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115—2021 泵站工程运行管理规程.pdf

DB12T 1115—2021 泵站工程运行管理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6675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2T 1115—2021 泵站工程运行管理规程.pdf

DB12/T1115202

6.1.1泵站及其配套水闸所有机电设备名称、编号、铭牌应齐全,并应固定在明显位置。 6.1.2旋转机械应标示出旋转方向,裸露的部位应按规定涂刷明显的颜色标志并加装安全罩。 6.1.3油气水管道、闸阀等应涂刷明显颜色标志;需要显示油位的应有油位指示计,并分别标出运行 油面和静止油面,并与实际油位相符。 6.1.4各种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应明显、可靠,接地电阻值<42;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备其接地电阻 值<1。 6.1.5电气设备、仪表等定期试验项目和试验周期应按有关规程规定执行,压力容器、安全阀、起重 设备等特种设备检测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定执行。未按规定进行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不应投入运行。 6.1.6长期停用、检修后的机电设备投入运行前应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和试运行,电气设备应测量绝 缘值并符合规定要求,转动部位应盘动灵活,试运行期间应加强对机组运行状况的监测。 6.1.7管理单位应制定泵站运行操作规程,定期组织演练,运行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机组操作有手 动、自动两种方式,在机组和监控系统正常时,优先采用自动操作、自动调控方式。 6.1.8泵站主要设备的操作应执行操作票制度,应填写操作票并存档。操作票格式内容参见附录D。 3.1.9工作人员进入现场检修、安装和试验应执行工作票制度,并填写相应工作票,格式内容参见附 录E。 6.1.10操作中对操作票、工作票存在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签票人报告,签票人核查无误后再 进行操作,不应擅自更改操作票、工作票,不应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6.1.11开机前应做好声、光预警工作,检查上下游有无船只逗留,两岸有无危险作业,如有异常情况 应妥善处理,无法处理的及时上报。 6.1.12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每1~2小时检查1次,并按要求填写检查记录。自动化、信息化程 度高的泵站,宜适当减少检查次数;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增加检查次数: a)新安装的、经过检修或改造的、长期停用的设备投入运行初期; b 设备过负荷; C 设备缺陷近期有发展; d)新设备、经过检修或改造的设备、长期停用的设备重新投入运行; e)恶劣天气。 6.1.13巡视检查中发现运行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本单位技术负责人报告,技术负责人组织处理并详 细记录在运行日志上;发生故障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对重大缺陷或严重情况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 告;当故障危及人身安全或可能损坏机电设备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DB12/T1115202

.1主水泵运行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主水泵运行前应对进出水池、箱涵、清污机、拦污栅进行检查;进水闸、出水闸、检修闸闸 门处于开启状态; b) 水泵各连接部件无异常漏水现象; C 进水池水位大于最低运行水位,流道内无杂物: d 水导和轮毂无异常漏油现象,油位正常; 推力轴承油箱油位、油质正常,润滑良好: 主轴承装置密封良好,温度正常,填料函填料压紧适中; g) 冷却水、润滑水系统工作正常; h) 全调节装置的叶片角度指示正常、动作灵活SC/T 2065-2014 缢蛏,油压装置工作正常,叶片角度处于最大负角度, 调节装置油位、油质油色正常,调节机构工作正常;采用电动调节方式的,电动机和减速机 工作正常。

6.2.1主水泵运行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

6.2.2主水泵运行中,应符合以下规定

a)机组运行平稳,无摩擦、撞击等异常声音,机组各项运行参数处于正常状态; b) 填料函处滴水情况正常,每分钟滴水量应满足设备正常运行要求,无偏磨、过热现象; C 冷却水、润滑水水压及示流信号正常: d 润滑及冷却油油位、油质油色正常,油温及轴承温度正常。 e 进水池水位低于最低运行水位时,应立即停止运行,

6.2.3主水泵停止运行后的检查,应符合下列

a)机组停机后惰走的时间正常,发生倒转的应采取应急措施处理; b)出水口拍门、蝶阀等设施闭合紧密,无倒流现象; c)柔性止回阀的闭合正常,无回缩现象

a 工作票已终结,主电机上无人员作业,临时安全设施已拆除;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符合要 求,转动部件上无异物,排风口无遮堵: 机组所属继电保护等保护装置工作正常; C 主电机绝缘电阻值符合规定,绝缘电阻值及吸收比符合规定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干 燥处理: d) 检查电动机进出线连接牢固、可靠,无短接线及接地线; e 主电机联轴器、接地线及防护罩连接可靠、接地牢固: 高低压电气设备和辅助电气设备具备启动条件,保护装置工作正常,仪器仪表值处于正常范 围; 8 电刷与滑环无积垢、接触面积符合规定,电刷在槽盒内滑动无卡滞、压力适中: h) 加热器已退出工作; 定子和前后轴承测温元件工作正常,接线牢固; j)冷却器供、排水阀门已开启,冷却水压力符合规定; k)电动机操作、控制及保护系统均工作正常,动作可靠; 1) 励磁系统工作正常,与电动机可靠联动; 立式轴流泵透平油油色油位正常,开机前应顶转子3~5mm,盘车3~5圈

DB12/T1115202

6.3.2主电机运行中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电压、电流、温度、温升、功率符合规定,不应超过额定值; b 冷却水压力值在正常范围内,示流器工作正常; C 运行的声音和振动在正常范围,无异响和异味: d 轴承无漏油,密封良好; e) 滑环和电刷间无电火花,电刷温度不超过120℃; 电动机三相不平衡之差与额定电流之比不应超过10%, 6.3.3 主电机启动时,应逐台开启,待运行平稳后开启下一台机组。 6.3.4 高压电机在正常情况下,冷状态下1h启动不宜超过两次,每次间隔不应少于15min;热状态下 0.5h内只允许启动一次:极端情况除外。

6.4.1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运行条件

a) 分接开关位置正确; b) 绝缘电阻、直流电阻阻值符合规定要求; c 接地线明显可靠; d 油位和油色正常,无渗漏现象; e) 冷却装置运行正常; f 保护装置动作可靠; g 各电气连接部位紧固、无松动; 气体继电器内部应无气体; i 压力释放器、安全气道以及防爆系统应完好无损: j 呼吸器内硅胶无变色。 6.4.2 机组运行期间应同步开展变压器检查,主要检查下列项目: a 油色、油位、油温正常,各部位无渗漏油现象; b) 套管油位正常,外部无破损裂纹、无严重油污、无放电痕迹和其它异常现象; c 电缆、母线及引线接头无发热变色现象; d) 声音、温度应正常; e) 吸湿器完好,吸潮剂干燥; f 变压器的通风和散热正常: g) 压力释放阀、瓦斯继电器工作正常。 6.4.3 油浸式变压器顶层油温的允许值应遵守制造厂的规定,制造厂未作规定的,宜按表1规定

表1油浸式变压器上层最高油温值

4.4干式变压器在停运期间,应防止绝缘受潮。干式变压器运行时各部位温度允许值应遵守制 规定:制造厂未作规定的,宜按表2规定执行。

DB12/T1115202

式变压器(站变、所变)各部位允许最高温升值

3.4.5站用变压器运行时申性线最大充许电流,接线组别为Y/yn0和Y/zn11分别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 25%和40%,超过规定值时应重新分配负荷。 6.4.6变压器运行中保护动作跳闸,应立即查明原因,如综合判断证明变压器跳闸不是内部故障所引 起,应重新投入运行,

a 内部发生异响,且不均匀,或有爆裂声; 在正常冷却条件下,变压器温度异常,并连续升温; C 油枕、防爆管喷油或压力释放阀动作; 油位低于下限; e 油色发生变化,且油内出现碳质; 套管有破损和放电现象; g 主保护的微机保护装置失灵或发生故障,短时间不能排除。 6.4.8 正常情况下,运行或备用状态的变压器,所有的保护均应投入。特殊情况下不能全部投入时 则应遵守以下规定,否则应将变压器停运: a 变压器严禁无主保护运行; b) 干式变压器运行时不应退出速断保护。 6.4.9 在进行下列工作时,运行中的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应改投“信号”位置: a) 进行补油、滤油时。 6) 更换变压器净油硅胶。 C 变压器油位计的油面异常升高或呼吸系统有异常现象,需要打开放气或放油阀时。 d 启闭瓦斯继电器与油枕的联通阀门时。 e) 在瓦斯继电器及其二次回路上工作时,

.1 高压开关柜内主要一次设备的运行按有关规定执行,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开关柜应密封良好,接地牢固可靠;隔板固定可靠:各种标识正确、齐全。 b) “五防”装置齐全,位置正确; C 隔离开关触头应接触良好,无过热、变色、虚接现象; d 电气联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二次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辅助开关的接触位置正确,接触紧 密可靠; e) 连接压板位置正确,接触良好; f) 柜内照明应齐全; g 继电器外壳无破损裂纹、线圈无过热、接触点动作灵活、接触可靠

DB12/T1115202

h)仪表外壳无破损、玻璃密封良好;仪表引线无松动、脱落,指示正常; i)二次系统的控制开关应在正确的工作位置并接触良好,熔断器无过热、变色、熔化现象; j 操作电源工作正常,母线电压值应在规定范围内; k)导线与端子排接触良好,导线无损伤,标号无脱落。 6.5.2 SF6封闭式组合电器(GIS)运行除应执行制造)及相应设备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GIS室内SF6气体浓度自动检测报警装置、通风装置可靠; b GIS每年应定期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机构、传动机构、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及动作电 压、各种压力表、气压及油位、控制系统等; C GIS运行期间,应按规定进行巡视检查,巡视前应提前15min开启GIS室通风系统; 对GIS的巡视检查,应由2人进行,每班1次,并记录断路器、避雷器的指示动作次数、液 压弹簧操作机构油泵启动次数、SF6气体压力表的指示值、环境温度等。 6.5.37 高压断路器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操作电源的电压、液压机构的压力符合有关规定: b 断路器合闸前,互锁装置可靠; c) 用控制开关进行远方操作高压断路器的分合,长期停运的高压断路器在正式执行操作前,通 过控制开关方式进行试操作2次或3次: d) 正常情况下,禁止手动操作分合高压断路器,在控制开关失灵的紧急情况下应在操作机构箱 处进行手动操作; e) 手动操作时,严禁进行慢合或慢分操作; f) 拒分的断路器未经检查处理,不应投入运行: g 高压断路器当其储能机构正在储能时,不应进行分、合操作。 6.5.4 高压断路器运行中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高压断路器应在铭牌规定的额定值内运行。 b) 分、合闸位置指示正确,柜面仪器、仪表的信号、数据与实际相符,无异常声音; C) 绝缘子、瓷套管外表清洁,无损坏、放电痕迹; d) 绝缘拉杆和拉杆绝缘子应完好,无断裂痕迹、零件脱落现象; e) 导线接头连接处无松动、过热、熔化、变色现象; f) 油断路器油位、油色、油温应正常,无渗漏现象; g SF6断路器SF6气体压力,温度正常,无泄漏; 电磁操作机构分、合线圈无过热、烧损现象: i 液压操作机构油箱油位、油压及油泵启动次数正常,无渗漏现象; j)弹簧操作机构、储能电机、行程开关接点动作准确、无卡滞变形。 6.5.5当发现油断路器严重漏油,油位计已无指示;SF6断路器SF6气体发生严重泄漏,压力降至闭 锁压力;真空断路器出现真空损坏等现象时,应立即断开操作电源,悬挂警告牌,采取减负荷或上一级 断开负荷后再退出故障断路器。 6.5.6高压断路器事故跳闸后,应检查无异味、异物、放电痕迹,机械分合闸指示应正确。油断路器 还应检查油位、油色正常,无喷油现象。油断路器每发生一次短路跳闸后,应作一次内部检查,必要时 更换绝缘油。 6.5.7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室内最大相对湿度不应超过75%,应防止灰尘的侵入。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室 内环境温度应在5~30℃范围内,否则应安装空调设施降温、除湿,

6.6电力电缆及其他电气设备

DB12/T1115202

验查内容及要求如下: a)直埋电缆:电缆线路附近地面应无挖掘痕迹;电缆线路标示桩应完好无损;电缆沿线不应堆 放重物、腐蚀性物品,不应搭建临时建筑;室外露出地面上的电缆的保护钢管或角钢不应锈 蚀、位移或脱落;引入室内的电缆穿墙套管应封堵严密。 6 沟道内电缆:沟道盖板应完整无缺;沟道内电缆支架牢固,无锈蚀;沟道内应无积水,电缆 标示牌应完整、无脱落。 C 电缆头:接地线应牢固,无断股、脱落现象;大雾天气,应监视终端头绝缘套管无放电现象; 负荷较重时,应检查引线连接处无过热、熔化等现象。 6.6.2母线及绝缘子应清洁、完整、无裂纹、无放电痕迹。母线及其连结点在通过其允许的电流时, 温度不应超过70℃。 6.6.3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本体应无变形。带灭弧装置的负荷开关的油箱油位或气体压力应符合要求, 无渗漏。隔离开关触头接触应紧密,无变形、过热或烧损现象;绝缘子应完好;传动机构应操作灵活 可靠。 .6.4 励磁装置运行中如发现励磁电流、电压显著上升或下降,立即检查原因予以排除;如不能恢复 正常应停机检修。励磁装置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工作电源、操作电源等止常可靠; b) 表计指示正常,信号显示与实际工况相符; C 励磁回路发生一点接地时,查明故障的原因,予以消除; d 各电磁部件无异声,各通电流部件的接点、导线及元器件无过热现象; e) 通风、散热系统工作正常,冷却系统工作正常; f 励磁变压器线圈、铁芯温度、温升不超过80℃;声音正常,表面无积污; g) 励磁装置在运行前,励磁电流、电压应在设定值,确认灭磁回路工作正常。 h) 控制器工作应正常,无报警,主、备控制器自动切换正常; 5.6.5 互感器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 电压互感器应装设熔断器保护,高压电压互感器熔断器应使用专用熔断器; b)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应短路,不应超过其最大容量运行; c) 不应使用隔离开关停用故障的电压互感器: d)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应开路,不应长期过负荷运行: e) 互感器二次侧及铁芯应可靠接地。 5.6.6电力电容器长期运行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a 额定电压土5%波动范围内; 6) 额定电流的30%工况范围内; C 三相不平衡电流不应超过土5%。 d 环境温度不超过40℃,外壳温度不超过50℃。 电力电容器过电压倍数及运行时间应按表3规定执行

检查内容及要求如下: a)直埋电缆:电缆线路附近地面应无挖掘痕迹;电缆线路标示桩应完好无损;电缆沿线不应堆 放重物、腐蚀性物品,不应搭建临时建筑;室外露出地面上的电缆的保护钢管或角钢不应锈 蚀、位移或脱落;引入室内的电缆穿墙套管应封堵严密。 b 沟道内电缆:沟道盖板应完整无缺;沟道内电缆支架牢固,无锈蚀;沟道内应无积水,电缆 标示牌应完整、无脱落。 C 电缆头:接地线应牢固,无断股、脱落现象;大雾天气,应监视终端头绝缘套管无放电现象; 负荷较重时,应检查引线连接处无过热、熔化等现象。 6.6.2母线及绝缘子应清洁、完整、无裂纹、无放电痕迹。母线及其连结点在通过其允许的电流时, 温度不应超过70℃。 6.6.3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本体应无变形。带灭弧装置的负荷开关的油箱油位或气体压力应符合要求, 无渗漏。隔离开关触头接触应紧密,无变形、过热或烧损现象;绝缘子应完好;传动机构应操作灵活

工作电源、操作电源等正常可靠: b) 表计指示正常,信号显示与实际工况相符: C) 励磁回路发生一点接地时,查明故障的原因,予以消除; d) 各电磁部件无异声,各通电流部件的接点、导线及元器件无过热现象; e) 通风、散热系统工作正常,冷却系统工作正常; f 励磁变压器线圈、铁芯温度、温升不超过80℃;声音正常,表面无积污; g) 励磁装置在运行前,励磁电流、电压应在设定值,确认灭磁回路工作正常。 h) 控制器工作应正常,无报警,主、备控制器自动切换正常; 6.6.5 互感器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压互感器应装设熔断器保护,高压电压互感器熔断器应使用专用熔断器; b)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应短路,不应超过其最大容量运行; C) 不应使用隔离开关停用故障的电压互感器; d)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应开路,不应长期过负荷运行; e) 互感器二次侧及铁芯应可靠接地。 6.6.6 电力电容器长期运行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a) 额定电压土5%波动范围内; b) 额定电流的30%工况范围内; c 三相不平衡电流不应超过土5%。 环境温度不超过40℃,外壳温度不超过50℃。 电力电容器过电压倍数及运行时间应按表3规定执行

DB12/T1115202

表3电力电容器过电压倍数及运行持续时间关系

6.6.7防雷装置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避雷针本体焊接部分无断裂、锈蚀,接地线连接紧密牢固,焊点无脱落; 避雷器瓷套管清洁、无破损、无放电痕迹,法兰边无裂纹; C 避雷器计数器密封良好,动作正确; 接地网、避雷器和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每年按要求开展防雷检测并出具报告。 6.6.8 变频器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环境温度、湿度正常,空气中无灰尘、气体、油雾、水滴等,周围无工具等异物、危险品; b 主电路、控制电压正常,设备无异味; C 液晶屏显示清楚,无异常声音或振动,无损伤、变色、污损; d 冷却系统无异常声音或振动,散热器的进、排气口无堵塞或异物。 6.6.9 软启动装置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接线紧固牢靠; b) 工作温度正常,散热风扇良好; C 旁路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工作可靠; d) 启动电流正常; ) 周围环境清洁无尘垢。 6.6.10 二次回路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柜(屏)及端子排内无积尘,屏柜上的各种元件标识齐全,无脱落现象; b) 断路器和直流继电器的触点无烧伤、氧化、卡涩等现象; c) 警铃、蜂鸣器运行良好; d) 各类保护电源运行正常, 6.6.11 运行申的综保装置严禁任意退出和变更定值。凡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不应处于无保护的状 下运行。 6.6.12检查运行中的低压开关柜盘面指示、分路空气开关指示应正确,柜内母线及设备应无异常声响 各接线桩头应无过热现象。

6.6.13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时,应立即查明故障原因予以消除

6.7.1油、气、水系统中的安全装置、自动装置及压力继电器等应定期检验,动作可靠,控制设定值 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压力容器应按规定由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7.1油、气、水系统中的安全装置、自动装置及压力继电器等应定期检验,动作可靠,控制设 合安全运行要求。压力容器应按规定由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7.2压力管道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观涂漆、管路标识等符合要求,密封良好,无渗漏; b)已进行防腐处理,无锈蚀、无破损、无变形; c)稳定性良好,支撑装置正常;

a)外观涂漆、管路标识等符合要求,密封良好,无渗漏; b)已进行防腐处理,无锈蚀、无破损、无变形; c)稳定性良好,支撑装置正常:

DB12/T1115202

6.7.3压力油系统和润滑油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油泵运行正常,油质、油温、油压、油量等符合要求,并定期检查; b)定期清洗油系统中的设备,清洗及更换系统过滤器,保持油管畅通和密封良好,无渗漏油现 象; c 油压管路上的阀件密封严密,在所有阀门全部关闭的情况下,液压装置、储气罐在额定压力 下8h内下降值不超过0.15MPa。 6.7.4 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供、排水泵运行正常,压力仪表符合要求; 技术供水的水质、水温、水量、水压等满足运行要求,水源含砂率超过7%时,宜加装滤水装 置; 示流装置良好,供水管路畅通,外观涂漆、管路标识等符合要求; d 报警装置工作正常、可靠; e 集水井和排水廊道无堵塞或淤积; f)安全阀、溢流阀无渗漏,动作灵敏可靠,压力控制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要求。 .7.5 压缩空气系统及其安全装置、继电器和各种表计等应可靠,其工作压力值应符合使用要求。 6.7.6通风、采暖系统运行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6.8.1拍门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a)拍门附近无淤积、杂物; b 铰轴和铰座固定可靠、配合良好、转动灵活,无裂纹、严重磨损、锈蚀; 拍门液压机构或其他控制装置工作正常,缓冲装置工作可靠; 门体无裂纹、严重变形,焊缝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止水严密、良好。 6.8.2 虹吸式出水流道的真空破坏阀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真空破坏阀外观涂漆、标识等符合要求,在关闭状态下密封良好; b) 按水泵启动排气的要求调整阀盖弹簧压力; C 真空破坏阀吸气口附近无影响吸气的杂物; d 保证破坏真空的控制设备或辅助应急措施处于能随时投入运行状态。 6.8.3采用快速闸门断流的泵站,在主机组启动前应全面检查快速闸门的控制系统,并确认快速闸门 能按规定的程序启闭。运行中,闸门应保持在全开状态。 6.8.4应定期对水锤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经过检修或长期停用的机组,启动前应对安装在其出水管道 上的阀门进行检验,按规定的关阀程序调整阀门快、慢关角度和时间。 6.8.5齿轮箱应定期更换符合要求的润滑油或润滑油脂、过滤网。运行时,冷却系统应工作正常,油 池温升、轴承温升不应超过规定值。 6.8.6拦污栅、清污机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拦污栅、爬齿、爬斗、机械链条无严重锈蚀、变形,拦污栅栅条无缺失; 清污机及传输装置工作正常,过载保护装置良好; c)定期清除拦污栅的污物,并按环保的要求进行处理: d)拦污栅上下游水位差符合设计要求。

a)拦污栅、爬齿、爬斗、机械链条无严重锈蚀、变形,拦污栅栅条无缺失 b 清污机及传输装置工作正常,过载保护装置良好; c)定期清除拦污栅的污物,并按环保的要求进行处理; d)拦污栅上下游水位差符合设计要求。

DB12/T1115202

6.9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

制定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6.9.2对于履行不同岗位职责的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分别规定其安全等级操作权限。 6.9.3计算机监控系统在运行中监测到设备故障,运行人员应迅速处理,并报告。 6.9.4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6.9.4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设备及软件运行正常; 现地控制单元(LCU)运行正常; C 执行元件、控制元件、智能仪表、传感器等自动化元件运行正常; d 数据采集系统功能正常,数据采集及时准确,操作控制稳定可靠; e) 系统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6.9.5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监控局域网运行发生故障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6.9.6未经系统管理员认可和无病毒确认的设备、软件不应在监控系统和监控局域网中使用;监控系 统配置的计算机、笔记本、存储器、备品备件等设备不应移作他用;监控系统内的Web服务器应通过物 理隔离装置与外网连接,其他计算机不应和外网连接;科学配置监控系统的备品备件。 6.9.7历史数据应按要求定期转录并存档。 6.9.8对软件进行修改或设置应由有管理权限的工程师进行,修改或设置前后的软件应分别进行备份 并做好修改记录。 6.9.9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9.6未经系统管理员认可和无病毒确认的设备、软件不应在监控系统和监控局域网中使用;监 配置的计算机、笔记本、存储器、备品备件等设备不应移作他用;监控系统内的Web服务器应通 隔离装置与外网连接,其他计算机不应和外网连接;科学配置监控系统的备品备件。 9.7历史数据应按要求定期转录并存档。 9.8对软件进行修改或设置应由有管理权限的工程师进行,修改或设置前后的软件应分别进行 做好修改记录。

6.9.9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运行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控制,并做好操作记录: 对操作过程中的报警信息应及时确认,及时排除,必要时报告相应负责人; 在执行操作过程中发生异常,运行人员应立即退出操作过程,并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d 监控系统异常,可能危及设备、人身安全时,运行人员应立即将相关设备退出运行,并向负 人报告; 监控系统监测到被控设备故障,运行人员应紧急处置故障设备,并立即向负责人报告

7.1.1泵站工程的维修养护分为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坚持“经常养护、及时维修、 的原则。

程的维修养护分为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坚持“经常养护、及时维修、养修并重” 验查、保养、维修等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以达到维持、恢复或局部改善原有工程面貌、

DB12/T1115202

保持设计功能、满足工程完整和安全运行的目的。 7.1.3应对工程量较大、专业技术较强或复杂、资金额度较大的项目,开展集中、专业、专门性的改 造、维修、加固等专项维修工作,以满足工程完整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7.1.4管理单位应建立维修养护项目库并实施动态管理。 7.1.5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检查和观测成果、运行情况、工程特点等因素制定维修养护方案。 7.1.6管理单位应明确各类设备的检修、试验和保养周期,根据工程及设备情况配备必要的备品、备 件。 7.1.7 因养护与维修需要暂停运行时,应向有调度权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前备案并通报相关单位 7.1.8应做好维修养护质量控制及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及时将维修养护等有关资料整理归档

7.2.1管理单位应编制日常维修养护计划,结合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情况做好组织落实,日常维修养 护工作宜安排在设备检修周期内、停运期或冬季检修期实施。 7.2.2管理单位应明确日常维修养护内容、职责,制定相关制度并在合理位置明示,责任到人。 7.2.3各类设备的日常维修养护无特殊情况下应按季度定期进行,根据设备巡视检查及运行情况,结 合管理需要,分季度明确维修养护重点任务。

7.2.5水工建筑物日常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DB12/T1115202

2.7电气设备日常维护按GB/T30948执行,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按规定开展防雷检测、仪器仪表检测、电力工器具试验; b)配电设备、操作设备应保持配电柜、自动化控制系统、视频监视监控系统、现地控制柜等保 持清洁;各种转换开关、控制开关触点良好,接头牢固;开度指示装置、荷载限制装置、限 位装置等保护装置动作灵敏、示值准确,安全可靠;各种指示仪表、信号灯、报警装置调试 准确; C 对输电系统可能发生漏电、短路、断路、虚连等隐患进行处置,对铜铝接头锈蚀情况进行检 查维修;清除架空线路上的树障,保持线路畅通;定期测量导线绝缘电阻值,及时修复损坏 的电缆沟及电缆架; d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接地电阻值符合标准; e)电气设备间及设备上标识标牌损坏,及时更新,按需明示;及时修复故障照明系统; f)主系统线路及母线的继电保护装置与系统自动装置及避雷装置,应在雷雨季节前进行1次检 修。 2.8主变压器、站(所)用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后根据设备运行情况、技术状态和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行检修。变压器日常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8 变压器外观宜在变压器预防试验时清洁;对有破损裂纹、放电痕迹的套管进行检查维修; 6 油浸式变压器定期检测变压器油油质、油位,更换不符合标准的变压器油,补油应符合规范 要求;定期检查放油阀和密封垫完好,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检查引出线接头紧固,绝 缘良好,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定期检查变压器接地装置完好;更换变色的吸湿剂、有缺损的 防爆管薄膜; c)干式变压器还应保持通风散热系统清洁无灰尘;定期对各种保护装置、测量装置及操作控制 箱进行检修、维护; 对变压器的指示仪表、分接头进行检查维护;变压器的温度贴、温度计损坏或失效时及时更 换; e 变压器瓦斯继电保护装置报警时,按DL/T572要求进行处理。 2.9 高压变频器日常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高压变频器应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6) 应定期校验变频器保护整定值; c 变频器柜内外所有电气连接螺栓宜每半年紧固1次,防止螺栓松动及电缆虚接现象; d) 变频器宜每2~3个月进行1次除尘,保持设备周围清洁: e) 维护与检修时,接近或接触柜内元器件时应消除静电,不应用手直接接触变频器线路板。 2.10 拍门日常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门体应密封良好,无漏水现象,止水、缓冲橡皮定期更换; 6 浮箱式拍门的浮箱无漏水现象; C 联轴器、限位器检查维护并调整 d 定期进行防腐处理,门板、肋板焊缝开裂时及时补焊。 2.11 起重设备日常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设备表面清洁,外壳及轨道梁定期进行防腐处理: b) 供电电缆、滑触线、集电器损坏及时维修更换;控制电缆的接线牢固可靠,破损及时维修; ) 对控制箱、电气元器件定期检查维修; d)调整转动齿轮,确保啮合良好:

DB12/T1115202

a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保护层脱落露筋、防碳化涂层破损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及 使用寿命的情况时,应安排专项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实施专项维修: 浆砌石墙、护坡等结构出现倾斜、滑动、破损、渗漏等情况时,应实施专项维修; C 围栏、护栏、爬梯等金属结构出现严重锈蚀、破损、变形等情况时,应实施专项维修; d 启闭机房出现屋面破损漏雨、结构锈蚀严重、建材老化失效等情况时,应实施专项维修。 .3.3 主机组专项维修应参照以下规定执行: a) 专项维修周期应根据主机组的技术状况和零部件的磨蚀、老化程度,同时还应结合水质、扬 程、运行台时数及设备使用年限等因素适当提前或延后。 b 主水泵及传动装置专项维修周期为3~5年或运行2500~15000台时;主电动机专项维修周期为 3~8年或运行3000~20000台时。 c宜采用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状况进行评估,需要时实施专项维修。

DB12/T 1115202

d)技术要求按SL317的规定执行,主要项目参照GB/T30948,并做好记录。 e)结束后应进行试运行,单台机组试运行时间应在7d内累计运行48h或连续运行24h, f)维修工程结束后应编写主机组专项维修总结报告。 7.3.4主变压器、站(所)用变压器在投入运行第5年需实施专项维修,此后每隔10年实施1次;若 运行中发现异常状况或经试验判明有内部故障时,提前进行专项维修。维修技术要求应按DL/T573的 规定执行,主要项目按GB/T30948执行。 7.3.5拦污栅、清污机专项维修宜参照以下规定执行: a)拦污栅如腐蚀严重、影响结构强度,应更换: b) 清污机每年1次检查传动机构、制动器、齿粑、运行机构等,年运行时间较长的泵站应加密 检查,如影响正常运行,应维修或更换。 7.3.6泵站配套水闸闸门及埋件的防腐、止水更换、启闭机维修、钢丝绳更换等项目根据运行情况、 设备等级评定结论、专项检测等情况应确定其专项维修实施时间和内容。 7.3.7泵站工程经安全鉴定存在问题的,应根据鉴定结果安排专项维修; 7.3.8特种设备应根据检测结果安排专项维修; 7.3.9运行中工程及设备发生损坏或故障,影响运行安全时,应立即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抢 修; 7.3.10 )主要设施设备及控制系统不满足运行管理需求时,宜通过专项维修进行更新或升级

8.1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特征值,结合泵站承担的任务和工程条件,确定下列指标,作为控制运

a)最高运行水位、最低运行水位; b)最大扬程及相应的上下游水位; c)上下游河道的安全水位(汛期控制水位、汛后控制水位、设计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生态水位)和相应流量等。 8.2管理单位应执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取、排水备案的规定,机组运行前向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备 案。 8.3管理单位应根据泵站规划设计要求,承担的任务和所在流域或区域防汛抗旱调度方案,按年度或 分阶段制定控制运用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8.4管理单位应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调度指令或控制运用计划安排运行,泵站调度应按以下原则 开展: a 应合理利用泵站设备和其他工程设施,按供排水计划进行调度; 排水泵站抢排涝(渍)水期间应按泵站最大排水流量进行调度; 灌溉、供水泵站运行期间应在保证安全运行和满足供水计划的前提下,实施优化调度: d 扬程变化幅度大的泵站,管理单位宜充分利用低扬程工况条件按水泵提水成本最低进行调度 e) 梯级泵站或泵站群,应使站(级)间流量、水位配合最优进行调度; 若水泵发生汽蚀和振动超出规定要求,应采取改善进水条件、提高水位或者降低扬程等调度 措施,以改善水泵装置汽蚀性能和降低振幅; g)当流域(或区域)遭遇超标准的洪涝或旱灾时,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管理单位应根据

DB12/T1115202

h)有条件的泵站,宜根据供排水需要实行电能峰谷调度; i)当泵站设备或工程设施发生事故时应采取调整运行流量,预防事故扩大的应急调度; 8.5投入运行机组台数少于装机台数的泵站,运行期间应轮换开机。 8.6管理单位在满足供排水计划前提下,宜通过站内机组运行调度和工况调节,改善进出水池流态 减少水力冲刷和水力损失

9.3.1管理单位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应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 度,定期召开安全会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措施。 9.3.2应编制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持 证上岗并建立档案。 9.3.3应对工程运行管理中可能引发事故或职业危害的因素定期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工作,建 立、健全安全生产台账, 9.3.4应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双机制要求,提出并落实防范和保护措施,控制

DB12/T1115202

危险源,治理事故隐惠。 9.3.5在机械转动部位、电气设备等危险场所或危险部位应明示危险源点告知牌、安全应急处置卡, 设有安全警戒线或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应齐全、规范;扶梯、栏杆、检修门槽盖板等应完好无损,安全 可靠。

危险源,治理事故隐患。

9.4.1管理单位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应成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 员,制定应急队伍管理办法。 9.4.2应急救援人员应掌握应急处置相关技术,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及考核。 9.4.3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事故、防汛抢险、地震灾害、水质污染等专项预案或应急处置方案, 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定期开展培训演练。 9.4.4管理单位应明确不同预警等级下的响应内容,按要求适时启动。 9.4.5管理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设备、建立台账,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确保其完好、可靠

9.4.6泵站工程防汛抢险工作还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内容

a 明确防汛“三个责任人”,落实岗位职责,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b) 按照SL298的要求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或落实防汛物资,并执行防汛物资冻结管理; C 建立防汛物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人。防汛仓库应做好防鼠、防潮、通风、避光措施, 配备消防器材,对有存储危化品的仓库要做好防爆措施; 针对泵站工程的金属结构、机电设备、水工建筑物等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前编制应急处置方 案,纳入防汛抢险预案。 9.4.7 泵站工程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限制事故扩大,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 b 及时、准确、完整的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采取有效 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 c 应急处理结束后,应尽快完成善后处理、环境清理、监测等工作; 积极配合开展事故调查,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DB12/T1115202

9.5.2泵站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全面安全鉴定: a 新建泵站投入运行后20~25年; b) 全面更新改造泵站投入运行后15~20年; C 上述两条款规定的时间之后,每隔5~10年。 9.5.3 泵站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全面安全鉴定或专项安全鉴定: a) 拟列入更新改造计划; b 需要扩建增容; c 建筑物发生较大险情; d 主机组及其他主要设备状态恶化; e 规划的水情、工情发生较大变化,影响泵站安全运行; f 泵站遭遇超设计标准的洪水、强烈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 g 运行中建筑物和设备发生重大事故; h 按SL510的规定,设备应报废的; i) 有其他需要的。 9.5.4对安全类别为三类和四类的泵站,应提出大修、加固、更新改造、降低标准运用或报废重建的 结论性意见。

10.2.1办公网络、自动化控制、视频监视监控、档案管理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应实行权限 10.2.2管理单位应加强计算机、工控机、移动客户端及与之连接的打印机、扫描仪、移动有 设备的管理,应使用专用设备并建立台账,及时更新。 0.2.3 系统所用计算机不应设置为共享,也不应挪作他用。 10.2.4 信息化数据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采集及时、准确; b) 存储安全并定期对重要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 c) 定期进行处理; d 能指导泵站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0.2.5 系统运行发生故障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10.2.6 系统软件、硬件及时升级或维护更换,对存在的漏洞进行修复,并做好详细记录。 10.2.7 自动化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前应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0.2.1办公网络、自动化控制、视频监视监控、档案管理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应实行权限管理。 .2.2管理单位应加强计算机、工控机、移动客户端及与之连接的打印机、扫描仪、移动存储介 备的管理,应使用专用设备并建立台账,及时更新。 0.2.3系统所用计算机不应设置为共享,也不应挪作他用。

DB12/T1115202

11. 2档案管理要求

1.2.1归档收集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 泵站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试运行、验收等技术文件、图纸和技术总结等; b) 管理单位所属范围的划界证明; c) 制造商提供的设备资料; d 泵站管理相关的标准; e 设备管理技术档案,主要包括设备台账,运行分析报告,巡视、养护及维修记录,主机组及 主变压器大修报告,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报告,设备运行异常情况及事故记录,设备更新及 技术改造等技术文件及资料; 建筑物管理技术档案,主要包括建筑物,建筑物日常维修养护、专项维修、技术改造等技术 文件和资料; g 调度管理技术档案,主要包括值班日志、调度命令、交接班记录,供(排)水计划、控制运 用计划或调度运行方案、月度及年度分析报告、水文及气象等观测试验资料等; 信息管理技术档案,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程序修改或版本更新记录、信息系统运行数据等; 实施的重要技术改造和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均应详细记录,并归入技术档案。 .2.2 档案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档案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整洁、规格统一、签字手续完备; b)档索文件纸张应采用韧性大能长期保存、耐久性强的纸张:

DB12/T1115202

)技术文件和工程管理资料应采用书面方式、电子方式存档并备份: 照片和声像资料,要求图像清晰、声音清楚; 档案管理要严格执行保管、借阅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要严格做到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潮、防磁、防尘、防光、防高温,避 免档案受损

技术文件和工程管理资料应采用书面方式、电子方式存档并备份; 照片和声像资料,要求图像清晰、声音清楚; 档案管理要严格执行保管、借阅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要严格做到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潮、防磁、防尘、防光、防高温,避 免档案受损

DB12/T1115202

附录A (资料性) 泵站工作日志 日常巡视检查后应填写工作日志,工作日志格式内容参见表A.1

表A.1泵站工作日志

附录B (资料性) 泵站经常检查记录 经常检查后应填写检查记录表,经常检查记录表格式内容参见表B.1。

DB12/T1115202

表B.1泵站经常检查记录表

DB12/T1115202

GB/T 18403.2-2013 气体分析器性能表示 第2部分:气体中氧(采用高温电化学传感器)表B.1泵站经常检查记录表(续)

DB12/T1115202

附录C (资料性) 泵站定期检查 C.1定期检查应填写泵站定期检查记录, 定期检查记录表的格式及内容参见表C.1。

表C.1泵站定期检查记录表

DB12/T1115—2021表C.1泵站定期检查记录表(续)架空线路范围内是否有树障,线路上是否有悬挂物,线路导线是否有明显断股、损伤、起刺现象;电缆线路外皮是否有破损、虚接过热现象;电杆塔是否供电歪斜、主材是否裂痕变形,鸟巢、绝缘线路子、拉线等是否完好;铁塔底座基础螺栓是否松动;导线、地线的弧垂及跨越道路建筑物时最小距离是否符合要求:电线电缆绝缘是否破损:电缆接头是否牢固,接地是否可靠外观是否整洁;声响是否均匀;零部件是否完整齐全,分接头开关的电气和机变压器械性能是否良好,是否有接触不良或动作卡阻现象保护荷重仪、开度仪、电动机保护单元等装电气置是否完好,机构是否灵活,动作是否装置设备可靠4及防柜体是否整洁完好;标志是否正确、清雷设晰;各项试验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母线施是否整洁、绝缘是否良好,分相标志是否正确清楚;各种开关、元器件是否完好,操作机构是否灵活,是否卡阻,接高低压线是否牢固;自动装置和信号装置是否完好:指示灯、指示仪表工作是否正常,配电柜电气仪表机械部分零件是否有松动或焊接不良现象;控制旋钮档位是否正确有效;电容器外壳是否渗油,是否变形,封闭是否严密;油断路器中油色、油位是否正常,是否有渗油情况:开关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是否有过热、变色、虚接现象避雷针本体焊接部分是否有断裂、锈蚀现象,接地线连接是否紧密牢固,焊点防雷是否有脱落;避雷器瓷套管是否清洁、装置是否破损、是否有放电痕迹,法兰边是否有裂纹;避雷器计数器密封是否良好,动作是否正确表面是否有明显锈蚀、变形、焊缝开裂、螺栓松动;表面防腐涂层基是否本完门体整,是否有大面积脱落,是否有明显锈蚀密封是否可靠,是否有漏水、老化、缺5闸门止水失;压板是否有变形,连接螺栓是否损坏、变形行走是否齐全、完好、转动灵活,转动部件装置是否缺油锁定是否完好、安全可靠,动作是否灵活,装置是否锈蚀27

DB12/T1115202

QGDW 13118.1-2018 66kV母线保护采购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表C.1泵站定期检查记录表(续)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