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87-2022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pdf

DB42/T 1887-2022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2/T 1887-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6798
VIP资源

DB42/T 1887-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2/T 1887-2022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程.pdf

5. 1.1 设计流程

城市道路工程海绵城市设计宜按图1所示流程

DB11T 835-2011 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技术规范5.1.1.1现状条件及问题评估

城市道路海绵城市设计

新建道路应勘察建设区域现场,分析道路建设区域与红线外用地条件、竖向关系,地表径流 交道路、地块排水管线衔接关系等。 改扩建道路应在上述现状条件分析基础上,增加调查现状路面破损情况、现状排水管道混错接 状绿化种植情况、渍水点分布及渍水程度等调查,分析存在问题和源头海绵设施实施条件

5.1.1.2确定城市道路功能及目标

5.1.1.3确定海绵城市控制目标及指标

依据道路总体方案、道路上位规划,识别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及侧重点;结合当地海绵城市建设对道 路的要求,确定设计目标及指标。 改扩建道路应结合渍水点改造、雨污混错接改造(排水体制为分流区)等工程建设明确海绵城市各 项建设指标。

5.1.1.4竖向设计及路面径流分析计算

根据5.1.1.2步骤初步确定的道路纵坡、横坡方向,协调道路功能需求,分析道路的径流 水点、汇水区面积等,最终确定道路纵坡及横坡设计,并分区进行径流分析计算。

5.1.1.5技术选择、确定设施规模

新建道路根据5.1.1.3步骤确定的海绵城市设计目标和指标要求,选择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并 结合绿化带宽度、面积及市政管线的布设位置,确定海绵设施位置和规模。 改扩建道路根据5.1.1.3步骤确定的海绵城市设计目标和控制指标要求,以及与渍水点改造、雨污 分流改造等工程的衔接关系,结合现状市政管线的敷设情况、现状绿化种植情况选择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措施,确定海绵设施位置和规模。

5.1.1.6 方案比选及经济分析

银据选择的海绵设施,进行道路的平面与竖向详细设计,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宜进行方案比选及 沂,提出推荐设计方案,

5.1.1.7详细海绵设施设计

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平面设计、竖向设计、单项海绵设施设计以及各系 设计。

5.1.2道路工程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5.1.2.1道路横断面形式,宜根据道路等级、功能定位、交通特性等要求,采用高绿化率的横断面形 式。 5.1.2.2道路横坡方向应根据路面宽度、路面类型、纵坡、红线外海绵设施具体布置确定。单幅路应根 据道路宽度采用单面坡或双向路拱横坡,多幅路应采用由道路中线向两侧的双向路拱横坡,人行道宜坡 向设有海绵设施的绿化带。 5.1.2.3城市道路的交通等级为特重、重和中等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不宜采用透水铺装路面。 5.1.2.4非机动车专用道、非机动车道与车行道共板时不宜采用透水铺装,与人行道共板时可采用透 水铺装,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 5.1.2.5城市道路海绵设施布置应采取防渗措施。 5.1.2.6地面停车场宜采用生态停车位,绿地区域宜采用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设施。 5.1.2.7综合考虑雨水收集利用的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应满足透水性的要求,并应符合CJ/T188、CJJ/ 190和CJJ/T135的规定。

5.1.3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5.1.3.1布置有海绵设施的城市道路下雨水管渠、下穿通道处排水泵站及高架桥落水管等排水设施的 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应依据GB50014选取 5.1.3.2城市道路绿化带内的海绵设施纵向坡度宜大于0.3%,宜与道路同坡向;当纵向坡度大于1% 时宜采取设置挡水堰等消能措施。 5.1.3.3透水铺装采用半透水铺装结构时,透水基层应采用渗排管(板)或排水盲沟等方式接入排水 管道,管径应按设计重现期下的径流量计算确定。 5.1.3.4道路交叉口、公交站台等地面径流无法引入绿化带海绵设施的区域应在道路低点设置雨水口, 并与排水管道衔接。 5.1.3.5车行道**石宜采用开口(孔)等方式将路面径流导入海绵设施,开口(孔)尺寸及间距应根 据径流量计算确定,开口下*宜与路面平接或降低2cm~5cm。开口(孔)过流能力应按排水管道设计 重现期下的径流量计算确定。 5.1.3.6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的径流雨水进入绿化带内海绵设施前宜设置弃流池等截流设施。截流 设施的容积可根据路面汇水面积内截流水量确定,可按公式(1)计算。截流设施的深度不宜大于1m, 且宜加设箭面

式中: W截流量(m); 一一初期径流厚度(mm),当无资料时,可采用4mm~8mm; F一汇水面积(hm2)。 5.1.3.7截流设施周围宜散铺卵石,卵石顶面宜与绿化种植面或截流设施顶面相平。 5.1.3.8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汇水面积大的区域汇入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设施的,宜设置溢流排水 口。 5.1.3.9滨水城市道路与水体之间宜设置生物滞留设施、雨水湿地等海绵设施。 5.1.3.10城市道路穿越水源保护区或其他水质要求较高的水域时,宜布置初期雨水截流设施或对雨水 径流污染具有净化功能的海绵设施。 5.1.3.11作为超标行泄通道的道路宜考虑地表径流的有效超越路线

5.1.4绿化工程设计要点

5.1.4.1道路绿化带内宜采用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海绵设施。城市*交等区域可依 据径流的实际情况采用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等海绵设施。 5.1.4.2城市道路应优先选用连续绿化带或者多个树池集中连续的布置形式。 5.1.4.3道路绿化带内海绵设施宜通过微地形、木桩、石笼等措施和景观绿化功能协调。 5.1.4.4道路绿化带宜考虑进水口、截流设施与溢流排水口的竖向关系及连通性。 5.1.4.5无法在绿化带外对溢流排水口等附属设施进行清掏维护时,宜设置与截流设施、溢流设施等 连接的汀步。 5.1.4.6改造道路保留大量落浆果的植物时,植物垂直投影区不宜采用面层透水的铺装

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宜按图2所示流程进行

5.2.1.1建设条件及问题分析

图2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设计流程图

律筑与文股计以期禁律设文域现场,分析现所及外、排求管线封诺无系等,政用津项目以分 析存在问题和源头海绵设施实施条件,宜按下列规定进行。 a)在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确定后应进行建设条件分析。常用的基础建设条件分析信息可参照表1。

表1建筑与小区设计常用的基础建设条件分析表

5.2.1.2设计目标确定

项目设计目标应满足该项目规划方案对应指标,并符合当地海绵城市规划及相关文件规 性和引导性指标的要求。改扩建项目在满足基本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应结合项目现状存在的主 项目权属单位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确定设计目标,

5.2. 1.3海绵城市总体方案设计

结合建筑与小区整体设计,提出海绵城市总体设计方案,宜进行方案比选及经济分析,提出推荐设 计方案。主要设计内容为排水分区的划分、海绵设施布局等,宜按下列规定进行。 a)排水分区的划分与小区路网方案的制定应综合分析,宜考虑道路网格内布置海绵设施的可能 性;排水分区的分界线宜为道路的中线或广场脊线;每个排水分区内海绵设施的布置宜均匀。 在设计径流控制标准下的径流量应与海绵设施有效容积相匹配。 b 海绵设施选型与布置,应结合规划要求、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技术标准规范和项目的特点综合 考虑。在初步确定海绵设施时,可优先选用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并应与绿 色建筑设计策划对接;有重污染风险的区域不应建设雨水入渗设施;因场地限制,布置下凹式 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设施后,仍无法达到海绵技术控制性指标时,可考虑雨水调蓄池、 雨水罐等存储设施。 根据划定的排水分区和项目确定的技术指标要求,计算海绵设施的规模。对技术指标达标性和 海绵设施规模反复调整验算,直至满足设计目标要求。相关计算参数与方法参见附录A,

5.2.1.4海绵设施详细设讯

根据确定的总体方案及规模计算结果,开展海绵设施详细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宜按下列规定进行。 a)总图设计:在总图设计文件中表述海绵设施总体布局及系统衔接等设计内容,并依据各地海绵 城市具体要求编制相关图表。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文件申表述设计所采用的与建筑单体设计相关的海绵设施,如绿色屋顶, 用于调蓄和雨水利用的雨水调蓄池、雨水罐等,地下室顶板的排水设施和覆土要求等。 C 给水排水设计:除室外排水管网设计外,应包括海绵设施进水及溢流排水口、植草沟等转输设 施以及海绵设施与排水管网系统衔接的管渠。 d 景观园林设计:根据土建工程设计成果,开展景观园林设计,包括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 等绿色海绵设施构造设计和植物设计。设计过程中,应落实报规文件中各项海绵指标完成值要 求。若由于场地条件限制无法完成或完成难度较大时,应会同总图、建筑、给排水等专业对土 建工程设计成果提出设计变更,并在调整后的土建工程设计成果下开展景观园林设计。

5. 2. 1.5 设计目标及指标校核

对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及海绵设施设计,应进行有效容积对应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复 条件的宜采用模型模拟复核

5.2.2场地设计要点

2.2.1场地布局应充分利用场地起伏地势,并结合景观绿化设计,合理进行竖向设计及场地内 施的布置

5.2.2.2场地坚向设计应符合下列

a)充分利用场地既有竖向高差条件,组织收集雨水,设计合理的径流路径; b)地面坡度宜综合汇流要求、场地功能和地面材质等因素确定; c)应统筹考虑自身和外部雨水径流对于建设场地的影响; d)场地中的低洼区域,宜注明最低点标高、汇水区范围及超标雨水出路。 5.2.2.3宜优先采用绿色屋顶、生物滞留设施、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绿色设施;必要时,可选用雨水 调蓄池等灰色设施;具备开阔空间条件的,可设置雨水湿地、调节塘等海绵设施。 5.2.2.4当有雨水回用需求时,宜设置调蓄池,并根据雨水水质和回用的不同用途,配套相应的雨水 净化或处理设施

5.2.2.5道路、停车场、广场和庭院等硬化区域宜坡向绿地,并设置合理的导流及汇流措施。 5.2.2.6道路两侧、广场等硬化区域与绿地衔接处,宜采用植草沟、渗渠等地表排水形式 5.2.2.7绿化区域宜低于道路、广场和庭院等硬化区域,宜根据整体竖向设计设置下凹式绿地或局部 置生物滞留设施、高位花坛等海绵设施。 5.2.2.8景观水体和低洼地宜具有雨水储存或调节功能,可建设集雨水调蓄、水体净化和生态景观为 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海绵设施。 5.2.2.9埋地雨水调蓄池外壁与建筑物基础边*净距不应小于3m;以渗透功能为主的海绵设施距建 筑物基础边*不应小于5m,不足5m且需设置海绵设施的,应在建筑基础侧采取防渗措施,

5.2.3建筑工程设计要点

5.2.3.1建筑本体海绵设施类型应根据建筑具体特点及其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性指标确定, 5.2.3.2建筑本体应优先选择对径流雨水水质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屋面及外装饰材料, 5.2.3.3建筑采用绿色屋顶的,屋顶工程结构设计时应计算种植荷载。简单式种植屋面荷载不应小于 1.0kN/m²,花园式种植屋面荷载不应小于3.0kN/m²,均应纳入屋面结构永久荷载。 5.2.3.4采用绿色屋顶的屋面,宜为平屋顶或坡度≤27%的坡屋顶。 5.2.3.5采用铺石子的软化屋面,坡度宜≤10%;可与绿色屋顶搭配。 5.2.3.6屋顶排水宜经*管断接与场地海绵设施、收集回用设施衔接。 5.2.3.7地下室顶板顶部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下室顶板顶部设置下凹式绿地等绿色海绵设施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1.0m,并设置排水层; D 当采用反梁结构或坡度不足时,应设置渗排水管或采用陶粒、级配碎石等渗排水构造措施; C 地下室顶板面积较大而放坡(找坡)有困难时,应分区设置雨水口、盲沟等内排水及雨水收集 装置; d 地下室顶板采用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时,可取消隔离层、保护层、找坡层。 5.2.3.8当既有建筑屋面改造为绿色屋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在改造前检测鉴定既有屋面的结构安全性能和防水性能; b)既有建筑屋面宜选用轻质种植土和地被植物,宜采用草坪或容器种植。

5.2.4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5.2.4.2屋面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015、GB50400的规定。 5.2.4.3多层房屋建筑的屋面雨水管宜断接,雨水管断接处,应采用消能防冲刷措施,并进行水力计 算复核,常用措施包括铺设鹅卵石、设置消能池等。对于既有建筑小区,雨水管断接时,不应将雨污合 流或混流管道断接入海绵设施。 5.2.4.4建筑底部用于承接及储存屋面雨水的海绵设施,可结合具体情况,选用雨水罐、调蓄池等设

5.2.4.5当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时,应符合

a)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宜结合绿色建筑的节水要求进行设计; b)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优先收集屋面雨水,不宜收集机动车道路等污染严重的下垫面径流;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采用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生态净化设施进行预处理,弃流雨水宜排入市政 污水管;当采用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进行预处理时,储存雨水的有效储水容积应不小 于初期径流弃流量;当采用植草沟、渗渠等进行预处理时,停留时间内的径流应不小于初期径 流弃流量:

d)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宜根据用途设置水质净化设施,净化工艺应根据水量平衡计算、收集回用水 质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e)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宜设置冲洗设施; f)雨水回用系统应设置备用水源,并能自动切换; 8 雨水设计回用系统应采取防误接误饮误用措施,管道应按设计要求涂色或标识;当管网上设有 取水口时,应设锁具; h 雨水处理设施运行宜具备自动控制功能,应对主要控制指标(水位、流量、水质等)进行监测, 宜采用在线监测设备。 4.6当雨水收集回用时,屋面及场地径流雨水的集中入口前端,宜设置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并符 列规定: a)弃流设施所服务的各雨水斗至该设施的管道长度宜相近; b)弃流设施宜设于首层室外,且宜靠近雨水蓄水池;当弃流设施必须设在室内时,应为密闭形式; c)当雨水蓄水池设在室外时,弃流设施不宜设在室内

5.2.5 绿化工程设计要点

5.2.5.1建筑与小区绿化设计宜根据需求及实际情况,结合建筑、道路、广场以及停车场周边的功能 灵活设置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下凹式绿地等海绵设施。 5.2.5.2植草沟设置宜与其他海绵设施联合使用。 5.2.5.3绿色屋顶的植物选择,宜选用耐干旱、耐薄、四李青、落叶少、根系穿刺性弱和易于维护的 植物。地被植物宜选用多年生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宜选用绿荫覆盖能力强的低矮及慢生长乔木。坡度大 于10%或高层建筑的屋面宜种植草坪、地被植物。 5.2.5.4老旧小区等既有建筑与小区改造时,郁闭度大于0.6的绿地区域内及存在大量落浆果的乔木 树冠垂直投影区,不宜采用面层透水的铺装

5. 3. 1 设计流程

绿地与广场工程海绵城市设计宜按图3所示流程进行

图3绿地与广场海绵城市设计流程

5.3.1.1现状调查与分析

5.3.1.2设计目标确定

依据当地海绵城市规划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场地径流特征等,确定绿地与广场海绵设计 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控制率等

5.3.1.3技术选择、设施规模确定

每绵设施的规模宜根据设计目标,经水文、水力计算得出,有条件的宜通过模型模拟对设计方案 合评估,并结合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优方案。

5. 3.2 绿地设计要点

5.3.2.1绿地海绵设施的设置应与绿地的总平面、竖向、植物景观相协调。 5.3.2.2绿地内的雨水径流宜设置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设施就地消纳,当周边有径流转 输需求且绿地自身有条件时,宜接收绿地周边径流。 5.3.2.3应结合屋面、硬化地面以及绿地周边的排水组织,与其周边下凹式绿地等用地空间相协调, 建设径流污染控制设施,净化初期雨水径流。 5.3.2.4绿地中郁闭度大于0.6的区域及存在大量落浆果的乔木树冠垂直投影区,不宜采用面层透水 的铺装。 5.3.2.5公园绿地滨水区域有条件的,宜设置植被缓冲带,宽度宜大于8m。 5.3.2.6公园绿地采用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应通过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生物滞留设施、湿塘、蓄水池 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水质控制措施。 5.3.2.7滨水绿地可在雨水排放口末端设置湿塘、雨水湿地等渗透净化设施。 5.3.2.8港渠周边的海绵设施宜紧邻港渠分散布置,且单个规模不宜过大,可不设置溢流设施。 5.3.2.9水源保护区外围绿地可设置湿塘或生物滞留设施。 5.3.2.10绿地内海绵设施规模应根据汇水区的径流雨水控制需求确定。 5.3.2.11海绵城市建设常用植物见附录B,

5.3.3广场设计要点

3.1广场应根据总体设计优先满足其性质、使用功能以及景观要求,因地制宜地布置海绵设施 3.2有地下空间复合利用功能时,应满足结构顶板的防渗要求。 3.3广场透水铺装的布置与设计,宜考虑集散交通组织及与其相适应的各类车辆的停放场地分布 B.4铺装地面宜坡向周边的下凹式绿地,或建设适当的收集转输设施,排入海绵设施。

城市水系海绵城市设计应按下列图4所示流程进行。

5.4.1.1资料收集

图4城市水系海绵城市设计流程图

收集流域水系状况,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状况、工程建设状况、岸线及滨水区状 况等资料。

5. 4. 1. 2 问题分析

5. 4. 1. 3 目标确定

成市水系功能,明确城市水系海绵城市建设且标

5.4.1.4工程规模

确定城市水系建设规模,系统分析城市水系防洪、生态、景观、航运等特征水位。协调 网系统与城市水系特征水位关系。重点论证城市水系调蓄量、入河污染物削减量、生态岸线 等。

5. 4. 1.5 总体布局

确定城市水系海绵设施总体布局,重点分析各类海绵设施的平面和竖向

5. 4. 1. 6 方案设计

开展水域、岸线、滨水区设计,水质控制工程及控制性建筑物

5.4.1.7方案复核

5.4.2水域形态设计要点

5.4.2.1河湖、港渠水域形态应按设计洪水位覆盖范围控制,并应保护水域控制范围内的水体完整性。 5.4.2.2河湖、港渠水域形态设计宜保持水系自然婉蜓性,不宜对自然河道裁弯取直。 5.4.2.3河湖、港渠水位控制应根据城市水系功能,论证优化城市水系特征水位。平原易涝地区宜设 置多级控制水位。

5.4.3滨水区设计要点

5.4.3.1滨水区绿地空间宜选择湿塘、雨水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海绵设施,并与周边区域的竖向进 行合理衔接。 5.4.3.2滨水区的各类建筑物宜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设置具有渗透功能的海绵设施时,应满足建 筑物结构安全及河湖边坡的稳定。 5.4.3.3植物设计应保留和利用原有滨水岸线的植物群落。 5.4.3.4植物品种选择应遵循乡土树种优先、提高生物多样性原则,区域植物风貌应与周边绿地协调、 统一。 5.4.3.5滨水区临水处,应满足安全防护要求,

5.4.4河湖岸线设计要点

5.4.4.1对防洪、调蓄无影响的河、湖岸线,宜保留河湖自然岸线;对于新建及改造的河、湖岸线,需 要防护时宜采用生态型护岸,生态岸线的比例不应低于各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5.4.4.2已实施的非生态硬化护岸、护坡进行生态化改造应开展相关论证。 5.4.4.3岸线植被应综合考虑河湖水深、流速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种植方式。

下凹式绿地可用于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以及水系滨水区等区域。下凹式绿地的设计 立符合下列规定: a)下凹式绿地应设置于设计汇水范围内的最低处,汇水范围内所有区域径流应有路径汇入下凹 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蓄水容积应与设计降雨量条件下的汇水范围内径流量相匹配,下凹式绿地蓄水容 积可按附录A中式(A.3)计算; C 下凹式绿地宜低于汇水范围内硬化区域100mm~250mm,蓄水层深度宜为50mm~200mm; d) 下凹式绿地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3; e 下凹式绿地内蓄水排空时间宜控制在12h~48h,种植层渗透系数宜为12.5mm/h~25mm/h; f 设计汇水范围内径流宜分散进入下凹式绿地,当集申进入时宜在入口处采取散铺卵石等缓冲 措施; 8 下凹式绿地内宜设置溢流口,溢流口宜用景石和灌木遮挡。溢流口间距应根据设计汇水范围内 径流量计算确定,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应依据GB50014选取; 下凹式绿地内宜采用本地植物,其耐时间应大于36h

5.5.2 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滞留设施可用于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及水系滨水区等区域。生物滞留设施的设 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生物滞留设施应设置于设计汇水范围内的最低处,汇水范围内所有区域径流应有路径汇入生 物滞留设施; b 生物滞留设施蓄水容积应与设计降雨量条件下的汇水范围内径流量相匹配,蓄水层深度根据 汇水范围内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对应容积计算确定,宜为200mm~300mm,并设100mm超 高;生物滞留设施的蓄水容积可按附录A中式(A.3)计算; 覆盖层可采用树皮进行覆盖,厚度宜为50mm~80mm; d 种植土层可选用渗透系数大的砂质土壤,主要成分中砂含量宜为60%~85%,有机成分含量宜 为5%~10%,粘土含量不宜超过5% e 种植土层厚度视植物类型确定,生物滞留设施内不同区域厚度可适当调整,当种植草本植物时 厚度宜为250mm~300mm,种植木本植物时厚度宜为1000mm; 滤料层宜由细砂和粗砂组成,可设置透水土工布隔离层,厚度宜为200mm~300mm; 8 排水层宜由砾石排水层和砾石调蓄层构成,砾石排水层宜为100mm~200mm,可根据具体要 求适当加深,并可设置直径为100mm~150mm的穿孔管,砾石应洗净且粒径不小于穿孔管的 开孔孔径;穿孔管底部可根据设计需要设置一定厚度的砾石调蓄层; h 结构层外侧及底部应设置透水土工布; i 生物滞留设施应设溢流设施,溢流口进水处标高与设计蓄水位标高一致; 屋面径流可由立管断接后接入生物滞留设施,广场、人行道、车行道等道路径流雨水可通过路 缘石开口接入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滞留设施可用于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及水系滨水区等区域。生物滞留设施的设 十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生物滞留设施应设置于设计汇水范围内的最低处,汇水范围内所有区域径流应有路径汇入生 物滞留设施; b 生物滞留设施蓄水容积应与设计降雨量条件下的汇水范围内径流量相匹配,蓄水层深度根据 汇水范围内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对应容积计算确定,宜为200mm~300mm,并设100mm超 高;生物滞留设施的蓄水容积可按附录A中式(A.3)计算; C 覆盖层可采用树皮进行覆盖,厚度宜为50mm~80mm; d 种植土层可选用渗透系数大的砂质土壤,主要成分中砂含量宜为60%~85%,有机成分含量宜 为5%~10%,粘土含量不宜超过5% e 种植主层厚度视植物类型确定,生物滞留设施内不同区域厚度可适当调整,当种植草本植物时 厚度宜为250mm~300mm,种植木本植物时厚度宜为1000mm; 滤料层宜由细砂和粗砂组成,可设置透水土工布隔离层,厚度宜为200mm~300mm; 8 排水层宜由砾石排水层和砾石调蓄层构成,砾石排水层宜为100mm~200mm,可根据具体要 求适当加深,并可设置直径为100mm~150mm的穿孔管,砾石应洗净且粒径不小于穿孔管的 开孔孔径;穿孔管底部可根据设计需要设置一定厚度的砾石调蓄层; h 结构层外侧及底部应设置透水土工布; i 生物滞留设施应设溢流设施,溢流口进水处标高与设计蓄水位标高一致; 屋面径流可由立管断接后接入生物滞留设施,广场、人行道、车行道等道路径流雨水可通过路 缘石开口接入生物滞留设施,

生态树池可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公园与绿地等区域。生态树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生态树池宜低于周边硬化区域10cm,边框平缘石不应高于四周区域: b)生态树池宽度、深度应根据蓄水容积计算确定,宽度不宜小于1.3m,深度不宜小于1.5m; 树池内盖板或篦面应透水,其顶面标高不应高于四周铺装面层标高; d 覆盖层可采用碎石、砾石或树皮,厚度宜为50mm~200mm; 生态树池底部应设置砾石排水层,砾石排水层孔隙率宜为35%~40%,有效孔径宜大于80% 砾石排水层中应设置100mm~150mm的穿孔管,并由土工布包裹; f)当生态树池底部出水回用时,可在底部和周边设防渗层,并设穿孔管收集至回用设施: 植物宜以大中型木本植物为主,种植深度不应小于1m

生态树池可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公园与绿地等区域。生态树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生态树池宜低于周边硬化区域10cm,边框平缘石不应高于四周区域: b)生态树池宽度、深度应根据蓄水容积计算确定,宽度不宜小于1.3m,深度不宜小于1.5m; 树池内盖板或篦面应透水,其顶面标高不应高于四周铺装面层标高; 覆盖层可采用碎石、砾石或树皮,厚度宜为50mm~200mm; 生态树池底部应设置砾石排水层,砾石排水层孔隙率宜为35%~40%,有效孔径宜大于80% 砾石排水层中应设置100mm~150mm的穿孔管,并由土工布包裹; )当生态树池底部出水回用时,可在底部和周边设防渗层,并设穿孔管收集至回用设施: 植物宜以大中型木本植物为主,种植深度不应小于1m

5. 5.4 高位花坛

高位花坛可用于雨水立管断接、跌级花坛等区域。高位花坛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蓄水层深度宜为100mm~150mm,碎石层厚度宜为150mm~200mm; b)种植土层厚度根据植物种类确定,宜为200mm~500mm

高位花坛可用于雨水立管断接、跌级花坛等区域。高位花坛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蓄水层深度宜为100mm~150mm,碎石层厚度宜为150mm~200mm; b)种植土层厚度根据植物种类确定,宜为200mm~500mm。

植草沟可用于建筑与小区、道路周边、公园绿地、滨水区等区域,达到雨水径流收集、转输及净化 的目的。植草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植草沟断面形式宜采用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 b)植草沟设计流量采用公式(2)计算:

式中: Q设计流量(m/s); 过水断面面积(m2); R 水力半径(m); 纵向坡度; 曼宁系数,宜取0.03。 当植草沟承担峰值流量转输排放时,其设计流量应为汇水范围内设计重现期下的径流峰值流 量。 d 植草沟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3,纵坡取值范围宜为0.3%~4%。纵坡大于1%时,宜设置为阶梯 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台坎。 植草沟径流最大流速应小于0.8m/s。 植草沟内宜种植密集的草皮,高度宜控制在100mm~200mm。 植草沟边缘距离建筑物基础水平距离小于1.5m时,应在边缘设置厚度不小于1.2mm的防渗土 工布。 h 当植草沟兼具净化、渗滞功能时,种植土宜选用砂质土壤,砂含量宜为60%~85%,有机质成 分含量宜为5%~10%,黏土含量不宜超过5%。 i)当植草沟兼具表层蓄水功能时,下部宜设置穿孔管排水

5. 5.6 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可采用简单式、花园式种植。绿色屋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绿色屋顶的基质深度应根据植物设计需求和建筑屋面构造与承载力确定; b)屋面植物优先选择须根发达的植物,不宜选择直根系植物或根系穿刺性较强的植物: C 绿色屋顶的蓄排水设计应根据建筑屋面构造确定,以排水为主;种植容器宜自带蓄水层,并具 有良好的排水、阻根、过滤功能; d 绿色屋顶绝热层、找坡层、普通防水层和保护层设计应符合GB50345、GB50108的规定; e 绿色屋顶应根据种植形式和汇水面积,确定雨水口数量和雨水管直径,并设置雨水收集装置; 屋面坡度大于20%的绿色屋顶,其绝热层、防水层、排(蓄)水层、种植土层等均应采取防 滑措施; 多 绿色屋顶防水层应满足一级防水等级设防要求,并至少采用两道防水层设防,且第一道应为耐 根穿刺防水材料。

5.5.7.1透水铺装可用于建筑与小区、绿地与广场、城市道路、停车场等区域。透水铺装的结构设计应 符合下列规定: a) 临近堤防侧、挡墙侧区域不宜采用透水铺装;在易造成陡坡塌、滑坡灾害的区域,膨胀土等 特殊土壤地质区域,不宜采用透水铺装; b 透水铺装应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周边地块类型等因素,并结合雨水排放和利 用要求,进行技术选择和结构设计; C 透水面层应满足道路路面使用功能、透水、防滑、降噪等和耐久性要求;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应 满足抗折、抗裂、抗压等要求,还应具有良好的蓄水缓释及透水功能; d)透水路面应结合耐久性、美观性、实用性,合理选择透水面层材料:

5.5.7.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半透式和全透式,路面结构类型应按表2选用,设计时应符合下列

5.5.7.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半透式和全透式,路面结构类型应按表2选用,设计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表2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适用表

a)透水水泥混凝土孔隙率应≥10%,透水系数应≥1mm/s; b 面层透水结构仅用于地表径流组织,应通过路缘石开孔、边沟等方式导入路边海绵设施;面层 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低于C20,抗折强度不低于2.0MPa; C 全透水结构的人行道基层可采用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基层,基层厚度不应小于 150mm; d 全透水结构的其他道路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基层(级配基层)上部应增设多孔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不应小于200mm,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或 级配砾石基层厚度不应小于150mm; e) 半透水结构基层的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厚度不应小于150mm;稳定土基层或石灰、 粉煤灰稳定砂砾层基层厚度不应小于150mm; f)当人行道采用全透水结构形式时,其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厚度不宜小

5. 5. 8 雨水湿地

雨水湿地适用于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公园绿地、滨水区、大型建筑与小区等区域。雨水湿地宜建设 内多功能湿地,具有去除污染物、蓄滞调节等功能,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雨水湿地应利用滨水空间,不应对行洪产生障碍。 b)雨水湿地宜设计常水位、滞流水位和溢流水位。 c)雨水湿地常水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雨水湿地内超过35%的面积水深宜小于0.15m; 2)雨水湿地内超过65%的面积水深宜小于0.5m; 3)满足景观及水生植物生长要求。 d 雨水湿地宜按汇水流域及上游雨水设施的情况进行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水口和溢流出水口应设置卵石(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 2)雨水湿地应设置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 3)雨水湿地水力停留时间不宜小于30min,按公式(3)计算校核

T一一水力停留时间(d); V一一湿地基质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3); 一孔隙率(%); Q一湿地设计水量(m3/d)。 4)沼泽区包括浅沼泽区和深沼泽区,其中浅沼泽区水深范围宜小于0.3mQLWHYS 0003-2015 鲁中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饮料用聚乙烯吹塑瓶,深沼泽区水深范 围宜为0.3m~0.5m,应根据设计水深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5)出水池水深宜为0.8m~1.2m,其容积根据设计需要确定,可为总容积(不含调节容积)的 10%。 6)雨水湿地的调节容积应在24h排空。 7)湿地驳岸坡度宜小于1:3。 e 雨水湿地表面有机负荷计算公式如式(4):

式中: qos 表面有机负荷(kg/(m²·d)); Q 湿地设计水量(m/d); Co 湿地进水污染物浓度(mg/L); 湿地出水污染物浓度(mg/L); 湿地面积(m²)。 f)雨水湿地表面水力负荷计算公式如式(5)

式中: qos 表面有机负荷(kg/(m²·d)); Q 湿地设计水量(m/d); Co 湿地进水污染物浓度(mg/L); 湿地出水污染物浓度(mg/L); 湿地面积(m²)。 f)雨水湿地表面水力负荷计算公式如式(5):

式中: qhs 表面水力负荷(m/(m²d)); Q 湿地设计水量(m/d); 湿地面积(m²)。

雨水湿塘可用于绿地与厂场、建筑与小区、道路立交桥等有空间条件的区域,单个面积一般小于 0000m?。雨水湿塘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调蓄容积应根据所在的区域相关规划提出的雨洪控制要求及现场条件确定; b 进水口和溢流口应设置消能设施; C 主体塘前应设沉淀池、前置塘等预处理设施: d 前置塘沉泥区容积应根据清淤周期和所汇入径流雨水的SS污染物负荷确定: e 雨水湿塘应结合景观设计,配备相应的植物种类; 雨水湿塘水位分为常水位和调蓄水位;常水位水深宜为0.8m~2.5m; 名 当湿塘地下结构有防渗需要时,常水位以下做防渗处理,防渗层可选用SBS卷材土工布、膨 润土防水毯(GCL)或大于300mm厚的黏土层等; h 主塘驳岸宜为生态驳岸,结合场地情况和地勘资料确定合适边坡 i)湿塘应设溢流设施(溢流管、溢流井)NY/T 2478-2013 苹果品种鉴定技术规程 SSR分子标记法,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衔接 i)湿塘补水水源宜采用市政再生水。

5.5. 10 雨水调蓄池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