采用人渗计量仪,称重式测筒降水人渗量计量应采用微型双向 供水泵。 7.4.13地埋式测筒应采用微型流量计计量潜水蒸发量,称重式测筒应采用微型双向供水泵计量潜水 蒸发量。 7.4.14地埋式测筒控制装置和观测装置宜安装于地下观测室,盛土器应埋设于地下观测室外,底部 称重式测管控制装置和观测装置宜安装

于地下观测室,盛土器应安放在地下观测室中,埋设在盛土器中的传感器均应通过导线导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