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624-2013 水利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指南.pdf

SL 624-2013 水利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指南.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624-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6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73424
VIP资源

SL 624-201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L 624-2013 水利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指南.pdf

3.2.2卫星通信系统应由天线、伺服、BUC、LNB、卫星路由 器等组成。

3.2.3无线设备与接入系统可由无线语音调度系统(短波通信

3.2.4应用系统可由网络子系统、语音通信子系统、防汛会商

QGDW 13240.1-2018 66kV电力电缆采购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3.2.5承载平台宜选用通过性较好的车辆。

3.2.6辅助系统应由电源、空调等环境支持单元组成。

3.3应急通信固定站结构

3.3.1应急通信固定站应由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系统、配套设

3.3.1应急通信固定站应由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系统、配套设 施等组成。典型应急固定站的结构如图3.3.1所示。

图33.1典型应急固定站结构示意图

3.3.2卫星通信系统应由天线、BUC、LNB、卫星路由器等 组成。

3.3.3应用系统可由交换机、语音网关、视频编解码器、视频

4.1.1水利应急通信系统应采用标准卫星通信技术和设备。

4.1.2系统应符合以下可靠性要求: 1 应采用稳定成熟技术。 2设备运行应可靠性高,故障率低,所有设备应符合抗颠 簸要求,重点设备采用增强型加固系统。 3应适应不同地点、路况、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适应高 寒和高温等恶劣工作环境。 4应自动调整载波功率,补偿因降雨造成的信号衰减。 5应合理配置硬件备份,考虑网络安全,符合应急抢险通 信和指挥调度要求。 6全系统可用度不小于99.9%。 7 应符合GB9175及GB8702电磁兼容技术标准,各种设 备不应相互干扰。 4.1.3 应急通信移动站应符合以下实用性要求: 1 应具有较高机动性能能快速运输到灾害或事故现场, 具有单车独立运行能力。 2各项操作应简捷、方便,易于维护。 3车内设备应布局合理,有减震、降噪、隔音措施,大、 中型移动车应具有良好的会议、工作环境。 开机应自动设定工作频率及带宽。 5 应配置必要的仪器、仪表。 6 静中通与便携站应具备手动控制功能。 7 系统应节能省电,适合野外工作。 8 系统结构应美观合理,整体和布局均保持线条顺畅。 9 系统应配置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系统的建设、

使用和运行维护成本。

4.1.4系统应符合以下互通性要

1应急通信系统移动站之间应能互通。 2应急通信系统移动站应能在水利卫星通信网内异地援助: 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3应急通信系统移动站应能与水利卫星通信网内固定站实 现灵活组网,实现全国范围内调度使用, 4系统应采用IP协议,保证与异构网互连互通。

现灵活组网,实现全国范围内调度使用。 4系统应采用IP协议,保证与异构网互连互通。 4.1.5系统应符合以下安全性要求: 1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防止其他信号干扰。 2应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能够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管 理要求设置不同的使用和管理权限级别。 3各种射频设备不应对人体产生超标辐射。 4 承载平台应具有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 4.1.6系统应符合以下扩展性要求: 1 带宽设置及分配均应在主站网管完成。 2 现场接入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通信方式。 3系统设备配置应留有裕量,具有可扩展能力。 4 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共享性和可扩展性。 5系统建设应考虑到今后较长时期内发展的需要,留有充 分的升级和扩充的可能性。 4.1.73 系统应符合以下兼容性要求: 1 体制、协议应与接口统标准。 应按开放式系统的要求选择设备和设计网络。 3 应提供第三方开放接口,能与不同厂商的设备互连。 4.1.8 系统应符合以下先进性要求: 1 应采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采集和处理等 技术。 2设备应采用当今先进、成熟的产品。 版用

4.1.5系统应符合以下安全性要

4.1.5系统应符合以下安全性要求:

4.1.6系统应符合以下扩展性要

1带宽设置及分配均应在主站网管完成。 2 现场接入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通信方式。 3系统设备配置应留有裕量,具有可扩展能力。 4 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共享性和可扩展性。 5系统建设应考虑到今后较长时期内发展的需要,留有充 分的升级和扩充的可能性,

4.1.7系统应符合以下兼容性要

1体制、协议应与接口统标准。 2 应按开放式系统的要求选择设备和设计网络。 3 应提供第三方开放接口,能与不同厂商的设备互连。 4.1.8 系统应符合以下先进性要求: 1 应采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采集和处理等 技术。 2 设备应采用当今先进、成熟的产品。 3 3车体底盘、车体系统、材料工艺及辅助器件均应采用先

进成熟、专业主流的产品。

1天线、卫星调制器和射频单元应符合卫星转发器运营机 构的入网标准,没有提供入网证明的产品,应按卫星转发器运营 机构的要求进行入网测试。 2移动站的卫星通信如采用动中通,应按照国家相关部门 管理办法和卫星转发器运营机构的要求进行审批

4.2.1系统应能使用各种有线、无线方式获取现场声音、图像 和数据。

4.2.2系统应能利用卫星等通信手段与决策指挥机构建立

4.2.3系统应具备进行网络运行控制和管理,调配各种业务传

4.3.1应急移动站传输速率应根据业务量在128kbit/s~4Mbit/s 之间进行调整。 4.3.2应急移动站现场到决策指挥机构之间的视频信息通信速 率应为512kbit/s~4Mbit/s。 4.3.3应急移动站应能开通2~4路话音业务信道,每路话音通 信速率为8~16kbit/s。 4.3.4应急移动站应能提供数据业务传输信道,通信速率为 128~1024kbit/s。 4.3.5各种业务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应为:紧急话音、防汛会 商、实时视频、数据。

4.4.2在应用层应采用IP协议与国家应急平台互连

星通信系统分类与基本技术要

5.1.1卫星通信系统按卫星天线工作方式分为静中通、动中通 便携站和固定站四类卫星通信系统。

站和固定站四类卫星通信系统。

5.1.2卫星通信系统接口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5.1.3卫星通信系统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Ku波段:上行14.0~14.5GHz,下行12.25 12. 75GHz.

5.2静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5.2.1 静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具备现场声音和图像的采集,音视频信号的接入和传输 功能。 具有宽带卫星通信能力。 3 具备现场组建无线局域网功能 4 大、中型车载静中通系统具备防汛会商功能。 5 具备地理位置定位功能。 6 具备指挥调度功能,能够为前、后方指挥调度提供通信 保障

5.3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5.3.1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 车载平台运动或静止状态下能够建立并保证卫星通信。 2 具备现场声音和图像的采集,音视频信号的接入和上传 功能。 具备双向图像传输功能,能与后方指挥中心进行视频 对话。 4 能将采集的音视频信息接入后方的会商系统。 5 具备指挥调度功能,能够为前、后方指挥调度提供通信 保障。 6 具备GPS定位功能。 7 能方便接人水利部卫星通信网络 5.3.2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在二级及以上公路以大于40kWh速度移动时能够通信。 2 平均无故障时间应大于10000h。 3选用小型车时,动中通天线选用低轮廓天线,选用大、 中型车体时,动中通天线选用传统抛物面天线 4为满足移动平台运动时的通信要求,天线风阻系数应 较小。 5系统在短时间能够开启,具备卫星自动跟踪功能,灵敏 度高,卫星捕获速度快。 6天线控制精度高。 7车载平台顶部便于安装并固定动中通天线。 8小型车配备取力发电机作为供电系统。 9电源供电:交流电压220V(土15%);备份车载蓄电池 12V转220V逆变。

系统应为全关候工作模式。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天线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电气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天线的功率谱发射密度、交叉极化隔离度和旁瓣特性 应符合GB/T12364要求。 2)工作频率:发射13.75~14.5GHz;接收10.95~ 12.75GHz。 3)新疆西部、西藏、黑龙江等地动中通卫星天线增益应 符合以下要求 发射:≥40.5dBi。 接收:≥39dBi 4)国内其他地区动中通卫星天线可根据链路计算情况降 低天线增益,但天线等效口径应不小于0.6m。 5)允许的最大指向偏差为0.2°。 6)在指向偏差超出0.5°时,动中通天线系统应在100ms 内停止发送上行功率,并保持载波发射关闭状态直至 偏差恢复到0.2°以内。 7)交叉极化隔离度:≥26dB(士1dB波束范围内)。 8)收发隔离:≥60dB。 9)极化方式:线极化,自动调整。 10)动中通天线的功率发射应符合GB/T12364对偏轴辐 射EIRP限制条件要求。 机械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转动范围:全方位360°连续无限转动:天线波束俯仰

5.3.4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天线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调整范围10°~80°内;极化调整范围士90°内可调。 2)方位俯仰最大跟踪角速度:≥100s。 跟踪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能在运动中或静止状态时完成自动初始对星。 2)极化自动跟踪。 3)跟星操作自动完成。 4)静止初始对星时间不大于180s。运动初始对星时间不 大于300s。 5)初始对星精度应不大于2/10天线接收波束宽度。 6)跟踪精度应不大于3/10天线接收波束宽度。 7)重捕卫星时间:≤1s。 8)应能在以下行驶状态下准确跟星: 一级路面:≤120km/h; 二级路面:≤80km/h; 三级路面:≤60km/h。

5.4便携站卫星通信系统

5.4.1 便携卫星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 在不同地形地貌的情形下能够建立并保证卫星通信。 采集现场音视频信息。 3 双向音视频传输。 4 能与后方指挥中心进行语音通话。 5 能将采集的音视频信息接人后方的会商系统。 6 能接入水利部卫星通信网络。 5.4.2 便携卫星通信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轻便、易操作,2~3人即能实现本系统的背负、展开和 操作。 2 天线具备全自动、半自动、手工操作等工作模式。 3具备一键对星功能,3min内能够正确锁定卫星,能够自 动捕获、稳定保持、精确跟踪目标卫星

10极化范围:180°,步长0.1°。 11信标接收机频跟踪范围:950~1750MHz。 12天线控制:能够进行有线和无线控制方式;图形用户界 面人机接口;要求天线提供自动跟踪卫星信号及锁定工作状态, 锁定工作状态下要求断电后能够保持天线方位、俯仰角度,再次 接通电源后不再进行卫星信号跟踪

5.5.1固定站卫星通信系统的卫星通信体制、应用系统体制应 与水利部主站的要求一致。 5.5.2固定站卫星通信系统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固定站可与移动站实现双向卫星通信,也可与水利部主 站及其他固定站进行双向卫星通信。 2固定站支持话音、数据、图像和会议视频等业务。 3可将移动站采集到的话音,数据及图像接人指挥决策机 构现有业务系统。 4 固定站业务通过IP方式接人地面网。 5.5.3 固定站建设站址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天线正前方地势开阔、净空区内不应有树木、建筑物、 金属反射物等障碍物。 2工作方位角方向的关际角比工作仰角小10°以上。 3C波段固定站建站前应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电磁环境 测试,并提交测试报告。 4站址天线基础工作方位上距天线100m内应无110kV以 上架高高压输电线;距天线2000m内应无电气化铁路;还应避 开发电厂、变电站、机场等干扰源。 5站址的选择应避开雷击区,并进行避雷设计。 6站址应便于与地面网络连接

1固定站可与移动站实现双向卫星通信,也可与水利部主 站及其他固定站进行双向卫星通信。 2固定站支持话音、数据、图像和会议视频等业务。 3可将移动站采集到的话音,数据及图像接人指挥决策机 构现有业务系统。 4固定站业务通过IP方式接人地面网

5.5.3固定站建设站址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1天线正前方地势开阔、净空区内不应有树木、建筑物 金属反射物等障碍物。 2工作方位角方向的关际角比工作仰角小10°以上。 3C波段固定站建站前应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电磁环境 测试,并提交测试报告。 4站址天线基础工作方位上距天线100m内应无110kV以 上架高高压输电线;距天线2000m内应无电气化铁路;还应避 开发电厂、变电站、机场等干扰源。 5站址的选择应避开雷击区,并进行避雷设计。 6站址应便于与地面网络连接。

5.5.4固定站天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2天线安装在地面时,天线基础应建立在坚硬的地质构层 上,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应采用打桩等加固措施;天线基础应采 用整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并按重要建筑物考虑,设计地震烈度时 应按当地地震烈度提高一级计算;天线基础一年内不均匀下沉不 应超过2mm。 3天线基础周围应设有从接地系统引出的接地体,裸露部 分应作防腐处理。 4天线设于建筑物顶部时,建筑物在结构上应能承受天线 自身重量及各项载荷要求;建筑物顶部应有足够的安装施工作业 面积及便于设备设施及施工人员通过的通道,并配备设备供电及 照明电源。

5.5.5固定站卫星天线应符合以下技术要

应急通信系统可配备卫星移动

6.4.13G网络宜采用虚拟拨号专网(VPDN)与水利防汛地面 网互连的方式组网,见图6.4.1。

.4.13G网络宜采用虚拟拨号专网(VPDN)与水利防汛地面 网互连的方式组网,见图6.4.1。

图6.4.13G接入系统组网示意图

以太网接口:RJ-45;10/100M直连交叉自适应。 10 支持VPN。 11 电源:220V交流。

11 单兵系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工作频率。 2系统发射信号不应对现有的其他合法业务产生于扰。 3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设备配置容易,使用简单。 4发射单元不应对人体有超标辐射。 5发射机其电源类型和电源标称电压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明 确规定。 6 供电模块应保证发射单元连续作天于6h。 7单兵设备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1)视频输人接口:复合视频信号与音频信号。 2)视频输出接口:50Q或75QBNC母型头。 3)音频接口特性:线路输人、线路输出。 4)音频连接端子:BNC、莲花插头座或SDI嵌人音频或 卡侬插头。 6.5.2单兵通信系统发射单元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信道带宽:2~8MHz。 2工作频段:符合或优于工信部无2008]333号《关于 移动无线视频传输系统使用频率的通知》的标准。现场可调节并 且显示工作频率。 3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具备复合视频AV接口。 2)具备SDI接口或HDMI高清接口。 4图像清晰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带宽为2MHz时,可以传输D1格式图像。 2)带宽为6~8MHz时,可以传输HD1080i或720p格式

18MHz信道带宽设备标准频谱模板图

6发射功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1)单兵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应不大于2W。 2)发射功率调节范围为10dB,调节步进为1dB。 3)功率稳定度:工作温度范围和电源电压容差范围内发 射功率变化在士1dB范围内。 电源电池应符合以下要求: 1)配备后备电池,现场更换电池方便。 2)主备电池总工作时间大于6h。 3)单电池工作时间大于3h。

1: 接收灵敏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当信道带宽为2MHz时,接收灵敏度应不大于一100dBm 2)当信道带宽为8MHz时,接收灵敏度应不大于一95dBm。 2动态范围: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应不小于95dB。 3输出接口和幅度:复合视频CVS接口(AV接口) HDMI接口;高清色差分量YPbPr接口。 4视频信号应符合以下要求: 1)AV接口的白电平峰值:700士210mV。 2)色同步峰值:300土100mV。 3)行同步脉冲:一300土75mV。 5音频通道频率响应应符合以下要求: 1)系统音频通道频率响应在60Hz~18kHz范围内。 2)稳定度:相对于1kHz的幅度变化应在士1dB范围内, 6音频谐波失真:≤5%。 7音频通道信噪比:≥40dB。 87 可采用视频编码方式包括:MPEG-2、MPEG-4 H.264、AVS。 9 应能支持1.2~6Mbit/s的视频编码传输速率。 5.5.4电源适应性要求:当主电源电压在下列范围内变化时 系统设备应不需调整而能正常工作

使用一般交流电源,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士15%范 围内; 使用开关电源,电源电压在100~250V范围内; 使用直流电源,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士15%范围内。 6.5.5单兵通信系统应符合以下其他要求: 1 振动要求:符合基本运输的公路运输环境。 2工作温度:一30~十55℃。 3 防水要求:符合GB4208IP65的防水等级要求。 4 EMC要求:符合电磁发射和敏感度地面使用的要求

7.1.1应用系统应包括网络子系统、语音通信子系统、防汛会 商子系统和图像通信子系统等。

7.1.1应用系统应包括网络子系统、语音通信子系统、防汛会

7.2.1可采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组成网络子系统,见 图 7.2. 1。

图7.2.1 网络系统结构示意图

2.2 根据业务需要,网络子系统可自动选择卫星路由或3G路由 2.3 网络子系统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 遵循TCP/IP协议,数据交换能力应不低于1oMbit/s。 2 交换端口不少于8个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 3 支持播组和单播协议。 4 支持流控和QoS。 5 支持广播风暴抑制。

图7.3.1现场语音通信系统结构图

7.3.6固定站可采用语音网关构成语音应用子系统。见 图 7.3. 6。

图7.3.6固定站语音系统结构

7.3.8固定站语音通信子系统应符合以下功能要求:

6能建立和维护与软交换之间的关联,能检测到与软交换 之间连接的中断JY 143-1982试行 动物浸制标本通用技术条件 试行,应能在故障恢复或拥塞消除后恢复连接。 7能在启动后向软交换报告其配置状况。 8能向软交换设备报告底层连接的异常故障。 9能根据软交换在某些命令中的指示向软交换汇报在特定 关联中存在的终结点的状态及使用信息。 10支持号码透传,二次拨号,DTMF检测。

6能建立和维护与软交换之间的关联,能检测到与软交换 之间连接的中断,应能在故障恢复或拥塞消除后恢复连接。 7能在启动后向软交换报告其配置状况。 8能向软交换设备报告底层连接的异常故障。 9 能根据软交换在某些命令中的指示向软交换汇报在特定 关联中存在的终结点的状态及使用信息。 10支持号码透传,二次拨号,DTMF检测。 7.3.9 固定站语音通信子系统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 接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1)语音网络侧接口采用数字中继。 2)在IP网络侧采用10/100M或千兆以太网接口。 3)与网管中心接口:与网管中心的接口采用10/100Base T接口 2信令和协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支持信令:PRI、NO.1、Q.931、Qsig 2)支持协议:MGCP、H.323、SIP 3容量要求:2路E1。 7.4防汛会商子系统

1)语音网络侧接口采用数字中继。 2)在IP网络侧采用10/100M或千兆以太网接口。 3)与网管中心接口:与网管中心的接口采用10/100Base 一T接口。 2信令和协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支持信令PRI、NO.1、Q.931、Qsig 2)支持协议:MGCP、H.323、SIP 3容量要求:2路E1。

7.4防汛会商子系统

7.4.1防汛会商子系统应包括视频会议终端、摄像终端、拾音 设备和显示终端等设备。见图7.4.1。

设备和显示终端等设备。见图7.4.1。

图7.4.1 防汛会商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4.2防汛会商子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符合水利系统规划的IP地址分配要求。 2 可接入计算机信号,实现双流功能。 3 能够接人省级、流域防汛抗旱会商系统。 4.3 防汛会商子系统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 1 信息速率支持384kbit/s~4Mbit/s。 抖动:≤30ms;编码时延:≤300ms。 3 丢包率:<1%。 4 唇音同步。 5 支持SIP协议及H.323V4以上协议。 6 视频编码支持:H.261、H.263、H.264。 7 音频编码支持:G.711、G.722。 8 PAL制式在速率大于等于384K时,每秒不小于25。 9 视频格式(25慎/s):CIF、4CIF。 10 视频格式移动顿场所:CIF、4CIF、QCIF。 11 具有独立回声抑制。 12 支持双路视频H.239。

GB/T 38046-2019 汽车乘员反光背心7.4.4防汛会商子系统应符合以下接口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