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 413-2022 外包钢组合梁一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技术标准.pdf

DBJ50T- 413-2022 外包钢组合梁一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技术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7510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50T- 413-2022 外包钢组合梁一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技术标准.pdf

3.1.1组合框架结构、组合框架支撑结构中钢材的牌号、设计指 标及选用等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 和《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框架柱、框架梁及支撑用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的有关规定; 2高层民用建筑用钢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 筑钢结构技术规程》GJ99的有关规定; 3冷成型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 规范》GB50018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结构用冷弯薄壁型钢》G 1'380及其它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3.1.2外包钢组合用U形钢、钢管混凝土柱用矩形钢管及异 形钢管宜采用通用化、标准化的截面形式、尺寸和长度。 3.1.3外包钢组合梁用U形钢宜采用Q235、Q355、Q390钢,其 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1700和《低合金高 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有关规定,且质量等级不应低于B级。 3.1.4钢管混凝土柱用矩形钢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冷弯矩形钢管时,应选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 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G/T178规定的Q235、Q355或Q390钢 的I级产品:

3.1.4钢管混凝土柱用矩形钢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冷弯矩形钢管时,应选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 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JG/T178规定的Q235、Q355或Q390钢 的I级产品; 2当采用热轧成型或由热轧钢板、型钢焊接组成的矩形钢 管时,原料钢板应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Q235、Q355、Q390、 Q420钢。

3GB/T 39365-2020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耐干热性的测定,1.5热轧钢板、槽钢、角钢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

热乳钢极、帽纳、用纳等待合现行国家你链碳系结构 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3274和热轧型钢》 GB/T706的有关规定,冷弯薄壁型钢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 结构用冷弯薄壁型钢》G/1380的有关规定。

3.1.6钢筋的牌号及标准、选用、设计指标和设计参数等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和《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钢筋,其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1.25, 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3,且最无拉 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3.2.2钢管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且对矩形

钢管混凝土柱,不宜超过C80,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不宜超 过C60

3.2.3钢管内及梁柱节点内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或高抛免振捣

3.2.3钢管内及梁柱节点内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或高抛免振捣 混凝。自密实混凝土、高抛免振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 质量检验和验收等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 技术规程》JGJ/T283和《高抛免振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T 206 的规定。

3.3.1钢构件用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和螺栓、铆钉等紧 固件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通用规范》GE 55006和《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J18的有关规定;钢筋机械连接材料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107的有关 规定。

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简》G/1163的要求,且应满足可焊 生要求。可焊接机械连接套筒的实测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被连 接钢筋受拉承载力标推值的1,1倍,钢筋受拉承载力标推值应按 抗拉极限强度标准值乘以钢筋截面面积计算。

4.1.1对乙类和丙类建筑,组合框架结构、组合框架支撑结构房 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2对甲类建筑,宜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确定最大适用高度; 3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宜适当降低。

4.1.2组合框架结构、组合框架支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 4.1.2的规定。

4.1.3组合框架结构、组合框架支撑结构的抗宸等级和抗宸措 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抗 震等级应按表4.1.3确定;当建筑场地为工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时,应充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 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甲、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按表 4.1.3确定抗震等级,如果房屋高度超对提高一度后对应的房屋 最无适用高度,则应采取比对应抗震等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 施;当建筑场地为工类时,应充许按本地区抗晨设防烈度的要 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注: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 震等级。

4.1.4对组合框架支撑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 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应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 的50%。

4.1.5组合框架结构、组合框架支撑结构的建筑形体及结构布

置的规则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高层组合框

架结构、组合框架支撑结构尚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JG3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99的有关 规定。

4.1.6组合框架结构、组合框架支撑结构建筑宜通过调整平

水平刚度和整体性,宜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板,也可采用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架混凝土叠合板、现浇混凝土板;对转 换层、加强层以及有无开洞楼层,可采取设置钢水平支撑等措施 确保水平力的可靠传递

4.1.9组合框架支撑结构应采用中心支撑,支撑设计应符合国

4.1.9组合框架支撑结构应采用中心支撑,支撑设计应符合国

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 构技术规程》JGJ99等的有关规定。

4.2.1结构的作用及作用组合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工程结构

通用规范》GB5500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和《建筑抗宸设计规范》GB50011等确定。 4.2.2结构应进行竖向荷载、风荷载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 和变形分析,分析时可采用弹性分析方法。 4.2.3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时,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 限刚性。当楼盖开有较无洞口或其局部会产生明显平面内变形 时,在结构分析中应考虑楼板面内变形的影响。 4.2.4在进行结构弹性内力和变形计算时,钢管混凝土柱和外 包钢组合梁的截面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EI、EA、GA E.E. GaG. Ias.

(4.2.41) (4.2.4 2) (4.2.4 3)

Er = E.lac EA =EaAa+EA GA = G.A. + G.A.

构件截面抗弯刚度、轴向刚度、抗剪刚度; 混凝土、钢材的弹性模量: 混凝土、钢材的剪切变形模量; 构件的换算截面惯性矩,为将截面中混 土部分宽度通过除以钢与混凝土弹性模 量的比值换算为钢截面宽度后,计算的整 个截面的惯性矩; 钢材部分、混凝土部分的截面面积。

4.2.5进行整体结构弹性内力和变形计算时,宜根据混凝土募 板的有效宽度确定外包钢组合梁的刚度,每跨混凝土翼板的有效 宽度可固定取为本标准第5.4,4条规定的连续梁边跨跨中的有 效宽度;当采用梁刚度放无系数法近似考愿时,两侧有翼板的架 的抗弯刚度可取为2.0EIu,仅一侧有翼板的梁的抗弯刚度可取为 1.5E5E为不含宽范围外翼板的外包钢组合梁的抗弯刚 度,其应按本标准第4,2.4条计算。

4.2.6当非承重墙体为轻质砌块填充墙、轻质填充墙板或5

墙板时,组合框架结构、组合框架支撑结构的周期折减系数可取 0.7~0.9:结构计算中不应计人非承重墙体对结构承载力和刚度

4.2.7结构的阻尼比宜符合下列规定

1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计算,高度不无于50m时可取0.045: 高度无于50m且不无于100ri时可取0.04,高度大于100m时可 取 0.035; 2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可取0.05; 3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位移验算和构件设计,可取0.02一 0.04;风振舒适度验算时可取0.01~~0.02。 4.2.8结构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下,按弹性方法计 算的层间位移角不宜无于1/400。 4.2.9组合框架结构、组合框架支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 薄弱层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不应天于1/50。 4.2.10高度不小于80m的住宅以及高度不小于150m的其他 建筑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GB50009规定的10年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结构顶点 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计算值不应大于表4.2.10的 阳店

4.2.11楼盖结构应具有适宜的舒适度。楼盖结构的自振频率 及振动峰值加速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现程》JG3和《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JGJ/T441 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并符合限值要求。以行走激励为主的楼盖 结构,第一阶竖向自振频率不宜低于3且,竖向振动峰值加速度 不应大于表4.2.11规定的限值。

表4.2.11楼盖竖向振动峰值加速度限值

注:楼盖结构竖向自振频率为2Hz~3H时,峰值加速度限值可按线性插值选取。

5.1.1构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 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构件应进行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 状况下的承载力(包括失稳)计算; 2外包钢组合梁尚应进行挠度验算及负弯矩区裂缝宽度 验算。 512构性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入式验管

5.1.2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

[5. 1. 2 1]

[5. 1. 2 2)

式中:70 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 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 于1.0; Sd 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 构通用规范》GB55001、《建筑与市政抗震通用规 范》GB55002、《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推》及 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计算; Rd 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YRE 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5.1.2采用

表5.1.2承载力抗需调整系数

5.1.3外包钢组合梁的最天挠度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并考 虑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5.1.3规 定的挠度限值

表4.3.3外包钢组合梁的度限值

注:1表中为构件的计算跨度;悬臂构件的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2表中括号外数值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组合产生的挠度充许值,构件有起 拱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 3表中括号内数值为可变荷载标值产生的挠度允许值

注:1表中为构件的计算跨度;悬臂构件的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2表中括号外数值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组合产生的挠度充许值,构件有起 拱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 3表中括号内数值为可变荷裁标准值产生的擦度允许值

5.1.4外包钢组合梁负弯矩区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

5.1.4外包钢组合梁负弯矩区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

用影响计算时,其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表5.1.4规定的最大裂 缝宽度限值。

外包钢组合梁负弯矩区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ir

注:1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外包钢组合梁,其最大 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2外包钢组合梁用于三a、三b、四、五类环境时,应进行特殊设计

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特一级框架柱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柱端剪力增无系数 应增大20%; 2特一级框架梁的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5.1.6矩形钢管柱、异形钢管柱和U形钢楽应进行安装阶段的 施工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矩形钢管柱、异形钢管柱、U形钢梁及其板件之间焊缝的 强度及稳定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对钢构件的有关规定: 2U形钢梁在永久荷载标推值作用下的最大挠度不应超过 度限值,挠度限值宜取为计算跨度的1/400; 3矩形钢管柱、异形钢管柱在浇筑混凝土前,其轴向应力不 应无于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的60%,并应满足稳定性要求

5.2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5.2.1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壁宽厚比6/t、h/t(图5.2.1)均 不应太于60。

图5.2.1矩形钢管混凝士柱截面尺寸示意

一矩形钢管截面宽度:一矩形钢管截面高度:一矩形钢管壁厚

5.2.2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2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计算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卫

5.2.3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柱端弯矩

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M,= 1. 2>Mu

(5. 2.3 1)

ZM = 1.5ZM

(5. 2.3 2)

ZM = 1.3ZM

ZM = 1. 2ZM

(5. 2. 3 4)

:ZM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 计值之和;柱端弯矩设计值可按弹性分析分配; ZMua 节点左、右梁端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采用实 配钢筋、型钢和材料强度标推值,且考虑承载力 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所对应 的弯矩值之和的较大值。梁端实配钢筋应包含 翼板有效宽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 ZM 节点左、右梁端,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计算的 两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 无值;一级抗震等级,当两端弯矩均为负值时, 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值应取零。

2对底层框架柱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 直,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弯矩增无系数1.7、1,5 1.3 和1.2; 3顶层柱、轴压比小于0.15的柱,其柱端弯矩设计值可取

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弯矩设计值。

的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一级抗震等级:

的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一级抗震等级:

[5. 2. 4 1]

[5. 2. 4 2]

[5. 2. 4 3】

[5. 2. 4 4]

V。 柱剪力设计值; Tu 柱上、下端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材料强度标准 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受 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计算时轴力设计值可 取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结果;二者之和应分 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计算,并取其较无值;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且经调整后的框架柱上、 端弯矩设计值;二者之和应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 针方向计算,并取其较大值; H. 柱的净高。

5.2.5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角柱宜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 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角柱的剪力设 计值应在按本标准第5.2.4条调整的基础上乘以不小于1.1的 增大系数。

5.2.5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角柱宜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

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士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等的规定

现行国家标推《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等的规定。 5.2.7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其轴压比 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宜大于表5.2.7规定的限值,

N X. = fA. +fA.

框架柱轴压比;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矩形钢管内的混凝土面积; 矩形钢管截面面积。

展5.2.7矩形钢管混凝士框架柱的轴压比限

主:1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减小0.05; 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减小0.05: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应比表中数值减小0.10。

5.3钢管湿凝土异形柱

钢、C形钢或U形钢焊接组成,截面形式包括L形、1形、十字形 和 Z形(图 5, 3. 1)。

图5.3.1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构造 —正方形钢管;2—L形钢;3—C形钢:4—U形钢

5.3.2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各个腔室管壁板件的宽厚比不应无

5.3.2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各个腔室管壁板件的宽厚比不应 于60ek且单个腔室应为正方形截面。 5.3.3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截面宽度6,~6均不应小于 100rmr且不宜无于250rmrm,钢管壁厚t不宜小于4rir,且截面高 度与宽度之比h1/61、孔2/62、h/63均不宜大于3(图5.3.3)。

5.3.2钢管混凝异形柱的各个腔室管壁板件的宽厚比不应无

100rmi且不宜无于250mrm,钢管壁厚t不宜小于4rrl,且截面高

3.3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截面尺寸

5.3.4钢管混凝土异形柱轴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5. 3.4 1)

式中:N 作用于构件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u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系数,7E应按本标准第5.1.2条取用。 5.3.5钢管混凝土异形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 公式计算

(5.3.5 1) (5.3.5 2) (5.3.5 3) (5.3.5 4) (5.3.5 5) (5.3.5 6)

钢管混凝土异形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第2个腔室的截面面积,等于钢 管和管内混凝土面积之和: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第个腔室的等效截面强度: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各腔室之间重复计算的钢板面 积之和; 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第i个腔室的有效药束效应系数: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第个腔室的约束效应系数: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第个腔室的相对约束系数,可 按表5.3.5取值。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第2个腔室的钢管面积;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第个腔室的混凝土面积,

表5.3.5 的取值

5.3.6L形和T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设 计值应按下式计算,且长细比不宜大于100:

5. 3. 6 12

(5. 3. 6 2)

(5. 3. 6 3)

武中:中 L形和T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轴心受压稳定 系数。 5.3.7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长细比应按下式计算:

5.3.7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长细比应按下式计算:

管混凝土异形柱的长细比应按下式计算

(5. 3. 7 1)

Ax = tox/ix Ay = toy/iy Iax+IE/E I+IE/E. NAa+Af/f. A,+Af./fa

5. 3. 7 22

式中:L0x、10y 分别为轴心受压构件对轴和轴的计算长 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的有关规定计算: ixi 分别为轴心受压构件截面对轴和y轴的回转 半径; ImI 分别为钢管截面对全截面形心轴的惯性矩:

Ie~Ie 分别为钢管内混凝土截面对全截面形心轴的惯 性矩; 钢管内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L形和T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应按 见定计算:

5.3.8L形和T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应按 下列规定计算:

WH/T 78.8-2019 演出安全 第8部分:舞台监督及通讯安全(5.3.8 1. (5382)

Mu = YmWacfac fa. = No/Aa

中:Ym 塑性发展系数;若为L形截面,7m=1.01十 0.65m十0.1;若为1形截面当=<0.85时, 7m取1.2;当$≥0.85时,7m取1.4; W 构件截面模量,w=2Iss/h,h为弯短作用方向 的截面高度: fa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等效截面抗压强度设计值: S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全截面的药束效应系数,三 (Aafa)/(Af) A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截面面积,等于钢管和混凝土 面积之和。

5.3.9L形钢管混凝土异形短柱在一个主平面下的偏心受压承 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绕轴压弯(图5.3.9)

2绕y轴压弯(图5.3.9)

TCECA-G 0091-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当 0. 25

当0

N +0.75 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