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1/T 149-2015 高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pdf

DBJ41/T 149-2015 高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6815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41/T 149-2015 高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pdf

2.0.2高校建筑structure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2.0.3信息设施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system

为确保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的互联和信息畅 通,对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予以接收、交换、传输、 学储、检索和显示等进行综合处理的多种类信息设备系统加以组 合,提供实现高校智能化业务及管理等应用功能的信息通信基础 设施。

以高校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等为基础,为满足建筑 物各类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多种类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而组合的 系统。

DB34T 2702-2016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管理规范2.0.5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cablingsystem

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它既能使建筑物 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或信息管理系 统彼此相联,也能使建筑物内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 相联。

(手)孔和建筑物进出管组成。

7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automat

将建筑物(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水排水等机电设备或 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系统。通常为分散控制与 集中监视、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2.0.8校园一卡通系统campuscardsystem

在高校范围内,一张卡实现综合消费类、身份识别类、金融服 务类、公共信息服务类等功能,提高高校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 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0.9公共安全系统publicsecuritysystem

2.0.10机房工程engineeringofelectronicequipmentplant

为提供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和装置等安装条件,以确保各系统 安全、稳定和可靠地运行与维护的建筑环境和实施的综合工程,

将消费者银行户头中的钱转入IC卡账户上,可以通过圈存机、 在线银行等途径实现。

根据被防护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对整个 防护区域实施由外到里或由里到外层层设防的防护措施,分为整 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两种类型,

VLAN即虚拟局域网技术,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 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3.0.1高校智能化系统由信息设施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建筑设

3.0.1高校智能化系统由信息设施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建

3.0.1高校智能化系统由信息设施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建筑设 备监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机房 工程和室外管网等组成。

务需求进行配置,并应适应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生活等 信息化应用的发展。

务需求进行配置,并应适应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生

3.0.3高校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宜采用“总体规划设计、分步实

3.0.3高校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宜采用“总体规划设计、分步实 施”的原则,系统的规模、内容应结合高校的近期、远期规划确定, 并制定分期实施方案。

3.0.4当一个高校有多个校区时,高校智能化系统应能实现多校 区互联互通

3.0.4当一个高校有多个校区时,高校智能化系统应能实现多校

1,并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4.1.1高校信息设施系统由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程

4.1.3高校信息设施系统的设计应根据高校建筑的规模和功能

4.1.3高校信息设施系统的设计应根据高校建筑的规模和功能

4.1.3高校信息设施系统的设计应根据高校建筑的规模和功能 需求,应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关于学校建筑智能 化系统的相关规定

4.2.1高校应设置信息中心机房,根据高校智能化总体规划,接 人中国教育科研网。信息中心机房应充分预留供设备扩充的空间 和线路进出机房的备用管道,

4.2.3高校计算机网络系统宜采用以太网等交换技术。网

构的层次应按高校建筑的规模和需求设置核心层、汇聚层和

4.2.6接入层宜为终端接入设备。

4.2.7高校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根据网络运行的业务信息流量、服 务质量要求和网络结构等配置相应的网络连接设备。 4.2.8高校宜设置无线网络系统。无线网络系统应接入校园网 并应设置准入认证系统,对接入用户进行访问授权。 4.2.9高校无线网络系统组网宜采用无线接入点(AP)+无线控 制器的部署方式。

4.2.10室内无线AP宜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适合的类型;室

算机网络系统宜设置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应设置防火墙等安全防 护设备。

4.2.12高校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根据需求配置相应的信息安全保

4.2.12高校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根据需求配置相应的信息安全保

4.2.13高校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根据需求配置相应的网络管理

4.3.1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建筑和建筑群内信息网络、通信网络 等系统布线的要求,并应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业务对信 息传输的要求。

4.3.3高校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光缆、超五类或以上4对对绞电

4.3.4建筑工作区和信息插座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教室、实验室的信息插座数量不应少于2个,并应至少 有1个布置在讲台处:

2)多媒体教室应预留的信息插座数量不宜少于3个,并应至 少有2个布置在讲台处: 3)办公室宜按5~10m²划分工作区,且每个工作区应设1~3 个信息插座: 4)计算机教室宜按课桌位置布置信息插座: 5)学生宿舍宜根据居住学生数量设置信息插座: 6)在大开间场所可设置集合点(CP); 7)对于固定布线困难的场所,宜采用无线接入点(AP)方式 布线。 4.3.5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CP502

4.3.5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线箱设计时预留有发展余地

4.5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内应设置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并应满足,

动通信用户语音及数据通信业务的要求 4.5.2当有多家移动通信业务系统时,系统宜采用合路方式。 4.5.3系统信号源的引入宜采用基站直接耦合信号或空间无线 耦合信号的方式。

4.5.4对于可能需要屏蔽移动通信信号的局部区域,宜设置室内

4.5.5高校室内外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电磁 卫生标准的规定。

4.6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4.6.1高校宜设置有线电视机房,信号应自当地有线电视台信号 引入,接人宜采用光纤等方式。校园有线电视机房应预留供未来 发展的空间及线路进出机房的备用管道。 4.6.2有卫星接收或自办节目需求的高校需在园区有线电视机 房内设置卫星接收装置及自办节目装置。 4.6.3高校各建筑单体的有线电视信号由有线电视机房引出,传 输线路宜采用光纤,有线电视系统的每500个终端宜设置一个光 节点。 4.6.4高校有线电视系统室内分配网络应采用双向传输、前端分 配模式。

4.6.3高校各建筑单体的有线电视信号由有线电视机房引出,传 输线路宜采用光纤,有线电视系统的每500个终端宜设置一个光 节点。 4.6.4高校有线电视系统室内分配网络应采用双向传输、前端分 配模式。

场所应设置有线电视插座。学生活动室应设置有线电视插座 4.6.6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范》GB50200的相关规定。

场所应设置有线电视插座。学生活动室应设置有线电视插座,

4.7.1高校应设置多媒体教学系统。控制室包括视频管理、存 储、转发、编辑、解码等多媒体管理显示设备

4.7.2高校多媒体教学系统以教室为单位,通过网络进行

4.7.3高校多媒体教室可分为常规型网络群控多媒体教室、常态 化录播型多媒体教室、全自动高清录播型多媒体教室等类型,设计 时需要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4.7.4常规型网络群控多媒体教室包括多媒体讲台、多媒体计算

机、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电源时序控制箱、多媒体显示系统、音视 频源设备、扩声设备、周边辅助设备等

4.7.5常态化录播型多媒体教室,核心系统设备具有VGA硬件实 时采集、合流及录制功能,其他设置同常规型网络群控多媒体 教室。

4.7.5常态化录播型多媒体教室,核心系统设备具有VGA硬件实

4.7.6全自动高清录播型多媒体教室包括智能录播子系统、智能

定位子系统、视音频采集子系统、远程管理子系统、课件编辑子系 统、资源管理子系统、教室环境子系统:可根据需要选择配置 4.7.7多媒体教学系统应符合《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 JYJS2011(01—06)的相关规定。

定位子系统、视音频采集子系统、远程管理子系统、课件编辑子系

4.8.1校园广播应为单声道、定压传输、分区播放的广播系统,应 限据用途和等级要求进行设计。 4.8.2校园广播系统应在校园园区、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和体育 场馆等区域设置。

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且能定时、定区域播放不同音源功能,并

4.8.4当有多个信号源对同一广播分区进行广播时,优先级别高

的信号应能自动覆盖优先级别低的信号。

防广播系统共用未端设备 e

防广播系统共用未端设备。 4.8.6校园广播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无源终端方式、有源终 端方式或无源终端和有源终端相结合的方式构建。

防广播系统共用末端设备。

防广播系统共用末端设备

防厂播系统兴用木端设备

4.8.7广播分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紧急广播系统的分区应与防火分区相容: 2)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可按楼层分区,场馆可按部门或功 能块分区,走廊通道可按结构分区: 3)校园建筑室内与室外宜分别设区: 4)广播扬声器音量需要由现场人员调节的场所,宜单独设区; 5)每一个分区内广播扬声器的总功率不宜太大,并应同分区 器的容量相适应

4.8.8校园广播信号应通过

路、同轴电缆或网络铜缆、光缆等网络传输。校园广播系统室内广 播功率传输线路,衰减不宜大于3dB(100Hz)。若校园广播域与 消防广播合用时,室内广播传输线缆应采用耐火阻燃线缆

4.8.9广播扬声器布点宜符合下列规定

1)广播扬声器宜根据分片覆盖的原则,在广播服务区内分散 配置; 2)广场以及面积较大且高度大于4m的厅堂等块状广播服务 区,可选用集中式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配置广播扬声器 3)广播扬声器的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应符合声场设计的 要求。

4.8.10室外广播扬声器应具有防潮和防腐的特性。

4.8.11广播扬声器的外形、色调、结构及其安装架设方式应与环 境相适应。校园室内有吊顶区域宜选用吸顶式广播扬声器,无吊 顶区域宜选用壁挂式广播扬声器。

4.8.12当采用无源

压应与广播线路额定传输电压相同。 4.8.13校园广播功率放大器,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其所驱动 的广播扬声器额定功率总和的1.3倍。 4.8.14校园广播信号源设备可包括广播传声器、寻呼器、警报信 号发生器、调谐器、DVD播放机、录放器、具有声频模拟信号录放接 口的计算机及其他声频信号录放设备等,应根据系统用途、等级和 实际需要进行配置。

4.9.1高校应设置校园一卡通系统。一卡通各应用子系统宜采 用模块化设计,设计时可以根据高校实际需求选择子系统,或分期 分批逐步建设。 4.9.2校园一卡通系统应包括售饭刷卡、浴室刷卡、水房刷卡、门 禁、银行圈存、电子支付、web查询等在校内使用卡片进行消费或身 份认证的基础应用子系统。自助购电、自助洗衣和其他非基础应 用功能可根据高校具体情况自主设置。 4.9.3在设计上除了注重软、硬件系统的正常处理能力外,更要 综合考虑处理突发性的大量实时数据、信息传输和存储安全保密 等方面的因素。 4.9.4一卡通系统可基于专网建设,也可利用原有校园网划分虚 网(VLAN),供一卡通系统使用,但应做好网络安全隔离。 4.9.5一卡通终端设备通讯协议应采用RS485、TCP/IP等方式有 线传输;基础设施条件受限时,可使用其他安全性能高的无线通讯 协议。 4.9.6一卡通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能够保障设备的平稳 运行和数据库的安全。 4.9.7一卡通系统卡片宜使用CPU卡,卡片内需存储持卡人基本 信息、账户信息、身份识别信息和其他扩展信息

4.9.1高校应设置校园一卡通系统。一卡通各应用子系统宜采 用模块化设计,设计时可以根据高校实际需求选择子系统,或分期 分批逐步建设。 4.9.2校园一卡通系统应包括售饭刷卡、浴室刷卡、水房刷卡、门 禁、银行圈存、电子支付、web查询等在校内使用卡片进行消费或身 分认证的基础应用子系统。自助购电、自助洗衣和其他非基础应 用功能可根据高校具体情况自主设置

4.9.3在设计上除了注重软、硬件系统的正常处理能力外,

.9.3在设计上除了注重软、硬件系统的止常处理能力外,更要

4.9.4一卡通系统可基于专网建设,也可利用原有校园网划分虚 网(VLAN),供一卡通系统使用,但应做好网络安全隔离。 4.9.5一卡通终端设备通讯协议应采用RS485、TCP/IP等方式有 线传输:基础设施条件受限时,可使用其他安全性能高的无线通讯 协议。 4.9.6一卡通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能够保障设备的平稳 运行和数据库的安全。 4.9.7一卡通系统卡片宜使用CPU卡,卡片内需存储持卡人基本 信息、账户信息、身份识别信息和其他扩展信息

4.9.8一卡通消费类终端机具应具有消费安全验证机制, 4.9.9一卡通系统平台应具备卡务管理、财务管理、结算管理、终 端管理、密钥管理等基础管理功能。 4.9.10一卡通应用系统和终端设备应具备断网断电等极端环境 工作机制,以防因断网断电导致系统瘫痪。 4.9.11 一卡通系统宜采用标准化的第三方接口,方便与高校信 息管理或与其他校内第三方应用系统进行对接,

4.10.1高校宜在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食堂、体育场馆、学生 宿舍门厅等处设置公共显示系统,并应具有公共信息发布、信息引 导、提供告知和查询等功能 4.10.2公共显示系统中的信息采集、信息编辑、信息播控、信息 显示和信息导览等子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及组合 4.10.3公共显示系统应采取集中控制、统一管理的方式将视音 频信号、图片和文字等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显示终端。 4.10.4公共显示系统应支持多种主流媒体格式文件的播放,并 应实现对终端的分别管理、分布式下载、同步播放。 4.10.5公共显示系统的显示终端尺寸、显示方式、外形色调和安 装位置及方式等,应与建筑总体布局、业主需求及使用环境相适 应,并应具有多种音视频输入接口方式。 4.10.6公共显示系统设计应符合《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464的相关规定。

4.11.1高校宜设置时钟系统,为校内联网型智能化设备及联网 计算机设备提供统一授时服务。 4.11.2时钟系统宜由GPS/北斗时间接收装置、中心母钟、通讯控

制器、子钟等设备组成。

4.11.3时钟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4.12.1高校会议系统设置应按照使用人员情况、会场规模、应用 需求的不同,分档次、分等级设计,可根据使用需要,按以下系统选 择配置:

择配置: 1)多媒体图像显示系统 2)数字会议系统; 3)音响扩声系统: 4)视频会议系统: 5)中央控制系统: 6)情景控制系统: 7)同声传译系统; 8)无纸化会议系统: 9)数字会议桌牌系统: 10)电动会标系统: 11)音像资料存档查询系统。 4.12.2数字会议系统可包括会议讨论系统、会议签到系统、会议 表决系统。

4.12.3视频会议系统可包括视频显示子系统、视频切

系统、视频跟踪子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在满足会场、会议功能的同 时,应结合显示技术的特点,选用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系统组合

方案。 4.12.4会议室宜配置中央控制系统,以简化整个会议系统的操 作,实现对会议设备的集中控制,

万案。 4.12.4会议室宜配置中央控制系统,以简化整个会议系统的操 作,实现对会议设备的集中控制。 4.12.5会议系统宜与高校自动化办公系统等相关业务系统 对接。 4.12.6礼堂、学术报告厅等大型会议室,会议系统应结合多媒体 系统、环境装修统一规划,并考虑多功能应用需求,必要时需要进 行计算机声场分析模拟计算,

系统、环境装修统一规划,并考虑多功能应用需求,必要时需要进 行计算机声场分析模拟计算

4.12.7多功能会议室声学指标应满足《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1中会议类扩声系统声学技术一级标准规定,一般会议系 统声学指标应满足二级标准。

5.0.1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一般由学生信息系统、教师信息

5.0.8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应对系统运行情况全面监控,为及时发

5.0.11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应提供校务管理全面解决方案,涵盖 协同办公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 理、学校网站群管理等领域。

5.0.11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应提供校务管理全面解决方案,涵盖

5.0.12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应提供教职工管理全面解决方案,涵 盖招聘管理、人职管理、职称评定管理、离退休管理等全生命周期 管理。

5.0.13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数据资产,以数据 中心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深度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学校管理、教学、 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5.0.13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数据资产,以

5.0.14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宜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高校需求分

5.0.14高校信息管理系统宜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高校需求分 期、分批,逐步建设。

5.1.1高校建筑中具有较多机电设备的建筑内宜设置建筑设备 监控系统。

6.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宜对如下设备或系统进行自动监控和

1)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 2)给水与排水系统; 3)供配电系统: 4)公共照明系统 5)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

4)公共照明系统; 5)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 6.1.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 技术规范》JGJ/T334的相关规定。

6.2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

6.2.1高校建筑制冷机房内的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冷水机组本身 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均由机组自带的控制系统监控,应留有通 言接口,并应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直接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交换 数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实现制冷系统设备启、停的顺序控制: 根据冷量需求控制冷水机的运行台数:冷却塔风机控制;根据冷冻 水供回水温差及流量瞬时值计算冷量和累计冷量消耗。

6.2.2高校建筑若采用地、水源热泵系统,均由设备本身直

控制盘监控,宜由供应商提供数据通信总线接口。建筑设备监控 系统应完成冷却塔风机、水泵启停和循环水温度控制。

控制盘监控,宜由供应商提供数据通信总线接口。建筑设备监控

控制一次侧温度调节阀开度,使二次侧热水温度保持在设定范

6.2.6在定风量空调系统中,应根据回风或室内温度设定值,比 例、积分连续调节冷水阀或热水阀开度,保持回风或室内温度不 变;可根据回风或室内湿度设定值,开关量控制或连续调节加湿除 湿过程,保持回风或室内湿度不变

65.2.7在图书馆、大礼堂、报告中心等人流较多的场所,宜设置根

6.2.7在图书馆、大礼堂、报告中心等人流较多的场所,宜设置根

据回风或室内CO,浓度控制新风量的自动调节系统

6.3生活给水与排水系统

6.3.1生活给水系统的生活水箱、水池,宜设置液位计测量水箱、

6.3.1生活给水系统的生活水箱、水池,宜设置液位计测量水箱、 水池液位,其高、低1值宜用于控制给水泵,高、低Ⅱ值用于报警。 5.3.2排水系统的污水池,宜设置液位计测量水池水位,其上限 信号用于启动排污泵,下限信号用于停泵。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对供配电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 率因数、频率、电流、电压等电气参数进行监测,可对断路器的分、 合闸状态进行监测,故障跳闻进行报警,

高校公共照明系统的监控宜采用分布式控制器,当采用独立 控制系统时,该系统应有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连接的通信接

口;室内照明宜按分区时间表程序开关控制,室外照明可按时间表 程序开关控制,也可采用室外照度传感器进行控制,室外照度传感 器要求不低于IP65防护等级。

6.6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

6.6.1电梯和自动扶梯宜设置运行状态显示及故障报警;宜对每 台电梯的运行时间进行累计。 5.6.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火灾信号应设有连锁控制。当系统 接收火灾信号后,应将全部客梯迫降至首层。 6.6.3电梯应设置五方对讲系统,电梯的基坑、轿厢、轿顶、电梯

6.6.3电梯应设置五方对讲系统,电梯的基坑、轿、轿顶、电梯

7.0.1一类高校校园应设置能源管理系统,二类高校校园宜设置 能源管理系统

JT/T 881.2-2013 内河船用电梯 第2部分:杂物电梯7.0.2高校能源管理系统应实现校园建筑设施能耗、水耗的

7.0.4能耗数据采集方法包括自动实时采集和人工采集

7.0.5电、热等能源消费和水资源消费的计量表具,包括电能表 含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热 (冷)量表等,各类表具应具备数据通讯接口并支持国家相关行业 的通讯标准协议。学生宿舍计量表具或配电系统应具有恶性负载 识别功能,并作用于切断电源,

7.0.6网关设备应使用基于IP协议有线或者无线方式接入传输

7.0.7高校能源管理系统宜利用校园网作为数据传输网络。 7.0.8高校能源管理系统根据系统规模及数据管理需要,可在系 统中设置数据中转站,数据中转站由终端PC及相应的数据服务软 件构成。

7.0.9能源管理系统应建立或预留与省部级数据中心的数据传

YB/T 2217-2018 球顶耐火砖形状尺寸备与数据中继站或网关之间的数据传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