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017-2018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规范(试行).pdf

T/CAGHP-017-2018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规范(试行).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AGHP-017-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8 M
标准类别:地质矿产标准
资源ID:276950
VIP资源

T/CAGHP-017-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CAGHP-017-2018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规范(试行).pdf

g)分析危岩体崩塌的可能性,初步划定危岩体崩塌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 h 危岩体崩塌后可能的运移斜坡,在不同崩塌体积条件下崩塌运动的最大距离。在峡谷区, 要重视气垫浮托效应和折射回弹效应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特殊运动特征与危害。 i)危岩体崩塌可能到达并堆积的场地的形态、坡度、分布、高程、地层岩性与产状及该场地的 最大堆积容量。在不同体积条件下,崩塌块石越过该堆积场地向下运移的可能性,最终堆 积场地。 j 调查崩塌已经造成的损失,崩塌进一步发展的影响范围及潜在损失。 5.1.3.2已有崩塌堆积体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崩塌源的位置、高程、规模、地层岩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崩塌产生的时间。 b) 崩塌体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粗糙度、岩性、起伏差,崩塌方式、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 和运动距离。 c) 崩塌堆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植被生长情况、块度、结构、 架空情况和密实度。 d 崩塌堆积床形态、坡度、岩性和物质组成、地层产状。 e) 崩塌堆积体内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条件。 评价崩塌堆积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在上方崩塌体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在暴雨等条 件下向泥石流、崩塌转化的条件和可能性。 崩塌(潜在崩塌)调查表见附录B表B.3。

泥石流调查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主要包括泥石流 的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泥石流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一般及最大流量,地下水活动情况。 b)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 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情况、坡度、弯曲、粗糙程度。划分泥石流 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 d 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断裂、滑坡、崩塌、岩 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储量。 e 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湾等特征,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 和泥石流的痕迹 f 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堆积物的性质、层 次、厚度、一般和最大粒径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划分古泥石流扇和新泥石 流扇,新泥石流扇的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 g 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成过程、爆发前的降水情况和 爆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区分正常沟谷还是低频率泥石流沟谷。 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及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情况。 当地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和建筑经验。 j 调查泥石流已经造成的损失,泥石流进一步发展的影响范围及潜在损失。 泥石流沟堵塞程度分级见表3

T/CAGHP 0172018

表3泥石流沟堵塞程度分级

YY/T 0796.1-2010 医用电气设备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的曝光指数 第1部分:普通X射线摄影的定义和要求表4《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填写说明

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比是指泥沙沿程补给长度与主沟长度之比。泥沙沿程补给长度是沿主沟 长度范围内两岸及沟槽底部泥沙补给段(如崩、滑坡、沟蚀等)的累计长度。 易发程度(严重程度),综合评判总分确定见表5。

T/CAGHP 0172018

表5泥石流易发程度分级

5.1.5地面塌陷调查内容

地面塌陷主要调查岩浴地面塌陷和来空地面瑜陷,包括发育在黄土等地区的土洞型地面 塌陷。 重点调查下列地段的岩溶塌陷: a) 浅部岩溶发育强烈,可溶岩顶面起伏较大,并有洞口或裂口,岩溶洞穴空间无充填或充填物 少,且充填物为砂、碎石和亚黏土的地段。 b) 采、排地下水点附近和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内(特别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向上),以及 地下水位变动明显的区域(浸没导致水位上升)。 c 构造断裂带,背、向斜轴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接触部位。 d)岩溶洼地、积水低地和池塘。 e)第四纪土层为砂、轻亚黏土、亚黏土,且厚度小于10m的地段。 调查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已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基本掌握区内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及岩溶水 环境的基础上,查明岩溶塌陷的成因、形态、规模、分布密度、引发因素、土层厚度与下伏基岩岩溶特 征。查明地表、地下水活动动态及其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关系。调查岩溶塌陷对已有建筑物的破坏 损失情况,圈定可能发生岩溶塌陷的区段 采空塌陷应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工作查明以下情况: a)采空区和巷道的具体位置、大小、埋藏深度、开采时间和回填塌落、充水等情况。 b)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深度、埋藏特征和开采层的岩性、结构等。 c 矿层开采的深度、厚度、时间、方法、顶板支撑及采空区的塌落、密实程度、空隙和积水等。 d) 地表变形特征和分布规律:包括地表陷坑、台阶、裂缝等的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 及其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 e 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中间区、内边缘和外边缘区,确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特征值。 采空区附近抽、排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 g)搜集建筑物变形及其处理措施的资料等。 地面塌陷(潜在地面塌陷)调查表见附录B表B.5。

5.1.6地裂缝调查内容

本调查所指地裂缝为区域性地裂缝,与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相伴生的地裂缝不在此调查范围 内。地裂缝调查内容主要为: a)单缝特征和群缝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范围。 b)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断裂等)。

c)地裂缝成因类型和引发因素。 d)发展趋势预测和现有灾害评估及未来灾害预测 e)现有防治措施和效果。 地裂缝调查表见附录B表B.6。

5.1.7地面沉降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由于常年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包括由于其他原因所 造成的地面下降。主要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来查明地面沉降原因、现状和危害情况。着重查明 下列问题: a)综合分析已有资料查明第四纪沉积、地貌单元,特别要注意冲积、湖积和海相沉积的平原或 盆地及古河道、洼地、河间地块等微地貌分布。第四系岩性、厚度和埋藏条件,特别要查明 硬土层和软弱压缩层的分布。 b) 查明第四系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埋藏条件及水力联系;搜集历年地下水动态、开采量、开 采层位和区域地下水位等值线图等资料。 C 根据已有地面测量资料和建筑物实测资料,同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圈 定地面沉降范围和判定累计沉降量,并对地面沉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损坏情况进行调查。 地面沉降调查表见附录B表B.7

5.2野外调查记录要求

5.2.1每个调查居民点、地质灾害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特征,应根据设 计书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和布点的目的进行详细记录和填表。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数 据无误、词语准确、字迹工整清楚。 5.2.2对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引发因素的描述应分清主次。特别是引发因素的分 析,应用数据说明。如降雨引发,应尽量搜集灾害发生前的降雨时间、雨量数据;如人工切坡引发,应 访问切坡的时间,测量切坡后的坡度、高度;如采矿引发,应尽量搜集开采起始时间、年开采能力、矿 石总产量、坑道位置、采矿工艺、采空区分布及面积等资料;如抽、排水引发,应尽量搜集抽排井孔布 置、抽排时间、抽排水量、抽排前后地下水位及变化等资料。 523发米地质宝的机错划公标准回丰6丰

表6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

T/CAGHP0172018

表7地裂缝规模分级标准

表8地面塌陷分级标准

5.2.4滑坡和斜坡的稳定性分为三级,即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滑坡和崩塌稳定性野 外判别标准见表9和表10。岩溶塌陷体的稳定性分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三级。塌陷 体和土洞稳定性评价标准见表11和表12。 5.2.5对已进行勘查与治理的地质灾害,应搜集勘查程度、治理措施、治理效果及效益。 5.2.6对重要的斜坡变形和地质灾害点,都应绘出平面图、剖面图,必要时附素描图,并拍摄照片或 录像。所有照片均应统一顺序编号,并注明 相应的观测点记录表上

表9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表

表10崩塌(危岩体)稳定性野外判别表

表11塌陷体稳定性定性评价

表12土洞稳定性定性

T/CAGHP 0172018

T/CAGHP 0172018

5.3野外调查记录形式

5.3.1野外调查记录应按规定的调查表认真填写,要用野外调查记录本作沿途观察记录,并附示意 性图件(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和影像资料等。对于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填写 相应灾种的野外调查表(附录B);对于调查的居民点,填写村(居民点)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统计表(附 录C)。 5.3.2灾情或险情以及规模属中型及以上的地质灾害点应进行详细调查;对灾情或险情以及规模

小型者可视具体特征和分布位置作控制性定点调查(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见表13)

表13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

注1:灾情分级一 一灾情采用“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栏指标评价 注2:险情分级——险情采用“受威胁人数”和“潜在经济损失”栏指标评价。

5.3.3对属同一类型的地质灾害,不论灾害体规模大小、是单体还是群体,都应一点一表,不允许在 同一灾害体上定两个以上的观测点,也不允许将相邻两个灾害体合定一个观测点。同一地点存在几 种地质灾害或其他环境地质问题时,可以只定一点,但应分类填表。 5.3.4对于乡、镇及村委会,都应进行调查,如无地质灾害分布,可不布设观测点,但应作好访问记 录;对于一般居民点,只要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危害,均应布设观测点进行调查评价。 5.3.5野外记录应采取图文互补方式进行调查填写,用图客观地反映出地形形态、滑坡裂缝、隆起 等变形现象的空间展布,地下水出露或所测水位埋深等部位,人工边坡分布位置,受威胁对象与潜在 灾害体相对空间位置,土体厚度、岩层节理断层产状测量位置,照相位置和镜头方向等。用文字客观 地补充记录地形坡度,边坡高度,裂缝特征和形成时间,威胁户数、人口等,保证调查记录客观全面。 野外记录要严格区分主观判断和客观存在的现象,并判断可能的成灾范围

5.4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

4.1采用数字化地形地质或工程地质底图做工作手图。在未获得上述图件情况下,以1:5 图作为工作手图,并据已有资料将各类地质灾害点及地质界线透绘到地形底图上,供野外调 使用。

5.4.1采用数字化地形地质或工程地质底图做工作手图。在未获得上述图件情况下,以1:5万地 形图作为工作手图,并据已有资料将各类地质灾害点及地质界线透绘到地形底图上,供野外调查期 间使用。 5.4.2工作手图上的各类观测点和地质界线,在野外应用铅笔绘制。转绘到清图上后应及时上墨。 5.4.3工作手图上观测点符号用×表示。当灾害体规模较小,无法表示其轮廓线时,可不按比例尺 的符号表示;当规模较大,应按比例尺圈定其边界线。

5.4.4工作手图上观测点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主干裂缝的中点,斜坡、边坡点定在变形区中部。 5.4.5清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万),各类地质灾害和地质界线应按规定图例绘制,不再表示观 测点符号。

6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6.1群众监测网络建设

6.1.1监测点选定原则

a)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成灾概率高、灾情严重的。 b) 对集镇、村庄、工矿及重要居民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 c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 d) 威胁公路、铁路、航道等重要基础设施的。 e)威胁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的

6. 1.2监测点建设

T/CAGHP 0172018

a)监测范围确定: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本身的变形迹象进行监测外,还应把该 灾害点威胁的对象和可能成灾的范围,纳人监测范围。 b) 监测方法与要求:对当前不宜进行治理及暂时不能进行治理的隐患点,危害大的应因地制 宜,建立以简易监测为主,结合宏观地面变形观察的群测网点。 c)一般采用设桩、设砂浆贴片和固定标尺进行滑坡体地面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并结合人工巡 视滑坡体内的微地貌、地表植物和建筑物标志的各种微细变化。对危害大的隐患点(属特 大型)建议应纳入国家建立的监测网络,如有条件也可用视准线法测量监测点的位移变化 动态。以定期巡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巡测一般为半月或每月一次, 汛期强化监测将根据降雨强度,每天或24h值班监测。

a)监测数据包括地质灾害点基本资料、动态变化数据、灾情等。 b 所有监测数据均应以数字化形式储存在信息系统中,同时,应以纸介质形式备份保存。 监测点应进行简易定量监测,并须整理成有关曲线、图表等。应编制有关月报、季报和年 报,同时,对今后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d)监测数据应按有关程序逐级汇交。 e)加强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

6.2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6.2.1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和指导群众监测网络建设,负责监测资料与信息反馈的 集汇总。 6.2.2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地质环境职能部门应根据气象、水文预报和监测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预测地质灾害危险点,并及时向有关乡镇、村和矿山及负有对重要设施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发 出预警通知。 6.2.3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乡镇、矿山、重要设施主管部门编制汛期地质灾害防灾 预案。编制全县(市)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报同级人民地方政府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 6.2.4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活动和基层于部培训工作

7室内资料分析和整理

7.1.1应结合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所有报告及图件应数字化,并运用计算机编图。 7.1.2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分析整理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化评价为辅的方法进行。阐明地质灾 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及危害,做出正确的评价与预测。 7.1.3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应力求通俗易懂,简洁美观,但应体现地质规律,并应结合地方政府需求 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建议

7.2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或者可能发生地 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参考地质灾害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划定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三类(表14)。 7.2.1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定性分析可以参考表14。 7.2.2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参考地质灾害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划定。 7.2.3地质灾害易发区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三类(表14)。

表14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简表

T/CAGHP0172018

4地质灾害易发区定量分析可参考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 4.1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对调查区进行剖分,每个单元面积为1kmX1km~3km×3k 地质条件变化不大的地区,单元面积可取高限,地质条件复杂或需详细研究的地区,单元面积 限。 4.2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的计算方法,

2.4.2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的计算方法:

Z——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 Z。——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 r——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权值; Zx——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 r2 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权值

Z.Xri+ZxXr2

式中: 乙。一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 T一控制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D)、地形地貌条件(X)、气候植被条件(Q)、人 为条件(R)充分程度的表度分值,各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判标准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A;一 各形成条件的权值,根据实际情况分配; D一一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充分程度的表度分值; AD一一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权值; X一一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充分程度的表度分值; Ax一一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权值; Q一一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的气候植被条件充分程度的表度分值; AQ 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的气候植被条件权值; 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的人为条件充分程度的表度分值; AR 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的人为条件权值

7.2.4.4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Zx)可以用

.2.4.4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Z)可以用灾害点密度、灾害面积密度以及灾害体积密度来求得

a)崩塌、滑坡、泥石流强度指数(Zx):R=a十b十c b)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强度指数(Zx):R=α十b (4 式中: α一一归一化处理后的灾害个数密度系数; 6一一归一化处理后的灾害面积密度系数; C一归一化处理后的灾害体积密度系数。 7.2.4.5根据各单元的地质、地形地貌、气候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条件(上述判别方法),利用 MapGIS空间分析功能,求取评价单元的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与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分级赋值 进行换算叠加,获得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 7.2.4.6依据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合并相同单元格,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 7.2.4.7各地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但无论采用何种

方法,都应当做到易发区的内涵清 指标选取和赋值依据充分,划分结果层次 形成和发展的控制规律和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特点。

7.3.1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根据地质灾害现状和需要保护的对象确定。 7.3.2通过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人口密集居住区(城市、集镇、村庄)、重要基础设施(交通干线、通 信工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重要经济区(支柱产业开发区、大中型工矿区)、风景名胜区(自然景 点、文化遗产、地质遗迹)、重要农业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特色农业区)等所涉区域的调查,将存在危 险的区域划定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7.4.1成果图件比例尺宜采用1:10万。 实际材料图以所属县市行政区划图为底图,将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的工作路线,已调查 镇、居民点、交通线、厂矿等调查点投入的实物量标在图上,形成实际材料图。 7.4.2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的编制是以区内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为 反映地质灾害分布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其危害等

7.4.1成果图件比例尺宜采用1:10万

b)第二层次:各类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与危害性 颜色的点状或面状符号表示,规模大者应以实际边界表示。 c 第三层次:各种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等级及分区界线。 7.4.4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镶图与说明表。镶图用于地质环境条件或地质灾 害成因、引发因素的说明,如降水量等值线图、暴雨等值线图和地震烈度分区图等;说明表主要反映 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编号、地理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和危害性预测等。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说明表,主要内容包括分区代号、分区名称、等级、位置、面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及危害等。

第一层次:简化行政区划 明风景名胜区及已建和拟建的重要建设工程,如城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交通 工程、地下水供水工程等。 b) 第二层次:依据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易发区特征,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上述区域划出重点防治区。 c) 第三层次:用不同颜色的点状、线状符号或代号表示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措施(群测 群防、专业监测、避让、治理等),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标示为专业监测点。 7.4.6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图面中应配置必要的镶图与防治区划说明表。如有必要可作重点防治 地段或重点防治城镇等的镶图,比例尺适当放大。防治区划说明表主要反映重点防治区的名称、位

段或重点防治城镇等的镶图,比例尺适当放大。防治区划说明表主要反映重点防治区的名材 面积,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危害、重点防治(包括应急治理)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措施 篷内容

7. 5. 1基本要求

7.5.1.1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是项目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工作质量的全面体现。

a)综合利用、充分反映前人资料和调查所取得的成果。 b) 阐明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分布规律、发育特征、主要控制影响因素及危害,做出正确的评价 与发灾条件预测。 C 结合地方政府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建议,体现调查工作的防灾 减灾效益。 d 内容简明要、重点突出、依据充分、结论明确、附图规范、附件齐全,便于地方政府和主管 部门阅读与使用。 e 成果报告与附图均以纸质和数字两种形式表示

7.5.2成果报告编写提纲按附录D执行

7.6.1报告附件应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区划报告、地质灾 防建设报告、特大型和大 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报告以及有关地质灾害调查表。 7.6.2地质灾害防治区划报告提纲按附录E执行

7.6.3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

a)选点原则。 b) 网络总体情况。 ) 宣传与培训情况。 d) 监测信息反馈渠道建设情况。 7.6.4 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点防灾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灾害体基本特征:名称、位置、灾害类型、规模、环境地质条件、发展历史、稳定性分析、潜在 危害等。 监测方案:监测责任人、监测方法、监测周期、临灾状态预测等。 ) 应急方案:报警人、报警方法、报警信号、人员撤离路线等。 d) 防治建议: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

7.6.5每个预案点应填写《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预案表见附录F。

报告附件应包括每个地质灾害点的调查表、有关照片和像片。调查

T/CAGHP017—2018

A.8.4提交成果时间 A.9附图: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部署图,比例尺1:10万

A.8.4提交成果时间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部署图,比例尺1:

T/CAGHP017—2018

C/CAGHP0172018

T/CAGHP0172018

1.此表按第一塌陷区填写一张。同一调查点(村、组、矿山等)有多个分离的塌陷区者,应分别填写。 2.每一塌陷区的填写代表性陷坑1~3个;有2个以上陷坑者,须填写陷坑群体特征。 3.情况符合“口”后面文字内容者,在“口”中打“/”;其他描述用文字填写。

T/CAGHP0172018

1.此表按第一裂缝区填写一张。同一调查点(村、组、矿山等)有多个分离的裂缝区者,应分别填写。 2.每一裂缝区填写代表性单缝1~3条;有2条以上裂缝者,须填写群缝(组合发育)特征。 3.情况符合口”后面文字内容者,在“口”中打“/”,其他描述用文字填写。

GB/T 15589-2013 显微煤岩类型分类T/CAGHP017—2018表 B.7地面沉降调查表统一编号:名称发生时间野外编号室内编号省县(市)乡村社X:沉降类型坐标Y:地理位置经度:行政区域经纬度沉降中心位置经度:纬度:经纬度纬度:沉降规模年平均沉降量/mm平均沉降速率沉降区面积/km²历年累计沉降量/mm/(mm/a)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活动情况第四系覆盖层岩性、厚度、结构、空间变化规律、水文地质特征与主要沉降层位沉降区地下水概况年开采量/(m²/a)年补给量/(m/a)地下水埋深/m年水位变化幅度/m其他引发沉降原因、变化规律沉降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危害及经济损失治理措施及效果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33

T/CAGHP017—201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村(居民点)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统计表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村(居民点)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统计表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成果报告的序言应包括项目目的任务、交通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地质灾害灾情、以在调查 工作程度、本次调查工作部署和方法DB12T 979-2020 居家养老送餐服务规范,以及完成的工作量及质量评述;填写《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情 况统计表》(附录G)。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