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153-2020 输电线路用带电作业机器人.pdf

DLT 2153-2020 输电线路用带电作业机器人.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6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7378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2153-2020 输电线路用带电作业机器人.pdf

5.2.2地面基站通信功能

地面基站通信功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a)应具有与机器人本体通信的功能,作业时能获取机器人本体的状态信号,监控机器人本体的状 态参数: b)应具有与机器人本体实时图像传输功能,作业时获取机器人本体周围环境信息。

5.2.3带电作业工具功能

带电作业工具功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a)带电作业工具应满足至少携带一种带电作业工具,带电作业工具应满足GB/T18037的要求。 b)带电作业工具应具有与机器人连接的机械和电气接口JB/T 8574-2013 农机具产品 型号编制规则,连接后受机器人控制,

5.2.4带电作业功能

应至少具备下列带电作业功能之: a)可见光检测:机器人沿架空导、地线行走,搭载可见光照相机或摄像机对架空线路进行检测。 b)断股修补:机器人自主定位或遥控定位行走至断股处,通过带电作业工具的断股修补工具完成 断股修补,满足架空导、地线断股修补的要求。 c)螺栓校紧:机器人自主定位或遥控定位行走至线路金具螺栓松动处,通过带电作业工具的螺栓 校紧工具完成螺栓校紧,满足架空线路金具的螺栓校紧要求。 d)异物清理:机器人自主定位或遥控定位行走至线路异物处,通过带电作业工具的异物清理工具 完成异物清理,满足架空线路的异物清理要求

运动性能要求如下: a)额定行走速度不应小于0.5m/s; b)爬坡能力不应小于20°; c)额定行走速度下,最大制动距离不应大于0.1m。 云台的运动性能要求如下: a)云台应具有垂直和水平方向两个旋转自由度; b)垂直旋转范围不应小于90°

)水平旋转范围不应小于300°

DL/T21532020

机械性能要求如下: a)整机振动:机器人应能承受GB/T2423.10规定的振动试验。严酷等级应满足下列要求: 1)频率范围:10Hz~55Hz; 2)位移振幅:0.15mm; 3)扫描时间:10min; 4)扫描循环次数:2次; 5)不通电。 b)运输振动:包装后应能承受GB/T4857.23规定的严酷水平II级、试验时间180min运输振动 试验。

5.3.3可见光检测性能

可见光检测设备应满足GA/ 技术指标要求。最小光学变焦20 频分辨率不应小于1280×720, 应低于1920×1080

通信性能要求如下: a)在无遮挡条件下,与机器人本体的无线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b)在无遮挡条件下,与机器人本体的无线图像传输稳定可靠; c)两台或两台以上地面监控基站在同一区域内工作时,其通信信号不应相互于扰

试验要求如下: a)高温试验:按照GB/T2423.2中“试验Bb”进行,严酷等级应满足:温度十45℃,持续时间 16h;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b)低温试验:按照GB/T2423.1中“试验Ab”进行,严酷等级应满足:温度一25℃,持续时间 16h;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c)湿热试验:按照GB/T2423.3中“试验Ca”进行,严酷等级应满足:温度十45℃,湿度 95%,持续时间16h: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目测检查机器人本体、地面监控基站、带电作业工具表面及外部电气、控制线路,外观结构 5.1.11的规定。

6.3电弧放电抗扰度试验

试验布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对交流系统,试验电压应为最大运行相电压的1.1倍:对直流系 统,试验电压应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1倍。进行电弧放电抗扰度和等电位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5.1.12 的要求。试验步骤如下: a)将机器人按照实际作业路径逐步靠近加压的模拟导线,直至产生电弧放电,记录初始放电距高

DL/T21532020

do,并在该位置保持时间不小于10s; b)逐渐减小放电距离d,调节步长不超过10mm,每次调整后保持时间不小于10s,直至机器人 与模拟导线接触进入等电位; c)在机器人进入等电位后将机器人置于工作状态,保持机器人在等电位状态下3min; d)试验过程中,机器人不应出现功能失效、部件损坏或停止工作。

6.4机器人电磁兼容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方法如下: a)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根据GB/T17626.2的规定和方法,按照5.1.13的要求,对机器人本体 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b)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根据GB/T17626.3的规定和方法,按照5.1.13的要求,对机器人本 体进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c)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根据GB/T17626.8的规定和方法,按照5.1.13的要求,对机器人本体 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d)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根据GB/T17626.9的规定和方法,按照5.1.13的要求,对机器人本体 进行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e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根据GB/T17626.10的规定和方法,按照5.1.13的要求,对机器人 本体进行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机器人本体、带电作业工具的功能试验应按照附录B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 地面监控基站功能试验如下: a)将地面监控基站与机器人建立有效通信,测试通信功能,应满足5.2.2的要求; b)将地面监控基站与机器人建立有效通信,测试图像传输功能,应满足5.2.2的要求。

6.6.1运动性能试验

机器人运动性能应按照附录C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

6.6.2机械性能试验

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如下: a)整机振动试验:根据GB/T2423.10“试验Fc”的规定和方法,按照5.3.2的要求,进行整机振 动试验;机器人系统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试验后,检查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 动脱落现象,应能正常工作。 b)运输振动试验:根据GB/T4857.23的规定和方法,按照5.3.2的要求,进行运输振动试验;试 验后,检查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应能正常工作。

6.6.3可见光检测性能试验

T367的规定和方法,对可见光设备进行试验,

6.6.4通信性能试验

信性能试验应按照附录D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

试验分型式试验、出厂试验、验收试验和预防性试验四种,见表2

DL/T21532020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正式投产前的试制定型试验; b)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连续停产一年及以上后恢复生产; d)出厂试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技术检验部门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

所检项目全部合格则判定型式试验合格,否则判定型式试验不合格。

DL/T21532020

出厂试验方案如下: a)以相同规格、相同材料、相同工艺、相同设备,稳定连续生产达到10台为一批,不足此数时 视为一批; b)每件均应进行外观结构检查; C)运动性能试验、人机交互试验采用一次抽样,每批随机抽取不少于2台进行试验

出厂试验判定规则如下: a)外观结构检查达到5.1.11的要求,则判定该批机器人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b)采用一次抽样时,如果有1项及以上项目不符合要求的,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验收试验方案如下: a)以相同规格、相同材料、相同工艺、相同设备,稳定连续生产达到10台为一批,不足此数时 视为一批; b)每件均应进行外观试验; c)外壳防护试验、运动试验和云台试验、电磁兼容试验与可靠性试验,人机交互试验、通信性能 试验、带电作业试验与机械性能试验采用一次抽样,每批随机抽取不少于2台进行试验。

验收试验判定规则如下: a)外观达到5.1.11的要求,则判定该批机器人系统合格,否则判定该批机器人系统不合格: b)采用一次抽样时,如果有1项及以上项目不符合要求的,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预防性试验应按照表2的要求进行,试验周期为一年一次。 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每台装置应有清晰的铭牌, 内容如下: a)产品型号; b)产品全称; c)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d)质量,尺寸; e)出厂年月及编号。

8.1.2包装箱标记要求

包装箱上应有如下标记: a)发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 b)设备数量; c)包装箱外应有“防潮”“小心轻放”“不可倒置”等字样或标志; d)发/到站(港)及发/收货单位。

a)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说明书、出厂检测报告、装箱清单、附件、备品备件齐全: b)产品外观无损伤; c)产品表面无灰尘。 8.2.2包装箱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宜采用封闭式箱体包装,在机器人与包装箱体间应有弹性填 充物,保证机器人在包装箱内不剧烈晃动。 8.2.3包装箱上的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8.3.1包装好的机器人系统,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潮、受腐蚀与机械损伤。 8.3.2应适用于陆运、空运、水运(海运),运输装卸按包装箱上标志的规定进行操作

8.4.1包装好的机器人系统贮存在环境温度为一20℃~十55℃,湿度不大于95%的地方。 8.4.2贮存场所无酸、碱、盐,无腐蚀性、爆炸性气体,不受灰尘、雨、雪的侵蚀。

DL/T21532020

.1模拟实际现场的试验

实际现场的试验布置应符合图A.1、图A.2和表

附录A (规范性) 电弧放电抗扰度试验

图A.1模拟实际现场的试验布置

图A.2试验绝缘支撑

表A.1试验布置参数表

A.2电晕笼的等效试验布置

DL/T2153—2020

采用电晕笼试验装置,施加较低电压即可使导线表面电位梯度达到实际运行状态。按照电压等级 和典型线路参数,将导线安装在电晕笼中,调节施加电压,使导线表面电位梯度达到16kV/cm~ 22kV/cm。电晕笼大小应满足机器人活动的空间要求,同时保持机器人与笼壁之间的绝缘距离。电晕 笼的等效试验布置见图A.3。

图A.3电量笼的等效试验布置

DL/T21532020

B.1带电作业功能试验

B.1.1可见光检测试验

可见光检测试验步骤如下: a)取区间不小于20m的水平模拟线路,线路应由杆塔、耐张线夹、防振锤、间隔棒、导线、地 线等组成; b)机器人沿架空导线或地线运行: c)控制云台转动,检测线路状态,检测点不少于10个; d)试验结果应符合5.2.4的规定。

B.1.2断股修补试验

断股修补试验步骤如下: a)取区间不小于20m的水平模拟线路,线路应由杆塔、耐张线夹、防振锤、间隔棒、导线、地 线等组成; b)人为设置导线或地线断股; c)将带电作业工具安装在机器人上,安装断股修补工具; d)控制机器人沿线路行走至断股处,控制带电作业工具完成断股修补; e)试验结果应符合5.2.4的规定。

B.1.3螺栓校紧试验

螺栓校紧试验步骤如下: a)取区间不小于20m的水平模拟线路,线路应由杆塔、耐张线夹、防振锤、间隔棒、导线、地 线等组成: b)人为设置螺栓松动处; c)更换螺栓校紧工具; d)控制机器人沿线路行走至螺栓松动处,控制带电作业工具完成螺栓校紧; e)试验结果应符合5.2.4的规定。

B.1.4异物清理试验

异物清理试验步骤如下: a)取区间不小于20m的水平模拟线路,线路应由杆塔、耐张线夹、防振锤、间隔棒、导线、地 线等组成; b)人为悬挂塑料膜、风筝等异物; c)更换异物清理工具; d)控制机器人沿线路行走至异物处,控制带电作业工具完成异物清理; e)试验结果应符合5.2.4的规定

DL/T21532020

遥控直行速度试验步骤如下: a)在水平路径上取20m测量区间,规定横向始端和终端; b)遥控操作机器人HJ 757-2015 水质 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使机器人保持最大速度直线驶过始端和终端,记录机器人驶过始端和终端所 用时间,计算机器人的单次前进行走速度; c)上述试验不得少于两次,计算机器人的平均速度,试验结果应符合5.3.1的规定。

爬坡试验步骤如下: a)滚动爬坡试验装置,装置斜坡路径长度不小于20m; b)将爬坡试验装置的路径坡度调整至20°; c)将机器人正对试验线路的斜坡坡段,停在斜坡段前沿; d)操作机器人直行,使其行走至斜坡路径上,并行走至斜坡坡顶,则试验合格

爬坡试验步骤如下: a)滚动爬坡试验装置,装置斜坡路径长度不小于20m; b)将爬坡试验装置的路径坡度调整至20°; c)将机器人正对试验线路的斜坡坡段,停在斜坡段前沿; d)操作机器人直行,使其行走至斜坡路径上,并行走至斜坡坡顶,则试验合格

制动试验步骤如下: a)在水平的试验路径上选定停止端; b)机器人以额定行走速度行走至停止端后停车: c)测量机器人超出停止端部分的距离; d)连续进行3次,取三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试验结果应符合5.3.1的规定。

SJ 50973.17-2004 SYV-50-5-51、SYYZ-50-5-51型实心聚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详细规范DL/T21532020

试验步骤及方法如下: a)在试验线路上取20m的测量区间,规定开始端和停止端; b)将机器人放置在开始端; c)通过基站遥控机器人行走至停止端,操控云台,试验结果应符合5.3.4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力行业标准 输电线路用带电作业机器人 DL/T2153202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