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005-20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DB11/T 2005-20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1/T 2005-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3964
VIP资源

DB11/T 2005-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1/T 2005-20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注:1当p,≥0.9时,可不作预应力筋疲劳验算。

2当有充分依据时,可对表中规定的疲劳应力幅限值作适当调整。 3.1.8中强度预应力钢丝和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限值8,不应小于4.0%;消除应 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限值8.不应小于4.5%。 3.1.9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护套及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T369 的规定。 2缓凝胶粘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专用粘合剂》JG/T370的有关规定 3.1.10无粘结预应力筋及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T161的规定 3.1.11单丝涂覆环氧涂层钢绞线及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单丝涂覆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 GB/T25823的规定。 3.1.12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及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JG/T387

3.2预应力筋用锚固系统和连接器

3.3.1后张预应力构件预埋制孔用管材有金属波纹管、钢管和塑料波纹管等。梁类构件宜采用圆 形金属波纹管,板类构件宜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施工周期较长时宜选用镀锌金属波纹管。塑料 波纹管宜用于曲率半径小的孔道及对密封要求高的孔道。竖向超长孔道宜采用预埋钢管。抽芯制 孔用管材宜采用钢管或夹布胶管。 3.3.2金属波纹管的尺寸和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T225的 规定。 3.3.3塑料波纹管的力学性能及适用温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 JT/T529的规定。 3.3.4灌浆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孔道灌浆剂》GB/T25182和《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 技术规范》GB/T50448的规定。

4.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 尚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4.1.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应采取调整结构布置、特殊节点作法、调整施工顺序等措施减少竖 向构件或相邻结构对施加预应力构件的约束影响。 4.1.3预应力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应考虑结构荷载、建筑净高、预应力束及锚具的布置及张拉 施工操作距离等影响因素 4.1.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具有整体稳定性,结构的局部破坏不应导致大范围塌。 4.1.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应计入预应力作用效应;对超静定结构,相应的次弯矩、次剪力、次 轴力等应参与组合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不利 时GB/T 30860-2014 太阳能电池用硅片表面粗糙度及切割线痕测试方法,应取1.3。 2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 3对参与组合的预应力作用效应项,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承载力有利时,结构重要性系数 应取1.0;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承载力不利时,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对地震设计状况下应取1.0。 4.1.6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0con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除应力钢丝钢缩线,

式中:f预应力筋极限强度标准值(MPa); fik——预应力螺纹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MPa)。 4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上述张拉控制应力限值可相应提高0.05flk或0.05fpk: 1)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置的预应力筋 2)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 差等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5消除应力钢丝、钢绞线、中强度预应力钢丝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小于0.40fk;预应力螺 纹钢筋的张拉应力控制值不宜小于0.50fmk。 4.1.7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在设计计算中考虑柱、墙的侧向约束作用对梁、板中预应 力传递及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影响,同时在柱、墙中配置钢筋承担该约束作用产生的 附加效应。 4.1.8预应力结构应按最不利作用的组合进行内力分析。作用的组合应考虑全部荷载作用工况, 包括预加力作用、温度作用、收缩徐变作用、约束作用和地基不均匀沉陷作用以及由于荷载偏心 所产生的扭转和横向均匀分布荷载等因素。复杂约束结构尚应考虑施工路径影响。 4.1.9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40m或预应力损失大于30%时,宜采取两端张拉;当预应力筋长度超 过60m时,宜采取分段张拉和锚固。 4.1.10主要承重构件和有抗震要求的构件宜采用有粘结和缓粘结预应力

4.2.1预应力混凝士梁的跨高比宜按表4.2.1的规定采用,并符合下列规定

4.2.1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跨高比宜按表4.2.1的规定采用,并符合下列规定: 1扁梁的宽度不宜大于柱宽加1.5倍梁高。 2梁的跨高比可根据构件跨度、作用荷载等条件进行调整;当有工程实践经验并经验算符合 设计要求时,其跨高比可不受表4.2.1的限制

表4.2.1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跨高比选用范围

4.2.2预应力混凝土板的跨度、跨高比和最小厚度宜符合表4.2.2的规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柱支承平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00mm,周边支承平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2周边支承双向板的跨高比,宜按柱网的短向跨度计算;柱支承双向板的跨高比,宜按柱网

表4.2.2预应力混凝土板的跨度、跨高比和最小厚度

2如遇荷载集中(单重大于5kN的集中活荷载)、开洞尺寸大于1.5倍板厚时,跨高比宜取下限; 3如属耐火等级为一级的重要建筑物,跨高比宜取下限; 4如有可靠经验且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适当放宽跨度限值。 1.2.3对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混凝土总截面面积上建立的平均预压应 力不宜小于1.0N/mm²,也不宜大于3.5N/mm²。

预应力筋中的预应力损失值宜按表4.3.1的规定

4.3.1预应力筋中的预应力损失值宜按表4.3.1的规定计算。

4.3预应力损失值计算

表4.31预应力损失值(N/mm2)

混凝土弹性压缩 617 按本规程第4.3.9 4.3.2当计算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小于下列数值时,应按下列数值取用: 1先张法构件:100N/mm²。 2后张法构件:80N/mm²。 4.3.3预应力构件在各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宜按表4.3.3的规定进行组合:

4.3.3预应力构件在各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宜按表4.3.3的规定进行组合:

麦4.3.3预应力损失值组

注:先张法构件由于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损失值在第一批和第二批损失申所占的比例,如需 区分,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3.4预应力直线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a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值(mm),可按表4.3.4采用 1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mm)

表4.3.4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值a(mm

反向摩擦影响长度l(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0 /n = 20 conl

aE, V10000.. (u/r。 +k)

当x≤l。时 当l

反向摩擦影响长度l,(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预应力筋端部直线段长度(m) 预应力筋张拉端起点至反弯点的水平投影长度(m); 第一、二段圆弧形曲线预应力筋中应力近似直线变化的斜率; 第一、二段圆弧形曲线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m); 预应力筋在a、b点的应力(MPa)。

,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 值6,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响长度l(m)可按下

式中:诗 预应力筋在bc段中应力近似直线变化的斜率; i2 预应力筋在折点c以外应力近似直线变化的斜率; 1 张拉端起点至预应力筋折点c的水平投影长度(m)。 4.3.6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G2(图4.3.6),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x+μe)≤0.3时,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x+μe)≤0.3时,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O/2=0con ex.+μo

0, =0.. (kx+μ0)

图4.3.6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 计算截面

—张拉端。2——计算截面

=Vα+α? 9 =/Aα +Aα

其中,α、α一按抛物线、圆弧曲线变化的空间曲线预应力筋在竖直向、水平向投影所 形成抛物线、圆弧曲线的弯转角(rad); △α、△α一—广义空间曲线预应力筋在竖直向、水平向投影所形成分段曲线的弯转角 曾量(rad)。 4.3.7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64按下列规定计算: 1消除应力钢丝、钢绞线 普通松弛,

低松弛: 当0con≤0.7f时

.3.8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筋应力损失值G15、Gis,按下式计算: 1对一般建筑结构构件

式中:p、 feu P、p

60 + 340 °p feu O15 = 1+15p Ois = fea 1+15p* fe 1+15p a 55 + 300 fe Qis: 1+15p

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 (MPa) 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配筋率:对先张法构件 =(A+A)/A,P=(A+A)/A;对后张法构件, p=(A+A)/A,p=(A。+A)/A.;对于对称配置预应力钢筋和

预应力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E/E。; 在代表截面的全部预应力筋形心处混凝土的预压应力,预应力筋的预拉应 力按控制应力扣除相应的预应力损失后算得(MPa); 后张法构件的预加力(N) 争截面面积,即扣除孔道、凹槽等削弱部分以外的混凝土全部截面面积及 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换算成混凝土的截面面积之和:对由不同混凝土引

度等级组成的截面,应根据混疑主弹性模革比值换算成同 一混凝土强度等 级的截面面积(mm²); 净截面惯性矩(mm+); 预应力筋截面形心至换算截面形心的距离(mm)

返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

4.4.2预应力混凝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 2提出对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 3确定构件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技术措施。 5提出结构使用阶段的维护与检测要求。 4.4.3混凝土结构暴露的环境类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划

表4.4.4结构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

注:1有可靠工程经验时 2处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二b、三a类环境中混凝土应使用引气剂,可采用括号中的有关参数; 3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 4当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大于0.003%时,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25%,拌合用水的 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250mg/L。 4.4.5设计工作年限为100年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按相应环境及用途将环境作用等级提高 级进行设计,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40。设计工作年限为25年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按相应 环境及用途将环境类别降低一级进行设计,且环境类别为一级时不降低,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 C30 4.4.6构件中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构件中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筋保护层 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 2设计工作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4.4.6的规定;设 计工作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4.4.6中数值的1.4倍。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满足本规程第4.4.1条耐火极限的要求。

表4.4.6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4.7处于三a、三b类环境条件下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系统,应采用连续全封闭的防腐蚀体系, 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张拉端和固定端应为预应力钢绞线提供全封闭防水保护。 2预应力钢绞线与锚具部件的连接及其他部件间的连接,应采用密封装置或其他封闭措施, 更预应力锚固系统处于全封闭保护状态。 3全封闭体系应满足10kPa静水压力下不透水的要求。 4.8预应力筋防腐应满足下列要求: 1当预应力单孔锚具采用凹进混凝土表面布置时,宜先切除外露预应力筋多余长度,锚具封 月宜符合下列规定: 1)在夹片及预应力筋端头外露部分应涂专用防腐油脂或环氧树脂,并采用塑料帽或密封 盖进行封堵。 2)凹槽宜采用后浇细石混凝土或无收缩砂浆进行封闭,设计有规定时,应满足设计要求。 3)采用无收缩砂浆或混凝土封闭保护时,其锚具或预应力筋端部的保护层厚度:一类环 境时不应小于20mm,二a、二b类环境时不应小于50mm,三a、三b类环境时不应 小于80mm。 4)混凝土或砂浆不能包裹的部位,应对预应力筋的锚具涂以与预应力筋防腐涂层相同的 防腐材料,并应用具有可靠防腐和防火性能的保护罩将锚具全部封闭。 2当预应力锚具凸出混凝土侧表面布置时,锚具封闭宜符合下列规定: 1)锚固系统可采用后浇的外包钢筋混凝土圈梁进行封闭,外包圈梁不宜突出外墙面,其 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 2)封锚混凝土与构件混凝土应可靠粘结,锚具封闭前应将周围混凝土界面凿毛并冲洗干 净,且宜配置(1~2)片钢筋网。 3)锚具或预应力筋端部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本条第1款第3项的相关规定。 4.9预应力钢绞线、钢丝的耐久性能可通过材料表面处理、预应力套管、预应力套管填充、混凝 二保护层和结构构造措施等环节提供保证。预应力筋的耐久性防护和多重防护措施应按现行国家 示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规定选用。 4.10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并应根据结构所处环境类别 口作用等级对预应力体系采取相应的多重防护措施。 .4.11当环境类别为三a、三b时,后张预应力体系中的管道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套管或聚丙烯 塑料套管。 .4.1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工作年限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立定期检测维修制度。 2结构出现可见的耐久性缺陷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3装修、维修和设备安装不应采用损伤预应力构件的

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5.1.1采用应力表达式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设计状况和构件性能设计目标确定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取值。 2普通钢筋应力不应大于钢筋的强度取值;预应力筋的应力不应大于预应力筋的强度取值。 3混凝土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强度取值;多轴应力状态混凝土强度取值和验算可按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执行。 5.1.2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混凝土受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应按下列公式取用: 当(时

当e, ≤e,≤e. 时

当e, ≤e,≤e. 时

式中:M,,M,一一分别为已经考虑侧移影响的偏心受压构件两端截面弹性分析确定的,对同 一主轴的组合弯矩设计值(kN·m),绝对值较大端为M,,绝对值较小端为 M,;当构件单曲率弯曲时M,/M,取正值,否则取负值; 构件的计算长度(mm),可取偏心受压构件相应主轴方向两支撑点之间的 距离; 偏心方向的截面回转半径(mm) 5除排架结构柱外,其他偏心受压构件考虑轴向压力在挠曲杆件中产生的二阶效应后控制截

面的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 = Cmn.sM2 当C.m.小于1.0时取1.0;对剪力墙及核心简墙,可取C.n.等于1.0

M2 0.5f.A E M

β,hoi O=E&cu 17

β,hoi Os=Eecu

2纵向钢筋应力也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普通钢筋

β,he O=E,e.

pr=E,e β,ho

Osi= β O B +o B

式中:ho:一一第i层纵向钢筋截面重心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mm); x一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m); OsiVOpi 第i层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应力(MPa),正值代表拉应力,负值代表 压应力; f,、fs——纵向普通钢筋、预应力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αo:——第i层纵向预应力筋截面重心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 (MPa)。 10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及相应阶段预应力筋的应力,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1先张法构件 中预加力产生的湿凝土法向应力

相应阶段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

DB34T 1852-2013 大别山玉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相应阶段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

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

O pc = A. I.

α, =E, / E.

式中:A. 净截面面积(mm²),即扣除孔道、凹槽等削弱部分以外的混凝土全部截面面 积及纵向非预应力筋截面面积换算成混凝土的截面面积之和;对由不同混凝土 强度等级组成的截面,应根据混凝土弹性模量比值换算成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 的截面面积; A 换算截面面积(mm²):包括净截面面积以及全部纵向预应力筋截面面积换算 成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Io、I.一一换算截面惯性矩、净截面惯性矩(mm); epo'epn 换算截面重心、净截面重心至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合力点的距离(mm),按 本规程第5.1.11条的规定计算;

Jo、J 唤算截面重心、净截面重心至所计算纤维处的距离(mm); o, 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MPa),按本规程第4.3.1条至4.3.9条的规定计算;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Npo、N, 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的合力(N),按本规程第 5.1.11条计算; 1.11预加力及其作用点的偏心距(图5.1.11)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5.1.11预加力作用点位置 换算截面重心轴:2一净界面重心轴

5.2.1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倒T形截面受弯构件QLKR 0001S-2015 丽江康然辣木产业有限公司 辣木叶粉片,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图5.2.1)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