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933-2022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pdf

DB37/T 1933-2022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T 1933-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78232
VIP资源

DB37/T 1933-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1933-2022 *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pdf

DB37/T19332022

5.2.4仪表*根据运行环境及介质特性进行合理选型,且*符合GB50058有关防爆的要求,防腐防护 *结合工艺条件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2.5电解、*氢处理、*化氢合成、盐酸装置、液*装置等涉及**、氢*的场所*按照GB/T50493 的相关规定安装可燃*体和有毒*体检测报警装置。**检测器宜选用电化学式,量程宜为0ppm10 opm,一级报警值宜为1ppm,二级报警值宜为3ppm;氢*检测器宜选用催化燃烧式,量程宜为0%~ 100%LEL,一级报警值宜为25%LEL,二级报警值宜为50%LEL

5. 3.2 安全装置

5.3.2.1电解系统*设置**外逸事故的事故*处理装置,并*设置两路独立的动力电源,且并能相 互自动切换;事故**处理装置吸收液的烧碱浓度*控制在15.0%~7.0%(wt),并采取自动补碱措 施。 5.3.2.2*碱生产装置*设置报警联锁装置,电解、整流、*压机、氢压机之间*设置相互联锁,确 保电解装置的安全运行。*将**压力、氢*压力、槽电压、入槽盐水流量、**透平压缩机的**流 量、重要机泵的电流电压信号输入自动报警和联锁系统。 5.3.2.3电解系统的**总管*设置压力密封槽(正压安全水封),在非正常状态下,**可直接排 入事故*处理装置。 5.3.2.4在采用**透平压缩机的场所,电解系统**总管宜设置**负压密封槽,在非正常状态下 可自动吸入空*。负压密封槽宜设置远距离*水设施。 5.3.2.5**透平压缩机*设置防喘振联锁控制回路。 5.3.2.6*在氢*泵入口管道上设置排水装置。氢*总管*设置压力密封槽(安全水封),在非正常 状态下能确保自动排放。

QDXNGY 0006-2014 北京年糕杨工贸有限公司 玉米杏仁粉DB37/T19332022

5.3.2.7氢*放空管*采用金属材料,设置阻火器和接地系统,并设置蒸汽和情性*体管道连接用于 灭火,阀门位置*便于*急操作。禁止将氢*系统内的氢*排放在建筑物内部。 5.3.2.8**透平压缩机(或纳氏泵)的出口处*设置*急切断装置或止逆装置。 5.3.2.9检修电解槽用行车吊钩(或吊具)*设置电*绝缘件,以防止电解直流电回路接地而烧坏电 解槽等设备。 5.3.2.10进入电解槽的盐水总管上*设防腐蚀电极。 5.3.2.11电解槽精制盐水、淡盐水和盐酸加入管道以及精制盐水、淡盐水和盐酸总管*当设置防泄漏 防直流电回路接地的声光报警装置和防腐蚀电极。 5.3.2.12电解系统的阴、阳极液循环泵和盐水*给泵*配置两路动力电源,并能相互切换。 5.3.2.13主要安全指标见附录A。

5.4变电、整流安全生产技术

5.4.1变电、整流系统*符合HGA003的相关规定。 5.4.2变电、整流系统敷设具有可延燃绝缘层和外护层电缆的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电缆隧道、电缆 配线桥架*设置火灾检测器,且*符合GB50116的火灾报警的规定

配线桥架*设置火灾检测器,且*符合GB50116的火灾报警的规定。 5.4.3控制各类非线性用电设备所产生的谐波引起的电网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宜采取下列措施: a)提高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相数和增加整流器的整流脉冲数; b)多台相数相同的整流装置,使整流变压器的二次侧有适当的相角差; c)按谐波次数装设分流滤波器。 5.4.4电缆外护层*根据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选择。直埋电缆*采用铠装并有黄麻、聚乙烯或聚*乙 烯外护层的电缆。在电缆隧道、电缆沟内以及沿墙壁或楼板下敷设的电缆,不*有黄麻外护层。 5.4.5电*设备*保证基本绝缘发生故障或出现电弧时,故障接触电压不产生危害。电*设备*有接 地保护,或者双重绝缘结构,或安全特低电压*电的防护措施。双重绝缘结构和安全特低电压*电的防 护措施中不*有保护接地装置。所有由于工作电压、故障电流、泄漏电流或类似作用而会发生危害的部 位,*留有足够的电*间隙和爬电距离,

5.5合成盐酸安全生产技术

合成盐酸安全生产技术*符合HG/T30024的相关规定。

5.5.1.1盐酸合成炉*采取自动点火措施,设置火焰监测视频监控系统,并宜设置火焰探测器,火焰 熄灭时报警或联锁停合成炉。炉镜*有可靠的防止爆裂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5.5.1.2进合成炉前的**及氢*管路上,*安装压力、流量、温度等计量指示仪表;氢*入合成炉 管道上*装设阻火器。 5.5.1.3点炉操作时不*正视炉镜或点火孔。点火前*对炉内*体进行氮*置换或抽除炉内剩余*体, 并分析炉内含氢指标合格。 5.5.1.4盐酸合成炉的停炉操作*逐步减少进炉*量,事故故障状态下*立即切断**,后切断氢*, 并检查确认**、氢*已切断。 5.5.1.5停运的盐酸设备*与其他在用设备用盲板隔离,或用情性*体置换后使情性*体充满停运设 备空间,并保持正压,不*使系统内窜入混合性爆炸*体。*定期对停运的设备进行可燃*体分析。

5.5.2.1合成炉*设置防爆膜和炉压指示计,

5.2.1合成炉*设置防爆膜和炉压指示计,并宜设置爆破片破碎检测、报警、联锁停合成炉。

DB37/T19332022

5.5.2.2**管道*设有负压抽吸装置,以备在事故状态和检修时使用。 5.5.2.3氢*、**的输送管线在进炉前*设置*急切断装置,在*急状况下能迅速地将反*炉与输 送管线隔离。 5.5.2.4吸收塔至贮槽(或计量槽)的管路上*装设液封装置,杜绝*体进入贮槽(或计量槽)。 5.5.2.5氢*柜进出口管道*设置水封、自动放空、高低柜位报警,宜设置*急切断,且*符合GB50177 的相关规定 5.5.2.6合成炉冷却的循环水*设置流量监测和pH值检测,并设置低报警、低低联锁停合成炉。 5.5.2.7主要安全指标见附录B。

5.6液*安全生产技术

5.6.1每台液*储罐符合下列要求: 进口和出口管线*分别设置手动双阀、*急切断阀,阀门*采用**专用阀: b *设置安全阀,直立安装;安全阀前宜加爆破片,爆破片与安全阀之间设置隔膜压力表或者 压力远传仪表等报警指示器,爆破片*符合工艺要求; C *设置氮*、干燥空*置换管线、废**排放管线: *设置压力、液位的就地及远传仪表,液位远传检测*至少配备两种不同类型的液位检测仪 表; e) 大贮量液*储罐其液*出口管道*装设柔性连接或者弹簧吊支架,防止因基础下沉引起安装 *力。 5.6.2液*储罐厂房的设置,除满足国家法规标准要求外,符合下列要求: a)厂房内设置固定式事故*吸风口,并设置可移动式非金属软管废**吸风口。事故风机*设置 现场和远程启动; b),房内不*设置水或碱喷淋系统,不*对发生**泄漏的设备设施进行喷淋吸收 C 液*储罐厂房区域周边*当配备移动式或固定式水幕水带,长度*当满足布设2层以上围护的 需要,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d)宜在地面低洼处的角落设置液*收集池,在其上部设置固定式吸风罩,以便泄漏的液*能够自 流进入收集池,减缓*化速率,平稳吸入事故*处理装置。 5.6.3液*储罐、液*管道*采用氧指数大于30的聚氨酯喷涂发泡方式保冷。 5.6.4液*液化宜选用制冷剂压缩机直接液化工艺,不*采用氨冷冻盐水的**液化工艺。 5.6.5根据液*储罐体积大小,*至少配备一台体积最大的液*储罐作为事故液**急备用罐,该空 罐不*作为液*储存能力考虑,只允许作为液*事故**急备用接收罐使用;符合要求的液*储罐可轮 流作为备用罐,以保持完好使用状态。备用罐*空置。 5.6.6使用盘管式或套管式*化器的液*全*化工艺,液**化温度不*低于71℃,热水控制温度宜 为75℃~85℃。采用特种*化器(蒸汽加热),温度不*大于121℃,*化压力*与进料调节阀联锁 控制,*化温度*与蒸汽调节阀联锁控制。 5.6.7采用液**化法向储罐压送液*时,严格控制*化器的压力和温度,*用温水加热,不*用蒸 汽加热,出口水温不*超过45℃,*化压力不*超过1.0MPa。 5.6.8**缓冲罐上*设置安全阀,安全阀前*安装爆破片,爆破片和安全阀之间*设置压力检测 5.6.9*建立三*化氮安全监控体系,监控工业盐(包括卤水)、入槽精制盐水中的无机氨和总铵、 **和液*中的三*化氮。 5.6.10液*槽车充装时,*使用金属万向管道充装系统,不*使用软管连接;且符合下列要求: a)*设置可移动式非金属软管废**吸风口;

DB37/T19332022

c)*设*急切断阀和*急停泵联锁; d)*实现定量装车功能; e 槽车充装系数*≤1.2t/m。 5.6.11液*钢*充装*采用自动充装系统,并符合AQ3051的相关规定,配备超装报警和自动切断装 置;且*符合下列要求: a)钢*充装系数≤1.25t/m; b) 用氨水喷雾检验余*,有疑问时*分析余*含量≥90%; C) 钢*充装区域*设置**有毒*体报警器; d 钢*充装前*对钢*全面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钢*,不*充装。 5.6.12主要安全指标见附录C。

5.7.1事故*处理装置*符合GB/T31856的相关规定,且能力(如碱吸收、热交换等)*与液*泄漏 量相匹配,泄漏量*当综合考虑堵漏和倒罐时长、泄漏管径和速率等因素。 5.7.2各工序开停车、事故、维修等排放的废**,*通过**总管、事故*总管、负压总管等回收 至事故*处理系统。事故*处理系统的吸收能力*满足最大排放工况,处理后的尾**达标排放。 5.7.3事故*处理装置*按照连续工况进行系统设置,至少为两塔吸收的方式。碱液循环泵、吸收尾 *引风机、**废**处理工序的循环水或冷冻水等*设置备用泵(风机)。 5.7.4事故*处理装置的碱液储存能力*满足最大事故*用量需要,碱液*定期化验分析和补充、更 换,以满足事故状态下吸收**的要求。吸收塔循环碱液宜设置在线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仪。 5.7.5液*装卸区、*化区和钢*区*设置*急密闭措施或者相*的措施,包括移动式或固定式的密 封设施,移动软管*覆盖所有可能发生泄漏的部位。液*钢*区宜设置钢*负压处置房及相*的**处 理装置。 5.7.6事故*处理装置、液*倒罐泵等*电电源*满足一级负荷的要求,宜设置EPS装置或配备柴油 发电机组。

a)*急处置人员*穿戴全身防护服,佩戴正压式空*呼吸器; b 迅速将无关人员撤离到上风向处,并设置警戒线; 液*钢*泄漏时,不*向*体喷水,*立即转动钢*,使泄漏部位朝上,位于*的*相空间; d *阀密封填料泄漏时,*检查压*螺帽是否松动或柠*压*螺帽:*阀出口泄漏时,*检查* 阀是否关*,或关**阀或用铜六角螺帽封闭*阀口; e *体泄漏点为孔洞时,可使用竹签、木塞、止漏器具、捆扎带等进行堵漏处理,并注意对堵漏 器材*固,防止脱落。处理无效时,*迅速将泄漏**放置入事故*负压吸收处理装置对泄漏 的**进行负压抽吸,或采用带有吸风罩的移动软管将泄漏的**收集到事故*处理装置中。 当泄漏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时,*立即报警,并根据泄漏情况请求社会救援。液*钢**急处 置不*采用吸收池方式处理; f)液*管道、设备或液*罐车泄漏时,在按事故*急预案封堵和倒罐的同时,*立即报警,请求 社会救援。 7.9液*罐区宜设置盲道、引导绳等有效的引导设施,保证在视线受阻情况下,救援人员能够快速 达堵漏、倒罐和抢险位置。

DB37/T19332022

5.9.1企业*按照GB/T39800.2的要求为员工提*个体防护装备。 5.9.2生产作业人员*穿戴长袖工作服、工作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电槽操作工和电槽检修人员还 *穿戴绝缘鞋(靴)和绝缘手套。 5.9.3在处理或检修可能有酸、碱物质喷溅的场所,*穿戴防护服装,戴耐酸碱手套,佩戴防护面罩 或防护眼镜。 5.9.4*化钡的装卸、运输、投料要防止粉尘飞扬。操作人员*正确穿戴防护服装、防护手套和防尘 口罩,作业完毕及时洗浴更衣。

.10*急救援及事故报

5.10.1企业*按GB30077规定配备*急救援器材、**防护器材和人员中毒现场急救药品。 5.10.2企业*依法做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急救援工作,制定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援预 案,每年至少一次组织演练,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开展常态化的事故* 急救援培训,所有人员*掌握*急处置措施。 5.10.3酸、碱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灼伤部位20min以上,然后就医;当眼晴灼伤时, 须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30min以上,冲洗时不断转动眼球,然后就医。 5.10.4吸入**中毒后,首先脱离现场至空*新鲜处,解开衣领,放松腰带,并防止受凉,立即通知 医务人员抢救;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术;皮肤接触**后,*立即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然后就医;眼睛接触**后,*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冲洗,然后就医。 5.10.5发生触电事故,*迅速使其脱离电源,边进行施救(人工呼吸、心脏挤压等),边通知医务人员 进行抢救。 5.10.6*按照GB11984配齐配足*急装备和器材,液*现场重型防化服不低于4套,正压空*呼吸 器不少于4套,宜具有对讲功能,1个空*呼吸器至少配备1个备用*。 5.10.7液*充装区域*配备带压堵漏工具器材,如金属、木头等材料制成的圆锥体楔或扁楔、捆扎带、 密封胶、手锤等。 5.10.8氢*系统着火时,*保持管路、设备正压,处理过程中不*使系统内负压,不*采用停*直流 电的办法。在保持系统正压的情况下,可采用逐步降直流电电流的方法,待着火点火焰变小后,用情性 *体或蒸汽扑灭燃烧的火焰。

NaC1300g/L~315g/L Ca2++Mg*+≤0. 02 ppm 无机铵≤1mg/L 总铵≤2mg/L A. 2 入槽纯水 电导率≤10μs/cm Fe3+≤0.1 ppm A.3高纯盐酸 HC1≥30 % 游离*无 Ca2+Mg*+ ≤0. 3 ppm Fe3+≤10ppm A.4** 总管**浓度≥97.5% 总管含氢≤0.2% **含水<400ppm

总管**浓度≥97.5% **含水<400ppm

总管氢*浓度≥98% 用于置换氢*系统的氮*,纯度≥97%

SN/T 2570-2010 皮革中短链*化石蜡残留量检测方法 *相色谱法DB37/T19332022

附录A (资料性) 离子膜烧碱主要安全指标

B.1入炉** **纯度≥96% 含氢≤0.4% B.2入炉尾* **纯度≥65% 含氢≤3.5% B.3入炉氢* 氢*纯度≥98% B.4尾* 尾*含氢20%~50% 尾*含氧<5% 尾*含*化氢<7.5mg/L

尾*含氢20%~50% 尾*含*化氢<7.5mg/L

尾*含氢20%~50% 尾*含*化氢<7.5mg/L

*与氢配比为1:1.05~1.1

DB37/T19332022

**充装压力≤1.1MPa

QX/T 609-2021 高空*象观测 L波段二次测风探空雷达DB37/T1933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