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20306-2014 核电厂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pdf

NB/T 20306-2014 核电厂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9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7037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NB/T 20306-2014 核电厂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pdf

NB/T203062014

c)必要时可进行同位素水文地质试验,每一主要水文地质单元的试验数据不宜少于3组 6.2.8地下水长期观测应符合第8章的相关规定

6.3.1本阶段应在可研阶段对厂址进行核环境影响有利、一般和不利条件划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 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6.3.1本阶段应在可研阶段对厂址进行核环境影响有利、一般和不利条件划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 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6.3.2当厂址对核环境影响有利时,宜开展常规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水长期观测,验证前阶段的水文 地质调查与评价成果。工作布置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个核岛压水试验孔不宜少于2个; 'b)宜在厂址富水地段进行抽水试验,确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及涌水量,试验组数不少于2组; )兰 当厂址回填区分布较广且厚度较大时,宜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注水(渗水)试验,试验数量不 宜少于3组; d 可根据需要进行常规水化学分析试验; e) 利用井、泉和长期观测钻孔对厂址地下水进行长期观测,观测点不宜少于6个。 6.3.3当厂址对核环境影响一般时,应开展常规水文地质试验、现场弥散试验和地下水长期观测,并 宜进行批式法试验,完善地下水数值模型,进行放射性核素迁移评价。工作布置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 规定: a 每台机组场地压水试验孔不宜少于4个,核岛地段不少于2个; b) 应在厂址及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的富水地段进行抽水试验,确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及涌水量 每一主要水文地质单元试验组数不宜少于3组; 应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注水(渗水)试验,每一主要岩土层试验数量不宜少于3组; 应在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上进行地下水流向、流速测定,每一主要水文地质单元不宜少于3 组; 应在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上进行现场弥散试验,每一主要水文地质单元至少应有1组试验数 据; 应在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上取样进行水质分析,每一主要水文地质单元不宜少于3组试验数 据; g) 宜在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上取样进行批式法试验,每一主要岩土层针对主要核素不宜少于3 组试验数据; 利用井、泉和长期观测钻孔对厂址及厂址周围可能受事故排放影响的水文地质单元进行地下水 长期观测,长期观测点总数不宜少于9个。 6.3.4当厂址对核环境影响不利时,应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水长期观测,完善地下水数值 模型,进行放射性核素迁移评价。工作布置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每台机组场地压水试验孔不宜少于6个,核岛地段不少于2个; 应在厂址及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的富水地段进行抽水试验,确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及涌水量 每一主要水文地质单元试验组数不宜少于3组,其中至少应有1组多孔抽水试验: 应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注水(渗水)试验,每一主要岩土层试验数量不宜少于6组; d) 可在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上进行微水试验,每一主要水文地质单元试验孔数不宜少于3个; 应在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上进行地下水流向、流速测定,每一主要水文地质单元不应少于3 组; f. 应在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上进行现场弥散试验,每一主要水文地质单元不宜少于3组; g) 应在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上取样进行水质分析,每一主要水文地质单元不宜少于3组试验数 据:

GB/T 13017-2018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NB/T20306—2014

h)应在地下水主要渗流途径上取样进行批式法试验,每 组试验数据; 1 必要时可进行同位素水文地质试验; 利用井、泉和长期观测钻孔对厂址及厂址周围可能受事故排放影响的水文地质单元进行地下水 长期观测,核素迁移的主要途径上应有1条观测线;当厂址地下水下游有密集的居民点或重要 取水点时,宜在厂址与下游居民点和重要取水点之间布置长期观测点;长期观测点总数不宜少 于12个。

7.2.1水文地质测绘应在相同比例尺地质测绘基础上进行,在未进行地质测绘地区应同时进 地质利 水文地质测绘。测绘底图应采用相同或是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7.2.2观测路线宜以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方式布置,观测路线沿线的各类地质、地貌界线及水文 占应有观测点控制,做详细记录,采集必要的样品,并宜做路线地质剖面。

NB/T203062014

7.2.3观测路线宜按下列要求布置!

a) 沿井、泉、岩溶水点等地下水露头多的方向; b) 沿含水层(组)和富水性、水化学特征变化显著的方向; c) 沿垂直岩层走向、构造线走向方向: d 沿地貌形态变化显著的方向; e) 沿河谷、沟谷方向; f) 沿地表水体分布多的方向。 7.2.4 观测点宜布置在下列位置: a 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 等; b) 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 c) 井、泉、岩溶水点、钻孔、地表水体等; d一与地下水有关的甘它重亚位累

7.2.5测绘精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填图单位的最小尺寸为图上2mm,对于具有水文地质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可采用扩大比例尺 表示。水文地质界线的标绘误差不得大于2mm; b 水文地质观测点应根据精度要求选用适当方法定位,控制性观测点和重要地质、地貌、水文地 质点的位置宜采用测量仪器定位; C. 每平方公里的观测点数和观测路线长度可按表4确定

地质测绘的观测点数和又

7.2.6水文地质测绘宜包括以下内容

a 搜集调查区及周边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及气象等资料: b) 地貌类型、特征及其与含水层的分布和地下水的埋藏、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 c) 地层的组成、特征,各地层的透水性、富水性及其变化: d) 包气带的分布特征、厚度、岩性等; e) 地质构造的类型、特征、组合关系及含水特征:

NB/T203062014

f) 井所在地段的地貌、地层特征,主要含水层的岩性、时代,并的类型、深度、并壁结构、出水 量、水位、水质及其动态变化; g 泉的出露条件、成因类型和补给来源,泉的流量、水质、水温、气体成分,泉的动态变化及利 用情况; h 地表水的类型、分布、地表水体的流量、水位、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地表水的 利用现状; i)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

NB/T203062014

7.4水文地质钻探与取样

7.4.1应在分析、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布置钻孔,且宜一孔多用, 7.4.2水文地质钻孔控制深度应揭露主要含水层(组),并应考虑各项试验的要求。 7.4.3钻孔孔径应满足试验和测试的要求。 7.4.4钻孔岩芯采取率,黏性土和完整基岩不应小于80%;砂性土、松散砂砾岩、基岩强风化带、破 碎带不应小于65%。当采用物探测井验证时,采取率可以适当放宽。 7.4.5水文地质钻孔应采用清水钻进,钻进过程中应观测孔内水位变化,记录冲洗液漏失量,钻孔涌 水的深度和涌水量,自流水头,钻进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初见水位、终孔稳定水位等。当有多层地下水 时,应分层观测。 7.4.6水文地质成孔、洗井、滤料等技术要求应遵循DZ/T0148的规定。 7.4.7地下水样应采集含水层中的天然水样,水样的量应超过各项试验所需水量之和的20%~30%。 盛水容器宜采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或化学稳定性好的塑料瓶,容器应洗涤清洁,取样前用取样点的 水反复冲洗三次以上。 7.4.8采水样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减轻样品与大气发生接触,取含不稳定成份的水样时,应及时加入 稳定剂。井孔中采样时应避免搅动井水和底部沉积物。 7.4.9水样采取后应放置于不受阳光照射的阴凉处,存放时间不应超过72h,稍受污染的水不应超过 48h,受污染的水不应超过12h。 7.4.10根据需要在钻孔、探井或地表采取岩、土试样,取样数量和方法应满足相关试验的要求。 7.4.11钻探、取样资料宜包含:钻孔成果综合图表,岩芯编录资料,洗孔记录,水、岩、土样取样记

7.5.1现场试验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现场试验方法应根据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分析对参数的要求、地 区经验和测试方法的适用性等因素选用; b 分析现场试验成果资料时,应注意仪器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等对试验的影响,并结合水 文地质条件,剔除异常数据: 现场试验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方法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和相应测试标准的规定

7. 5. 2 抽水试验

7.5.2.1抽水试验用于获取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度、弹性储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7.5.2.2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时,宜选择单孔抽水试验;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选择 多孔抽水试验。抽水试验孔宜采用完整井型。

7.5.2.4稳定流抽水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5.2.4稳定流抽水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

a 宜进行3次水位降深。最大水位降深值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涌水量确定,其余2次降 深值宜分别为最大降深值的1/3和2/3。相邻两次降深值之差不宜小于1m。水位降深顺序,对 基岩含水层宜按先大后小,松散含水层宜按先小后大逐次进行; b 抽水稳定延续时间不应小于4h。当有观测孔时,应以最远观测孔的动水位稳定为准; 试验过程中,动水位和出水量观测应同步进行,观测时间宜在抽水开始后第5min、10min、 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各测一次,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 5.2.5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中应控制抽水孔出水量,使之保持常量

a)试验中应控制抽水孔出水量,使之保持常量:

NB/T203062014

a 试段长度宜为5m,岩芯完好时, b) 试验应按三级压力五个阶段进行,宜采用0.3MPa—0.6MPa—1MPa—0.6MPa—0.3MPa;当 试段埋深较浅时,最大压力应适当降低; 洗孔应采用压水法,洗孔时钻具应下到孔底,流量应达到水泵的最大出力。洗孔应至孔口回水 清洁,肉眼观察无岩粉时方可结束。当孔口无回水时,洗孔时间不得少于15min; d 下栓塞前应对压水试验工作管进行检查,不得有破裂、弯曲、堵塞等现象。接头处应采取止水 措施。栓塞应安设在岩体较完整的部位;

NB/T203062014

式中: Q一试段的透水率,单位为吕荣(Lu),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L压水试验试段长度,单位为米(m); Q3—第三阶段的计算流量,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 Ps——第三阶段的试段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当需要根据压水试验成果计算岩体渗透系数时,应符合SL31的有关规

7.5.4注水(渗水)试验

1注水(渗水)试验用于测定岩(土)层的渗透系数。 2对砂土、圆(角)砾、卵(碎)石等,可采用试坑单环法;对粉土和黏性土,可采用试坑双 试验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钻孔法。

7.5.4.3试坑单环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

a)在选定的试验位置,挖一个圆形或方形试坑至试验层,在坑底部再挖一个深15cm~20cm注 水试坑并放入铁环,环外用黏土填实,环底铺2cm3cm厚的粒径5mm~10mm的滤料作为 缓冲层; 向环内注水,当环内水深达到10cm时,开始记录量测时间和注入水量,在试验过程中,应保 持水深10cm,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5cm; C 水量量测精度应达到0.1L;开始每隔5min量测1次,连续量测5次,以后每隔20min量测1 次并至少连续量测6次;当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流量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流量的10%时,试 验即可结束,取最后一次注入流量作为计算值; d 试验土层的渗透系数按公式(2)计算:

NB/T203062014

式中: K——渗透系数,单位为厘米每秒(cm/s); Q—注入流量,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 一试环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²)

7.5.4.4试坑双环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

NB/T 203062014

K一一渗透系数,单位为厘米每秒(cm/s): Q一注入流量,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 1一一注水试验试段长度,单位为厘米(cm); 一钻孔内半径,单位为厘米(cm); H一试验水头,单位为厘米(cm)。 5.4.6.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粉土、黏性土及渗透性较差的岩土层,主要技术 要求应符合: a)成孔、地下水位观测和试段止水同常水头注水试验; b 试段止水后,应向套管内注入清水,使管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一定高度或至套管顶部作为初始 水头值,停止供水,并开始记录水位随时间变化情况。开始间隔时间为1min,连续观测5次, 然后间隔为10min,观测3次,后期观测间隔时间应根据水位下降速度确定,可按30min间 隔进行,当试验水头下降到初始试验水头的0.3倍或连续观测点达到10个以上时,即可结束 试验; 岩土层的渗透系数按照公式(6)计算:

7.5.4.6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

K——渗透系数,单位为厘米每秒(cm/s); 一形状系数,单位为厘米(cm),按SL345的规定选用; 钻孔内半径,单位为厘米(cm); tI、t2——试验某一时刻的试验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Hi、H2——在试验时间t、t2时的试验水头,单位为厘米(cm)

7.5.5地下水流向、流速测定

7.5.5.1地下水流向测定可用几何法和充电法。几何法量测点不应少于呈三角形分布的3个测孔(井)。 测点间距应根据岩土的渗透性、水力梯度和地形坡度等因素确定,宜为50m~100m,应同时量测各孔 (井)内水位,绘制等水位线图,确定地下水的流向。充电法宜采用单孔法,以其为中心观测电位差, 绘制基本等电位线,判断地下水流向。 7.5.5.2地下水流速测定宜采用示踪试验,所选示踪剂宜符合无毒、能随水流动、一定时间内化学稳 定和不会改变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渗透速度及流向且容易检出等条件,其中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必须采用 法律允许、可靠安全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并且在试验区内应无生活饮用水水源。 7.5.5.3采用示踪法测量地下水流速前,应沿着地下水流向布置2个钻孔,上游为示踪剂投源孔,下 游为观测孔,且宜在观测孔两侧垂直地下水流向上增加2个辅助观测孔。投源孔和观测孔之间的距离应 根据含水层渗透性确定,可参考下列要求: a)细砂、中砂含水层为2m~5m; b) 粗砂、砾砂、圆(角)砾含水层为5m~15m; 卵(碎)石含水层或渗透性强的裂隙含水层为10m~15m; d) 岩溶发育的灰岩含水层中应大于50m。 7.5.5.4应在固定时间观测示踪剂的浓度,待观测孔中出现示踪剂后,应加密观测频率,测定出示踪 剂浓度峰值到达观测孔的时间,绘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计算地下水流速

5.6.1弥散试验用于获得弥散度等参数

NB/T20306—2014

7.5.6.2试验示踪剂的选用见7.5.5.2。

7. 6. 4弥散试验

.4.3室内弥散试验宜取现场原状样进行试验,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将试样装入土柱仪内,由下而上充水,使得试样中空气完全排出而达到饱和; b 士柱仪上每隔一定距离应布置示踪剂浓度观测孔,定时对每个孔进行观测,浓度开始变化后, 宜增加观测频率,直到达到稳定: c)十柱仪应保持上下游水头稳定,且每隔一定距离应布置测压孔,测定各孔的水头值; d)参数计算方法应根据示踪剂投源方式选择。具体见附录C。

NB/T203062014

7.6.6.1同位素测试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用合适的同位素进行测试与评价。 7.6.6.2可选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查明地下水的起源和形成条件,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以及不同含水层 之间的水力联系;可选用"H(或CFC方法)、3H/’He法测定浅层地下水的年龄,可选用14c或3CI测 定深层地下水的年龄,分析地下水的更新速率。 7.6.6.3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采集的要求见附录E

进行。 a) 可行性研究阶段,宜开展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观测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个水文年; 设计阶段,应建立地下水长期观测点网,对厂址及厂址周围可能受事故排放影响的水文地质单 元进行长期观测,观测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个水文年; 建造阶段,应继续开展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观测的持续时间宜大于3个水文年; d) 各阶段宜连续观测,取得连续、系统、完整的观测资料。 3.1.2 在进行地下水长期观测的同时,应收集有关的水文、气象资料。 8.1.3地下水长期观测点,应尽量利用已有勘探孔、井、泉等。 8.1.4必要时应进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同步观测。

B.2长期观测点的布置

8.2.1长期观测点应结合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及其边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布置,一般 应能覆盖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的整个地下水系统,核岛及其它主要构筑物所在区域应布置不少于1个观测 点,厂区内观测点宜按网格状布置,厂区地下水下游观测点应沿地下水流向线状布置。 8.2.2需查明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时,应分层设置长期观测点。 8.2.3不同阶段长期观测点的数量可按表5布置:

表5不同阶段长期观测点、线数量表

NB/T203062014

8.4.2地下水宜每月观测一次,应同时记录气温,当其地下水观测数据变化大时应增加观测频率。各 观测点的观测应在同一时段进行。 8.4.3应定期采取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每一个水文地质单元不宜少于3组,对于浅层地下水或水质 变化较大的含水层宜每季度采取一次或分丰、平、枯水期各采取一次。 8.4.4应定期检查长期观测孔孔深及有无沉淀、冻凝、堵塞等情况。当发现有水位不灵敏、水位异常 的情况或者观测孔有被破坏的现象,应及时检查和处理。 8.4.5当地下水观测数据异常时应核查、补测。 8.4.6地下水长期观测的精度要求:水位读数应读至毫米,流量读数应读至0.5L,水温读数应读至0.1 。 8.4.7双 观测工具和仪器应定期检查、维修与校正。 8.4.8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应及时进行整理,编制地下水长期观测报告和地下水长期观测年度报告。 8.4.9地下水长期观测报告和地下水长期观测年度报告的内容宜包括: a) 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等要素及影响因素的历时曲线; b) 地下水水文与水质要素与气象、水文等关系曲线图; ) 当有足够的观测资料时,绘制不同水文年丰、平、枯水期的地下水水位等值线图; d) 对于井、泉的水量观测,编制涌水量统计表、年报表; 地下水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

9.1.1核电厂水文地质分析与评价应在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现场试验、室 内试验、地下水长期观测和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进行,并应符合本标准第5 章和第6章的规定,

9.1.2核电厂水文地质分析与评价内容宜包括

9.1.2核电厂水文地质分析与评价内容宜包括

a) 水文地质基本条件: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渗透性等;含水层岩性组成、厚度、分布特征、 渗透性、富水程度等;隔水层岩性组成、厚度、分布特征、渗透性等;厂址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等; b) 地下水基本特征:地下水类型、水位埋深及其动态变化,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 下水水化学特征等; c)厂址地下水渗流、弥散及其他水动力特征评价: d)核素在地下水中迁移评价; )工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评价

a)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初步评价厂址水文地质基本条件及地下水基本特征,分析厂址的适宜 性; b)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分析厂址水文地质基本条件及地下水基本特征,评价厂址地下水渗流及其 他水动力特征;对厂址进行核环境影响有利、一般和不利条件划分;初步评价厂址地下水弥散 特征,初步分析核素在地下水中的主要迁移途径及过程,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对水文地质环境产 生的影响:

b)预测假想事故状态下核电厂对厂址及周边地下水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内容包括:核素自泄漏点 到最近取水点的时间、浓度以及浓度在迁移路径上随时间的变化等。

9.2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选取

9.2.1 核电厂水文地质参数应按下列内容分析评价其可靠性、代表性和适宜性 a) 影响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 b) 试验方法与计算公式的配套性; ) 试验结果的离散程度; d) 不同试验方法所得结果与地区经验值的分析比较。 9.2.2 参数的分析与确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划分水文地质单元、区段或层位; b) 检查试验数据,舍弃失真数据; c) 按水文地质单元、区段或层位整理、分析试验数据,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9.2.3 宜分析水文地质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 9.2.4 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应符合下列原则: a 分析水文地质参数的用途和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并与经验数值进行比较; b) 分析试验方法与计算模型的匹配性和相关条件的相似性; C) 采用多种方法确定同一参数时,应根据试验条件综合确定。

9.2.4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应符合下列原则:

a 分析水文地质参数的用途和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并与经验数值进行比较; b) 分析试验方法与计算模型的匹配性和相关条件的相似性; c)采用多种方法确定同一参数时,应根据试验条件综合确定。 9.2.5在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报告中,应提供水文地质参数的分布范围和数据的数量,可提供平均值, 也可根据需要提供其他统计值

10.1.1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报告依据的原始资料,应进行整理、检查、分析、鉴定,确认无误后方可 使用。应合理利用已有资料,并恰当地编入报告中。 10.1.2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报告应按阶段编制,报告应资料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 结论有据、建议合理、重点突出,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 10.1.3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报告的文字、术语、代号、符号、数字、计量单位、标点等,均应符合国 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10. 2 文字报告

0.2.1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工程特点、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与: 宜包括下列内容: 工程概况: b) 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c) 调查方法与调查工作量布置; d 调查区自然地理条件; e)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f 调查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地 表水、地下水的特征及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力联系,化学成分,流速流向,水文 地质参数等;

g) 调查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及远景规划; h)水文地质分析与评价; i)结论与建议。

NB/T203062014

10.3.1成果报告宜附下列图表:

NB/T 203062014

A.1.1微水试验用于获取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A.1.2试验孔在钻探过程中,应减少对孔壁的扰动。 A.1.3试验前应采用抽水法或压水法对试验孔进行洗井。 A.1.4每个试验孔的主要含水层宜做3次以上升水位或降水位试验,取平均值作为该含水层的水文地质 参数。

将水位扰动装置(如定体积柱体)和水位测量仪器(如水压传感器)等设备放置到钻孔内预定试验 深度,待水位恢复到静止状态,从(或向)钻孔中快速抽出(或插入)水位扰动装置,使钻孔水位发生瞬 时改变,然后利用水位测量仪器记录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最后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计算参数。

秀系数K可结合直线图解法求解,计算公式见(A

套管半径,单位为米(m); rw 过滤器有效半径(过滤器半径与过滤层厚度之和),单位为米(m): R 微水试验的影响半径,单位为米(m); 过滤器的长度,单位为米(m); ho—初始水位,单位为米(m); h一时间时地下水位DB13T 5127.1-2019 植入性医疗器械高分子材料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第1部分:柠檬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迁移量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法,单位为米(m)。 3.1.3可用经验公式(A.3)和(A.4)分别计算完整井和非完整井的ln(R/r)值

ro 2tKl nl r? In(R/r.)

1 rIn(R/r) In 2L

NB/T20306—2014

HG/T 5096-2016 反应嫩黄W7G1.1 nl (A.4) In(b / r) L/r

1.1 C n( In(b/r)L/r

A.3.2.1VanderKamp模型适用于强渗透性含水层完整承压井中进行的微水试验,其解析解见公式 (A.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